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劳雄  张肇新 《地球学报》1996,17(1):53-53
折腰山矿产的筒状矿体,产于折腰山火山-沉积形成的层状矿体中。经实地调查并与邻区的构造对比研究。作者认为,形成该筒状矿体是地壳运动对一层状矿体改造变形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折腰山矿床矿体(群)的形态、产状和不同类型矿体的产出部位及其成矿主元素的富集规律反映出折腰山矿床是受折腰山古火山机构中以NIV向为主和NE向两组继承性成岩断裂系统控制.它既是热卤水对流循环成矿的喷流通道,又作为成矿作用的容矿空间,控制着矿体(群)的分布.由于断裂系统浅部压应力小,其开放性和贯通性均好,东西矿体(群)相互交结联为一体;而深部压力增加,断裂系统的开放性和贯通性均不好,只在两组断裂交汇处成矿,从而形成折腰山矿床四足“鼎”式成矿产出特征.  相似文献   

3.
白银矿田折腰山大型古火山口及其在成矿作用中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火山地质学和矿床学研究表明,白银矿田折腰山Cu-Zn矿床地段,是一个火山岩岩相发育齐全、空间展布有序、相序关系清楚的大型古火山口。赋存在这一大型古火山口构造部位的折腰山矿床位于古火山口中心位置,主要与一套粗火山碎屑岩紧密伴生,不受单一岩性控制。矿床具典型的垂直分带和水平分带,矿体主体定位于古火山喷口内的通道构造中,局部形成于喷口以上海底近喷口处,属典型的喷口内和喷口过渡类型,简称火口型矿床。  相似文献   

4.
相山铀矿田矿体形态分类及成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体形态是矿体外形和内部构造的总和,矿体形态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既是矿山开采的需要,也是矿床成因研究的重要内容,还可为新一轮地质勘查提供依据。相山矿田产于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体中,矿体形态主要呈不规则脉状和筒状,高品位矿石呈角砾状、"糜棱状"构造,与两侧蚀变围岩界线截然,脉壁无擦痕、阶步等断层作用标志,矿体的形态和内部结构,与区域性的应力破裂构造没有成生联系,呈现一种与液压致裂构造相关的矿体形貌特征,筒状矿体受隐爆初流化角砾岩筒控制,脉状矿体有两种成因类型,一是受流体蚀变型成矿构造控制的脉状矿体,二是受流体角砾岩脉和其两侧蚀变岩共同构成的脉状矿体。研究表明,流体角砾岩型和流体蚀变岩型成矿构造是相山矿田的主要成矿构造类型。  相似文献   

5.
山东七宝山隐爆角砾岩简特征与成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五莲县七宝山隐爆角砾岩呈北西向拉长的椭圆形.石英闪长玢岩向上和外围分枝,向下逐渐汇合成筒状.金铜矿体受矿化角砾岩筒控制,亦呈筒状.  相似文献   

6.
西藏墨竹工卡县甲玛矿区筒状矿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内与斑岩成矿作用有关的斑岩-矽卡岩型矿床。通过对甲玛矿区16号、32号勘探线剖面上主成矿元素以及其他常微量元素矿化分布规律的分析,指出在16线ZK1620~ZK1618之间存在筒状钼铜矿体,其角岩中矿体最大厚度491.38 m,铜平均品位0.21%,钼平均品位0.046%,矿化中心位于ZK1616附近;同时,在林布宗组与多底沟组层间构造带中产出巨厚的矽卡岩型铜钼(金银)多金属矿体,矿体厚度最大达252.2 m,铜平均品位0.75%,钼平均品位0.10%,金平均品位0.24 g/t,银平均品位12.26 g/t。在32线ZK3212~ZK3220范围内也存在筒状钼铜矿体,角岩型矿体最大厚度826 m,铜平均品位0.24%,钼平均品位0.054%,矿化中心位于ZK3216附近;角岩矿体下部为矽卡岩型铜钼(金银)多金属矿体,矿体最厚处超过127.9 m,铜平均品位0.72%,钼平均品位0.053%,金平均品位0.11g/t,银平均品位7.02 g/t。研究表明,甲玛铜多金属矿存在一个以ZK1616~ZK3216一带为矿化中心的筒状矿体(角岩+矽卡岩型矿体),在筒状矿体的深部可能存在隐伏含矿斑岩体。  相似文献   

7.
白银矿田折腰山大型古火山及其在成矿作用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火山地质学和矿床学研究表明,白银矿田折腰山Cu-Zn矿床地段,是一个火山岩岩相发育齐全(包括喷发-爆发相、喷发-溢流相、溢流相、火山颈相、次火山侵入相、火山侵出相以及喷发-沉积相)、空间展布有序、相序关系清楚的大型古火山口。赋存在这一大型古火山口构造部位的折腰山矿床位于古火山口中心位置,主要与一套粗火山碎屑署紧密伴生,不受单一岩性控制。矿床具典型的垂直分带和水平分带,矿体主体定位于古火山喷口内的通道构造中,局部形成于喷口以上海底近喷口处,属典型的喷口内和喷口过渡类型,简称火口型矿床.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金厂J-1号金矿体地质特征及深部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黑龙江东宁金厂金矿床是与印支-燕山期中酸性火山-次火山岩有关的大型金矿床,矿化类型主要有隐爆角砾岩型,多金属硫化物细脉充填型及破碎蚀变岩型,矿体主要受隐爆角砾岩筒,环状,放射状构造控制,筒状角砾岩型金矿的资源量占全区的80%以上。矿区内最主要的J-1号金矿体矿化类型为隐爆角砾岩型。品位高且稳定,在系统总结该矿体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其深部远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江西冷水坑矿床层状银铅锌矿体严格受控于晚侏罗世巨厚的火山晶屑凝灰岩内的火山集块-角砾岩夹层,其没有或至少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成岩期后热液充填-交代成矿作用,矿体地质特征、矿石结构构造、银矿物标型、与斑岩型矿体的矿化关系,均显示其是陆相火山喷发沉积-成岩成矿的产物,属于火山喷溢矿床类型。矿体经历了火山喷发间歇期岩浆系统的赋矿岩浆聚集→火山活动期赋矿岩浆爆发性喷溢形成含矿火山集块角砾堆积物→在上覆凝灰岩覆盖下形成的封闭环境中成矿物质富集为层状矿体→燕山期含矿花岗斑岩微弱叠加的成矿作用过程。据其成矿过程,提出了针对已有的火山机构,运用探矿工程、地球物理测量,寻找次火山角砾岩筒状矿体和新的火山集块-角砾岩层状矿体的勘查思路。  相似文献   

10.
通化县二密铜矿是一座开采历史悠久的中型矿山,多家地勘单位及学者普遍认为该矿床为斑岩型—脉状热液充填交代型铜矿,对于216矿体、501矿体只有少数专家提出爆发角砾岩筒成矿、浸染型矿体和柱状矿体。本文通过总结角砾岩中团块状矿体特征,认为其矿化范围整体呈筒状,具有明显的分带性,是典型的隐爆角砾岩型矿体。该类型矿体规模小,不容易被发现,但蕴含资源量大,对该区寻找接替资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哈图金矿蚀变岩型矿体特征及金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图金矿由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矿体组成,蚀变岩型矿体遭受了强烈黄铁矿化、毒砂化、碳酸盐化、硅化和绢云母化蚀变.成矿作用划分5个阶段:钠长石-石英阶段(I)、黄铁矿-碳酸盐-石英阶段(II)、黝铜矿-黄铜矿-自然金阶段(III)、毒砂-碳酸盐-绢云母阶段(IV)和方解石-石英阶段(V).其中,II—IV阶段是主要金成矿阶段.哈图金矿含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平均成色912.自然金呈裂隙金、包裹金、粒间金形式嵌布在黄铁矿和毒砂中.当载金矿物为黄铁矿时,自然金与黝铜矿-黄铜矿-闪锌矿关系密切;当载金矿物为毒砂时,自然金与黄铁矿-黄铜矿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侧伏矿体的三种布孔方法,1)倾伏线投影法:根据矿体地表产状用赤平投影等方法求出矿体延深的投影范围,然后布孔.2)矿体轴线法:先编制矿体各中段水平投影图,求出矿体轴线,然后根据该轴线下廷方向布置占孔.3)纵投影法:根掘控制孔见矿情况,在纵投影图上圈定矿体边界,用此图结合剖面图布置占孔.  相似文献   

13.
新疆若羌县红十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深部成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十井金矿,产于中,上石炭统基性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中,为受断裂带控制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原认为主矿体南倾,未查明侧伏方向,在体南侧和中,东段布钻,深部未打到矿体,仅求得0.947t金储量。笔者等经地质构造,矿体空间展布形式,矿物热电性和电磁场测深等研究,预测主体北倾,西挺,南西西侧伏,北东东仰起,在主矿体北侧和中、西段布钻,结果在深部和中、西段均打到了矿体,金储量由0.47t增加至10.1t以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储量计算方法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矿体的体积,用部分化验数据的平均品位代替矿块的整体品位,其计算精度很难满足需要.以三维矿体模型为基础计算矿体体积能够提高体积计算精度,以空间插值技术对矿体任意空间位置的品位进行估值,有助于提高品位估值的精度.提出了一种适于矿体储量计算的混合数据模型(线框块段模型),详细论述了根据剖面数据生成矿体线框模型进而在线框模型基础上生成块段模型的方法.介绍了距离反比法和克立格法的原理,利用距离反比法结合某金矿体数据进行了储量估算,结果表明以线框块段模型为基础,采用空间插值技术计算矿体储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大石桥-凤城-宽甸硼矿体受控于华北地台东北部大石桥-凤城-宽甸古隆起构造带,元古界辽河群下部里尔峪组含硼岩系呈W-E、SW-NE向长约350km、宽60km的长条带状展布。硼矿体严格发育于里尔峪组的蛇纹石化镁橄岩或蛇纹石化富镁大理岩中,具有明显的层控和岩性控制特征,含硼岩系的厚度与矿体的关系呈正相关性,当厚度超过35m时就有可能成矿,且厚度越大,矿体的规模和矿石质量越好。辽东地区硼矿体特征,推测出后仙峪-大营子、古洞峪、二台子、牛皮闸-大西岔四个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大井锡铜多金属矿床流体成矿机理及外围找矿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井矿床老区锡铜及老区东部砷铜石英脉矿体是大井矿床的一个矿化中心,从该矿化中心向外,流体均一温度、盐度递减,由老区的Sn、Cu及老区东部As、Cu矿体向外逐渐演化为晚阶段Sn及Cu、Pb、Zn、Ag矿体。老区中心富锡及富铜流体是不同来源的流体,反映了该矿床可能存在不同的多个矿化中心,来自不同矿化中心不同矿化阶段的流体在同一空间叠加成矿。大井矿床西区的西北部预测区细脉浸染状矿体成矿流体与大井矿区脉状矿体的流体完全不同,总体显现了斑岩型流体包裹体的高温-高盐度及流体沸腾的特征。推测大井矿床外围预测区可能是大井矿床另一个矿化中心,其深部可能存在斑岩型矿化的新类型。  相似文献   

17.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岩浆通道型矿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田毓龙  包国忠  汤中立  王玉山 《地质学报》2009,83(10):1515-1525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6行富铜(铂族)矿体曾因Cu、Pt、Pd等含量明显高于相邻其它矿体而被认为是岩浆期后热液叠加作用的产物,研究发现,空间上该矿体受断层构造控制,在矿石组构、矿物组成和硫同位素组成方面与相邻岩浆融离型1号矿体一致,显示了该矿体岩浆成矿作用的特征。在元素地球化学方面,6行富铜(铂族)矿体的Cu、Ni、Pt、Pd含量及Cu/Ni比值明显高于1号主矿体,而Os、Ir、Rh、Ru却明显低于后者,同时,前者相对富含LREE,轻、重稀土分异程度高于后者。根据硫化物结晶分异过程中金属元素分配规律及稀土元素特征,阐明了6行富铜(铂族)矿体为岩浆通道型矿体,是岩浆硫化物晚期结晶的产物。矿区中西部存在的Cu、Ni、Pt、Pd、Au等含量高,而Os、Ir、Rh、Ru含量低的部位,是寻找岩浆通道型矿体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8.
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的方法学基础及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伏矿体定位预测是当前成矿学和成矿预测学的科学前沿和研究重点.重点讨论了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的方法学基础及方法论.指出:(1)大思路、小尺度、高精度是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的方法学基础;(2)成矿分析是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的方法论;(3)结构分析是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的最有效途径;(4)组合预测方法是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的新工具.  相似文献   

19.
面向钻孔数据的矿体三维形态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对矿体进行三维建模的主要方法,提出了直接由钻孔数据对矿体进行三维建模及可视化的必要性;论述了基于钻孔数据的三维矿体表面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提出矿体椭球体参数的获取是矿体形态模拟最重要的步骤;详细讨论了如何从实际的矿体勘查数据出发,分别获取矿段及矿体椭球体参数,使得对矿体形态的模拟融入勘查工程人员对矿体...  相似文献   

20.
查马屯铁矿是一处隐伏于中生代火山沉积岩之下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床,矿体规模大、埋藏浅,深部资源潜力巨大.利用三维地质体建模软件Creatar,通过收集钻孔数据,建立地质数据库,生成三维钻孔.通过剖面定义、单工程矿体圈定、剖面编辑、曲面连接,建立矿体三维模型.依据"点-线-面-体"的思路,建立了辽宁查马屯铁矿三维地质模型.模型显示,查马屯铁矿体西南段向北西倾斜,北东部向南东倾斜,呈北东东向展布,应沿该方向部署找矿.矿体与磁异常复合关系表明,2号矿体南部存在巨大找矿空间,查马屯村南部及北东部是下一步找矿勘探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