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科学家最近发现垂死的红巨星可能会使冰行星起死回生,曾经冻结的行星和卫星在它们的恒星进入生命最后、最亮阶段时可能成为生命新的滋生地。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推测一颗行星上新生命的出现可能是在红巨星阶段,寻找太阳系外给予生命的星球应包括老恒星周围的行星。地球之所以有生命出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位于太阳可栖息带内。在这个范围内水能作为液态存在,而我们知道水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离太阳太远,水会冻结,太近,水会蒸发,一旦进入空间,就一去不复返了。虽然地球目前在可栖息带内,但太阳是  相似文献   

2.
太阳活动第23周何时开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阳,古代人们把它视为圣洁的象征,认为它是完美无缺的,因为没有它,地球就不会有生命。它给地球以光明和温暖,就象人们常说的,万物生长靠太阳。然而,太阳有时也肆虐成灾,影响地球。例如,在《续汉书五行志》上就有记载说“黑色大如瓜,在日中,则水淫溢”,就是说...  相似文献   

3.
月亮与人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认为,地球上生命的发生、发展与得以延续,除地球自身的自然条件外,太阳的光和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而巨大质量的木星吸引了众多的小行星,大大减少了地球遭受小行星碰撞的厄运,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殊不知,月亮却是地球上生命的保护神,而且月亮与人的健康、一些战争事例和人的情绪都有密切的联系。月亮与生命1987年,美国的宇航工程师皮尔生(J.Pearson)指出,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关键之一在于有较强的地磁场。而该磁场的产生又要归功于月亮。皮尔生为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描述了这样一幅图景:在太阳系刚形成不久,地球掠过月球的瞬…  相似文献   

4.
冯磊 《天文学报》2021,62(3):28
提出了关于地球生命起源的新模型---星云中继假说, 它是宇宙胚种论的修改版本. 在这个模型中, 作为宇宙``种子''的原始生命起源于太阳系的前身恒星系统中的生物化学过程, 并且在前身恒星死亡后充满整个原太阳星云. 地球生命的起源可以分为3个阶段: 太阳前身恒星的原始生命起源, 原太阳星云时期和太阳系形成与地球生命时期. 这个模型最主要的推论是原始生命(或其后裔)以及它们的化石存在于太阳系内各种天体之中.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关于地球生命起源的新模型—星云中继假说,它是宇宙胚种论的修改版本.在这个模型中,作为宇宙"种子"的原始生命起源于太阳系的前身恒星系统中的生物化学过程,并且在前身恒星死亡后充满整个原太阳星云.地球生命的起源可以分为3个阶段:太阳前身恒星的原始生命起源,原太阳星云时期和太阳系形成与地球生命时期.这个模型最主要的推论是原始生命(或其后裔)以及它们的化石存在于太阳系内各种天体之中.  相似文献   

6.
探索地外智彗生命(上)梁吉引子:地球人是孤独的吗?除了地球之外,还有别的适合生命存在的文明星球吗?地球上的人类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吗?千百年来这一直是人类苦苦探索的问题。在思考地球以外的生物世界时,人们编出种种动人的神话,例如,在中国有玉皇大帝、王母娘...  相似文献   

7.
新发现:火星洞穴及冰川 美国宇航局的火星探测器几乎每隔几年就探访一次火星,结果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找到了越来越多火星曾存在水、至今还有水的证据,还发现火星大气存在不少的甲烷,使得人们对这个红色行星上是否存在生物的兴趣大大增加。因为,地球上95%的甲烷是由生命产生的。  相似文献   

8.
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基础。细菌是地球上最顽强的生命之一,在火山口、深海底部、地下数千米的地方,甚至在放射性的环境中,科学家都发现了细菌的踪迹:即使在没有阳光、极度缺氧的条件下,它们依然能够生存。但是,一旦离开了液态水,地球上的任何一种生物都无法生存,即使是顽强的细菌也不行。我们的地球表面刚好覆盖着一层液态水组成的海洋——这在太阳系中是独一无二的(图1)。  相似文献   

9.
一个多世纪来,公众常将红色星球——火星想象成外星人可能的家园。火星在很多方面与地球类似——都由岩石构成,都拥有大气层和天气系统。虽然其体积较地球小很多。直径大约6794千米。但火星上的一天却要比地球长40分钟,除此之外。倾斜的自转轴也让它拥有季节变化。美国宇航局经常说。探测地外行星要“跟着水走,发现生命”。随着近年火星探测器的新发现,其上述理念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0.
人们常说,天体演化、物质结构及生命起源乃是自然科学中的三大基本问题。的确,奇妙无比的生命从何而来?地球在46亿年前形成时,绝不会有任何活的机体。那么,地球是什么时候开始“活”起来的呢?这一直是引人入胜的科学之谜。  相似文献   

11.
地球自我调节假说简介辛酉地球上的生命已绵延了约35亿年,但太阳系中最接近于地球的金星与火星却不存在任何生命,这已部分地被宇宙飞船对火星的探测所证实。是不是因为金星距太阳比地球近温度太高,火星距太阳比地球远温度太低都不适宜于生命的生存呢?科学家们对此有...  相似文献   

12.
《天文爱好者》2013,(10):22-27
地球是太阳系里唯一一个表面有液态水存在的天体。这主要是由于地球表面合适的温度和相对较厚的大气。也正是因为如此,地球成了太阳系中独一无二的生命栖息地。不过,如果放眼整个银河系的话,地球也许并不那么特殊:这样的星球在银河系里可能有几百万甚至几十亿颗。  相似文献   

13.
太阳之秘     
太阳是宇宙无数恒星中唯一对地球生命和演化至关重要的天体。天体演化理论揭示:这颗地球生命赖以生存的天体已经漫长地演化了40亿年地球上的主要能源,除了地热和人造核能之外,包括石油(远古太阳能)、煤炭(远古太阳能)、天然气(远古太阳能)、风电(准实时太阳能).  相似文献   

14.
在茫茫宇宙中,我们是孤单的吗?这个问题困扰了人类几千年,至今也没有答案。由此.衍生出了专门的学科和项目,专门搜索地外生命;同时也衍生出了许许多多的科幻作品.作者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走在科学之前,给大家展示了形形色色的地外生命形态。地外生命探索是天文学的一个分支.许多天文爱好者也对这一领域颇感兴趣.因此今后在这个栏目里将会更多地介绍关于地外生命的电影作品,欢迎大家继续支持! 比较低级的地外生命一般被称为异形或外星怪兽,比较高级的地外生命则一般被称为外星人。在电影里,外星人有的很友善,与地球人交朋友:有的则很邪恶。妄图侵略地球。描写外星人入侵是科幻电影的一个常见题材。在这里就给大家介绍一部这一题材的代表作—《独立日》(港译《天煞·地球反击战》)。  相似文献   

15.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也被认为是太阳系里各方面最像地球的行星。火星表面在远古时代曾有过大水,其自然条件也并不是太恶劣(想想地球上还有生活在火山口的厌氧喜硫磺的微生物呢)。按理说是完全有可能进化出生命的。但是,现在的火星。却完全是一片荒凉的不毛之地。那么,火星在历史上是否曾经存在过生命?这一直是科学家们很感兴趣的话题。人类一直以来的火星探索。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搞清楚火星的生命之谜。自然,这样一个话题性的行星也会是太空类科幻片的常见题材。这次,就给大家推荐一部以火星探索为题材的经典影片——《火星任务》。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地球     
我们的地球李恩杰行星地球孕育了生命,是人类文明产生和发展的摇篮。从古到今,人类在不断地探索着自己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力求了解它的运动、形状、大小和结构等。地球的形状及大小最早提出“地球是个球形”的人是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们,他们从几何图形中球...  相似文献   

17.
行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科学家们正在从白矮星身上寻找证据。因其在已知生命演化的过程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对于研究太阳系外行星来说,寻找水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寻找其他行星上的水目前仍是一项进行中的挑战。近十年来,在行星被白矮星瓦解和吞噬的过程中,科学家对它们的成分进行了探测。由于重元素很快就会下沉到它们富含氢和氨的表面之下,在白矮星上探测到的任何金属(除了氢和氮之外的所有元素)都必定来自落到它之上的行星残骸。得益于这个过程,相比于地球内部的成分,天文学家对死亡太阳系外行星的内部有了更多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有天文学家说,含有地球生命起源重要线索的地球碎片可能正躺在月球上等待我们回收。 华盛顿大学的john C.Armstrong和他的两位同事不久前撰文指出,就像在地球上搜集的几十块火星岩石一样,地球在遥远的过去与小行星和彗星碰撞  相似文献   

19.
地球是太阳系中惟一有众多生命栖息的行星,数千年来,人类对赖以生存的大地有过种种猜想、探索。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月面上出现的圆弧影子曾推测大地是球形的。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做了环绕地球的航行,确证地球为球形。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著名的日心地动说,认为太阳是行星等天体的主宰中心,地球只是一颗行星,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  相似文献   

20.
在大约40亿年前,太阳系可能有三颗表面分布着液态水海洋的行星。在过去的40亿年里地球上生物连续不断,证明地球上一直存在着水。近二十五年来,大量迹象说明,红色的火星上也曾像地球似的,有过丰富的液态水。现在科学家搜集的资料揭示距离太阳第二近的金星在早期也曾被水充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