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四川大水沟碲矿床^40Ar/^39Ar年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40Ar/^39Ar中子活化定年法测试大水沟碲矿床12号矿脉中的白云母,得到阶段升温坪年龄91.0-94.10Ma,等时线年龄93.70Ma。  相似文献   

2.
新疆要拉套山花岗岩类的K—Ar和^40Ar—^39Ar同位素定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江峰 Fola.  KA 《岩石学报》1994,10(2):184-192
新疆西北部阿拉套山南坡的花岗岩体的^40Ar-^39Ar和K-A定年结果表明它们都是海西期侵入体,侵入活动可分为三个阶段:最早的东部的岩基,岩性为花岗闪长岩和钾长花岗岩,年齿约305Ma;而后是西部的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与钨锡成矿有关,年龄约290Ma;最晚的是最西部的二长花岗岩,年龄约280-270Ma。岩浆活动中心有自动东或北东向西或南西迁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由于成矿作用复杂和难以选取到适合于传统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方法的测定对象,测定东川铜矿的成矿年龄是一个难题。本文采用Pb-Pb等时线法和40Ar-39Ar真空击碎法分别对矿石硫化物和石英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测定,获得了(794±33)Ma和(712±33)Ma的成矿年龄,反映了晋宁-澄江运动在东川铜矿床的形成或改造富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吉林夹皮沟金矿成矿时代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李俊建  程玉明 《地质学报》1996,70(4):335-341
吉林夹皮沟金矿是我国与太古宙绿岩带有关的典型脉型金矿之一。根据岩脉与矿脉的穿插关系及单颗粒水热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和石英的K-Ar,^40Ar-^39Ar,Rb-Sr年龄测定,表明夹皮沟金矿的主成矿期为2469-2475Ma,并有1800-2000Ma和272-130Ma的矿化叠加现象,构成了夹皮沟乃至中国与绿岩带有关的脉型金矿“一老(晚太古代-早元古代)一新(中生代)”的成矿格架。  相似文献   

5.
阿尔泰地区中、新生代岩浆活动的同位素年龄证据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张前锋  李启新 《地球化学》1994,23(3):269-280
长期以来,对阿尔泰地区有无印支、燕山期岩浆活动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得到以下年龄结果:将军山花岗岩(^40Ar/^39Ar坪年龄)220Ma、康布铁堡花岗岩(^40Ar/^39Ar高温视年龄)214Ma、尚可兰花岗岩(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176Ma、阿拉尔花岗岩(^40Ar/^39Ar坪年龄)131Ma。以上数据和与本区处在同一构造单元的前苏联矿区阿尔泰及山区阿尔泰12个浅色花岗岩锆石U-Pb  相似文献   

6.
对采自河北省迁西县太平寨HBT1麻粒岩中的辉石、角门石、斜长石进行了40Ar-39Ar年龄测定,并对上述三种矿物做了40K-40Ar同位素封闭温度计算,进而根据封闭温度与年龄的关系,研究了该区麻粒岩体的冷却抬升历史。分别得到辉石坪年龄为2.16Ga,封闭温度为620℃;角闪石坪年龄为1.97Ga,封闭温度为517℃;斜长石坪年龄为1.66Ga,封闭温度为265℃。从2.5Ga(麻粒岩相变质年龄)到2.16Ga,岩体抬升速率为14.1m/Ma,冷却速率为0.39℃/Ma;从2.16Ga到1.97Ga岩体抬升速率为18.5m/Ma,冷却速率为0.55℃/Ma,从1.97Ga至1.66Ga岩体抬升速率为29.1m/Ma,冷却速率为0.81℃/Ma。Ar-Ar法给出的这些同位素证据,反映了冀东太古代麻粒岩体变质作用晚期多阶段冷却抬升的漫长历史。  相似文献   

7.
新疆阿拉套山花岗岩类的K-Ar和~(40)Ar-~(39)Ar同位素定年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新疆西北部阿拉套山南坡的花岗岩体的40Ar-39Ar和K-Ar定年结果表明它们都是海西期侵入体。侵入活动可分为三个阶段:最早的是东部的岩基,岩性为花岗间长岩和钾长花岗岩,年龄约305Ma,而后是西部的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与钨锡成矿有关,年龄约290Ma;最晚的是最西部的二长花岗岩,年龄约280~270Ma。岩浆活动中心有自东或北东向西或南西迁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京津地区铁岭组、景儿峪组海绿石~40Ar-~39Ar年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海绿石40Ar-39Ar年龄校正公式,通过测量海绿石中的可膨胀层含量n以及中子活化过程中39Ar的丢失率,求出海绿石的年龄。经测定,京津地区铁岭组、景儿峪组海绿石中可膨胀层含量为5%~6%,中子活化中39Ar丢失率为17%~19%。由校正后的海绿石年龄推测出铁岭组年龄界限范围是1070±10Ma~1175±10Ma,景儿峪组为810±10Ma~900±10Ma。  相似文献   

9.
赣东北蛇绿岩的离子探针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离子探针锆石U-Pb年龄分析结果表明,赣东北蛇绿岩套的高度分异岩浆的结晶年龄为968±23Ma。重新计算的蛇绿岩Sm-Nd等时线年龄955±44Ma,与锆石U-Pb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15个样品的εNd(T)值(T=970Ma)为+4.3-+6.7,表明蛇绿岩来源于强亏损地幔源。少数样品的Sm-Nd体系可能受到后期变质、变形或蚀变作用的影响。结合已发表的40Ar-39Ar年龄资料,可以初步确定赣东北晚元古代碰撞带发育的时限为0.97-0.80Ga。  相似文献   

10.
云南新平县双沟蛇绿岩U—Pb年代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14  
简平 《岩石学报》1998,14(2):207-211
对滇西哀牢山双沟蛇绿岩进行了U-Pb年代学研究。龙塘辉长岩锆石U-Pb下交点年龄为362±41Ma;双沟斜长花岗岩给出U-Pb年龄328±16Ma。这一结果表明滇西地区存在海西期蛇绿岩套,为解决古特提斯洋形成时代问题提供了新的年代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湖南瑶岗仙钨矿成岩成矿作用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32,自引:9,他引:23  
湖南瑶岗仙钨矿床位于南岭东西构造带中部,加里东隆起带与印支-燕山凹陷带的交汇部位。区内出露地层有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和侏罗系,其中寒武系和泥盆系为含矿的主要层位。矿体赋存于燕山早期花岗岩体内外接触带。笔者在前人对矿床的地质构造、岩石地球化学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采用SHRIMP铀-铅、铷-锶等时线和铼-锇等时线定年方法,对瑶岗仙花岗岩体及赋存于岩体内外接触带的黑钨矿-石英脉进行精确定年,获得岩体锆石SHRIMP铀-铅年龄为(170.7±2.2)Ma(置信度95%,n=12,MSWD=1.7),产于岩体外接触带寒武系地层中的黑钨矿-石英脉年龄为(175.8±4.1)Ma(置信度95%,MSWD=0.88),产于岩体内接触带的黑钨矿-石英脉年龄为(156±3)Ma(置信度95%,MSWD=0.20),产于外接触带石英脉中的辉钼矿年龄为(170±5)Ma。测定结果表明,瑶岗仙钨矿床的形成至少经历了两个成矿期,分别对应于J1/J2过渡期与J2/J3过渡期。今后的深部找矿工作尤其是杨梅岭矿段深部应该注意寻找两个时期分别形成的石英脉型和矽卡岩型矿体。  相似文献   

12.
新疆东准噶尔贝勒库都克锡矿床成矿时代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贝勒库都克锡矿床赋存于正长花岗岩中,矿化类型主要为蚀变花岗岩型、云英岩型和石英脉型。对云英岩型锡矿石中的白云母进行了40Ar39Ar年龄测定,获得坪年龄为306.8 ± 2.4 Ma~309.7 ± 2.4 Ma,与正长花岗岩306 ±5 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这组坪年龄不仅精确地反应出成矿的时间限制,而且表明了正长花岗岩与锡成矿的密切关系。锡矿石中石英流体包裹体划分为NaCl—H2O型和NaCl—H2O—CO2—CH4型。成矿温度主要集中在160~250℃和280~390℃,峰值在210℃和330℃,流体盐度为1.22%~7.86% NaCleq,流体密度为0.55~0.96g/cm3。锡矿石中石英的δDSMOW介于-128‰~-95‰,δ18OSMOW值介于9.6‰~14.‰,δ18OH2O值为1.56~8.09‰,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混合少量大气降水。物理化学条件改变、水—岩交换作用及CO2—CH4和NaCl—H2O 的不混溶作用在锡成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白云鄂博矿区H_9变质岩的Sm-Nd年龄、成因及与成矿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报道了白云鄂博矿区H9变质岩富钾板岩,暗色板岩和变质基性火山岩的Sm-Nd年龄数据,讨论了上述变质岩的成因及与稀土矿床成矿关系。  相似文献   

14.
15.
甘肃枣子沟金矿的矿化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枣子沟(又称早子沟)金矿位于西秦岭造山带西南缘与松潘-甘孜构造结的过渡部位,金矿化主要赋存于中三叠统古浪堤组钙质、硅质板岩和闪长岩岩脉中.矿体主要受NE、NW和近SN向断裂构造控制,其中NE向矿体为主要矿体.根据容矿岩石不同将枣子沟金矿的矿石分为蚀变板岩型矿石、蚀变脉岩型矿石和石英-辉锑矿型矿石.主要的金属矿物包括黄铁...  相似文献   

16.
江西武山铜矿南矿带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首次运用Re-Os同位素定年法对武山铜矿南矿带的辉钼矿进行年龄测试,测得5件样品的模式年龄变化于144.0~145.7Ma,等时线年龄为146.4±2.6Ma,与花岗闪长斑岩145±3.9Ma的SISM法年龄值相吻合,表明武山铜矿南矿带成矿与晚侏罗世中酸性岩浆活动关系密切。该矿床北矿带层状、似层状硫化物型矿体曾经历海西期海底喷流-沉积成矿,而燕山期岩浆期后热液叠加改造对其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即武山铜矿最终形成于晚侏罗世。以矽卡岩型-(似)层状硫化物型矿化为主的武山铜矿稍早于同属九-瑞矿集区、以斑岩型-(似)层状硫化物型矿化为主的城门山铜矿形成,由于其成矿伴随着下扬子地区岩石圈的大规模减薄事件,成矿时间差很可能是导致两者矿化特征差异的重要原因。武山铜矿及九-瑞矿集区与铜陵、安庆和鄂东南矿集区的成岩成矿时代高度一致,它们是在统一的构造-岩浆作用过程中、与燕山期花岗质岩浆活动有关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广西大厂拉么锌铜多金属矿床成岩成矿作用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李华芹  王登红  梅玉萍  梁婷  陈振宇  郭春丽  应立娟 《地质学报》2008,82(7):912-2008-01-30
本文对广西大厂矿田拉么矿区内出露的酸性侵入岩和矿石进行了精细的年代学研究,分别获得龙箱盖含斑黑云母花岗岩锆石原位SHRIMP UPb和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94±4Ma(95%可信度)和98.6±1.9Ma(95%可信度),矽卡岩成矿期锌铜矿石中石英矿物RbSr等时线年龄为98.6±6Ma(95%可信度)。上述测定结果表明,拉么锌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年龄与相关岩体的成岩年龄接近,均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  相似文献   

18.
莽总斑岩铜钼矿床位于玉龙斑岩铜矿带中部,含矿岩体侵入下二叠统和上三叠统火山岩和硅质沉积岩中.含矿岩体出露面积约0.27km2,普遍发生蚀变,可分为早晚两个阶段.本文分析了含矿岩体化学组成及用锆石LA-ICP-MS U-Pb 年龄分析斑岩体形成时代.早阶段岩体主要为花岗闪长斑岩,晚阶段岩体为石英二长斑岩及碱长花岗斑岩,晚...  相似文献   

19.
黔西北福来厂铅锌矿床Pb同位素研究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阶段演化正常铅用H-H法可获得高准确性的模式年龄,在黔西北福来厂铅锌矿床中采集16件矿脉和围岩样品,测定它们的Pb同位素组成,206 pb/204 Pb为18.5346 ~ 18.7294(均值18.5935),207pb/204 Pb为15.7408~15.7603(均值15.7519),208 pb/204 Pb...  相似文献   

20.
铼-锇同位素体系介绍及其在矿床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e Os同位素体系是目前唯一能够直接对矿石矿物 (硫化物和氧化物 )进行测年的同位素方法 ,利用 1 87Os/ 1 88Os比值还可以示踪成岩物质与流体的来源及其随后的演化历史 ,因此在矿床学研究及矿床勘探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对 Re Os同位素测年方法及其在矿床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