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西北地区沙漠、戈壁广布,许多地方荒无人烟,但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辽阔的地域是充分发挥遥感优势的有利用武之地。本文总结了在西北地区应用遥感寻找隐伏构造的方法,并提出遥感与其它非地震勘探方法相配合,可在油气资源勘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使用鲁西北地区24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81—2017年的气温及降水月值数据,主要通过计算年尺度SPEI指数,采用线性回归、两种突变检验方法以及小波能量谱分析等方法深入分析鲁西北地区干旱的变化规律。鲁西北地区实际发生的干旱事件与同期同时长SPEI值表征的干旱状态较吻合,表明SPEI指数在该地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鲁西北地区整体上呈不显著的湿润化趋势发展,2008年为研究时间段内干旱情况的突变年;鲁西北地区SPEI12指数多年平均值为正常状态,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出现在1990年和2002年。鲁西北地区整体上出现轻旱、中旱、重旱,年份数分别为5次、8次、1次,所有年份均未发生特旱;鲁西北地区不同地区发生不同等级干旱灾害的频率差异较大,整体上干旱灾害的发生频率为轻旱>中旱>重旱>特旱;鲁西北地区年尺度干旱的小波波动能量中心共有3个,中心尺度分别为5 a、9~10 a和3 a。  相似文献   

3.
鲁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冬小麦是该区最主要的夏粮作物。鲁西北地区冬小麦种植信息和时空变化特征,是该地区粮食安全研究的现实基础。根据鲁西北平原冬小麦的物候历,选取合适时间窗口下的Landsat TM/ETM~+/OLI中、高空间分辨率卫星影像,获取其归一化植被指数;设置合理阈值,识别了2000年和2014年鲁西北地区冬小麦的空间格局;采取野外考察和Google Earth选取样本点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精度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鲁西北地区德州市辖区、夏津县、东营市利津县、沾化县、无棣县和聊城市辖区等6个区县的冬小麦分布较少,其余地区分布都比较广;2000―2014年间鲁西北地区冬小麦种植面积由171.19万hm~2减少到149.39万hm~2,减少21.8万hm~2,减幅为12.73%,集中分布在该区东北部、西部地区和区县中心的城市周边地区;2014年鲁西北平原冬小麦提取总体精度为96.8%。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北地区NDVI变化及其与温度和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李震  阎福礼  范湘涛 《遥感学报》2005,9(3):308-313
稀疏的植被覆盖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最主要的环境特征,因此长期定量的植被分布和变化观测能够分析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环境变化。在以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为主要的中国西北地区存在着森林减少、土地侵蚀、盐碱化和沙漠扩张等严重的环境问题,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通过NOAA/AVHRR建立近20年来中国西北地区NDVI变化序列,利用差分法、斜率变化和主成分分析3种方法分析植被变化。3种方法显示出基本一致的结果,即大部分地区植被状况恶化,局部地区有所好转。通过分析植被变化与温度、降水变化的关系,发现NDVI与降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并不明显,表明降水是影响西北地区植被变化最主要的自然因素。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国棉花生产基地鲁西北地区棉花雹灾保险工作的需要,提出并设计建立了棉田雹灾遥感监测理赔系统。整个系统由棉田航空遥感调查、雹灾范围和程度的雷达监测、棉田雹灾损失计算机分析等3个子系统组成。它们的协同运行在1990年6月23日的较大雹灾理赔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主要论述该系统建立的技术方法和运行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Tm模型建模方法多为基于最小二乘线性回归方法以致于模型精度有待提高的问题,该文以中国西北地区2015—2017年的24个探空站的探空数据作为实验数据,在中国西北地区使用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PSO-BP)回归方法建立大气加权平均温度(Tm)模型:将地表温度、水气压、纬度、高程和时间变化等影响因素作为模型输入因子,将数值积分法所计算得到的Tm作为学习目标,利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迭代训练得到中国西北地区的Tm。以2018年探空站Tm数据为参考值,对PSO-BP模型精度进行验证,并与Bevis模型、GPT3模型和中国西部地区Tm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SO-BP模型的年均RMSE和年均bias分别为2.71 K和0.35 K,相比Bevis模型、GPT3模型和中国西部地区Tm模型年均RMSE分别降低了1.36 K(33.4%)、1.81 K(39.5%)和1.78 K(39.1%),年均bias分别下降了0.70 K(87.7%)...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西北地区矿产资源的特点入手,分析西北地区矿产资源的优势和劣势,找出矿产资源开发中所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以及在资源开发利用中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一些误区,指出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协调性研究的重要性,并且进一步提出西北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8.
两汉时期人口数据库建设与GIS应用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均  陈向东 《测绘科学》2001,26(3):43-45
在社会信息化趋势日益突出的情况下 ,提出了历史地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人口记录相对完整的西汉和东汉时期为例 ,就如何合理利用信息资源、选择技术路线、建设人口地理数据库等问题做了探索。对比以往的文字描述和地图分析结论 ,更体现了 GIS应用的合理性和技术优势 ,即全面、准确地管理历史人口数据及其地理属性 ,直观、丰富地展现历史人口分布特征。例如西汉时期人口向西北地区的迁徙 ,东汉时期在西部和北部的退缩 ,及向南方的拓展。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学科信息化提出若干探讨意见 ,认为 GIS与数字化技术应尽快转化为推动历史地理学科进步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信息化趋势日益突出的情况下 ,提出了历史地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人口记录相对完整的西汉和东汉时期为例 ,就如何合理利用信息资源、选择技术路线、建设人口地理数据库等问题做了探索。对比以往的文字描述和地图分析结论 ,更体现了 GIS应用的合理性和技术优势 ,即全面、准确地管理历史人口数据及其地理属性 ,直观、丰富地展现历史人口分布特征。例如西汉时期人口向西北地区的迁徙 ,东汉时期在西部和北部的退缩 ,及向南方的拓展。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学科信息化提出若干探讨意见 ,认为 GIS与数字化技术应尽快转化为推动历史地理学科进步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0.
战场地理空间信息可视化系统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当前流行的3DGIS系统进行了介绍,并研究提出了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来表达3D场景中的空间数据,基于栅格金字塔模型来组织和管理地形数据,基于视点相关的地形LoD方法实现了大范围漫游,基于参数化3D建模方法和矢量地物LoD来实现地物数据的建模和可视化的方法,设计和构建西北地区战场地理空间信息可视化系统(3DMGIS)。  相似文献   

11.
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是集地理信息、音频、视频、图像、3维动画、文本、表格和数据库等于一体的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文中主要论述了利用先进的地理信息、多媒体和数据库技术开发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查询系统的设计思想、技术特点和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础地理数据中心建设是实现地理信息的交换与共享关键所在。本文提出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中心平台的总体架构,设计平台的基本功能,探讨了需解决和应用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地理遥感信息模型与地理数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蔼乃 《测绘科学》2000,25(2):10-14
地理图像信息模型是在地形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模型。概述了地理图像信息模型的基本概念、技术与应用。提出了符合地理科学自身规律的非线性数学方法 ,解决了确定性问题与不确定问题的结合 ,从形式逻辑计算发展到辩证逻辑的计算 ,从抽象公式的计算发展到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的公式与图像合为一体的计算 ,从而解决了地理数学问题 ,为发展地理数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军地共享地理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从智力支撑、技术保障和安全保密3个层面上构建军地共享地理信息服务体系,是有效利用国家资源,为国防和经济建设提供地理信息服务保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A major concept in urban geography deals with determining the spheres of influence for urban centers. This paper describes an instructional module used in two different geography courses showing students how a model might be developed to measure spheres of influence for multiple urban centers within a given region.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is employed through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l. This module is incorporated into a traditional undergraduate urban geography course and a beginning GIS course. The software packages used are MapViewer and Grapher. The region is the Mississippi Lowlands with five urban centers: New Orlenas, Memphis, Little Rock, Jackson, and Baton Rouge. Keywords: GIS, spheres of influence, MapViewer, urban geography.  相似文献   

16.
从操作对象、数据管理、分析模型、系统功能、GIS应用等五方面对地理信息系统所具有的或所表现出的地理学特性作了初步的探讨,认为:地理学是GIS的理论依托,地理学特性、地理区域分析方法、地理思维方式渗透在GIS的整个工作流程中,成为GIS区别于其他信息系统的本质特征,而计算机等相关技术作为实现GIS功能的技术支持。不应该成为GIS的理论根本。GIS是地理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地理研究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具有显著的地理性,GIS专业学生应当重视地理学理论的学习。  相似文献   

17.
The volume and potential value of user generated content (UGC) is ever growing. Multiply sourced, its value is greatly increased by the inclusion of metadata that adequately and accurately describes that content – particularly if such data are to be integrated with more formal data sets. Typically, digital photography is tagged with location and attribute information that variously describe the location, events or objects in the image. Often inconsistent and incomplete, these attributes reflect concepts at a range of geographic scales. From a spatial data integration perspective, the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place” is of primary interest. The challenge therefore is in selecting the most appropriate tags that best describe the geography of the image.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methodology based on an information retrieval technique that separates out “place related tags” from the remainder of the tags. Different scales of geography are identified by varying the size of the sampling area within which the imagery falls. This is applied in the context of urban environments, using Flickr imagery. Empirical analysis is then used to assess the correctness of the chosen tags (i.e. whether the tag correctly describes the geographic region in which the image was taken). Logistic regression and Bayesian inference are used to attach a probability value to each place tag. The high correlation values achieved indicate that this methodology can be used to automatically select place tags for any urban region and thus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 UGC in order that it can be semantically integrated with other data sources.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地形三维可视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在吸取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地理信息学、现代数学的先进理论和技术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地形表面平坦程度不同对原始地形模型预简化,对表面较平坦的区域不再分层,将原始地形模型的完全四叉树结构改变成自适应四叉树结构,从而生成自适应四叉树结构的地形模型,并采用VC^++结合OpenGL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9.
由于技术与国家数据标准的不完善,导致许多早期地形图数据很难满足GIS专题信息提取、数据挖掘与应用的要求,为节约资金充分利用现有的数据资源,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整理,使其满足当前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和应用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新疆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加工整理项目,描述了加工整理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方法与过程,总结了其中的难点以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全息技术是当前最为重要的显示技术,它与地理信息可视化相结合将为地理信息数据表达提供一种全新的方式。本文通过研究全息显示的基本原理,论证了地理信息全息显示的可行性,并设计了相应的系统软硬件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