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探讨了基于3DSMAX和Photoshop等软件建立校园3维图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并提出了校园设施建模的方法及相关制作技巧,在此基础上笔者完成了徐州师范大学泉山校区教学区的校园3维图制作,并应用3DSMAX结合Premiere pro实现校园3维图的动画漫游功能。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采用3维虚拟仿真、地理信息和数据库等技术,开发奉化亭下水库3维防洪调度仿真系统,给出了系统的总体技术方案、总体框架及关键技术,实现了系统的具体功能.  相似文献   

3.
吕蓬  李磊  谢三德 《东北测绘》2012,(10):74-76
3维地形可视化是科学计算可视化、计算机动画和3维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Java 3D是Java语言的标准扩展,是跨平台的3维可视化编程接口。本文讨论了基于Java 3D技术实现地形的3维可视化及旨在提高渲染速度和提高绘图效率的几种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基于Java3D的地形3维可视化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翔  李成名  王继周 《测绘通报》2003,(10):19-21,38
随着万维网的发展,在网上实现3维图形的显示、漫游、分析和量测成为研究的焦点内容之一。传统方法通常采用OpenGL,Direct3D技术以及VRML来实现。本文总结了Java3D与其他技术相比在绘制3维图形方面的优势,并设计了使用该技术在网上实现地形3维可视化的算法。最后,经过实验证明算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航天任务实时3维可视化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对象层次结构的3维几何模型和运动模型建模方法,解决了复杂航天器建模过程中的几何形状的表示问题,并且实现了航天器运动特性的表达与航天器内部部件的运动建模;对实现航天任务3维可视化仿真所涉及到的软件框架、技术方法等作了详细的论述.最后,给出了应用该技术建立的软件在实际应用中的几组试验结果.这些结果表明这项技术能为航天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较好的可视化保障,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航天任务.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基于对象层次结构的3维几何模型和运动模型建模方法,解决了复杂航天器建模过程中的几何形状的表示问题,并且实现了航天器运动特性的表达与航天器内部部件的运动建模;对实现航天任务3维可视化仿真所涉及到的软件框架、技术方法等作了详细的论述。最后,给出了应用该技术建立的软件在实际应用中的几组试验结果。这些结果表明这项技术能为航天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较好的可视化保障,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航天任务。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以上海市为例,在WebGIS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支持下,通过设计和实现不可移动文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文物历史资料存档、综合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文物点云数据存储及3维模型重建等,以改进文物管理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从信息技术应用的角度,通过整合3维GIS,虚拟现实技术和信息集成等信息技术,为电网实现3维可视化提出一个技术机构,它可以从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等多种角度实现电网的3维可视化。论文阐述了该系统的技术架构以及实现的关键技术,如合成建模、可视化仿真、信息集成、可视化,为电网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行维护3维可视化提出一种建设思路,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陈健  高井祥 《测绘工程》2006,15(3):54-57
分析、比较了各类网络三维技术,提出了基于Java3D实现三维景观网络发布的技术方案,并探讨其实现的关键技术与解决方案以及系统架构。在Java 2平台上实现了对应的实验系统,验证了这种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IMAGIS的3维数字校园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数字城市建设的一个层面,数字校园的建设必将推动数字城市的建设,为整个数字城市的信息数字化打下良好的根基.本文基于3维可视地理信息系统软件IMAGIS,实现了数字校园的3维建模及虚拟漫游,并就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结合空间数据库、GIS、计算机图形学、RS等技术构建了虚拟现实地理信息系统。通过研究地形数据的生成及空间数据库的存储管理,实现了遥感影像的自动配准及无缝拼接;基于四叉树的LOD算法、地形节点评价系统、动态调度及大规模纹理映射等技术的研究,实现了地形数据的3维可视化;提出了自适应特征数据覆盖渲染算法,将2维GIS特征数据覆盖叠加到所创建的3维模型上,构建了虚拟现实环境。该系统成功应用于胜利油田,实现了地下油田的虚拟现实3维可视化,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电力部门送电线路的现状出发,将GIS技术、GPS技术、关系数据库管理空间数据技术应用于送电线路的管理,实现对送电线路资源信息的日常管理、综合分析、动态监测.本文从系统软件结构、开发环境、系统功能及数据库等方面给出了送电线路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思路与实现方案,具体分析了该系统的特色和应用,为GIS的电力应用提供了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3DSMAX3维校园地图漫游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基于3DS MAX和Photoshop等软件建立校园3维图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并提出了校园设施建模的方法及相关制作技巧,在此基础上笔者完成了徐州师范大学泉山校区教学区的校园3维图制作,并应用3DSMAX结合Premiere pro实现校园3维图的动画漫游功能.  相似文献   

14.
从电力部门送电线路的现状出发,将G IS技术、GPS技术、关系数据库管理空间数据技术应用于送电线路的管理,实现对送电线路资源信息的日常管理、综合分析、动态监测。本文从系统软件结构、开发环境、系统功能及数据库等方面给出了送电线路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思路与实现方案,具体分析了该系统的特色和应用,为G IS的电力应用提供了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15.
程乙峰  刘志辉 《测绘科学》2016,41(8):95-100
针对传统知识驱动型滑坡灾害研究多依赖专业人员经验,具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数据驱动滑坡致灾因子评价及危险性区划的方法。采用证据权模型,较好地平衡了滑坡危险性区划中准确性与高效性之间的矛盾,实现了较为精确的滑坡易发性及危险性区划;利用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的物联网技术,实现了高危险区滑坡点在线预警监测。3S技术支持下的滑坡危险性区划及监测实验结果表明:所用模型及监测技术不仅可以准确评价滑坡致灾因子权重及危险性区划,还能够精准、高效实现滑坡点实时监控预警。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三维地质模型数据格式繁多,交换困难的问题,该文介绍了中国地质调查局颁布的三维地质模型数据交换格式标准(Geo3DML)及其向3DPDF文件转换的必要性和实现的技术途径。首先简单介绍了Geo3DML的背景、制定过程、标准概况与试用情况;然后介绍了3DPDF的背景与用途;接着介绍了3DPDF所依赖的U3D格式的背景;最后介绍了用C++编程实现Geo3DML向3DPDF转换的技术途径和一些关键技术以及对数据输出质量控制的选项设置方法。转换结果能够较好地表达三维地质模型几何特征和属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赵永兰  ;何耀帮 《东北测绘》2013,(2):148-149,151
简要介绍了如何基于CAD平台开发构面软件,实现3DSMAX快速建模,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思路,总结了实现快速建模的技术路线,并用实例进行了验证,达到了预期的3维效果,为实现数字城市和数字乡镇的3维景观显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范冲  周凤平  周敏 《测绘通报》2014,(2):119-121
针对测绘学科实验教学环节中存在仪器不足及容易受天气影响等问题,在研究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Quest3D的虚拟测绘实验室的解决方案。本文介绍了基于Quest3D的开发流程,并详细说明采用3D MAX+Quest3D技术路线设计并实现测绘虚拟实验室的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19.
游天  夏青 《测绘科学》2012,37(6):172-174
三维实体模型是虚拟战场环境建立与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研究了三维实体模型设计思路和制作技术方法,并以三维武器(飞机)模型作为实例进行了具体实践,阐述了基于3D-MAX设计武器模型的思路及实现过程、模型制作、模型渲染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农用地定级成果数据共享开放、更新维护及实时互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利用NET技术和ArcIMS平台,设计并实现了湖北省农用地定级信息发布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开发环境、体系结构、数据库设计以及主要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