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充分分析了国内外各种火山岩分类命名方案优缺点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典型火山岩区进行了野外工作和资料搜集.观察研究了3000多个典型薄片,对6000多个样品的化学分析结果运用计算机作了数据处理.并研制了一套自动化成图程序。通过上述工作,本文提出的火山碎屑岩分类命名,是以我国为主,辅以国外的,并力求更多地反映我国的实际情况.尤其是中,新生代陆相火山岩、古生代海相和海陆变互相火山岩的特点。根据不同地区火山碎屑岩的同一性和特殊性.以及不同比例尺要求的差异,我们提出的分类系统由“基本方案”,“简化方案”、“细分方案”和“命名原则”4个部分组成,分别适用于实验室,野外,专题研究和大比例尺制图工作.分类系统的大界线一致,并可与国际地科联火成岩分类分会推荐的方案相对应。本文所提出的火山碎屑岩的分类命名方案以及火山岩(熔岩)的分类命名方案.于1983年5月业经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火山岩分类命名小组扩大会议讨论修改审定.做为国内推荐方案刊登出来,供国内试行。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充分分析了国内外各种火山岩分类命名方案优缺点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典型火山岩区进行了野外工作和资料搜集.观察研究了3000多个典型薄片,对6000多个样品的化学分析结果运用计算机作了数据处理.并研制了一套自动化成图程序。通过上述工作,本文提出的火山碎屑岩分类命名,是以我国为主,辅以国外的,并力求更多地反映我国的实际情况.尤其是中,新生代陆相火山岩、古生代海相和海陆变互相火山岩的特点。根据不同地区火山碎屑岩的同一性和特殊性.以及不同比例尺要求的差异,我们提出的分类系统由“基本方案”,“简化方案”、“细分方案”和“命名原则”4个部分组成,分别适用于实验室,野外,专题研究和大比例尺制图工作.分类系统的大界线一致,并可与国际地科联火成岩分类分会推荐的方案相对应。本文所提出的火山碎屑岩的分类命名方案以及火山岩(熔岩)的分类命名方案.于1983年5月业经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火山岩分类命名小组扩大会议讨论修改审定.做为国内推荐方案刊登出来,供国内试行。  相似文献   

3.
火山岩的分类和命名(熔岩部分)(国内推荐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火成岩分类学分会推荐了QAPF图解的分类方案(A.Streckei-sen,1979)。这一方案的长处是:各类火山岩的平均成分投影点基本上落在相应的分区内;各区火山岩的名称可以同侵入岩相对应;对于全晶质的火山岩来说,根据矿物成分命名,比做化学分析经济、简便;按矿物成分确定岩石名称,不仅可以反映成分,而且可以说明一定的形成条件,因此对该分类的这些基本方面应该予以肯定。然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具体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是:(1)“异名  相似文献   

4.
X射线荧光光谱-电子探针在中酸性火山岩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酸性火山岩多具斑状结构,基质可见微晶状结构、隐晶状结构、玻璃质结构等,由于基质矿物颗粒多细小,常用的偏光显微镜受放大倍数的限制,很难准确鉴定矿物种属及含量,这类岩石仅依靠偏光显微镜分类命名会存在误差。本文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电子探针(EMPA)和偏光显微镜下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中酸性火山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对于基质呈隐晶质、显微晶质的中酸性火山岩,基质特征相似,偏光显微镜下无法确定长石、石英的含量,因此无法对岩石准确命名;再通过XRF进行主量元素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标准矿物QAPF双三角图解分类、TAS图解分类及李氏火山岩定量分类,对比结果显示三种分类命名方法存在差异;通过电子探针对矿物进行校验显示,QAPF及李氏火山岩定量分类图解与显微镜下鉴定相符,TAS图解与其他分析结果存在一定偏差。因此,对于中酸性火山岩准确命名,应采用多种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方式,避免测试单一引起的误差。  相似文献   

5.
在系统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体会,对火山岩化学分类命名与岩石系列划分的方法进行讨论。火山岩化学分类命名中较为常见的有TAS图解、Na_2O+K_2O—SiO_2图解、QAPE图解。火山岩系列的划分方法为岩石化学指数和地球化学图解。在图解判别中,先划分碱性岩系和亚碱性岩系,在亚碱性岩系中进一步划分钙碱性系列和拉斑玄武岩系列。  相似文献   

6.
银山矿区火山作用与矿化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郝正平 《地质论评》1987,33(6):524-531
银山多金属矿床是一个典型的火山热液矿床。矿区的火山岩和次火山岩划分为两种成因类型,分属于两个火山旋回。两个火山旋回的岩浆均起源于地壳深部或上地幔。第Ⅰ旋回的岩浆受硅铝壳物质混染较强,其成矿能力强;第Ⅱ旋回的岩浆受硅铝壳物质混染微弱,成矿能力则差。两个旋回岩石的成因差别清楚地反映在它们的矿物成分、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据此可以确定评价岩体(或岩石系列)含矿性的地质和地球化学准则。  相似文献   

7.
火山岩的化学分类应该是非成因的,应该与以实际矿物含量为基础的深成岩的QAPF分类相一致.过去,用化学分析值计算实际矿物含量已进行过多次尝试(如Washington,1917;Rittmann,1973),但均未取得满意的结果.人们也曾试图采用标准矿物方法重新计算QAPF各参数值,但因为不知道长石的性质和其它一些相似的条件(Streckeisen和LeMaitre,1979;Le Maitre,1984)而不能得到实际矿物和计算标准矿物的确切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蚀变作用是火山岩储层中常见现象,蚀变对火山岩储层评价影响较大。通过对研究区A、B、C3口井的测井资料和黏土矿物资料等分析,选出对蚀变敏感的测井曲线,定义蚀变指数I_A,利用I_A对蚀变火山岩的蚀变程度进行定量评价。在测井系列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自然伽马、深侧向电阻率、声波、密度和中子5条测井曲线,回归预测火山岩储层蚀变后的黏土矿物含量,结果表明I_A越大,火山岩储层蚀变程度越高,黏土含量越高。由岩电实验数据拟合得到蚀变后的饱和度指数n,根据阿尔奇公式计算评价储层蚀变后的饱和度,发现蚀变后储层的n值未蚀变时n值,这是由于蚀变产物绿泥石和伊利石等为油湿矿物,导致饱和度指数n增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苏门答腊(印度尼西亚)火山岩的时代、分布和产状。根据火山岩的岩石化学资料,应用PetroGraph和Minpet2.0岩浆岩地球化学作图软件对60多个中、新生代火山岩岩石化学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并对其地球化学-构造环境判别图解的解释,探讨新生代火山岩盆地及其中生代-古生代基底的火山岩形成构造环境。根据这些判别图,认为苏门答腊新生代火山岩盆地基底为大陆边缘裂谷(初始裂谷),并在渐新世以后转化为大陆边缘火山弧。高钾橄榄玄粗岩系列和埃达克岩与苏门答腊火山岩体系共生,显示该区具有寻找斑岩-低温热液型铜-金矿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统地讨论了青藏高原玉门、可可西里及芒康岩区新生代火山岩中橄榄石、辉石、长石以及石榴子石巨晶和透长石巨晶的矿物化学持征,并利用矿物学资料探讨了火山岩形成的温度及压力条件.指出青藏高原新生代火山岩主体乃是一套陆内造山带钾玄岩系列火山岩,其矿物化学、主元素及同位素特征表明,这套火山岩应起源于加厚陆亮底部的特殊的富集型壳幔混合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