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滁州地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数据,建立了由影响土地肥力、环境健康质量的指标组成评价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滁州地区进行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及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滁州地区土地质量状况整体良好,优良以上等级土地占研究区的98.67%,其中优质级土地占43.73%。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可为土地质量生态管理和土地合理规划、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岳西县来榜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安徽省西南部岳西县来榜地区为研究区,按8个点/km^2的密度采集表层土壤样品,系统分析了该区土壤样品中Cd、Hg、As、Se等21项元素的含量及相关指标特征。采用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作为评价单元,参照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对来榜地区土地质量进行地球化学评价。结果表明:来榜地区土地环境综合质量状况优质,达到一等环境质量的土地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7.14%;土壤养分综合质量中等以上的土地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8.05%。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等级以二等土地为主,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6.87%;其次为一等土地,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8.57%。研究区土壤整体缺乏硒,但部分茶叶富硒。上述结论可为研究区土地质量生态管理、土地合理规划及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加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成果的应用性,本评价方法以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为评价单元,采用网格化布设土壤采样点,网度为400 m×400 m,采样深度为0~20 cm。分析了土壤样品中N、P、K、As、Se等16项元素指标。参考《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对黑龙江省宏胜镇农耕区土地质量进行了地球化学评价。结果显示:宏胜镇农耕区土地环境综合质量状况优质,达到一等环境质量的耕地面积占99.30%;养分综合质量丰富以上的土地占94.03%。同时经过本次评价进一步发现了81.05 km~2的珍贵富硒土地资源,土壤硒含量在0.4~1.01 mg/kg之间。  相似文献   

4.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方法研究与应用:以盘锦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层次分析法和隶属度函数建立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模型,以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为评价单元,对盘锦地区耕地土地质量进行了地球化学评估。对肥力指标和环境指标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盘锦地区耕地环境综合质量状况良好,三级质量以上耕地面积达到了88.04%,是优质的水稻产区,为科学管理土地和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可靠的地球化学数据。  相似文献   

5.
做好土地资源数量管控,加强耕地质量管理和生态管护是当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选择吉林省大安市东南区域为研究对象,进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并融合污染元素进行农用地分等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评定为三等及以上的土壤占全区总面积的72.61%,研究区土地质量总体较好,优质和优良土地分布面积较大,主要为黑钙土,差等的土地主要为盐碱土或盐化草甸土。尝试性地将农用地分等成果中的产能评价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中的元素含量评价结合,开展了绿色产能评价。  相似文献   

6.
丁兆举 《地质与勘探》2018,54(S1):1476-1482
基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 DZ/T 0295-2016》,利用遥感影像划分出的评价单元作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等级划分的最小单元,对西安市西咸新区窑店镇进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数据显示:N总体处于缺乏状态,P、K处于中等至丰富状态。进而得到土壤质量综合评价:一等(优质)土壤面积占28.9%,二等(良好)土壤面积占38%,三等(中等)土壤面积占29.3%。分析表明,工作区土壤以优质和良好为主,有利于当地农作物生长。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龙游县是依据“浙江省典型市县级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项目任务及要求选择的评估区。基于总结、示范的需要,重点介绍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方法技术、成果整合及应用情况。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将土地质量划为5个等级,根据室内、野外的验证情况,调整评估指标、指标权重及评估单元,进行重新评估,以得到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估结果。为了土地管理部门更方便地利用评估成果,将农用地分等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成果用叠加法进行整合。整合的结果一方面反映了不同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另一方面也揭示了相同农用地等存在的差异性。龙游县国土部门充分利用了本次土地质量评估成果,对城镇周边已规划的建设用地进行了重新布局。调整后,集中连片的优质耕地得到了保护,建设用地的总量也得到了保证。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取得的地球化学指标与土地环境指标应用于基本农田土地质量评价的思路与流程,通过基本农田概念与功能、基本农田划定的需求、土地质量指标与地球化学调查成果的关联性等分析,提出充实基本农田数据库、农产品安全指标与品质指标、土壤肥力指标、生态环境指标等应用于基本农田划分及后备基本农田选区评价的方法、思路与工作流程。研究结果表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各项成果指标及图件应纳入到基本农田图、表、册中,土地质量环境指标评价中对超过土壤污染管制值的土壤实行一票否决,调出基本农田;对满足无公害产地要求的富硒集中连片区等,应直接纳入基本农田中;对其他指标可根据不同的功能区要求,纳入到综合评价中。永久基本农田评价需进一步吸收利用地质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成果资料,从影响耕地的物理、化学、生态、地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现土地资源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海伦市长发镇1:1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获得的土壤重金属元素和养分元素数据,参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18)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DZ/T0295—2016),采用单指标评价法对研究区土壤养分和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将两者叠加分析,对研究区进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判定.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养分以丰富及较丰富为主,分别占长发镇总面积的37.49%和62.22%,区内缺乏B、Mo;研究区99.94%的土地为无风险(一等),0.06%的土地为风险可控(二等),风险可控土地主要受Cd及Hg元素的影响;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以一等(优质)土地为主,占评价区总面积的99.66%;研究发现长发镇富Se土地资源面积19.25 km2,土壤中Se含量为0.4×10-6~1.4×10-6,平均值为0.44×10-6;长发镇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的耕地面积138.44 km2,占调查区耕地面积的99.84%,其中绿色富Se、绿色食品产地分别为18.53 km2和119.91 km2.  相似文献   

10.
刘冰权  周梵  尹国胜  等 《江苏地质》2017,41(1):148-153
江西丰城董家—尚庄土地质量评估是在土壤理化性质的基础上,根据K、Ca、Fe、Mn、Na、As、Cd、Se、F、I、pH及有机质等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隶属函数建立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模型对其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优质、优良、良好、中等土地面积分布分别占总面积的0.2%、74.9%、9.3%、15.6%,反映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分等有明显差异。优良以上的土地占该区土地面积的75.1%,大面积分布于研究区,是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最佳区域;良好等级的土地位于研究区中部,适宜发展一般性农业,应加强保护与合理利用;中等土地分布于研究区东部铁路沿线及赣江冲积平原,应避免种植粮食、蔬菜等食用作物。  相似文献   

11.
陕西关中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已完成关中地区近30 000 km2的调查面积。依据关中地区土壤中有益元素、有害元素、健康元素含量及pH等特征,在进行土壤环境质量及土壤肥力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选择P、N、Mo、Zn、Cl、Si、Na、Cd、F、I、Se及pH值作为评估指标,将关中地区土壤分为优质、优良、良好、中等、差等5个级别。其中优质土壤主要分布在三原、高陵、凤翔等地区,占1.8%;优良土壤大量分布,占66.1%;良好级土壤主要分布在乾县—淳化—彬县一带,占11.2%;中等级土壤零星分布在黄土丘陵和黄土台塬地区,占13.9%;差等土壤主要分布在大荔—华县一带以及西安市区和潼关,占7%。  相似文献   

12.
嘉陵江是长江水系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也是我国南方最大的产沙河流。嘉陵江干流地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之间的过渡带,其植被覆盖率平均为13.5%。区内主要地质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库岸再造失稳、地质灾害等。其中水土流失问题尤为突出,嘉陵江干流水土流失面积约20 729 km2,占干流总面积的49.98%;嘉陵江河口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51×108t,多年平均含沙量2.25 kg/m3。近年来随着"长治"工程和"天保"工程的实施,水土流失逐渐减弱,地质环境质量渐趋好转。建议采取退耕还林还草、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工程治理、渠化两岸、避让搬迁和监测等措施,全面推行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保护地质环境,防治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庆宇 《地质与勘探》2022,58(3):609-618
青海省门源县内林草地面积大于44万公顷,耕地仅不到4.2万公顷,林草地资源丰富。2016年在门源县地区开展了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工作,是青海省首次在大面积林草地区开展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通过评价土壤养分、土壤环境等级划分了土壤质量地球化学综合等级,结果表明:门源县土壤质量一等优质土壤占比92.4%,二等良好土壤占0.8%,三等中等土壤占5.6%,四等差等土壤占0.9%,五等劣等土壤占0.3%。通过项目实施可服务门源县土地资源管理,为门源县土地规划利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及生态环境治理等提供依据,助力门源县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4.
长江经济带土壤质量评价及产地适宜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土壤质量评价对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及统筹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分级法、累积频率法和综合判定法,参照《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 391—2013),对长江经济带土壤重金属污染、酸碱度、有益元素丰缺和绿色农产品产地适宜性进行评价。研究区土壤质量总体良好,清洁土壤面积34.84万km2,其重金属含量继承了自然背景特征; 三级及以下土壤面积6.94万km2,呈斑块及星点状分布于赣东北、赣南、湖南长沙—郴州一带、沿江及贵阳、昆明等地,其重金属为自然富集或受矿业开发、煤炭和石油的燃烧及工业“三废”排放的影响。酸性土壤面积33.56万km2,分布于江西、湖南、宁波—台州沿海和金华衢州盆地,碱性土壤面积15.69万km2,分布于苏北平原、环洞庭湖、成都平原以及沿长江一线,其土壤酸碱度与土壤类型有关。土壤有益元素丰缺与第四系沉积物成土母质有关,土壤有益元素适量及以上区域面积34.44万km2,分布于四川阿坝、成都盆地、环洞庭湖、环鄱阳湖、安徽沿江、苏北沿海和杭嘉湖平原; 土壤有益元素缺乏区面积13.89万km2,分布于赣南、江淮、鄂东北以及云南玉溪等地。绿色农产品产地最适宜区、适宜区和不适宜区面积分别为22.49万km2、18.78万km2和18.28万km2。依据区内绿色农产品产地适宜性、土壤环境质量和立地条件划分出7片永久农田保护建议区。  相似文献   

15.
开展土壤质量评价对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及统筹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分级法、累积频率法和综合判定法,参照《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 391—2013),对长江经济带土壤重金属污染、酸碱度、有益元素丰缺和绿色农产品产地适宜性进行评价。研究区土壤质量总体良好,清洁土壤面积34.84万km2,其重金属含量继承了自然背景特征; 三级及以下土壤面积6.94万km2,呈斑块及星点状分布于赣东北、赣南、湖南长沙—郴州一带、沿江及贵阳、昆明等地,其重金属为自然富集或受矿业开发、煤炭和石油的燃烧及工业“三废”排放的影响。酸性土壤面积33.56万km2,分布于江西、湖南、宁波—台州沿海和金华衢州盆地,碱性土壤面积15.69万km2,分布于苏北平原、环洞庭湖、成都平原以及沿长江一线,其土壤酸碱度与土壤类型有关。土壤有益元素丰缺与第四系沉积物成土母质有关,土壤有益元素适量及以上区域面积34.44万km2,分布于四川阿坝、成都盆地、环洞庭湖、环鄱阳湖、安徽沿江、苏北沿海和杭嘉湖平原; 土壤有益元素缺乏区面积13.89万km2,分布于赣南、江淮、鄂东北以及云南玉溪等地。绿色农产品产地最适宜区、适宜区和不适宜区面积分别为22.49万km2、18.78万km2和18.28万km2。依据区内绿色农产品产地适宜性、土壤环境质量和立地条件划分出7片永久农田保护建议区。  相似文献   

16.
铜陵矿区主要河流水质分析与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陵矿区是长江下游重要的铜铁资源基地,也是典型的含硫多金属矿区,矿山酸性废水是矿业开发活动不可避免的环境问题,对地表水体有很大影响。本文以铜陵矿区主要河流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测试分析,从常规理化性质、矿山酸性废水和重金属元素三方面分析了的水质现状,采用单因子指数和内梅罗水质指数法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1)矿区河流污染成分以有机污染和矿山酸性废水污染为主,其次是重金属污染。(2)在检测的46个河段中, 按综合污染指数大小分级,共计有93.48%的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水质严重污染的河段占 4.35%,水质重污染的河段占13.04%,水质污染的河段占 65.22%,水质轻污染的河段占10.87%;共计有6.52%的河段水质较好,均为清洁状态。(3)3条河流按污染程度大小依次为新桥河>顺安河>红星河,除顺安河外,其他均受到了矿山酸性废水污染。今后应重点关注矿山酸性废水的污染机理与风险评估,加强矿区水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The spatial database of landslides in Fengdu County of the reservoir region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TGP) on the Yangtze River was compiled from a variety of different sources including field investigations on landslides, existing catalogues and archives on landslides, reports of meteorological events and human engineering activities that triggered slope failures. The major factors that are found to have affected the slope stabilities are outlined, and an assessment and zonation of landslide hazards of the region is made using an integrated information model, which is divided into destructive, disastrous, likely disastrous and essentially non-disastrous areas from the assessment of landslide hazards. The destructive and disastrous areas are respectively 1.9 and 13.8% of the total region, mostly being nearby townships, highways along the south bank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residential quarters along two flank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its distributaries, that will impose direct impact to highway transportation and residential lives, and may effect to some degree the navig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reservoir banks, and building of cities and towns.  相似文献   

18.
基于粗糙集的支持向量机滑坡易发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滑坡易发性评价对灾害中长期预测预报具有重要意义。以三峡库区秭归至巴东段为研究区,利用粗糙集理论对20个初始评价因子进行属性约简,去掉冗余或干扰信息,得到13个核心评价因子,并以此作为支持向量机的输入特征集,构建支持向量机模型,实现滑坡易发性评价。在易发性分区图中高易发区占8.2%,主要分布在童庄河右岸、归州河沿岸、青干河左岸、树坪至范家坪长江右岸、牛口到东壤口长江左岸和巴东附近;不易发区占 52.7%,主要分布于店子湾至巴东旧城以及远离长江水系及植被覆盖度高的区域。通过验证与分析,粗糙集-支持向量机模型在高中易发区中的预测精度为85.6%,其预测能力优于支持向量机模型;与野外调查对比,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研究表明,应用粗糙集和支持向量机相结合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具有预测能力强、计算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陈佩富 《安徽地质》2005,15(4):310-312
国土资源部“十五”计划纲要指出: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长期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使矿山环境污染状况基本得到控制,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25%以上。进行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加快矿山生态恢复与治理。使矿区、矿山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本文探讨了矿山开采造成的环境影响与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