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987年3月26日至27日,浙江省地质矿产局在浙江省金华市对“壤气汞量测量活性炭捕汞技术研究”成果,组织了国内专家评审。该项成果是由浙江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与地矿部航空物探研究所共同研究开发的。该项成果是用活性炭物理吸附技术取代昂贵的金汞齐化学吸附技术,研制了成本很低的实用活性炭捕汞管,其吸附与脱附汞的性能好于金丝捕汞管,其使用寿命与金丝捕汞管相近。  相似文献   

2.
针对以往化探技术中壤气汞方法吸附材料吸附性不均一,以及操作过程中容易造成污染的问题,研制了多层捕汞管吸附技术与捕汞管富集器相结合的壤气汞捕集器。经标准气样品分析测试验证,结果表明:捕集器吸附性良好,稳定性高,测试性能满足各项指标。在含山昭关地热化探野外试验中显示,该捕集器能够有效吸附壤中气的微量气态汞,应用效果良好。该捕集器完善了化探样品的壤气汞富集分析和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壤中气汞量测量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壤中气汞量测量的发展历史,介绍了适用于壤中气汞量测量的原子吸收测汞仪和金膜测汞仪的工作原理,优缺点及测量方法,指出了影响壤中气汞异常的因素和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壤中吸附相态汞测量是近几年发展较快的一种化探方法.该方法在常规化探找矿效果不佳的厚层基岩覆盖区和厚层运积物覆盖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效果.找矿实践表明,该方法虽比壤中汞气测量的影响因素少些,但仍有不少影响因素值得注意.为了提高评价异常的准确性,将这个问题提出来是很有必要的.几年来,我们对壤中吸附相态汞(以下简称壤中汞量)测量方法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在识别和消除干扰因素、正确评价壤中汞量异常方面做了一些试验工作,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就我们在铜、铅锌、铁、金、钨、锡、汞、多金属等15个不同类型矿床上进行的试验和试验性生产工作,阐明壤中气汞量测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找矿意义.工作方法我们进行壤中气汞量测量的基本过程是:沿测线以10~40米(主要以20米点距)采样,但也试用过沿不规则路线采样.在测点的覆盖层上,用钢钎或手钻打成半米深的浅孔,把与金丝管、抽气筒(或大气采样器)连接的取样器置入孔中,使其与孔壁间封闭良好;然后根据测区壤中汞气的背景浓度等  相似文献   

6.
壤中吸附相态汞测量方法及其找矿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为解决厚层覆盖区常规化探找矿效果不佳的问题,我们试验研究了壤中汞气测量方法.虽然在各类覆盖区,壤中汞气测量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但因该方法影响因素多,特别易受气候的影响,导致分析误差大、重现性差,不同季节的测量结果难以对比评价等.通过对壤中汞气异常形成机理的研究,发现含矿断裂上的土壤比非含矿断裂上的土壤含有更多的Hg~0、HgCl和HgCl_2;并且土壤中这种叠加吸附相态汞异常,主要来源于隐伏矿体,这就为地球化学探矿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侧重讨论壤中吸附相态汞的测量原理、工作方法、质量检验标准和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7.
Ⅲ型捕汞管     
金仰芬 《物探与化探》1992,16(2):143-147
捕汞管是测汞仪的必须配套产品,用于预富集各类介质中的汞,以提高测汞仪的抗干扰性能和测量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厚疏松层覆盖地区的有效找矿手段,国内外对壤中汞气测量已开展了试验研究,并一致认为:汞是一种有效的探途元素.但在目前,还存在着异常重现性不理想、干扰因素较多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壤中游离态汞不稳定所致.因此,近来有些单位开展了对土壤中较稳定的吸附态汞的研究(即热释法).本文述及的是我们初步试验的结果,包括测试方法和找矿效果. 据R.J.沃特林的试验得出的热释谱曲线和国内有关资料认为:不同相态的汞,有不同的热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为解决厚层覆盖区常规化探找矿效果不佳的问题,我们试验研究了壤中汞气测量方法。虽然在各类覆盖区,壤中汞气测量取得较好的找矿效果,但因该方法干扰因素多,特别是易受气候因素的影响,结果导致分析误差大、重现性差,不同季节的测量结果难以对比评价等。通过对壤中汞气异常形成机理的研究,发现含矿断裂上的土壤比非含矿断裂上的土壤含有更多的Hg、HeCl和HgCl_2,並且土壤中这种迭加吸附相态汞异常,主要来源于隐伏矿体。这就为地球化学探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三个非背斜圈闭型油气田上方进行汞量测量的试验结果,油层埋深一般在1200—3000m之间。分别属岩性圈闭、断块圈闭和岩性一断层圈闭型油气田,所用测量方法包括负压法壤中气汞量测量、累积吸附法壤中气汞量测量、土壤总汞测量、土壤吸附汞测量和水中汞量测量等。试验结果表明,各种方法在油气田上方均有清晰的异常显示。其异常特征与金属矿床上的汞气异常有其相似性。异常形态和空间分布,主要取决于导气构造的特性。汞气异常和电性异常与油气藏的关系进行了类比。这两种方法的异常有时与油气藏在地表的投影位置吻合,有时分别偏离一定距离,进一步证明了构造形态对异常的影响,并推断根据汞气异常和电性异常的特征,有可能追索油气藏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
钟勇 《岩矿测试》2001,20(2):145-146
将试样置于潘菲氏管中加入还原铁粉,加热使汞与基体及共存元素分离,继而试验了汞蒸气-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汞的最佳条件,汞的检出限为0.05μg/L,线性范围为0.5~250μg/L,回收率为94.6%~102.5%。方法已应用于锌精矿中汞的测定,RSD(n=5)<1%。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化探土壤吸附汞地球化学测量方法的基本原理,指出土壤中汞异常具有多种来源,单一测汞方法不能区别其来源。测汞方法最重要的作用最准确指出汞气的迁移通道-基岩的断裂破碎带。因此该方法更适用于水文与工程地质勘查,特别是地下水勘查。  相似文献   

13.
曾志方 《黄金地质》2001,7(4):56-59
湖南青京寨和三德堂分别为破碎带蚀变岩型,残积红土型金矿床。地表存在较厚的残(坡)积覆盖层,应用壤中气汞量测量法寻找隐伏含Au构造蚀变带及金矿体。区内气汞异常带及其峰值与隐伏含Au构造蚀变带及金矿体具有较好的对应性,利用这种对应性并结合区内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施工适当的工程进行验证。在青京寨对6条气汞异常带进行工程揭露验证,各带均发现含Au蚀变带。三德常矿区圈定的金异异常与气汞异常基本一致。壤中气汞量测量法不仅适有于寻找中代温热液型金矿床,而且也适于寻找刚化残积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4.
Sirosorb is a low cost, high efficiency gold collector for mercury vapor for use in mineral exploration programs. The collector is prepared by depositing gold onto a gas chromatography diatomite support.Sirosorb can be employed to collect mercury from soil gas or water samples. It can also be used to selectively collect mercury from gas streams containing substances which interfere with mercury analyses.When dosed with known amounts of mercury vapor, Sirosorb provides a convenient calibration standard for field use. If Sirosorb is stored in a closed tube, Hg loss is negligible at temperatures up to 100°C.  相似文献   

15.
在前人研究泡塑吸附金分离的基础上,用聚氨酯泡沫塑料吸附,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了痕量价态金的含量,探讨了溶矿介质、解脱时间、吸附温度、Fe~(3+)加入量等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详细讨论了Fe~(3+)在溶矿和吸附过程中的作用,并将该方法用于土壤中痕量价态金的测定。方法检出限为0. 01 ng/g,测定范围为0. 03~300 ng/g,价态金回收率分别是Au~(3+)97. 3%、Au~+95. 8%、Au098. 9%,价态金分离精密度(RSD,n=12)为7. 3%~18. 8%。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价态金,不但有效地抑制了共存元素的干扰,而且能降低检出限,提高灵敏度和准确度,自动化进样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分析测试效率,适合大批量样品的测试。  相似文献   

16.
赵延庆 《岩矿测试》2008,27(1):69-70
采用微型氢化物发生装置-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焊锡料及纽扣电池中的汞。在酸性介质中,用硼氢化钾将汞离子还原为汞原子,用载气将汞蒸气导入石英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波长253.7 nm处进行测定。选择了实验条件,对共存离子的干扰等进行了考察。方法的检出限为0.34 ng/mL,11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6%,加标回收率为94.4%~104.7%。  相似文献   

17.
对于土壤汞量测量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疑问,如土壤吸附汞测量的定义与其热释温度是否对应,土壤样品研磨对测量结果有何影响,土壤吸附汞测量相对于全量汞测量的应用前景等等,笔者尝试进行实验性探讨和个案分析,获得以下几点认识:①原子态汞在表生环境中,其衍生化合物包含硫化汞,且占有相当大比例;②辰砂及一些无定形态汞化合物颗粒(如非晶态的硫化汞等)的分布状态是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③样品研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要远大于滞留在样品中的原子态汞。基于这种认识,建议性提出土壤样品加工方法及测试要求,并就实验中的一些现象及研究需要,提出“似颗粒效应“、“当量氯化汞“和“土壤泛低温汞测量“等概念,为进一步完善土壤汞量测量方法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见解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介绍了原子荧光光谱仪在黄金矿山中的应用。该仪器与化学法和其它类型的仪器相比较,具有灵敏度高(DL:〈1×10-9)、重现性好(RSD:〈2.0%)、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同时简单介绍了目前测定金的一些其它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和发射光谱、化学分析等方法在应用过程中的优缺点和所遇到的情况,论证了原子荧光光谱仪在黄金矿山金...  相似文献   

19.
小秦岭金矿带混汞提金法中的汞污染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河南省小秦岭金矿带的成矿类型,决定了该地区大多采用混汞提金法进行黄金选冶的现实。由于混汞提金法的广泛与长期使用,汞污染在不同的金矿及周围地区都有程度不一的表现。着眼于汞的污染治理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从汞的毒害机理、混汞提金法中汞的污染途径入手,讨论汞对土壤和人类的危害,并对汞污染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