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评论了航空重力测量和航空磁测观测技术,认为重力和磁力勘探进入一个新时期的标志是:航空矢量磁测、全张量磁力梯度测量、航空重力测量、重力梯度测量和无人飞行器地球物理探测。  相似文献   

2.
深地震反射剖面数据子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立言  高锐 《地球学报》2001,22(6):491-496
深地震反射剖面数据子库(简称SB1),系国土资源部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数据库下属子库之一。经过需求分析,数据标准格式设计,采用Microsoft Access97作为开发平台的深地震反射剖面数据子库,具备关系型数据库固有的一切功能。SB1由用户查询,维护管理和报表打印等3个子系统组成。SB1收录了1996年以前,即原地质矿产部和国土资源部地球物理工作者执行深部地质计划和前沿科技计划等专项计划获得的大量深地震反射剖面调查原始记录,处理成果与解释成果。经调研数据分布和保存状况,依照“深地震反射剖面数据入库技术规定”完成了深地震反射剖面数据收集,整理及登录。迄今为止,SB1共收录国土资源部深地震反射资料累计测线19条,剖面长度859km与入库原始记录数据量35.8GB;原始记录,数据处理等入库数据记录格式皆统一采用地震勘探专业通用的SEG-Y格式;并采用通用的刻录格式ISO9660共刻录数据光盘30张。SB1管理系统的库文件及其用户指南,管理员手册,系统盘说明等文档也已刻录成系统光盘,为数据共享以及其它应用提供了方便条件。  相似文献   

3.
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数据库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土资源部(原地质矿产部)“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数据共享与对比研究”项目组在1998-2000年期间取得如下主要进展:(1)调研了数据分布和保存状态,抢救,收集分散的数据(约40565km),按入库技术规定进行了整理,汇总入库。所收集的数据约占应收集数据的92%;(2)制定了7个专业方法数据入库技术规定;(3)建立了7个专业方法数据标准格式,初步实现了规范化和标准化技术研究,为抢救,收集分散在各单位和个人的数据并入库提供了技术准备;(4)实现了数据载体及数据格式转换及不同载体间的转换与传递,使用刻盘技术将数据保存在光盘上;(5)引进先进的系统软件,研制与建立了7个专业数据子库管理软件系统,数据共享和光盘库系统和总库管理系统。编写了各数据子库使用指南,管理员手册,数据字典,数据统一编码,研究中开发应用了GIS、MAPGIS等先进软件,将专业方法理论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实现数据快速存储,多功能查询;(6)探索研究了数据共享原则和办法,提出了可行方案,推动了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数据共享工作。  相似文献   

4.
吴仲煜  骆团结 《地球学报》2001,22(6):497-500
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数据库包括7个专业子库,但由于7个子库均是独立存在,因此无法通过某一个子库了解整个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数据库的汇总性信息,而且对某些简单信息的查询也必须进入子库才可以完成。建立“总库与图形库管理系统”,就是以7个子库为数据对象,针对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和社会公众的不同需求,将数据库技术和GIS相结合,以文本和图形2种方式,实现对整个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数据库的数据查询和汇总,并把包括7个子库在内的地球物理探测数据库集成为一个系统。  相似文献   

5.
北京地区重磁数据计算机图像处理及地质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对北京地区重力和磁力数据进行计算机图像处理的技术及流程,解译了重磁数据图像处理结果,分析了重磁数据计算机图像处理的地质效果,得到了一些对北京地区成矿预测有益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6.
徐洪南  张宏伟  陈中 《江苏地质》2018,42(1):151-160
通过对河南崤山金矿区重磁资料数据的处理,分离了深源与浅源场,并结合物性特征解释重磁异常。研究区高精度重力异常主要反映断裂构造、隐伏岩体和崤山古地块分布特征,高精度磁力异常反映中酸性隐伏岩体分布特征。结合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和研究重磁异常特征,推测了与金矿有关的断裂及隐伏岩体的平面和三维空间分布位置。依据重磁异常特征和已知金矿床赋存规律,对成矿远景区段进行预测与评价,预测金矿远景区2处。对今后在研究区中深部和外围同类矿床的勘查中缩小目标靶区、合理选择勘探方法等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开展大型矿集区深部精细结构探测研究,通过岩性识别与填图实现矿集区5km以内"透明化",发现深部矿产、揭示成矿规律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鉴于重力和磁力数据覆盖面积广、采样密度高,重磁三维反演算法比较成熟,采用重磁反演进行岩性填图是现阶段实现三维岩性填图最有可能的途径。本文以安徽庐枞矿集区为例,提出了基于重力、磁力三维反演的岩性填图流程并开展了填图试验。在分析岩性和密度、磁化率关系的基础上,采用高精度的重力和航磁数据,进行先验信息约束的重磁三维反演,对反演所得的密度体和磁化率体进行逻辑拓扑运算,获得了庐枞矿集区地下5km以内五类主要岩性的三维分布。岩性填图结果显示的浅部特征与地表地质填图结果基本吻合,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深部岩性的变化,弥补了地表地质填图的不足。庐枞矿集区岩性填图试验结果表明,开展基于重磁三维反演的岩性填图,是了解矿集区深部岩性特征,发现深部矿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据《石油物探信息》转引《First Break》报道:美国阿肯色州的地球物理学家研制出了第一个完全可以和地震软件联合解释的重磁成像与模拟软件 ARKFIELD,这标志着重力、磁力与地震数据的联合处理解释有了重要突破。该软件加入了超级文本规划系统和岩石密度与磁化率数据库,使得非重磁专家亦可介入并可靠地解释重磁数据。  相似文献   

9.
M-15磁异常(东湾异常)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寻找铜镍矿的重点预测区之一。该异常处于全覆盖区,前人推断它是由超基性岩体引起的。本次采用重、磁方法和已知白家咀子超基性岩体磁异常特征对比,认为M-15系非同源重磁异常,以磁力高、重力低为组合特征,异常体埋深较大,磁异常可能为1200 m以下的超基性岩引起,重力低异常系埋深1 000 m左右的龙首山群元古界基地凹陷引起。这一结论对于扩大铜镍矿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东海地区重磁场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磁方法是地球物理研究中的重要分支,其以位场理论为基础,具有在水平方向上的高分辨率能力并能够提供地壳深部结构的信息,从而对于研究沉积盆地的形成演化过程起着经济有效的作用.文章以东海地区近年的重磁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重磁场特征,布格异常值介于-160~460 mGal,在正值背景上发育一些局部的重力低圈闭,布格重力异常的主体走向为NE向,磁力异常值介于-200~+ 500 nT,磁力异常的主体走向为NE向.同时,利用磁异常数据计算了东海的磁性基底界面,磁性基底深度在4~12 km之间变化,各个地区磁性基底深度起伏变化不同,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东海地区广泛存在中生界地层.  相似文献   

11.
从我国找矿勘查信息化的实际出发,设计并构建了金属矿床找矿勘查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整合了找矿勘查能够获取的数据,其中包括矿区地质特征信息、基础地质信息、地球化学信息、地球物理信息、遥感信息等几种类型,从而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调查信息化的程度.该系统用Access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用GIS组件MapObject进行空间数据的管理,包括数据的显示、查询、输出等,采用SQL查询语言进行综合信息的查询,从而实现数据库与GIS的有效集成.系统的模块主要包括矿区文字资料的管理模块、空间数据的管理模块、文件资料的管理模块和数据库的查询模块.  相似文献   

12.
为了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加强地质环境的管理工作,更好的为管理决策人员提供服务,采用OLE A u tom ation技术与M ap in fo集成的开发环境开发了矿业城市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此文章详细论述了矿业城市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全过程,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原则、总体构成,以及建立系统的工作流程,将用户提供的A u to CAD图形转换导入到M ap in fo后根据用户要求归类建立图形库,并将地质灾害的相关数据进行归类统计建立了地质灾害属性数据库。文章同时介绍了系统的图形文件管理模块、数据采集及处理模块、查询统计模块、信息输出模块的建立,实现了图形浏览、图形的导入、图形的可视化、查询、输出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3.
重磁异常数据三维人机联作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研究三角形多面体模型重、磁异常三维正演和反演技术的基础上,吸取人机交互正演模拟的优点,实现了三角形多面体模型重、磁异常数据三维人机联作反演。通过研究三角形多面体模型节点偏导数的计算方法,对目标函数进行线性化处理,形成了计算机自动迭代修改模型体的技术。利用计算机图形技术,在三维空间显示重、磁场和模型体,开发了模型的交互修改技术,使数据解释过程中,可以结合已知信息及人的推断和经验,完成重、磁异常数据的三维模拟,减少了数据解释结果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4.
数据光盘库及数据格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烨 《地球学报》2001,22(6):513-516
数据光盘库课题是“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数据共享与对比研究”项目下的子课题,从1998年初开始至2000年底结束。课题在各专业课题制定的专业方法数据入库技术规定的前提下,调研了各单位数据保存状态,协调提交的入库数据,并编辑,整理。利用ACCESS软件,建立一套可实现数据多种格式转换,查询,刻录,共享并可广为使用的数据光盘交换系统。同时,协调了各地球物理专业方法的数据格式,并对各种专业数据格式进行了比较研究。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光盘介质,刻录并保存了大量而珍贵的新老深部研究数据。  相似文献   

15.
辽宁化工地质勘查院充分利用自身找硼的技术优势 ,从多渠道广泛吸收地质勘查资金 ,争取到并完成了 5个社会地质项目。为加速地质成果转化 ,适时地把握住机遇 ,克服重重困难 ,经必要的商业包装 ,慎重选择合作伙伴 ,在相关领导的支持下 ,成功创办了勘查开采一体化的新地勘企业长茂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同时 ,加大改革力度 ,通过机构改革、精干地质找矿专业队伍、成立物业公司等方面工作及加大科学管理力度 ,积极推进事转企的过渡。在工程勘察及其它多种经营方面 ,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 平台的中国大地热流数据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大地热流数据库是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数据库的子库之一。该库底层数据库为Access 97,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应用MO、 DAO及API技术,使用VB、 VC语言实现了数据库的各项功能。该库具有对原始数据进行添加、删除、编辑、备份、浏览、查询、显示和维护等功能,并且开发了常规的数据解释软件包,还可对原始数据进行一些常规处理,同时任意输出各种数据报表和图件等。另外,还开发有中英文双语言界面。  相似文献   

17.
柿竹园钨锡钼铋多金属矿深边部铅锌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柿竹园钨锡钼铋多金属矿以矿床规模大、矿种多而闻名世界,为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该矿把铅锌作为重要的开采对象,由于长期开采,铅锌资源已严重紧张,为了缓解这一矛盾,保障矿山持续的发展,在矿山的深、边部开展铅锌接替资源的寻找,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文章在综合分析前人资料的同时,从研究区内铅锌控矿地质条件出发,对现有铅锌矿重新总结和认识,研究成矿规律,预测找矿靶区.为柿竹园钨锡钼铋矿深边部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数据驱动科学范式推动地球科学研究发生了变革。作为地球科学的重要分支,现代矿床学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海量的数据资料,这些数据的流通和共享是发挥其资源价值的关键。文章介绍了中国“地质云”与全球矿产资源储量动态评估数据库、澳大利亚深部地球探测计划AuScope、美国矿产资源在线空间数据库、国际经济地质学家学会(SEG)Geofacets数据库、美国标准普尔公司SNL Metals&Mining数据库等国际主要矿床数据库的情况;同时,列举了应用大数据思维和人工智能方法在区域成矿规律、矿床成因机制、矿床类型判别、资源潜力评价、战略咨询等方面取得的若干重要进展。文章提出,未来在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的平台下,整合全球海量矿床数据,建设开放、共享、统一的矿床大数据平台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