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CI、SSCI收录人文地理学期刊介绍及投稿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丹 《地理科学》2010,30(4):636-642
在对SCI、SSCI收录期刊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检索出62种人文地理学相关期刊,其中SCI收录期刊4种,SSCI收录期刊60种,2种期刊同时被SCI、SSCI收录。并按照研究内容将SSCI收录的60种期刊分成9类,列出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与发表中国作者论文数量较多的期刊,同时对这些期刊的内容、侧重点、特征、影响因子加以分析;对4种SCI期刊着重分析了特征。并就目前国内人文地理学者发表SCI、SSCI文章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认为目前发文量低的原因主要有过分重视SCI,相对轻视SSCI,SSCI收录国内期刊少,对SSCI期刊缺乏了解3个方面。针对SSCI论文写作和投稿提出了4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朱晓华  高春东 《地理科学》2019,39(8):1351-1360
深入解读中国科研评价中存在的3个现象,即过度重视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唯高影响因子”和“唯发表成果为王”。其中,过度重视SCI/SSCI直接或间接造成了“唯高影响因子”和“唯发表成果为王”现象的出现,成为中国学术界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科研评价和学术地位认定政策”“学术成果影响力”和“学术影响力评价”是影响中文权威核心期刊学术论文价值认可度的3大公因子。结合对中国地理学领域为主的近千位科研人员的感知调查,构建了包括期刊影响因子、论文被引频次、论文下载量、论文社会价值以及论文创新性5个指标的新的学术论文价值综合评价模型。最后从国家、部委、学会、期刊和学者层面分别提出改革过度推崇SCI/SSCI的学术评定政策、树立科研成果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导向;强化政策执行力与构建服务于学术本质的考核标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及制定和完善评价体系;提升文化自信、凸显特色化和差异化、强化市场化和增值多元化;增强母语成果自信和提升在中文权威核心期刊建立学术地位的动力等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3.
赵歆  于信芳 《地理学报》2020,75(1):210-210
6月20日,科睿唯安发布了2019年《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该报告共收录全球科技期刊及人文社科期刊(SCI、SSCI)12515种,其中中国大陆224种。JCR公布的数据显示:《地理学报(英文版)》(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JGS)2018年度影响因子为2.347,在JCR收录的12515种期刊中排名第4361位.  相似文献   

4.
国际一流学术期刊的主编和编委拥有巨大的学术影响力,其分布和变化可以反映学科发展的总体格局和趋势。本研究对76种SSCI地理学期刊及其主编编委进行了全面分析,发现:(1)人文地理学主要国际期刊以及在期刊担任主编编委职务的学者均呈现英美为中心的分布格局,英语国家的明星学者和研究机构占压倒性优势;(2)亚洲地理学发展呈现出崛起之势,其中新加坡、香港表现尤为突出;(3)有部分华人学者在人文地理学领域获得认可,同时担任多个期刊的主编、编委;(4)大陆学者中担任期刊主编编委人数增长明显,并逐渐赶超港台。从主编和编委的分布可以看到,国际人文地理学界依然由欧美所主导,但是随着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迅速崛起,有可能改变这一格局。  相似文献   

5.
范广兵 《地理学报》2013,68(9):1292-1297
依据美国科技信息所(ISI) 2013 年6 月19 日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JCR中公布的影响因子等期刊主要指标的分布情况,选择12 种中国地理学英文版期刊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中5 种综合类期刊的SCI收录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由此展现了期刊报道的学科分布,以及期刊发文的学科集中程度。研究结果为探讨中国地理学英文版期刊的学术水平、提高地理学期刊的刊载质量及国际影响力,提供了更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6月14日,科睿唯安(原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发布了2016年度《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该报告共收录全球科技期刊及人文社科期刊(SCI、SSCI)12092种。JCR公布的数据显示:《地理学报(英文版)》(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JGS)的影响因子由2015年度的1.923提高到2016年度的2.364,增长了22.9%(表1),在JCR收录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定量分析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当代人文地理学的跨学科特点出发,以2000年以来美国科学情报机构156个SSCI人文地理学期刊的10万余篇论文为基础数据,通过文献计量法从期刊的分类、发文总量、高引用率、世界一流学术机构和明星学者的分布、热门期刊和关键词等方面深入分析当前中国人文地理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结果显示:①21世纪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在国际学术界的迅速崛起已经成为不容争议的事实,中国人文地理学者在国际SSCI期刊的发文总量、高引用率、世界一流机构和明星学者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世界排名第6)。②当前,中西方人文地理的学科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中国人文地理学有着很强的“发展主义”和“实证主义”属性,发文期刊多以规划与发展、遥感、景观等领域为主;而西方人文地理学的社会学偏向非常明显,社会公平、制度和文化嵌入性是西方学者关注的重点领域,在经济地理、文化地理、政治地理等主流期刊中占主导地位。③最后,文章呼吁中国人文地理学应加强在创新研究、社会网络、区域治理、社会正义等方面的理论创新以及与西方理论学派的对话。  相似文献   

8.
《干旱区地理》2021,(1):45-45
《干旱区地理》创刊于1978年,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办刊宗旨是反映干旱区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系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地理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目前,在干旱区地学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欢迎国内外地学及相关学科的科研人员、高等院校师生投稿。  相似文献   

9.
东盟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起点和重点区域,将是"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优先发展区域之一。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基于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中国学者发表的近25年(1993~2017)与东盟及东盟十国相关的地理学相关文献,从中国地理学对东盟研究的关注度、研究领域特征、关注的热点国家以及从事该研究的队伍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地理学对东盟国家研究的现状。研究表明:(1)近5年来,中国地理学针对东盟的研究文献量明显增加,但占所有学科针对东盟研究文献量的比重较低。(2)中国地理学针对东盟的研究领域在CNKI和SCI/SSCI文献中区别较明显。在CNKI期刊文献中,主要集中在土地利用、农业、城市、旅游、地缘经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在SCI/SSCI文献中,主要集中在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健康地理、土地利用、城市等方面。(3)中国地理学最关注新加坡、泰国和越南三个国家,新加坡主要关注其城市和旅游等,泰国主要关注其旅游、土地利用和国际河流等,而越南主要关注南沙群岛和边境贸易等。(4)中国地理学从事东盟研究的机构较多,但发文量较为分散。发文机构虽说是以传统地理学研究所和高校为主,但没有形成有特色的研究团队。  相似文献   

10.
东盟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起点和重点区域,将是"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优先发展区域之一。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基于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中国学者发表的近25年(1993~2017)与东盟及东盟十国相关的地理学相关文献,从中国地理学对东盟研究的关注度、研究领域特征、关注的热点国家以及从事该研究的队伍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地理学对东盟国家研究的现状。研究表明:(1)近5年来,中国地理学针对东盟的研究文献量明显增加,但占所有学科针对东盟研究文献量的比重较低。(2)中国地理学针对东盟的研究领域在CNKI和SCI/SSCI文献中区别较明显。在CNKI期刊文献中,主要集中在土地利用、农业、城市、旅游、地缘经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在SCI/SSCI文献中,主要集中在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健康地理、土地利用、城市等方面。(3)中国地理学最关注新加坡、泰国和越南三个国家,新加坡主要关注其城市和旅游等,泰国主要关注其旅游、土地利用和国际河流等,而越南主要关注南沙群岛和边境贸易等。(4)中国地理学从事东盟研究的机构较多,但发文量较为分散。发文机构虽说是以传统地理学研究所和高校为主,但没有形成有特色的研究团队。  相似文献   

11.
据日前“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提供的最新《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2006)》(统计源刊6182种),本刊影响因子再创新高,达0.961,五年影响因子0.815,在云南省的全部期刊中名列第一,并遥遥领先!(全国排名尚未查到)。  相似文献   

12.
赵歆 《地理学报》2011,66(7):1007-1008,后插1
2011年6月28日,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I)公布了2010年度的期刊引证报告(JCR),该报告共收录全球期刊8005种。其中包括中国大陆期刊131种。JCR公布的数据显示:随着中国地理科学研究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地理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国际影响力在逐步提高,被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中国地理学及其相关学科期刊的引文指标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SSCI数据库中的人文地理学期刊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运用科学计量学中的聚类分析和社会网络等方法,分析SSCI数据库中收录的44种人文地理学期刊之间的关系.首先在Web of Science中检索期刊的共被引次数矩阵,计算共被引率矩阵,然后进行CONCOR聚类分析和网络结构分析.统计中国地理学者发表的SSCI地理学论文,分析中国地理学期刊在Web of Science中的被引情况,定量考察中国地理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湿地科学与管理》是国家林业局主管、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湿地科学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2005年创刊。本刊设有"湿地工程""规划设计""湿地评价""保护管理""研究报告"等多个栏目。2010年《湿地科学与管理》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TPCD)》,2014年入选《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欢迎湿地领域专家、学者踊跃投稿,国家、省级重点及各类基金项目论文及创新成果优先录用。投  相似文献   

15.
《湿地科学与管理》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管、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湿地科学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湿地科学与管理》于2005年创刊,2010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STPCD)”(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2014年被《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收录,2018年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   

16.
<正>《湿地科学与管理》是国家林业局主管、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湿地科学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2005年创刊。本刊设有"湿地工程""规划设计""湿地评价""保护管理""研究报告"等多个栏目。2010年《湿地科学与管理》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TPCD)》,2014年入选《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欢迎湿地领域专家、学者踊跃投稿,国家、省级重点及各类基金项目论文及创新成果优先录用。  相似文献   

17.
<正>《湿地科学与管理》是国家林业局主管、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湿地科学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2005年创刊。本刊设有"湿地工程""规划设计""湿地评价""保护管理""研究报告"等多个栏目。2010年《湿地科学与管理》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TPCD)》,2014年入选《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欢迎湿地领域专家、学者踊跃投稿,国家、省级重点及各类基金项目论文及创新成果优先录用。  相似文献   

18.
赵歆 《地理学报》2015,70(9):1526-1534
依据2015年6月发布的2014年度国际期刊引证报告,将SCI收录的46种地理学期刊按学科分为5大类,对各学科期刊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相关引证指标进行分析,并对各专业地理学期刊2009-2014年间的学术影响力增长情况进行总结。同时,整理国际地理学期刊的年刊文量、出版国别、出版周期和出版公司等期刊出版资料,对国际地理学期刊的学科类型分布、学术影响指标、编辑出版状况之间的相关影响特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基于Web of Science(SCI)和知网(CNKI)数据库中以耕地撂荒为研究主题的文献数据,借助CiteSpace软件对1990—2021年耕地撂荒领域的研究论文进行数据挖掘和定量分析(数据更新时间为2022年3月20日),对国内外耕地撂荒领域的论文数量、引文数量、主要作者、相关学术期刊和关键词进行系统梳理和对比研究,进而探讨中国耕地撂荒未来的研究方向。结果表明:(1)在过去近32 a,关于耕地撂荒的论文数量有所增加,国内外学者对耕地撂荒的关注不尽相同,国内外耕地撂荒研究发展历程存在差异,各阶段的研究重点不尽相同。(2)耕地撂荒、撂荒地、土地利用、景观、碳汇、土壤退化是近年来耕地撂荒领域的高频关键词。(3)国内耕地撂荒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耕地撂荒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等研究方向,国外的研究更多是研究群落多样性和农田景观动态等方面。(4)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小尺度上耕地撂荒的成因、机制、影响、建议等方面,在大尺度上的研究较少,就遥感、大数据、网络数据模拟、动态监测等方面的研究仍然缺乏。本研究建议以后的研究应基于全球视野,进一步系统深入地探索耕地撂荒内容、成因、演变机理和影...  相似文献   

20.
<正>《湿地科学与管理》是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管,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湿地科学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2005年《湿地科学与管理》被知网、万方、维普三大数据库全文收录,2010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4年入选《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2018年入选《国家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