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利用"曝气生物活化滤池-人工快滤"组合工艺,对广西"锰三角"地带锰工业聚集区受锰和氨氮污染水体的处理效果进行研究,发现该组合工艺可同时去除受污水体中的锰和氨氮,去除率均可达到60%以上,而且该工艺成功解决了沸石填料更换困难、人工快滤占地面积大的瓶颈问题,反应装置简单易于管理、运行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2.
人工快渗系统处理洗浴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人工快渗系统模拟地下环境,进行了5个月处理洗浴污水的室内试验研究,重点探讨了渗滤介质、滤层厚度、布水方式及进水浓度对系统去污效果的影响,为人工快渗系统处理洗浴污水的工艺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人工快速渗透系统(constructed rapid infiltration system),简称CRI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土地处理技术。该系统的主反应单元是快渗池,池内人工填充一定颗粒级配的天然河砂,并掺入一定量的特殊填料,以干湿交替的方法运转,它既保证有较高的水力负荷,又能满足出水的处理目标,具有建设和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管理简单的特点。这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钟佐燊教授所在的研究集体1998年开发的技术。从2001年开始,该研究集体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杨小毛老师合作,对该技术进行实用化研究,并应用于实际污水处理工程。通…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21,(4)
2020年全年,在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取13个监测点进行采样,分析总磷(TP)、氨氮(NH3-3)、总氮(TN)、溶解氧(DO)、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高锰酸盐指数(Imn)等重要指标,得出张掖湿地水质现状。研究显示,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非汛期较汛期污染程度重;污染断面重点在甘州区山丹桥和三闸二社,高台湿地公园断面次之;张掖湿地水质主要是氮磷和有机物污染,因子按超标严重程度分别为:总氮、氨氮、总磷。  相似文献   

5.
崔瑜  吴泰然  周磊  周瑞静  杨巧凤 《地质通报》2018,37(7):1365-1373
为了探讨在再生水地表回灌条件下,再生水对地下水中氨素和主要盐分浓度变化的影响,选取现实存在的清河再生水湿地公园为例,以氨氮、Cl-离子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Hydrus-1D溶质运移模型和Modflow、MT3DMSD耦合地下水模型,模拟了再生水长期利用后的地下水氨氮和Cl-指标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再生水到达包气带底部时,水中氮氨、Cl-离子含量高于研究区潜水地下水中的相应指标含量,氨氮超出地下水质量Ⅲ类标准。预测5~20年后,潜水中氨氮超标面积不断扩展,20年后将达14km2,氨氮超标垂向延伸至第一层弱透水层;Cl-离子在潜水中不超标,但在湿地公园周边浓度有所增加。湿地公园再生水的长期地表回灌将给当地地下水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探矿工程》1976,(5):49-50,39
据日本水井钻井公司介绍,他们采用了一种新型过滤器——贴砾滤水管。贴砾滤水管的制做方法:将合格的砾料,用人工合成树脂粘结后,用一种特殊的加工工艺贴在钢制滤水管的外表面。贴层厚度约18毫米,保持一定的孔隙率(约18%以上)。  相似文献   

7.
丛喜彬  蒋兴  黄继国 《世界地质》2012,31(3):589-593
针对伊通河长春段水质逐渐恶化的问题,本文以伊通河长春段的杨家崴子断面为代表,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为评价标准,选用水质标识指数法对其近几年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伊通河长春段1999 年为Ⅴ类水体,并持续恶化,2001-2004 以及2008 年为劣Ⅴ类水体,2005 年为Ⅳ类。其中尤其以2003 年最为严重,水质中氨氮和BOD5超标最为严重,分别为19. 41 mg /L 和61. 14 mg /L。  相似文献   

8.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质复杂,危害性大,对其无害化处理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研究发现,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可标识划分为亲水性和疏水性两大类物质。实验针对性采用亲水的天然膨润土处理亲水性有机物,疏水的有机膨润土处理疏水性有机物,再结合鸟粪石结晶法去除氨氮,从而获得一套处理中晚期垃圾渗滤液的经济高效的矿物法组合处理技术。采用GC-MS技术鉴定经矿物法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亲水性和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和含量都明显降低。检测进水与出水的COD、氨氮及重金属浓度这三项关键指标,垃圾渗滤液原液COD为2566 mg/L,氨氮3859 mg/L,重金属Hg为0.305 mg/L。矿物法组合处理后出水的COD为245mg/L,氨氮48 mg/L,重金属Hg未检出。矿物组合法为垃圾渗滤液的无害化处理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干旱缺水问题在滇东南地区较为严重,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分析、评价对人畜供水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侠鱼塘泉为个旧市鸡街镇的一个重要水源地,通过选用PH、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氟化物等20项水质监测因子,分别利用地下水质量标准指数法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对泉水地下水水质进行分析评价。由标准指数法评价法结果可知,监测因子亚硝酸盐氮指标超标,不符合《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地下水质量标准。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沸石的改性及其对水源水中氨氮去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水源水为处理对象,通过对沸石进行酸、盐、高温改性和氨氮去除试验,考察沸石粒径、接触时间、温度等因素对氨氮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盐(NaCl)改性的沸石对氨氮有较高的去除率,对于氨氮浓度为4.43mg/L的水源水,在粒径0.8~1.7mm、温度25℃的条件下,经15min接触,氨氮浓度可降至0.3mg/L,去除率可达93.2%。改性沸石对氨氮的去除机理是沸石表面(及内部孔隙)吸附作用和离子交换作用。对于普通自来水厂,只需将快滤池中常用的石英砂部分替换成改性沸石即可有效去除饮用水中的氨氮。经测算其投资仅增加33~39元/m3,运行费用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一套新型生物组合工艺(CSTR产酸发酵反应罐-UASBAF复合厌氧反应池-NMBR新型多级环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玉米深加工企业生产废水。研究结果表明:经过50d的启动期后系统进入稳定运行阶段,在稳定运行的155d内,组合工艺对COD和BOD的去除率高达99.4%和99.8%。基于厌氧消化数学模型(ADM1)和活性污泥数学模型(ASM1)对本组合工艺进行数学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对每个工艺的出水COD预测平均误差均在15%以内,表明该模型对这套新型工艺具有很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20,(2)
秭归县九畹溪周坪段属鄂西南山区是典型的山区性河流,河床坡降陡,洪水集水时间短、汇流快,陡涨陡落。以秭归县九畹溪周坪段为例,在阐述研究区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九畹溪存在的河道防洪能力较差、岸坡稳定性差、水土流失严重、水污染问题严重、河道亲水性差、缺乏生物多样性等主要生态问题,并提出河道清淤、生态护岸、生态绿化等具体对策措施。以期为类似中小河流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级别特征值的岩溶含水层水质模糊综合评价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进传统水质模糊综合评价中存在评价指标不能全面反映水质状况、评价结果不清晰,评价等级区分度不明显等缺陷,文章以位于六枝特区威宁-郎岱褶皱群的第一层岩溶含水层水质为例,根据岩溶区水质评价特点和研究区含水层超标因子特征,建立涵盖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等因子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级别特征值对传统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进行了适当修正,并与综合污染指数法、传统模糊评价综合法的评价精度进行定量化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六枝特区的研究区探采点水质综合评价等级都达到Ⅲ类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但仍有71%的探采点存在氨氮(NH4+)、氟化物(F-)、高锰酸盐指数(CODMn)、溶解性总固体(TDS)和大肠杆菌等指标超标,且超标因子浓度呈点状扩散分布于三叠系中下统地层;另外,传统模糊综合评价中有57.1%的水质达到Ⅰ类标准,与多个探采点存在因子超标的情况不符,而通过级别特征值修正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中分别有57.1%和28.6%的探采点水质为Ⅱ类或Ⅲ类标准,与着重突出最大超标因子权重的综合指数法类别标准差低0.011。因此,基于级别特征值的模糊综合评价能有效的反映水质整体水平,探采点水样超标因子浓度和同类水质的区分度,评价结果合理、可信。   相似文献   

14.
Hofmann法制备新型两性离子AM-AMPS共聚物降滤失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使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共聚,然后进行一定程度的Hofmann降解,得到了一种新型两性离子AM-AMPS共聚物降滤失剂(HL).讨论了反应条件对产物性能的影响,对其结构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用胶体滴定法测定了其胺化度,并考察了HL在淡水钻井液、盐水钻井液、饱和盐水钻井液、人工海水钻井液、含钙盐水钻井液的降滤失性能及其在180℃下16 h滚动老化前后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HL具有良好的降滤失作用,抗高温、耐盐能力也较强.  相似文献   

15.
水力旋转填料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中试规模的新型水力旋转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城市污水的试验研究,利用新型填料的独特构型,增强反应器的传质性能,探讨了接触氧化池对COD、NH+4-N的去除,及水力停留时间、气水比、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2~2.5h,气水比为(7~8)∶1,进水COD、NH4+-N浓度分别为130.1~366.5mg/L、11.3~19.2mg/L的条件下,两者的平均去除率为75.9%、65.4%,出水COD、NH4+-N浓度均已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气水比和水力停留时间对接触氧化池处理效果的影响较为明显;低温下接触氧化池对有机物、氨氮的去除仍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浙西某石煤矿山及周边农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综合评价其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结果表明,Cd、Hg、Cu、As、Zn、Ni、Pb、Cr等8种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均高于中国土壤背景值,相关性分析表明,除Cd与Cr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余元素两两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表明研究区土壤环境RI平均值为250.38,属强生态危害程度,Cd元素是构成潜在生态风险的主要因素。地表水检测表明矿坑内地表水呈强酸性,Cd、Zn、Cu含量超标,以Cd超标最严重。周边农作物安全评价得出,该区农产品甘蔗Cd严重超标,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较大风险;自然修复石煤矿山地表水Cd含量超标程度高,邻近地区土壤及地表水易受影响,存在生态风险。石煤矿山周边土壤及农产品重金属含量超标严重,建议石煤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应采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的办法,做好石煤矿山废水、废渣处理,减少因淋滤作用对地下水、土壤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试验和模拟,研究生态滤沟对城市路面径流的净化效果及适宜工况。设计了半渗透型和防渗型两套生态滤沟试验系统,每套系统由5种典型填料滤沟组成。不同影响因素的多水平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填料组合方式是对整体处理效果影响最重要的因素,且以粉煤灰+沙(FS)为人工填料层的生态滤沟净化效果最好,防渗与半渗透型沟槽综合去除率分别为83.12%和73.18%,最佳淹没区高度为150 mm。建立了污染物(TN、TP)去除率、出水率与各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经Nash-Suttcliffe系数和决定系数检验,拟合效果良好。采用Hydrus-1D模型对3种入流浓度下TP在生态滤沟系统中的迁移进行了模拟,TP出水浓度模拟值与实测值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4.11%、17.33%和26.57%,模拟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告急     
《地下水》1989,(3)
西安的水污染日益加剧古城西安素有八水绕长安之称,地下水蕴藏也丰富,但是水污染正在日益加剧。从1976至1987年对地表水水质监测表明,西安地区的河流均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污染。各条河流中的化学耗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与亚硝酸盐氨氮,几乎都是百分之百的超标。对地下水的多年监测资料也表明,西安市浅层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已不能再作为饮  相似文献   

19.
研制的一种新型成井过滤器技术,它适合于地下水开采特别是深井开采及粉细砂地层开采,具有良好的滤水挡砂作用和功能。减小钻井口径、滤料对位准确,避免了常规成井时人工填砾易形成的砾料架桥、蓬塞、厚薄不均等所导致水井涌砂等成井质量问题。为粉细砂地层成井、深井成井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成井材料和成井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2017,(3)
垃圾填埋处理由于技术简单、维护费用低在我国早期的垃圾处理中被广泛采用,目前许多填埋场已经封场。由于填埋场占用了大量土地,封场后的土地再利用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某填埋场封场后地下水的水质进行分析,发现地下水受填埋场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总硬度,部分区域铅、镍、钡等重金属超标,建议该场区可以作为景观绿地或者生态公园开发利用,既可以发挥其土地价值,又可以利用上覆植被对场地土壤和地下水进行长期的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