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龙亚贵 《广东地质》2004,19(3):25-28
概括了恩平市地热资源概况和开发利用情况以及开发地热带来的经济效益和面临的困境,列举了地热开发中的多种保护措施和综合利用情况,论证了开发地热必须有规划地保护性开采,对今后其他地方开发和管理同类资源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京津鲁地区走在我国地热开发利用的前列,在地热勘查、地热利用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尤其是地热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科学利用上树立了典范。分析江苏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地热勘查中的技术难点,对京津鲁地区地热资源赋存规律、主要勘查技术方法、地热资源科学利用以及勘查开发规划等进行阐述,对江苏地热勘查和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程长根  杨立本 《安徽地质》2005,15(3):186-189,192
通过对安庆地热水形成的机制,地热水分布特征的分析,对地热水资源的勘探、开发、与管理、提出了见解,对地热水资源在安庆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分析郑东新区地层、构造等地热地质条件,地热资源概况以及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列举地热开发中的多种保护措施和综合利用情况,对该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陈臻  关俊朋  王丽娟 《江苏地质》2023,47(2):216-224
地热能是一种储量大、分布范围广、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其中深层干热岩地热能最具开发潜力。增强型地热系统是开发深层干热岩地热能的有效手段,在碳酸盐岩热储区已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增强型地热系统在碳酸盐岩型地热开发中的进展和经验,分析了国内发展现状,认为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核心技术攻关和工程示范,尽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深部地热能开采方案,是今后工作的重点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6.
利津县城区的地热资源主要赋存于新生代新近纪和古近纪碎屑沉积岩中,热储类型为层状孔隙-裂隙型热储,地热资源类型属热传导型。新近纪馆陶组热储层组与古近纪东营组热储层组是主要的热储层。该文在论述利津县地热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地热开发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及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对地热开发中的尾水排放和回灌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地热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地球化学在地热勘探,开发中的应用是一个大课题,它包括了很多方面,如水化学、气体化学、岩石化学和同位素化学等等。随着地热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球化学的应用也越来越显露头角。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简略介绍水化学方法在地热勘探中如何评价地下热储温度及其有关的地热流体的汽化和混合稀释等  相似文献   

8.
雄安新区建设低碳之城的“绿色理念”下,通过与慕尼黑地区地热产业发展的对比分析,形成对雄安新区地热高质量发展的启示。以雄安新区100余口地热井与慕尼黑57口地热井的资料为基础,通过对慕尼黑地热资源勘探和开发政策、利用技术、发展趋势等多方面分析,提出雄安新区地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慕尼黑马尔姆热储层埋深1500~5000m,温度80~140℃,丰富的中深层地热资源是其进行积极能源转型规划的基础。近年来,在慕尼黑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地热资源勘探开发得到快速发展。2021年,基于丰富的地热资源开发的基础上,慕尼黑提出2035年实现气候中和的发展目标。雄安新区中深层地热资源条件与慕尼黑具有较强的可对比性,在政府支持下,地热资源勘探和利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形成了地热供暖的“雄县模式”,供暖面积达700万平米。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应加大新区基础勘探工作投入,坚持科学可持续开发,实时引导建立地热发电示范项目,制定积极、可预期的地热管理政策,充分发挥地热在碳中和目标中的作用。不仅对雄安新区而且对我国地热产业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的作用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温地热高效开发钻井关键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光新军 《地质与勘探》2016,52(4):718-724
地热能是来自地球深部的热能,是一种清洁、低碳、环保的可再生资源,高效开发地热资源对调整我国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高温地热开发的钻井技术都是采用油气开发的技术,由于高温地热储层的特殊性质,使得常规油气钻井技术作业效率低,成本较高。针对目前高温地热资源开发的工程需求,介绍了高温地热储层的类型,分析了高温地热储层特性和高效开发的钻井关键技术,包括高效破岩技术,防漏堵漏技术、抗高温井下工具和仪器、抗高温钻井液、抗高温水泥浆和高效低成本钻井技术,并对未来高温地热高效开发的钻井技术攻关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北京延庆地区地热开发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延庆盆地地热地质条件,从地热尾水的回灌、地面沉降原因、地震发生的机理等方面,全面、客观地分析了地热开发不会造成地表环境污染,也不会诱发地面沉降、地震等一系列的地质灾害问题,解除了人们对地热开发的顾虑,坚定了延庆地区利用地热供暖替代燃煤供暖的决心,为建立延庆生态模范县寻找到一种可利用的新能源。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地热资源市场需求与日俱增,贵州遵义—金沙地热富集区的资源勘探和开发迎来了大好发展机遇.以往贵州的地热成井率总体不高,改变这种状况是地热地质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中地热井地球物理测井是一项重要措施.测井资料的解译存在不确定性,需要把测井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以提高解译结果的准确度.通过遵义北郊某地热测井的勘探实例...  相似文献   

12.
河北遵化汤泉地热资源丰富,阐明其成因模式对于该地热田的进一步开发和热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基于地温测量和水文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地热田属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地热田在其以北的山区接受大气降水补给,补给高程下限约为935 m。地热流体在深循环过程中于正常的大地热流背景下被围岩逐渐加热,热储温度约为130 ℃,循环深度约为4 800 m。在汤泉福泉宫至疗养院一带,构造切割花岗岩体,使得深部地热流体沿破碎带上涌,混合并加热赋存于蓄水构造中的片麻岩裂隙水,形成汤泉地区的地热异常。  相似文献   

13.
太原盆地断裂构造发育,地热资源丰富,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中低温地热田,故太原盆地地热资源的整体评价对其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太原盆地构造演化分析、地震和电法等剖面解释、最新钻井测井解释成果为研究基础,以盆地二级构造单元为划分依据,采用“热储体积法”将太原盆地划分为8个地热田并作为评价单元。针对8个评价单元的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热储进行了精细评价。综合评价得出太原盆地碳酸盐岩岩溶热储具有热储盖层稳定、埋深浅、储集层段多、储量大等特点。表现为岩溶热储上覆盖层厚度400~2 000 m,储集层从老至新依次发育了奥陶系峰峰组、上马家沟组、下马家沟组、亮甲山组和寒武系凤山组、长山组6套主力含水层段。地温梯度一般为3~4 ℃/100 m之间,热储温度为30~80 ℃。在此基础上,根据地热田热储面积和厚度、热储温度、孔隙度、比热容和密度等参数,计算西温庄地热田地热资源量,得出太原盆地可采资源量13.84×108 GJ,折合标煤4 721.9×104 t,初步摸清了太原盆地的地热资源分布规律以及资源量。  相似文献   

14.
黄旭  沈传波  杜利  魏广仁  罗璐  唐果 《现代地质》2021,35(4):997-1008
为探究华北平原的岩溶热储分布规律,以及如何高效开发利用献县凸起和阜城凹陷地热田的地热资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与已有地热井的测井、地震、水化学等资料,分析了岩溶热储分布规律以及献县凸起和阜城凹陷地热田的四大要素即“源、储、通、盖”等地热地质条件,建立了地热田概念模型,并精细评价了地热资源量。研究表明地热田是形成于渤海湾盆地新生代伸展断陷背景下的受深大断裂控制的传导型地热田,主要以大气降水为补给水源,深大断裂和岩溶不整合面为水运移通道。来自太行山和燕山的水再补给、汇聚,在献县凸起及阜城凹陷岩溶热储中富集,形成中-低温传导型地热系统,具有良好的盖层以及高达3.63~5.31 ℃/100 m的地温梯度。蓟县系岩溶热储顶板埋深1 400~1 500 m,有效厚度累计336.1 m;奥陶系岩溶热储顶板埋深2 000~2 500 m,有效厚度累计55.3 m。献县凸起地热田蓟县系岩溶热储可采资源量3.75×109 GJ,折合标煤1.28×108 t,年开采地热资源量可满足供暖面积4 523×104 m2;阜城凹陷奥陶系岩溶储可采资源量0.80×109 GJ,折合标煤0.27×108 t,年开采地热资源量可满足供暖面积954×104 m2。献县凸起及阜城凹陷地热田开发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5.
苏北盆地作为江苏省地热地质条件最优的地区,发育丰富的中低温地热资源.文章选择存在已探明的中温地热井及干热岩验证孔所在的盆地区作为研究区,利用地热流体携带的地球化学信息,了解深部地热储层基本特征及不同深度地热资源的成生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地热流体中优势阳离子为Na+,阴离子呈复合离子型,以Cl-为主,Na+、TDS与C...  相似文献   

16.
区域重力在兰州断陷盆地地热勘查中的应用与热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区域重力调查,揭示了兰州第三系断陷盆地兰州坳陷的基底构造形态和断裂分布;利用二氧化硅水文地球化学地热温标和井中测温预测地热异常分布范围;进一步分析兰石厂深孔测井资料,提出热储部位;指出兰州坳陷地热资源的前景和勘查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7.
目前,北京市地热井的性质以探采结合为主,首先是“探”,其次是“采”。地质录井是地热勘探过程中获得原始资料最直接的方式,地质录井成果的质量对成井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北京市顺史区后沙峪地区顺后热-8地热井为例,针对地质录井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岩样采集、钻进异常、地球物理测井和试井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王培义 《地质与勘探》2017,53(1):171-178
地热能因其清洁、低碳、可再生的特点,其开发利用逐渐被人们重视。随着油田开发进入晚期,油田含水率以及废井、弃井数量逐年增加,如果将油区内的废弃井改造成为地热井,意义重大。本研究以东濮凹陷马厂地区马古6井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了马厂地区地热地质的基础上,利用地震、测井以及试油资料分析了马古6井构造、沉积以及地热条件,结果表明马古6井具有较好的地质改造条件,但同时存在热水矿化度高的特征,在后期开发过程中需要做好防腐防垢的措施。通过对马古6井井身结构分析认为,其完钻井深、水层位置以及套管结构均有利于地热井工程改造。并对其井口、井筒、产水层以及泵室等方面工程改造条件提出了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综合勘探方法寻找地下热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勘 探 区 位 于河 北 涿 鹿 县某 开 发 区 ,处 于 怀来 盆 地 、涿 鹿 盆 地 和 矾 山 盆 地 交 汇 处 ,地 下 热 水 源 来 自 元 古 界 长 城系 的沉 积 岩或 太古 界 花岗 片麻 岩 ,严 重受 地下 构 造裂 隙控 制 。地 形复 杂 ,地表 电 性横 向极 不 均匀 ,为 此 选择 使 用 瞬 变电 磁测 深 法进 行勘 探 。 勘探 结 果 表 明 2线 250号 点 在 深 度 575m ~740m 有 一低 阻 异 常 ,据 此 设计 一 眼 深 1200m 的 地下 热水 井 ,并 利用 温度 测 井,发 现 700m 深 度以 下 有明 显的 地 温梯 度异 常 。综 合地 质 调 查,发 现距 地 面 1100m 深 处 有一 条倾 向 北东 的北 西 向断 层,该断 层 深部 发育 并 形成 热源 体 。  相似文献   

20.
砂岩孔隙型地热资源高效勘查成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晓东 《地质与勘探》2020,56(1):173-181
本文以临清御临苑地热井的勘查成井工作为例,分析水热型砂岩孔隙型地热资源的高效勘查及钻井成井工艺,以期为本区及类似区地热资源的高效勘查开发利用提供一些思路。前期通过收集分析有关资料大致了解地热地质条件,选择视电阻率测深研究隐伏地层及断裂特征,推测有利的地热成矿区;再通过大地电场岩性测深了解不同点位的含水层厚度及深度,优选地热井点位;根据地层及其岩性特征选择不同的钻具组合及配置适当的泥浆进行钻进,结合多参数测井确定成井结构和适宜的封固止水完井工艺,总共耗时68天,最后获得了一口水温较高、水量较大、质量优良的较大口径地热探采井,达到了经济高效勘查成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