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5年元旦前夕,我到北京中日医院看望张文佑先生.他当时的精神很好,思路清楚,再次与我讲<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造>专著结束语中的几个问题,要求我们在此后的研究中重视.并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一个地质假说形成之后,其固步自封之日,就是其走下坡路之时!做学问如此,做人亦然.你还年轻,要博采众长,分析断块构造研究中的不足和问题,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我元旦后再去医院探望时,张先生已进入监控病房,没想到这是我们之间的最后一次交谈!"固步自封之日就是走下坡路之时"的告诫以及张文佑先生的言谈风貌、期盼之情不时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并对我的后半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忆明镇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东生 《第四纪研究》1998,18(3):193-193
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周明镇院士(1918~1996)逝世两年多了。大家都很怀念他对中国第四纪研究的积极倡导和热情的支持。谨写一点往事作为对老友的敬意。明镇和我,家庭、学历、情趣和风格都不一样。他是一个潇洒的人,我重苦于;他很聪明我则迂缓;他从不勉强人,对人不疾言历色,我往往控制不住自己。但明镇和我的性格互补,使我们很谈得来。这也可能是我们年龄相仿,走过的历程有许多相同之处的缘故吧!50年代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的建立和以后的工作中他曾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这时他已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脊椎所)工作,成为杨钟健先生十分得力的助手。在50年代到60年代,他业务精进,关于早期哺乳  相似文献   

3.
刘国纬 《水科学进展》2012,23(1):143-146
2012年2月13日是著名地理学家、冰川学家施雅风院士逝世一周年纪念日。我又一次翻开《施雅风口述自传》(张九辰,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年),这是他在2009年夏天签名赠送给我的,回忆起往日聆听他教诲的情景,心中涌起对先生深深的怀念。  相似文献   

4.
年初先生谢世时,我正在参加全国人大会议,未能在他弥留之际看上最后一眼,心中总有一种隐隐的痛感.在此之前,先生已转辗病榻一年有余,我们这些做弟子的,却很少去看望他,惟恐他老人家化疗后抵抗力不足,我们把外面的病菌带给他.说实话,我们都没有最后的思想准备,先生尽管已九十高龄,但身体底子一直很好,国家在他罹病期间,又提供了最好的医疗条件,我们坚信他会挺过这一关.  相似文献   

5.
治贫先治愚     
《河南地质》2009,(4):53-53
“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高耀浩曾撰文记述了这样一件事:2000年3月18日,我到了一个贫困村庄,见到了一个因卖血感染艾滋病的重病人,我给他买一点药,他拿着药问我:“大夫,是不是毛主席叫你来的?”一连问了我三遍,我无言可对。我最后只能说:“你去吃药吧,多喝点水。”  相似文献   

6.
温家宝 《地球科学》2019,44(5):1439-1440
今年是马杏垣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我以这篇文章,纪念我的老师马杏垣先生,以表达我对马先生以及原北京地质学院所有老师的感念.1960年秋,我在北京地质学院开始了五年的大学生活.那时的院长是高元贵,他和何长工、刘型都是有着革命的经历,又懂得教育的领导.马杏垣先生是副院长,他和袁复礼、冯景兰、张席禔、王炳章、尹赞勋、袁见齐、杨遵仪、傅承义、王鸿祯、秦馨菱、池际尚、凃光炽、张炳熹、郝诒纯、高平、潘钟祥、王嘉荫、薛琴舫、周卡、苏良赫、陈光远等一大批学术大师汇聚于北京地质学院,构成建院之初最宝贵的师资力量,使北京地质学院的教学工作从建院开始就有了很高的起点,使学院在20世纪50年代培养出一批像赵鹏大、翟裕生、殷鸿福那样的优秀人才,为学院后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关于小汇水面积雨洪最大流量的計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大流量的計算方法,近年来我国各研究单位和設計部门进行了許多探討。本文在陈家琦工程师和林平一先生的帮助下,提出一些看法,请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8.
董申保 《地质通报》2007,26(9):1072-1072
值此程裕淇先生文选问世之际,作为他的一个"私塾"弟子,追忆与先生交往50年来,包括陪同他去瑞典访问及多次去云南、华北各地野外考察的情况,摭拾数事,以备参考。  相似文献   

9.
忆朱子元兄     
斯行健 《地质论评》1942,7(6):313-316
我和子元相识,是民国十四五年。那时子元和黄汲清李赓阳杨曾威诸兄是北大地质系二年级,我在四年级读书,朱骝先先生适自德国回来,在子元那一班教普通地质学,我也常去旁听,所以和子元汲清都很相熟。我因忝居‘老大哥’的地位,所  相似文献   

10.
施雅风 《冰川冻土》2003,25(4):482-484
优秀的冻土学家邱国庆同志离开我们快四年了,在我脑海里一个抹不去的影子是他去世之前几年,已患严重的气管炎和肺气肿病,仍然艰难的带病从事《中国冻土》专著的撰写和编图工作,他曾多次住院,我去看望,发现他虽住院养病而仍在伏案工作.一次他打电话给我,说有事要来我家商量,我说:“你身体不好,有事就在电话里讲,不必前来”,但他坚持说:“身体尚好,一定要到你家面谈”,我只好恭候,半小时后,他敲门进入我家坐下,我看他一脸浮肿病容,连续急促地喘了好几分钟,才平静下去,我实在感到不安.  相似文献   

11.
《地学前缘》2016,(6):9-10
正再过一些时间就是王鸿祯院士的百年诞辰,此时此刻,更令我对他深深怀念。在他离去的这些年当中,每当我看到有关的书籍、文献,就会想到他老人家;他的学术思想、治学态度和奋斗精神,更时时激励我前进。在王鸿祯院士生前,我有时是当面请教得到指导,更多是通过学习他的著述而收益。20世纪50年代初,我有几位同学在新建的北京地质学院研究生班学习,他们谈起校内教授中的"少壮派"——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年纪30多岁,执掌教研室和系主任岗位,个个风华正茂,其中就  相似文献   

12.
崔之久 《冰川冻土》2015,37(3):855-856
1983年北京大学原系主任侯仁之教授在加拿大UBC地理系(Department of Geology and Geography,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讲学期间,同该系商定,我于1984-1985年去该系做访问学者,师从R.马凯(John Ross Mackay,1915-2014)教授进修冻土与冰缘地貌.今得知他于2014年10月28日清晨去世,终年99岁,我十分痛惜并引起深深地感怀,他对我的教导和关怀,他给我留下太多的良好印象.他的音容笑貌一一浮现在我的眼前.R.马凯教授偶尔给人的印象是比较严肃的,似乎不好打交道,以至于当我在加拿大半年后到东部做学术交流时,就有人问我"你能和马凯教授相处好吗?"  相似文献   

13.
正2009年6月,在成都召开的工程地质年会期间,正逢张咸恭先生90大寿。工程地质专委会为先生组织了祝寿庆贺会,会议安排我们原北京地质学院首届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系到会的学生致祝贺词。讲话后,肖树芳,杨华琨,周柔嘉和我起立,向张先生和师母深深行了三鞠躬!表示要在先生一百岁大寿之日,去北京为他祝寿。不曾想到先生竟然提前离我们而去!我想通过祝贺会上我们的一些讲话来寄托我们的哀思与怀  相似文献   

14.
刘荒田先生的文章一向很长,在"大散文"这个名词出现以前,他已躬行实践,海外华文发表园地狭窄,他的长文源源刊出,十年不绝,吸引了多少文友的注意力,以致把他写的"小品"忽略了。最近他把"美国小品"選出176篇  相似文献   

15.
(一)光阴荏苒,转眼大中同志去世即将一年。每当我看到或查阅前寒武纪地质文献资料时,他的名字经常呈现在我眼前,使我不时地回忆起他的音容笑貌和进取精神。我知道大中同志的名字,大约要追溯到40多年前的1954年。当年他还是个青年学生,正在中条山实习做毕业论文。那时负责中条山铜矿勘探的是我的同班同学王植同志,他来京出差时,不但饶有兴趣地向我介绍中条山铜矿,而且还放眼未来谈到了地质事业的后继者——在他那里实习的青年学生。王植同志素以注重人才、要求青年人严格著称,他较多地提到了孙大中同志,从而使我对这位年轻人的名…  相似文献   

16.
孙枢 《地学前缘》2016,23(6):1-2
再过一些时间就是王鸿祯院士的百年诞辰,此时此刻,更令我对他深深怀念。在他离去的这些年当中,每当我看到有关的书籍、文献,就会想到他老人家;他的学术思想、治学态度和奋斗精神,更时时激励我前进。在王鸿祯院士生前,我有时是当面请教得到指导,更多是通过学习他的著述而收益。 20世纪50年代初,我有几位同学在新建的北京地质学院研究生班学习,他们谈起校内教授中的“少壮派”--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年纪30多岁,执掌教研室和系主任岗位,个个风华正茂,其中就有王鸿祯教授。但我第一次见到王先生是在1955年,那年夏季,苏联科学院代表团访华,代表团成员、著名大地构造学家别洛乌索夫通讯院士在我所(当时位于城内沙滩松公府夹道、原北京大学地质馆的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做包括苏联大地构造、中国大地构造的有关问题以及大洋盆地的成因等系列报告。王鸿祯先生参加了有关会议,他提出问题发表讨论意见,我当时负责会议记录和部分接待工作,有幸第一次近距离地同他有过接触,他和蔼可亲,时间虽短但留下了长期的印象。 1956年,王鸿祯先生著的《地史学教程》出版,我很快购得一本并开始学习。一天,叶连俊先生在办公室里见我手里拿着这本书,说道:“这(地史学)同我们的沉积学关系也很大”,我说:“我的基础知识不够,许多内容不懂”,叶先生说:“慢慢来,先掌握一点基本概念”。这是叶先生对我学习《地史学教程》的指导。王先生的《地史学教程》使我初步开阔了对世界地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视野。受此书的影响,我形成了一个习惯,尽管有许多地质问题,我自己并不直接研究,但愿意去了解,从中获取知识的享受。 1985年,王鸿祯先生主编的《中国古地理图集》出版,受到学术界的广泛注意和高度评价。图集以全球构造的活动论与历史发展的阶段论有机结合作为主导原则,代表王鸿祯先生学术思想发展的新阶段。图集内容十分丰富,我曾较为仔细地阅读了差不多每一幅图件并认真阅读了图集说明书,还读了图集的英文说明,以便了解图集的有些名词术语同国外文献的对照和衔接。我后来也曾向王先生请教过一些问题,如今还记得的有:豫陕(图集引用了我的文章)和燕辽裂陷盆地(拗拉槽)、俄罗斯地台的拗拉槽、扬子地台有无拗拉槽,以及拗拉槽是否都是三支裂谷系的废弃支等等,他同我也谈到朱夏先生将aulacogen译作“拗拉槽”可称杰作。王先生还向我指出国内需要重视古大陆的重建问题,这是国际关注的热点,但意见分歧很大,我国应该有更多些学者进入这一领域进行探讨。王先生的一系列意见对我真可谓受益匪浅。 1989年在华盛顿参加国际地质大会期间,在国际岩石圈计划的会上,我遇到美国的Scotese教授,他当时已着手“古地图”(PaleoMap)项目并送给我一点有关资料,Scotese在会上强调编制古地图的三个支柱是板块构造、古地磁和古生物地理。回国后我向王先生汇报了有关情况,王先生也特别强调古生物地理对古地理重建的重要性。据我所知,在王鸿祯先生的率领下,中国地质大学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已经开展全球构造与古大陆再建研究,采用计算机成图并开发了有关软件。在1996年国际地质大会(北京)上,展出了古大陆再造的系列图件,这在当时是国内学者首次作出这样的努力。就中国地质大学而言,王鸿祯先生和殷鸿福教授等都曾在古生物地理方面做出许多贡献。 20世纪90年代初,原国家科委推出了以“攀登计划”为名的基础研究资助计划。有个年度我担任地学与资源环境领域的评审组长,那一回总共约有6、7项申请,王鸿祯先生领衔的中国古大陆及边缘层序地层与海平面变化研究的申请,在经过讨论后,投票排名第二。当时国家科委只限定资助一项,我和评审专家组其他专家都认为王先生的建议项目有价值,是值得资助的,但投票结果也是公正和正确的。因此,我们决定向科委建议,给我们组增加一个项目指标,科委有关负责人听取了我的意见,但一时也无变通的余地。过了一段时间,国家科委又推出“攀登计划B”,层序地层学项目可以入选,但需承担项目的主管部门提供部分联合资助。我把这个情况转告王鸿祯先生,王先生当时已年近八旬,他亲自同地质矿产部科学技术司沟通,终于获得成功。王先生已80高龄,亲自领导了由若干单位几十位专家组成的团队,经过四五年的浩繁研究工作,获得了圆满的成功。我有幸数年中应邀参加了该项目的学术研讨会,分享王鸿祯先生的学术思想和项目在学术上的新进展。 在科学研究中,王鸿祯先生重视基础研究,可以说他的一生都在追求揭示自然的奥秘,开展创新性研究。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工作期间,向他请教学科发展战略问题等,他都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强调基础学科的发展。事实证明,基础研究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中,具有根本的重要性。王先生为我国地质科学的基础研究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王鸿祯院士是国内外著名的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和地质教育家。在地层学、古生物学、大地构造学、地史学和地质学史研究等诸多领域成就卓著,在发展地质教育和培养人才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王鸿祯先生青少年时代就胸怀“科学救国”之志,勤奋学习,砥砺意志,殚思竭虑发展教育事业,孜孜不倦献身科学研究,学科综合交叉和继承发展创新贯穿他的毕生学术生涯。王鸿祯院士是我国地质界著名宗师之一,在纪念他诞辰100周年之际,我应当继续不断学习他对地质科学和地质教育的献身精神。他的大量文章著作和重要学术思想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必将得到继承发展并不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7.
“去珠峰大本营?什么?驾车去?任何时候都行?你是在开玩笑吧?据我所知,至今那条路还是坑洼不平,科考队和登山队都只能选择季节前往!” “是的,目前我们的设计代表已进驻山南,12月底完成施工图设计,2001年,这条路就能畅通无阻了!” 看着唐柳那双执著的眼睛和被晒得与高原人没什么两样的脸,我意识到这并非茶余饭后  相似文献   

18.
日本神户大学大学院主任教授、工学博士樱井春辅先生偕夫人于1984年11月29日至30日来我所访问。樱井教授在我所访问期间,除参观实验室和进行座谈外,还进行了讲学。他介绍了神户  相似文献   

19.
正把"人"看作一种资源,是现代人事管理的一个创新。当今世界,企业之间、地区之间以及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特别是人才的竞争。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曾说过:"你将我的所有工厂、设备、市场、资金全部拿去,但只要保留我的人员,四年之后,我仍是一个钢铁大王"。人才已成为当前企业最重要的资本,企业失去了人才,就等于失去了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5月10日至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河南南阳视察,了解当地的粮食生产和粮食储备情况,并饱含深情地对农民说:“一路上看到小麦就要丰收,我十分高兴,我要感谢你们!河南连续四年高产,去年小麦产量达到580多亿斤,粮食总产量超过了1000亿斤,给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大贡献。俗话说得好啊,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当前,整个国际上粮食供应趋紧,我们中国有13亿人,都需要粮食,靠谁?就靠你们!我感谢你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