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焦建新  王维 《现代测绘》2007,30(6):29-30
从实践出发说明了采用光学对点器对中的过程,并从理论上证明了这一工作原理的正确性,最后介绍了常用的光学对点器检验与校郑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以来,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快速发展,对地观测系统由最初的单星模式发展为现在的轻小型卫星组建星座,实现了全天时、全天候、全方位的对地精细化观测。未来将对地观测卫星星座与通信卫星、导航卫星和飞机等空间节点通过动态组网,建立天基空间信息网络,以实现智能化空天信息的实时服务。为了进一步增强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提高系统感知、认知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本文提出未来空间信息网络环境下对地观测脑(earth observation brain,EOB)的概念,对地观测脑是基于事件感知的智能化对地观测系统。详细介绍了对地观测脑的概念模型及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举例说明了对地观测脑初级阶段的感知、认知过程。将来对地观测脑可以回答何时(when)、何地(where)、何目标(what object)发生了何种变化(what change),并在规定的时间(right time)和地点(right place)把这些正确的信息(right information)推送给需要的人(right people)的手机或其他智能终端,全球用户可实时获得所需的任何数据、信息和知识。  相似文献   

3.
潘希  李晨 《中国测绘》2008,(1):86-87
“遥感对地观测技术已经跳出了大学和科研单位,从科学研究走到了政府非常重视的层次。而且这不仅是在一个区域、一个国家,因为这项技术带来的变革是很多技术达不到的。在全球范围内,这个热潮越来越高涨。”近日,在第十六届全国遥感技术交流大会上,中科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主任郭华东提出了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4.
如图所示,已知点A、B,在点A上放样P点。设AB=α,AP=1,∠BAP=β,仪器对中误差为e。为讨论问题方便,设AB方向即为纵轴x的方向(如AB方向不是x轴方向,可用坐标系的换算处理),那么,因为e的影响使角顶点由A点移到了A′点。但在放样时,是由在A′点的仪器瞄准固定点B后,设置已知角值β的,故仪器的对中误差并不影响放样的角值,但它却影响了待定的方向,使欲放  相似文献   

5.
6.
7.
韩冰  盛业华  张卡 《测绘科学》2007,32(6):24-26
本文利用共线方程进行线性变换与非线性变换的方法实现非量测型相机标定,分三步求解相机内方位元素、透镜畸变参数、外方位元素,再利用解析相对定向方法进行固定相机对的相对模型参数的标定。利用多像对相对定向得到与绝对模型大小一致的立体模型,在求解地物尺寸大小这类不需要坐标数据的应用上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8.
郭春生  朱兆达 《遥感学报》2006,10(6):864-868
讨论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成像处理中基线解相关系数的频率函数,分析了在距离向压缩过程中频谱窗函数对InSAR图像对相关性的影响,通过定义干涉图距离向幅度谱函数的等效带宽来描述地形起伏,推导出了等效带宽和InSAR图像对相关性之间的关系式。据此给出了在不同等效带宽情况下(相当于不同地形起伏条件下),固定带宽滤波对InSAR图像对相关性的影响。最后的实验结果验证了上述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用一宽二公分的长条透明胶尺,在尺的一端刻上一点作为对点的标志。当原图固定后,用缩放仪的描针对准原图上之第一点,然后使缩图用的稿图上相应的第一点及对点尺上的标志均对准铅笔的中心,随即固定对点尺(用图钉或重物),此时稿纸在尺下可以灵活移动,而尺本身则不动。这样当描针对准原图上之第二点时,可旋转稿纸使其上之第二点与铅笔中心重合,同时保持使第一点仍与尺上的标志重合。依此法对点简便迅速,新学者也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10.
《测绘科学》2004,29(B12):F003-F003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位错群从一个Ⅱ型或Ⅲ型加载的半无限裂纹进行发射和被一个可穿透障碍(晶粒间界)或许多这种等间距障碍阻塞或锁闭的问题。得到了裂纹顶端和一个障碍之间位错连续分布用的解析解。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了多重障碍的情况。其结果可用来推断晶粒大小对断裂韧性的影响。对于上述加载的应力强度因子,发现断裂韧性随晶粒大小的增加而增加。利用一个幂律关系(其幂指数在0~1.5之间变动)具体取值决定于位错运动的晶格摩擦力与晶粒间界强度之比,连同关联晶粒与大小断裂应力的 Petch方程。本文给出了晶粒大小与裂纹扩展用的临界应力强度因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地形图的精度对在图上求取对数据精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金生 《测绘技术》1994,(2):39-42,44
为工程建设进行设计而使用的地形图是地形图原图的复制图,因此本文对地形图的精度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使用地形图来求取数据时,地形图的精度对所求数据的精度影响,并给出了中误差式,从而可根据地形图的精度来对所求数据的精度作出评定。  相似文献   

13.
石涛编了一套丛书,收的既不是主流思潮,也不是经典学术,石涛说它们很Alternative,意思是另类得不行。这其中就有一本叫《地图的力量》,是丹尼斯·伍德写的,确是一本奇书。大凡奇书,多有跨学科的内容,兼有建学科的意义,一如曹公之红楼,一如莎翁之戏剧。《地图的力量》像钻石一样,能让从不同角度观察的人都看到耀眼的光芒。《大地评论》说它“为地图的使用者提供了一种从制作者的角度观察地图的有力武器”,而《lsis月刊》要“向所有研究科学发展的历史学家极力推荐这本与众不同的书”。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看,《地图的力量》一书对发展历史地…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我们对矿山测量中以斜井为开拓方式的大型贯通测量工作,在理论与实践上进行了一些探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有:贯通测量中的“重要段落”、简化的导线段落误差预计公式及“长边跳点测角法”在贯通测量中的应用。现分别介绍于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对地图集总体设计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地图集及地图集总体设计的概念出发,提出地图集总体设计的内容、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地图集总体设计的评价,从而阐明地图集总体设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对地观测与抗震救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8年5月12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全国相关涉灾部门充分利用空间信息技术为汶川地震救灾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支持,在灾害应急响应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对地观测以及地震救灾的空间信息技术支持两个方面,分析了空间信息技术在救灾中的作用。为今后空间信息如何更好地服务于自然灾害救助,提出了中国空间信息技术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