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再论岩金矿化类型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举我国主要岩金矿床各种矿化类型实例。分析了复式矿化类型形成原因,拟定出矿化类型的表示法。按不同矿化阶段基本化类型的异同,将复式矿化类型分为同型迭代、异迭代和混型迭代3类;按不同矿化阶段矿化的相互构造关系,对各类分为平行迭代、交切迭代共12个亚类。  相似文献   

2.
张展适 《江西地质》1996,10(4):258-264
本文选用江西五个矿区,五种矿化类型,两类成因的花岗岩体,对其石英中的包裹体的特征和成份进行了系统的观察与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成因,不同矿化类型的岩体其石英中包裹体的特征不同,成份也不同,包裹体的成份与岩体化学间具有继承性,其中金属元素的含量是找矿的直接指示元素。  相似文献   

3.
王祖伟 《矿产与地质》1993,7(4):253-257
研究并讨论了小秦岭金矿床的矿化类型、石英脉在不同矿化阶段和同一矿化阶段的空间分带性及其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4.
小秦岭大湖金矿床的矿化分带规律及其指示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湖金矿床位于小秦岭金矿田北矿带中段,最低见矿标高为-12m,为小秦岭之最。矿区石英脉型矿化和构造蚀变岩型矿化具有典型的分带规律,不同矿化阶段的垂向分带特征明显。对比小秦岭地区其他矿床的矿化特征和赋存的空间位置后发现,大湖金矿床的矿化分带规律存区域上具有普遍性意义,即由浅部到深部,矿化类型的变化趋势为Ⅰ Ⅱ Ⅲ阶段→Ⅰ Ⅱ阶段→Ⅰ阶段→构造蚀变岩型矿化。金矿化的垂向分带规律对矿床的深部成矿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据此指出了不同矿化亚带矿床深部可能出现的矿化类型。  相似文献   

5.
云南澜沧老厂多金属矿床矿化系统结构及找矿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云南澜沧老厂矿区由成因、形成时代、矿化类型和产出特征等均不同的6类矿体群组成,形成"六类一体"矿化系统。其中,包括3类与早石炭世火山喷流沉积作用有关的层状矿体群和3类与喜山期隐伏花岗斑岩有关的脉状和细脉状-浸染状矿体群,前者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后者形成于陆内碰撞造山环境。它们在空间上构成特有的"三层叠三带"的矿化结构。基于矿区"双系统同位叠加"成矿模式和良好的找矿潜力,确定了6个找矿靶区,并提出了深浅并举、综合找矿、分期交叉突破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6.
粤北瑶岭钨矿矿化类型多样性与叠加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粤北地处南岭钨锡成矿带的西南部,区内已发现众多规模大小不同的矿床(点),组成了著名的钨矿化集中区.瑶岭是其中一个中型石英脉型黑钨矿床,由于长期开采,瑶岭钨矿山原保有的黑钨矿资源储量濒临枯竭.2004年,在矿区南部碳酸盐岩与花岗岩岩体的接触带附近发现了夕卡岩型白钨矿化,不久又在矿区中深部的花岗岩体中发现了受断裂构造控制的构造蚀变型白钨矿工业矿化,揭示了钨矿化类型的多样性和叠加性.通过对区内不同类型钨矿化分布规律总结,将为钨矿化集中区新一轮的钨矿地质找矿工作提供新启示.  相似文献   

7.
王祖伟 《贵金属地质》1996,5(3):178-186
本文分析了小秦岭成矿带金矿化不同矿化类型,石英脉型金矿化不同矿化阶段及不同金矿床类型在垂向上的变化特征,确立了金矿化在垂向上的分带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深部“第二矿化段”存在的可能性,推断了金矿化的剥蚀深度及矿脉在深部的矿化特点,为金矿床的深部预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铜在自然界中多以氧化物和硫化物形式存在,只有少部分以单质或者合金状态产出。总结了自然铜矿化的类型、特点、形成条件以及成矿机理,阐述了找矿前景。自然铜的矿化类型主要有岩浆岩型、砂岩型等,部分与有机质共生或产在氧化带,产出环境为低温、弱碱性还原环境。玄武岩型自然铜矿化分布广、规模大,是形成工业矿床最有利的矿床类型;砂岩型自然铜矿床主要见于湖南麻阳一带,成矿前景优越,有可能找到更多更大的工业矿床(体)。  相似文献   

9.
大厂锡石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由两类4形矿化组成,一类为层状及似层状矿化:另一类为不规则脉状矿化,包括大脉状,细网脉状和囊状3种不同形态的矿化。这两类矿化在铅同位素的组成上有比较明显的差异,而相同形态的矿化之间大致相同。层状矿化^207Pb/^204Pb和^206Pb/^204Pb的比值较低,在同位素比值图上的数据点比较分散,且放射性同位素的含量随生成时代的变断而呈现规律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将双旗山金矿矿化类型划分为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通过分析测试不同矿化类型、不同地质体、不同开采中段岩矿石样品的有机烃类组分和金含量,认为有机烃类组分和金矿化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在含量上呈反比。因此,有机烃类组分低值异常可以作为该矿床地球化学找矿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1.
黄土湿陷性及其成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甘肃17个剖面湿陷系数的测定,查明黄土湿陷性从上向下呈现波动变小,造成湿陷性垂向上变小的原因是土层自重压力,引起波动变化的原因是土层受成壤强弱的差异。作者根据镜下鉴定和湿陷性与成壤强弱关系的研究,将黄土微结构分为18种类型,指出湿陷性是在几种特定的成壤过程中产生的,是成壤作用弱的黄土所具有的特征,受风化成壤作用强的黄土不具湿陷性。   相似文献   

12.
金矿物统计研究中容易忽略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当前的金矿物统计工作大多局限于颗粒数百分比计算,而且常常把粒比简单地等同于重量比,这在理论上的实践上均是错误的。金矿物配分的本质是重量上的配分。根据物质的三维尺度特性,在光片中可以用面积比代替重量比;而在重砂分析中应尽量直接测定金矿物的质量,否则只能用体积比代重量比。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黑河干流细土平原区灌溉水入渗运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西北干旱地带农业区的灌溉水入渗是地下水补给的重要途径。在甘肃省黑河干流细土平原区,利用中子仪和负压计观测了灌溉水入渗时包气带的含水率和土水势的变化,初步分析了灌溉水入渗运移规律,确定了灌溉水入渗补给系数随地下水埋深的变化,为本区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软土路基沉降与软土层厚度及填土高度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路基沉降观测资料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路基沉降与软土层厚度及填土高度的关系和规律,并分析了原因,推导出计算路基沉降的公式,提出了判断填土速率快慢和填土高度变化大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不少矿产按地均资源占有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国内矿产资源丰富和矿产最多的省份之一。从湖南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区位优势、资源地位、发展水平等方面分析,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湖南经济不失为一条重要的途径。要获取资源开发的总体效益和最佳效益的关键,是实现勘查、开采、加工三位一体化,发展多种形式,多层次的开发网络,面向国内、国外两大市场,加强资源综合利用、综合治理,才能把矿产資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北缘银石山地区地貌年代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青藏高原北缘银石山地区可划分出7类一级地貌类型:强抬升断块区、弱抬升断块区、低丘区、早期夷平面残留区、晚期准夷平面分布区、冲洪积平原、残积缓丘区等。通过相关沉积物的光释光和石英电子自旋共振年龄以及覆于早期夷平面、后期山丘、夷平低地或堆积台面等之上的火山岩年龄测年,重塑了晚新生代以来的地貌演化过程:中新世中晚期—上新世中期为主夷平面发育时期,上新世晚期(3.7Ma)主夷平面解体,强(弱)抬升断块区和低丘山地等开始形成。早更新世早期在低丘区中形成夷平低地或堆积台面,中后期抬升断块区与低丘区相间的地表形貌特征进一步强化。中更新世早期(0.64Ma)残积缓丘区形成,中期(0.43Ma)嵩华山北面形成一级冰斗,中后期(0.365Ma)低丘区主要斜坡地貌成型,末期(0.178Ma)强抬升断块区的主要沟谷地貌基本成型。晚更新世以来主要河流阶地形成,其间在0.037Ma前后冲洪积平原形成。  相似文献   

17.
通过介绍徐州龟山汉墓的建筑特点及病害特征,分析了汉墓病害的产生原因,为治理病害的施工图设计及具体文物加固保护方案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借鉴资料.  相似文献   

18.
张家口北部是河北省重要的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富集区.区内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和控矿因素相似,矿化形成均与燕山期酸性小岩体侵入变质结晶基底有关.区域多金属矿床化探异常具可对比性.化探异常图显示区内多金属矿床与化探异常在地表总体呈现无偏性空间分布特征,化探数据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成矿元素相关性在水系沉积物中未发生改变.据此可将原生晕中依据不同元素组合识别矿体剥蚀程度的思路运用于1:20万化探数据,以此识别区域多金属矿床剥蚀程度.本文以张家口研究程度较高的蔡家营多金属矿床为例,选用可有效识别矿体剥蚀程度的(Bi+V+Ba)/(B+Sb+U)、(U/Th)元素比值,将区域化探数据用于多金属矿床剥蚀程度分析,结果显示区内多金属矿床均出露于剥蚀强度较高区域,受到不同程度的剥蚀.累加NAP值方法显示兰闫多金属矿床剥蚀程度最高,蔡家营、青羊沟矿床剥蚀程度明显降低.区内多金属矿床多分布于岩石风化程度较高的变质结晶基底出露区域及其周边.火山岩盖层下伏变质岩中多金属矿床多呈隐伏-半隐伏状态分布,应是区内下步多金属矿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9.
水系沉积物成矿元素的丰度在矿产资源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长清 《湖南地质》1993,12(1):59-61
统计资料表明,湘南地区32个有色金属矿区的矿产储量与其所形成的水系沉积物成矿元素的丰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当用矿上元素组与矿下元素组的垒加衬度比值对异常丰度进行修正即相乘后,这种线性关系更为明显。这就是区域化探扫面应用丰度模型法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刘凤举 《吉林地质》1992,11(4):43-49
根据新构造运动的分带性与富水的相关性,指明吉林省东部山区找水方向和工作方法,并以实际资料阐述了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不同力学性质控制的机理,这对今后寻找新的水源地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