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政府为推广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1][2]。在此背景下,湖北省在2017年也提出了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省开工建设装配式建筑不少于1000万m2。现阶段我国装配式建筑技术主要处于线构件(如预制梁、预制柱)、平面构件(预制楼板、预制墙板)阶段,而新加坡等国家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已经处于空间构件阶段(即以某个房间作为一个构件,形如集装箱,如图1所示),因此,我国还需继续加大装配式建筑的推行力度[3]。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随着装配式建筑在国内的大力发展,边坡防护技术也相应地做出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改进,逐步向装配式结构方向发展,如预制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技术、预制竹筋多孔混凝土板、预制混凝土锚定板护面墙护坡、装配式锚杆框架护坡、预制块拱形骨架护坡等[1]-[4]。但国内目前主要还是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结构防护以及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标准院")组织编制的《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外墙板》、《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表示方法及示例(剪力墙结构)》等9项国家建筑标准设计获批,填补了以装配式住宅为核心的民用建筑领域工业化标准空白,为建筑产业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支撑。据介绍,在国内外多地进行专题调研的基础上,标准院按照主体工业化和内装工业化相结合的思路初步梳理了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针对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苏州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设计")被授予江苏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设计研发类)。据介绍,苏州设计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对工业化"装配式框架轻板"结构进行系统研究和设计推广,对以钢筋混凝土预制装配式结构为代表的工业化建筑设计和应用拥有丰富经验。同时,苏州设计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注重研发投入,积极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2011年,经江苏省科技厅批准成立江苏省(赛德)绿色建  相似文献   

5.
<正>自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推动建造方式创新,以推广装配式建筑为重点,通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以来,我国的装配式建筑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办《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三五"装  相似文献   

6.
<正>在近期由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指导、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主办的装配式建筑装修与建筑设计一体化及BIM技术应用经验交流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陈宜明从发展装配式建筑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入手,介绍了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基本思想和工作原则,为各地及企业更好地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补足发展短板等提供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本刊整理摘编了陈宜明总工程师的部分讲话内容,以飨读者。推广装配式建筑  相似文献   

7.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与传统的现浇结构相比,弥补了传统建筑的不足。然而,预制装配式叠合楼板在吊装过程中易出现梁的纵筋与预制底板筋互相交叉干扰的现象。为了提高装配式叠合楼板施工效率与受力性能,本文提出一种新型节点构造预制叠合板,并与传统现浇板的受力性能进行了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叠合板与现浇板相比,更具有良好的裂缝控制能力和抵抗变形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我国在装配式建筑产业的材料和技术等方面已经相对成熟了,现在需要国家出台政策,全方位支持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建议政府应营造完善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体系。一方面,在建筑设计、部品生产、施工安装及验收、维修保养等各个环节建立建筑产业化的"游戏规则";另一方面,研究出台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发展规划和导则,制定和落实各项激励措施和保障措施,逐步引导更多企业进入装配式建筑市场,形成可持续的市场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正>世界发达国家都把建筑部件工厂化预制和装配产业化施工作为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装配式建筑产业化是世界性的大潮流和大趋势,同时也是各国改革和发展的迫切要求,而美国在这方面无疑代表了目前世界的最先进的水平。"美国建筑管理局国际联合会(ICBO)副主席凯文·伍尔夫教授认为,"美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装配住宅建筑市场,装配  相似文献   

10.
<正>北京目标:到2018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20%以上,到2020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以上。补助:对于实施范围内的预制率达到50%以上、装配率达到70%以上的非政府投资项目予以财政奖励;对于未在实施范围的非政府投资项目,凡自愿采用装配式建筑并符合实施标准的,按增量成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为了促进全国装配式建筑健康、平稳、快速发展。近日,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指导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主办,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承办的装配式建筑装修与建筑设计一体化及BIM技术应用经验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  相似文献   

12.
<正>近两年,装配式建筑热度不减,国家频出重拳。各地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地方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30多个省市出台了装配式建筑专门的指导意见和相关配套措施,不少地方更是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本文梳理出中央及各地方装配式政策要点及发展动态,以期为各地及行业企业推进装配式建筑  相似文献   

13.
正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建筑业发展的趋势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建筑业转型发展的新需求、新动力。装配式建筑的多种优势符合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和节能减排的要求,能有效地解决"粗放"建造方式带来的资源、能源过度消耗和浪费,促进建筑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明确提出了八项重点任务——健全标准规范体系、创新装配式建筑设计、优化部品部件生产、提升装配施工水平、推进建筑全装修、推广绿色建材、推行工程总承包、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意见》中八项任务有两项涉及"装配式建筑",并要求各地区深入研究落实办法。由此可见,国家对于装配式建筑  相似文献   

15.
当前,工业化住宅是国内工程建设关注的热点,各种名称和定义并存,如装配式住宅、PC预制混凝土住宅、模块化建筑等。住宅产业化定义的多样性,表明国内对住宅产业化本质认识、理解和概念模糊,甚至产生了“住宅产业化=预制装配率”的局限性理解。  相似文献   

16.
新闻资讯     
正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发展国务院明确3项措施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会议明确,为加快提高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将实施完善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健全装配式建筑相适应的发包承包制度、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等3方面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国办《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形成了强大的推动力,全国推广装配式建筑发展进入了崭新的阶段,31个省(市、区)陆续出台了贯彻意见,各城市人民政府正在积极贯彻落实以上文件精神,让政策真正落地。以上海市为代表的一大批城市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各方主体参与,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记者王艺静报道为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近日,住建部印发《"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管理办法》以及《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管理办法》。其中,《行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培育5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200个以上装配  相似文献   

19.
<正>"坚持分区推进、逐步推广"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提出的基本原则之一。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产业技术条件差异较大,需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发展装配式建筑。根据该文件,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积极推进地区,其余城市为鼓励推进地区。(表1、图1)以上三类地区中,有起步早、基础好、特色鲜明的,也有发展相对滞  相似文献   

20.
<正>“双碳”背景下,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加快装配式建筑、BIM技术和绿色节能型建筑等新技术和理念的推广和普及,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已成为行业共识。与传统的二维CAD平面设计相比,BIM技术可以将各专业的模型整合在一起,具有建筑环境的真实模拟性、互动和反馈的可视化性、建筑设计参数一体化性等特点,将其应用于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可以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