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气质:穿越时空的闲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东南形胜,三吴都会。璀璨耀眼的史前文明,孕育了世人瞩目的良渚文化;邈远悠久的历史渊源,使悠悠唐宋遗韵犹在眼前;丰富厚实的江南文化,让历代文人雅士在此舞文弄墨,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还有,杭州西湖不断的发展变迁,成就了旖旎灵秀的湖山胜景,赋予了杭州永恒的生命力。“休闲之都”、“文化之都”、“爱情之都”、“中国茶都”……这座襟江带湖、美仑美奂的天堂之城,在新时代的春天里,散发着蓬勃生机,更以迷人的风姿,展现她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刘杭  洪钧 《地图》2005,(3):34-37
杭州,东南形胜,三吴都会。璀璨耀眼的史前文明,孕育了世人瞩目的良渚文化;邈远悠久的历史渊源,使悠悠唐宋遗韵犹在眼前;丰富厚实的江南文化,让历代文人雅士在此舞文弄墨,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还有,杭州西湖不断的发展变迁,成就了旖旎灵秀的湖山胜景,赋予了杭州永恒的生命力。“休闲之都”、“文化之都”、“爱情之都”、“中国茶都”……这座襟江带湖、美仑美奂的天堂之城,在新时代的春天里,散发着蓬勃生机,更以迷人的风姿,展现她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杭州,东南形胜,三吴都会。璀璨耀眼的史前文明,孕育了世人瞩目的良渚文化;邈远悠久的历史渊源,使悠悠唐宋遗韵犹在眼前;丰富厚实的江南文化,让历代文人雅士在此舞文弄墨,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还有,杭州西湖不断的发展变迁,成就了旖旎灵秀的湖山胜景,赋予了杭州永恒的生命力。“休闲之都”、“文化之都”、“爱情之都”、“中国茶都”……这座襟江带湖、美仑美奂的天堂之城,在新时代的春天里,散发着蓬勃生机,更以迷人的风姿,展现她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刘杭  洪钧 《地图》2005,(3):10-15
杭州,东南形胜,三吴都会。璀璨耀眼的史前文明,孕育了世人瞩目的良渚文化;邈远悠久的历史渊源,使悠悠唐宋遗韵犹在眼前,丰富厚实的江南文化.让历代文人雅士在此舞文弄墨.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还有,杭州西湖不断的发展变迁,成就了旖旎灵秀的湖山胜景,赋予了杭州永恒的生命力。“休闲之都”、“文化之都”、“爱情之都”、“中国茶都”……这座襟江带湖、美仑美奂的天堂之城,在新时代的春天里.散发着蓬勃生机.更以迷人的风姿.展现她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诸玉山 《地图》2000,(3):33-34
杭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七大古都之一。宋室南渡 ,在杭州建都 ,杭州遂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当时杭州城区南北长约 1 4里 ,东西宽约 5里 ,其面积约为6 0平方里。城之四周 ,主要开有凤山、清波等十个城门 ,方便市民进出。市民为记住这十个城门的名称 ,有一首民谣流传 :“北关 (武林 )、坝子 (艮山 )、正阳 (凤山 )门 ,螺蛳 (清泰 )延过草桥 (望江 )门 ,候潮听得清波响 ,涌金、钱塘拱太平 (庆春门 )。”由于十个主要城门所处的地域不同 ,进出各城门的市民阶层各异 ,因而各城门所起作用亦不同。当时以杭州特有的“儿”字结尾的七…  相似文献   

6.
《地图》1991,(4)
杭州自隋唐以来,由于南北经济的逐渐开发,成为当时中国经济重心。北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年),范仲淹任杭州太守,为赈济灾民,便利用杭州商业发达、景观优美之优势,开创了旅游业。随着旅游业的日趋兴盛,各行各业不断振兴繁荣,两者相互促进发展。时至南宋,在杭州便出现了版印的旅游图,亦可称“导游图”。《古杭杂记》记载:“驿路  相似文献   

7.
图中日月长     
雷颐 《中国测绘》2003,(2):40-42
地图是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反映,但这种反映并非完全被动、简单复制,而是充满了我们的选择,实际也是我们如何“看世界”的反映。恰如丹尼斯·伍德所说:“地图并非与文化分离,相反地,它是文化的一部分。因为我们作为沉浸在地图中的族类,地图的历史就是我们的历史。”在中国传统的“世界观”中,中国是位于天下之中的“天朝上国”,其余都是位居边缘的蛮夷之邦。明清之际,曾有传教士将现代世界地图介绍进来,但由于不合“天朝”图式,未被接受;而相信并宣传此图的徐光启等,则长期受到诽谤。鸦片战争后,在战争中曾与“英夷”交战、后又与西人交往颇多…  相似文献   

8.
在世界各地,淡水湖在市中心而且面积达5.6平方公里的,除了杭州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城市,杭州西湖,堪称中国城市风景游览湖泊之最。为了进一步改善西湖水质,使“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子湖越发动人。杭州  相似文献   

9.
"争风吃醋"为哪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文化”的地理归属或古代名人故里的争议频频见诸各类媒体。“舜崩于苍梧之野”,有今广西梧州一带与湖南宁远一带各自在进一论证之中,都企图能拿出“杀手锏”;绝代佳人杨贵妃有生于四川、河南、山西、广西之说;山西、山东、浙江有关于罗贯中的籍贯之谜;广东东莞和广西藤县争夺袁崇焕的籍贯;曹雪芹到底是辽阳人还是丰润人;还有争李白的去世之地,  相似文献   

10.
张友春 《地图》2004,(2):78-79
我自幼随父母来到杭州,在这“人间天堂”一住就是五十多年,也可算是“老杭州”了,人人都赞叹西湖的美,苏东坡说她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因为水光和山色的交相辉映,才造就了这一方天下闻名的胜景。这么多  相似文献   

11.
洪钧  刘杭  任鲸 《地图》2005,(3):18-21
2003年和2004年,杭州萧山区连续两年荣获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的“极力推荐台商前往投资的最佳城市”称号:2004年,《福布斯》中文版针对适合民营资本投资的城市推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杭州名列榜首;同年杭州还获得了“2004 CCTV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称号。“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今天又有了新的含义,杭州正以新的活力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巨变。  相似文献   

12.
杭州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胜地,诗意和情调是它的主色,温馨和浪漫是她的调色板。作为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杭州不仅有展示古都文化风采和神韵的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南宋文化、佛都文化,而且有着令人神往、让人留恋的爱情文化。在垂柳下,在湖石边,在林荫小径上,在亭台楼阁旁,杭州湖山曾经见证过的,不仅仅是现代情侣们的姻缘。  相似文献   

13.
徐州“东襟黄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历史上曾为蚩尤本据,后系黄帝初都、彭国、徐国、宋国、楚国国都。徐州是汉高祖刘邦、南唐烈祖李异、南朝宋武帝刘裕、后梁太祖朱温的故里,有“九朝帝王徐州籍”美誉。因其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被称作“东方雅典”。  相似文献   

14.
几百年来,中国和欧洲的发展互不关联、由此而形成了亚欧大陆东部和西部各具特色的文化。 早期的欧洲人,学会了将自己及其文化同其他更古老更发达的文化进行比较,并从中领悟:放弃以欧洲为中心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伟大的德国学者G·W·莱布里茨(1646~1716年)博览群书,吸收了当时各国丰富的文化知识,为欧洲提出了和平的“大和谐”理想,并为之奋斗终生。他的这种理想如同中国的“大一统”“一个天下”的观点,而这在公  相似文献   

15.
土地收购储备机制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香港。1996年,我国在上海成立第一家土地收购储备机构一“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1997年8月,杭州成立了“杭州市土地储备中心”。杭州的土地储备中心成立后,效果突出,因此,1999年在“全国集约用地市场研讨会”上,把杭州土地储备制度的经验和成果进行了推广,得到各地政府和土地管理部门的推崇,随后各地都纷纷成立土地储备机构,经过几年的发展和运作,土地制度的建立与运行,有些什么样的效果?引起那些变化呢?还有什么样的问题等待研究、那些制度和法规需要完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在祖国的西南边地.有一块被授予“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十佳绿色城市”、“中国红茶之都”.被誉为"恒春之都、首爽之地”的绿色沃土.这便是大美临沧,这里气候宜人、资源丰富、生态良好,是我国西南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17.
《国土资源情报》2008,(11):I0004-I0004
近年来,美丽杭州通过“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在“城市东扩”、“决战东部”战略实施过程中,江干区委、区政府提出了“打造杭州中心区,构建和谐新江干”的工作目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快速推进,面对空前繁重征地拆迁任务,杭州市国土资源局江干分局积极当好参谋助手,加强政策指导,注重维权维稳,扎实努力工作,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1月2日,历时一年零八个月的提炼,数百位专家学者参与讨论,经过7轮大研讨,292.97万公众参与投票评选之后,北京市正式公布了“北京精神”,也就是“爱国创新包容厚德”。这四个词既凝聚了北京这座城市千百年来所形成的独特的城市文化,又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这里不仅是“北京城”,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更是国家的政治核心、科学技术发展的沃土、四方文化的汇集之地、中华儿女传承信仰的精神家园。它的方方面面都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当笔者对北京的地名进行归类整理之后发现,在北京的地名当中不乏很多能够充分体现北京精神的地名。  相似文献   

19.
孙立 《地图》2002,(3):59-61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而它,是“摇篮之魂”;《黄河大合唱》凡中国人都会唱,而它,是灵感之源。它激怒了黄河,发出声声怒吼;它激励着我们,为之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20.
“数字地球”作为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延伸与发展,正在国内外掀起又一轮系统建设热潮。“数字中国”,“数字浙江”,“数字城市”相继提出,有不少地方已着手具体实践与建设。面对新的形势,为了提请广大管理者和科技开发人员注意,本文根据作者近十年来对系统建设的参与和了解,提出数字杭州建设之关键在于基础数据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