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易门式大型铜矿床构造成矿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金属矿床隐伏矿定位预测的关键问题,在提出构造成矿动力学的分支学术方向的基础上,以易门式大型铜矿床为例,从成矿地质背景、矿田构造、构造地球化学和成矿构造应力场等方面进行构造成矿动力学研究,阐述在构造应力场控制下成矿流体运移和聚集的规律。构造地球化学研究认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反映矿体的原生晕;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受构造控制,其分带特征可指示成矿流体的流向,并提供矿床成因和隐伏矿(化)体相对埋深的信息。构造应力场的控矿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应力场导致控矿构造的形成,并驱动成矿流体的运移;构造应力场控制了成矿能量场;应力和能量的高值集中区分布特点可反映某些构造型式。在此基础上建立构造成矿动力学模型,概括隐伏矿成矿预测准则,据此提出若干重点找矿靶区和靶位,其中部分靶区得到工程验证,表明构造成矿动力学方法对隐伏矿定位预测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湘西花垣铅锌矿田的成矿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湘西花垣铅锌矿田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和矿石结构构造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花垣矿田成矿构造特征,包括成矿前构造、成矿期构造和成矿后构造。通过矿田地质调查,认为铅锌成矿作用与液压角砾岩关系密切,而液压角砾岩为成矿期构造;根据成矿后断裂的主要特征,结合擦痕产状,反演出花垣矿田成矿后共受到3期构造应力作用;根据成矿期构造的空间分布规律(成矿期构造受花垣—张家界断裂左行走滑形成的张性空间控制)和原始礁灰岩台地的分布规律,预测了远景勘查区域。  相似文献   

3.
阜山金矿床构造物理化学界面与成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涛  吕古贤  刘杜娟  舒斌  夏林 《地球学报》2002,23(2):123-128
以场的概念出发,通过分析成矿作用时矿床的地质界面、流体物理化学界面,力图揭示构造应力应变对成矿物理化学环境的影响。指出,构造应力应变是通过流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来影响各构造物理化学参量的分布,进而影响成矿过程。矿化大多发生在构造物理化学参量值的突变(界面)部位,成矿温度场、压力场和成矿物理化学场的分布同矿化区带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山东胶西北金矿带成矿构造应力场反演及其控矿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控矿构造因素为主线,研究了成矿构造应力场的基本特征及其控矿作用。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法反演了成矿期构造应力状态,为宏观构造分析提供了佐证,亦为成矿预测提供了定量一半定量的实验数据,并预测了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5.
成矿构造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翟裕生 《地质论评》2002,48(2):140-146
地质构造对矿床的形成、改造和保存有重要作用,本文扼要论述了矿田构造、大型构造和全球构造与成矿关系的研究简史。成矿构造研究由单个构造控矿→综合构造控矿→构造成矿→构造成矿动力学是逐步深入的过程。文中提出:①成矿构造研究与区域地球化学研究相结合是探索成矿规律的重要方法;②构造-流体-矿床(体)是一个自然系统;③伸展、挤压、走滑等不同构造体制十产生不同成矿系统;④将构造成矿与构造破矿研究相结合,将矿床的形成、破坏或保存、产出现状等作为一个演化过程加以研究,以便更有成效地指导勘查工作;⑤采用先进技术,加强对典型矿田的构造研究。  相似文献   

6.
铜陵凤凰山矿田成矿构造应力场模拟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分析了凤凰山矿田构造复合时序,厘定出D4及D5两期构造变形作用为主要的成岩成矿构造,确定了区内成矿构造应力场的最大剪应力方向为NNE向。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值模型,进行同成矿构造应力场的数学模拟。初步得出,矿田内岩体接触带边缘及两侧的韧性剪切带为应力、应变及变形能的异常密集处,在多组构造复合处应力得以调整形成应力低,有利成矿部位必须对应剪应力变化梯度较大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7.
着重介绍构成非金属矿床成矿地质图的构造环境、含矿建造、成矿系列的基本概念,并指出构造环境是主体,控制着含矿建造和成矿系列的形成和分布。非金属矿床成矿地质图能够全面反映矿床形成的地质要素,而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并与矿床成因相联系的特点,从而提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个旧高松矿田的构造地质调查、区域成矿构造背景研究和以往勘探资料系统整理和分析,初步厘定了个旧高松矿田成矿构造系统,并将其解析为印支中晚期—燕山早期近EW向成矿构造子系统、燕山中晚期NE向成矿构造子系统、喜山早-中期岩溶成矿构造子系统。近EW向成矿构造子系统控制区内有利含矿岩系空间分布,含矿岩系的层序构造是层间氧化矿重要的控矿因素;NE向成矿构造子系统控制矿田内燕山晚期花岗岩的侵入就位及层间氧化矿和接触带矿的产出;喜山早-中期岩溶成矿构造子系统控制岩溶残坡积型和溶洞沉积型砂锡矿的形成。EW向与NE向构造交接复合,形成了向断凹式、羽列式、背突式、断裂-接触带构造式等复合控矿构造样式。此外,构造也控制了矿体的产状。根据这些控矿规律,可有效地进行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9.
相山铀矿田西部成矿构造应力场及与铀矿化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跃辉  李建红 《矿床地质》1995,14(3):243-251
相山铀矿田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田。本文选择矿田西部地区,通过节理、裂隙测量和数值模拟,重建和恢复了区内成矿构造应力场,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铀矿化在构造应力场内的分布规律和火山岩中铀元素在构造应力作用下的迁移、集散特征。结果表明:铀矿床多分布在剪应力值产生急剧变化的梯度带、应力值偏低一侧的应力“缓冲带”部位,且有从矿床、矿点到异常点,剪应力值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火山岩中的铀元素在构造应力驱动下,向应力梯度减小的方向迁移,并参与了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个褶皱控矿的典型—厚婆坳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构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庆年 《地质与勘探》1993,29(11):23-28
广东潮州厚婆坳银多金属矿床、是一个成矿裂隙严格受褶皱控制的典型。矿区内含矿裂隙带与褶皱要素,如层面、劈理面、轴面、枢纽以及某些显微构造等,具有密切的空间展布和相同的应力与应变关系,褶皱构造地球化学控制成矿逆分带。中讨论成矿构造展布规律与找矿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赵家堡子金矿位于猫岭-卧龙泉金矿化集中区,是典型的中低温热液矿床。通过区域变质作用,使岩层中的Au、Ag等成矿元素活化,随着变质热液运移到有利的构造部位初步富集;通过应力作用,使岩石发生塑性变形,形成了北西向的韧性剪切带。同时,使Au、Ag等成矿元素再次活化转移、富集;通过后期构造岩浆的大面积侵入,形成了叠加在韧性剪切带之上的北西向韧-脆性断裂和北东向的脆性断裂,同时宏大的热源使地层中的Au再次活化、迁移、富集,同岩浆所带来的大量成矿物质一起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富集成矿,是本区金矿的主要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构造变形岩相形迹概念———受地壳构造作用影响或控制的,能反映其形成构造地质环境、物理化学条件的那部分构造岩石单元或构造岩相建造要素。以胶东玲珑焦家式金矿床典型矿区为例,在该区用基础地质图件进行大比例尺构造变形岩相形迹填图,把能体现出成岩和成矿、各阶段蚀变和各阶段成矿作用的构造岩石单元区分开来,从而恢复各阶段的变形场和应力场;进而研究了构造应力场转化成矿的问题,建立了该区构造蚀变岩带的构造成矿演化模式;为探讨矿化、矿脉分布规律提供科学评价依据,为分析构造作用下流体成矿的构造物理化学场结构与界面提供基  相似文献   

13.
建立各种地质模型是对内生金属矿床进行深部成矿预测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方法.分别论述了构造控矿模型、矿化有序分布模型、工业矿体产状模型、矿床(体)空间展布模型及成矿作用动力学模型的主要内容和一般规律,并讨论了其应用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山东招远市前孙家金矿构造控矿规律和构造地球化学找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前孙家金矿矿区构造控矿规律研究可知,本区控矿构造型式为成矿前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构造系统中构造透镜体四周的环边式"X"型断裂,控矿构造具有北北东向、近南北向的优选性,成矿期的构造应力场表现为左旋斜滑运动,主断裂带上的南西向侧伏构造控制了矿体延深。矿区成矿元素组合为Au、Ag、As、Co、Mo、Sn。构造地球化学高值带具有与矿体侧伏方向的一致性。根据控矿构造型式、矿体产出规律、成矿期构造应力场分析和数值模拟以及Au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和成矿因子得分等值线图等方面成果综合分析,提出矿区下一步找矿有利地段有三处:4号脉的南西深部、2号脉的南西深部和新1号脉西侧。  相似文献   

15.
江西虎家尖银金矿区构造特征与矿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虎家尖银金矿区位于华夏系婺源-万年断褶带的南段,以NE向压扭性断裂带为主要构造型式。NE向压扭性断裂的成生演化,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早期为左行压扭活动阶段,主要表现为塑-脆性形变;中期阶段以张扭性的脆性形变为主;晚期则显示出右行压扭的塑-脆性形变特征。笔者认为,矿区构造活动早期受华夏系应力场的控制,晚期受新华夏系应力场的制约,并认为矿区NE向断裂是新华夏系泰山式构造与华夏系构造复合的产物。
NE向断裂带也是矿区最重要的成矿控矿构造,其中虎家尖-峡岭(水库)断裂带北亚带控制矿区主要的银、金矿化带,南亚带则以银金和钨锑矿化为主;而库田-唐家边断裂带主要控制钨矿化.此外,矿体的分布、形态、规模、富集程度、矿化形式及矿化类型,均与NE向压扭性断裂的形变阶段有关,显示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16.
周启永 《贵州地质》2010,27(4):251-254
本文试图对旋卷构造应力强度与成煤矿化强度、成煤矿化强度与矿床至旋扭中心距离(r)的半定量关系,作一尝试性研究。结果表明,发耳偏心涡轮状构造控制着贵州省西部——云南省东部若干煤田的分布,是一种重要的控煤构造型式,其成煤矿化强度受构造应力场控制,其矿化强度高值区位处涡轮状构造应力中区,而成煤矿化强度与矿床至旋扭中心的距离(r)呈现一种类似正态分布的非线性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7.
糜棱岩型金矿金元素丰度与构造变形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柏林 《矿床地质》2000,19(1):17-25
蚀变糜棱岩型金矿是一种成矿机制与放因素都与韧性剪切带及其糜棱岩密切相关的金矿床类型。研究表明:①深部韧性剪切变形是元素分异迁出区,未叠加蚀变矿化的糜棱岩变形越强,Au丰度就越低;②中浅层次变形域是Au元素聚集区,矿化发生于韧性剪切带糜棱岩抬升至较浅部位叠加了韧脆性变形阶段。构造变形超强的糜棱岩,越易叠加矿化,Au元素丰度越高;③强变形或者大构造并应力不仅是促使Au元素活化分异、形成含Au热液、使A  相似文献   

18.
胶东金矿成矿构造──地球化学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赵伦山  吴悦斌 《现代地质》1996,10(2):213-217
通过对胶东区域断裂构造时空演化的分析,提出郯庐大断裂的次级断裂为胶东金矿的控矿构造,并为导矿构造。晚燕山期区域右行走滑断裂活动产生的浅部张剪裂隙为容矿构造,其张裂变形产生的扩容作用是“泵吸”深部矿液上侵充填的驱动力。张剪断裂以脉动方式释放构造应力,实测差应力值为120~40MPa;从早到晚有衰减趋势。容矿断裂脉动活动可划分为脆性破裂和脆韧性扩张两种动力学状态或阶段,并制约着热液反应体系中成矿和控制反应进行的方向和强度,从而控制成矿元素的富集和分散。热液成矿反应体系的热力学演化与构造动力学条件的耦合是金富矿石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