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估算水系沉积物的地球化学背景值和识别其异常对人为污染判别与环境风险评估非常重要。采集并分析了珠江58件水系沉积物样品,经分析检验,Al、Fe和Sc被选作参考元素,并对比了确定地球化学背景及识别异常值的方法。其中,基于最小截断二乘法的回归分析是定义地球化学背景的有效方法,它是一种对异常值不敏感的稳健统计方法,而基于局部富集因子的箱线图和回归诊断图更适用于识别异常值。珠江不同河段重金属污染存在差异,北江和河网区主要受As、Cd、Cu、Pb和Zn污染,东江主要受Cu、Cr和Ni污染,而西江几乎不存在重金属污染。水系沉积物的主要污染类型是点源污染,主要污染来源是采矿和电镀等相关的工业活动。  相似文献   

2.
地球化学异常是指将地球化学背景与自然体系中某种地球化学指标比较,出现显著差异的现象。地球化学异常是相对背景而言,因此具有相对性。地球化学异常根据异常值与背景值的大小关系可划分为正异常和负异常;根据异常规模的大小可划分为地球化学省、区域异常、局部  相似文献   

3.
广西百色右江区—田林县位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的桂西山区,地貌以侵蚀构造中低山陡坡地貌为主,构造溶蚀峰林峰丛洼地中低山地貌、剥蚀堆积丘陵地貌为次。区内山地纵横,地势高峻,地质背景及表生地球化学景观复杂多变,找矿标志不明显,找矿难度较大。采用传统化探方法求取化探异常,会漏掉低背景区的弱小异常,或者是误圈高背景区的假异常,影响找矿效果。地质子区地球化学异常衬度值法有效解决了低背景区弱小异常和高背景区假异常的识别问题,克服了采用全区取统一异常下限给异常识别带来的困难。  相似文献   

4.
中国不同景观区水系沉积物中39种元素的背景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已覆盖了全国约632万km2的国土面积。本文利用全国区域化探数据库资料,将全国划分为6个不同的地球化学景观区,分别统计了各景观区样品中39种元素含量的中位值、算术平均值等参数。通过迭代剔除异常数据后,得到6个不同景观区各元素含量的算术平均值(背景值)。在海量数据统计的基础上,提供了39种元素在不同景观区的含量值,从数据对比中发现不同的元素在不同的景观区背景值差别较大。这些基础数据可为不同景观区的地球化学调查及地球化学异常圈定提供依据,也可为生态地球化学研究、元素基准值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浙江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环境背景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取得的区域地球化学资料(2002—2004年)为依据,遵循地球化学背景值的基本概念,根据成土母质类型将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划分成13个统计单元,土壤环境背景值以浙北杭嘉湖与宁绍平原、浙东沿海温黄与温瑞平原、浙中金衢盆地区统计单元,在反复剔除异常数据后,获得了52种元素(氧化物)的平均值、标准离差和变异系数,为区域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订、土壤污染评价和治理修复提供了重要的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岩石中元素背景值变化对地球化学成矿预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志中  谢学锦 《中国地质》2006,33(2):411-417
勘查地球化学是利用元素在各种介质中的含量变化来进行找矿勘查,因此,地球化学填图是勘查地球化学的最基础性的工作,正如地质图对于地质工作的重要性一样。在利用地球化学进行找矿预测过程中,元素在不同类型岩石中背景值的变化会对预测过程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利用中国西南地区76种元素编图的数据进行成矿预测过程中,将元素分成两类:一类是岩性变化对成矿预测影响较小的元素,这类元素的各类岩石最大背景值与预测区的异常下限比值小于1,且岩石中背景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比值也较小,一般小于4。这些元素包括Hg、Cd、Sb、Au、Sn、 Mo、Ag、U、Pb、Bi、W,它们都是地球化学方法应用最有效的矿种。另一类是岩性变化对成矿预测影响较大的元素, 这类元素有Pt、Co、Cr、Cu、Ni、V、Ti等,其岩石中的最大背景值与异常下限比值大于1,且岩石中的背景值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大于8。以Sn和Cu两种元素为例,Sn属于岩性变化影响较小的元素,西南地区的Sn矿床与Sn地球化学异常之间的对应关系很好。而Cu属于岩性影响较大的元素,西南地区的Cu矿床分布与西南地区的巨大的 Cu地球化学异常对应关系较差。对于这组元素,应采用多重分形滤波技术,压制不同背景的干扰,从中提取出矿化信息。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化学背景值的调查研究是环境水文地质的基础性工作,具订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吉林省地下水化学背景值的调查研究成果表明,它是一份理论水平较高、实用价值大的区域性研究成果,将产生显著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下面着重分析地下水化学背景值的实用效益。一、吉林省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地下水化学背景值是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和依据。它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管理、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土整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吉林省地下水环境质量见表1.2。由表中可以看出,地下水化学背景值作为依据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  相似文献   

8.
在化探工作中,正确地确定地球化学背景值和异常下限值至关重要,本文根据矿化作用产生的元素带入、带出等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以提高化探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9.
侯春秋  李光明  张丽 《地质通报》2013,32(7):1129-1133
从大量原始数据中合理地确定和圈闭地球化学异常,并发现与矿化有关的地球化学信息一直是勘查地球化学数据处理的核心问题。采用地球化学场法对尼龙玛地区1∶5万地球化学数据进行了处理,研究表明用地球化学场法圈闭的地球化学异常信息不仅兼顾高背景值地区的异常,而且能重点反映低背景值地区的弱小异常,对于寻找盲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常规方法相比,地球化学场法缩小了异常圈闭的范围,较准确地反映了矿化异常。  相似文献   

10.
海河平原北部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环境背景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1:25万)取得的数据为基础,遵循地球化学基准值与环境背景值的概念,根据不同的沉积条件将研究区(即海河平原北部地区)划分为3个统计单元,运用标准化方法,即对土壤表层数据反复剔除异常数据后,通过其他元素与惰性元素Ti的相关关系分别计算得出各指标土壤的基准值;通过对土壤深层数据反复剔除异常数据后,获得了34项指标的平均值、标准离差和变异系数,并以此表征背景值。以上研究为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与监测预警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土壤中汞存在形式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冯新斌  陈业材 《矿物学报》1996,16(2):218-222
本文运用部分连续萃取不同地球化学相的化学分析方法,对高汞区,人为汞污染区和背景参考区五个采样点土壤样品的七种汞形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人为汞污染和地质作用都会造成土壤中汞的富集,但这两类土壤中汞的相态分布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presents a diagnostic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114 stream sediment samples by their elemental concentrations (Sb, Cd, Pb, As, Cu, Zn, Ni, Cr, and Hg), collected from Ighardayane upstream on an area of 15 km2 located at the SE part of central Morocco where Tourtit and Ichoumellal, two abandoned mining sites of Stibnite, are located. Several approaches were used to model the analysis (i) enrichment factor (EF), (ii) sediment pollution index (IPS), (iii) probable effect concentration-quotients (PEC-Qs), and (iv)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 (PERI). Results show highly contaminated areas around the old mining sites by Sb As, Pb, and Cd. Cadmium and lead show 86.9 and 12.29% (respectively) of trace element pollution according to sediment pollution index. Twenty-eight percent of the sampled area is potentially highly toxic because of the presence of Hg, Pb, and Cd. The very similar distribution of pollution and toxicity of most analyzed trace elements may originate from the same source, which corresponds to mining wastes where we recorded the highest pollution and toxicity degrees. This environmental issue represents the combination of Tourtit and Ichoumellal anthropic sources responsible of Sb, As, Pb, and Cd release and a probable natural source of Hg “that needs a further study,” which contribute in the degradation of an aquatic ecosystem of the same area. Therefore, both ecotoxicological analysis and stream sediment quality management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control this aquatic ecosystem toxication.  相似文献   

13.
攀枝花公园土壤中钒的地球化学形态及潜在生态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钒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又会给动植物及人体健康造成损害.近年来随着钒矿的开采,土壤钒污染及其危害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采用改进的BCR方法(按顺序提取元素形态的方法),系统测定旱季和雨季攀枝花公园土壤中钒的地球化学形态,研究土壤中钒地球化学形态的分布及变化特征,以此评价土壤钒污染及潜在生态危害.结果表明:土壤中不同形态钒的含量顺序为残渣态可氧化态可还原态酸可溶态,旱季和雨季土壤中钒的形态变化不明显;攀枝花公园入口处各形态钒的质量分数均较高,与该处人员流动密度大有一定的关系,而在儿童游乐区、休闲区、休憩区各形态的钒无明显的高异常;采用中国土壤背景值计算得到的土壤中钒的污染指数较高,超标率为100%,而采用加拿大城市公园土壤中钒环境质量标准计算得到的污染指数较低,但仍有近一半的样点超标,雨季较旱季钒的污染指数高;通过风险评估编码方法得到的土壤中钒的生态风险为低风险等级,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4.
武汉市墨水湖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苏春利  王焰新 《矿物岩石》2006,26(2):111-116
武汉市墨水湖重金属污染严重,其污染特征在我国城市湖泊中具代表性。在对墨水湖不同湖区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地积累指数法探讨不同重金属元素含量随深度变化的规律和原因,并对墨水湖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表明:墨水湖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锌和汞污染最为严重,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Zn>Hg>Cu>C r>Pb>A s;从整个湖区来看,分布有排污口的周边湖区污染严重,湖心污染程度较低;沉积物中主要重金属元素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降低,其变化规律主要受污染状况的影响,沉积物颗粒粒径的变化和早期成岩作用的影响不大。为了改善墨水湖水质条件和重金属污染严重的现状,必须在截污、疏浚和引水工程等基本治理措施保护下,重建和恢复沉水植物系统,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湖泊水质。  相似文献   

15.
试论南昌—莲塘一带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质量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通过对南昌——莲塘一带沉积环境、成土母质、土壤化学组分及酸碱性、土壤类型等特征的综合研究,指出区内土壤的成土母质存在一定的相近性,但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表土中大部分元素的分布、分配是不均匀的,可将本区划分为“一高两低”三个环境地球化学区;同时查明了该区土壤环境现状,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初步评价,认为区内土壤环境污染主要与人类活动有关,城区污染重于郊区,菜地污染重于农田。最后提醒人们应广泛关注该区的土壤环境质量,尽早采取有关举措,排除“化学定时炸弹”给人类造成的极大伤害。  相似文献   

16.
武汉主要湖泊重金属污染的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武汉主要类型湖泊环境的金属污染现状,进行了地球化学调查。探讨了重金属污染元素在湖泊环境体系各要素(水体、底泥、生物)间的地球化学行为——重金属污染元素在湖泊水体、底泥中的分布特点,指出重金属污染元素在湖泊底泥中,主要以铁锰氧化物相和有机相形式存在。水生植物藕带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富集具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17.
洞庭湖区的区域环境水文地质现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涂继武 《湖南地质》2001,20(3):203-206
据综合污染指数计算分析,洞庭湖区域浅层地下水分为重度,中度、轻度和非污染4个等级。区域环境水文地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工农业生产,血吸虫防治和居民生活所造成的人为污染,应重点从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开采地下水、科学使用农药化肥,改革工业结构,健全环保法规等方面进行预防和治理。  相似文献   

18.
Geophysical control of man-made changes of the geologic environment i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deformations of physical fields and properties of the lithospheric space under the impact of man's economic activities. This control presupposes extensive airborne, spacecraft, on-land, subsurface and aquatic investigations. Observations are made at the same sites in consecutive periods of time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to study the dynamics of engineering-geologic processes occurring under long-and short-term technogenic loads. Geophysical observations do not affect the geologic environment and may be repeated as many times as required. The application of methods of various physical nature allows one to characterise the general trends of the processes being studied and, if necessary, to isolate their individual components.

The cited practical examples show that geophysical monitoring of man-made changes in the geologic environment may be implemented on a large scale under different natural conditions and diverse human economic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地下水中的元素地域性分布与地方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瑞江 《吉林地质》1991,10(4):79-84
本文以吉林省地下水中的元素地域性分布规律入手,对吉林省流行的饮水型地方性疾病进行探讨。着重论述吉林省三大地域地下水元素及化学组份背景特征与地方病分布的相关性。同时,结合微地貌等水文地质条件,进一步阐述地下水元素及化学组分特征与地方病发病关系。  相似文献   

20.
矿区土壤中重金属活动性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重金属含量的高低一直都被看作是土壤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当化学相的概念被引入到环境科学领域后,人们才逐渐地认识到重金属在环境中的行为和作用,如活动性、生物可利用性、毒性等,用这些金属在环境中的总量来预测和解释是不确切的。为此,许多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被用来描述土壤与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活性。文章对近年来在该领域内的主要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