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李起 《海洋世界》2005,(12):35-37
飓风横扫整个城市,你的房子迅速没有了屋顶;终日住在屋外的拖车房中,有一点动静就必须敏捷地举起枪--那些趁火打劫的暴徒随时随地都会出现在你的家门口,也许并非是什么暴徒,更多的时候是一些走投无路的公民,他们如飓风一样丧失理智席卷你仅存的口粮。 "伊万"、"阿琳"、"辛迪"、"丹尼斯"、"卡特里娜"没完没了地毁掉我们一次次亲手建起的家园,我们需要多少勇气才能拾起那还九成新的屋顶碎片,然后坐在浸满水的餐厅里吃上个星期抢购来的不易腐烂的食品,用融化的冰块水煮一杯咖啡,想一想我们家那条不知去向的忠诚的老狗是不是也已经饿了…… 无法清除的心理阴影,挥之不去的阴霾,借酒消愁吧,已经不想再面对这些痛苦;或者一颗子弹来得更加干脆些--至少有50%上天堂的机会,即使是地狱也好,只要那里没有持续不断的飓风! 但是,仍然有许多人在坚持,即便是在飓风最先袭击的地方,也不轻易撤退,因为那里有我们可爱的家园。重振我们的精神,一次次迎战疯狂的飓风:去年被吹坏的护栏,我们今年换上铝制的,暴风雨就别再垂涎我家的玻璃窗户;屋外那茁壮的大树已被我拦腰截断,即便有些影响审美,但至少比它砸在我家房子的正中央要划算一些;不起风的时候,我们就骑着单车到户外转转,路边那些志愿者在为我们做灾后的心理援助治疗,和他们聊聊,心里真的舒坦不少。 这些生活细节来自于美国飓风受灾地区志愿者的真实描述,以下文章将为您悉数介绍美国受灾民众在飓风过后由沮丧到坚强到持续抗争的艰难历程,无论怎样,我们都可以从他们的言语间听到共同的坚强之音--重建家园!  相似文献   

2.
王晗 《海洋世界》2005,(12):31-32
飓风横扫整个城市,你的房子迅速没有了屋顶;终日住在屋外的拖车房中,有一点动静就必须敏捷地举起枪--那些趁火打劫的暴徒随时随地都会出现在你的家门口,也许并非是什么暴徒,更多的时候是一些走投无路的公民,他们如飓风一样丧失理智席卷你仅存的口粮。 "伊万"、"阿琳"、"辛迪"、"丹尼斯"、"卡特里娜"没完没了地毁掉我们一次次亲手建起的家园,我们需要多少勇气才能拾起那还九成新的屋顶碎片,然后坐在浸满水的餐厅里吃上个星期抢购来的不易腐烂的食品,用融化的冰块水煮一杯咖啡,想一想我们家那条不知去向的忠诚的老狗是不是也已经饿了…… 无法清除的心理阴影,挥之不去的阴霾,借酒消愁吧,已经不想再面对这些痛苦;或者一颗子弹来得更加干脆些--至少有50%上天堂的机会,即使是地狱也好,只要那里没有持续不断的飓风! 但是,仍然有许多人在坚持,即便是在飓风最先袭击的地方,也不轻易撤退,因为那里有我们可爱的家园。重振我们的精神,一次次迎战疯狂的飓风:去年被吹坏的护栏,我们今年换上铝制的,暴风雨就别再垂涎我家的玻璃窗户;屋外那茁壮的大树已被我拦腰截断,即便有些影响审美,但至少比它砸在我家房子的正中央要划算一些;不起风的时候,我们就骑着单车到户外转转,路边那些志愿者在为我们做灾后的心理援助治疗,和他们聊聊,心里真的舒坦不少。 这些生活细节来自于美国飓风受灾地区志愿者的真实描述,以下文章将为您悉数介绍美国受灾民众在飓风过后由沮丧到坚强到持续抗争的艰难历程,无论怎样,我们都可以从他们的言语间听到共同的坚强之音--重建家园!  相似文献   

3.
张睿 《海洋世界》2005,(12):33-34
飓风横扫整个城市,你的房子迅速没有了屋顶;终日住在屋外的拖车房中,有一点动静就必须敏捷地举起枪--那些趁火打劫的暴徒随时随地都会出现在你的家门口,也许并非是什么暴徒,更多的时候是一些走投无路的公民,他们如飓风一样丧失理智席卷你仅存的口粮。 "伊万"、"阿琳"、"辛迪"、"丹尼斯"、"卡特里娜"没完没了地毁掉我们一次次亲手建起的家园,我们需要多少勇气才能拾起那还九成新的屋顶碎片,然后坐在浸满水的餐厅里吃上个星期抢购来的不易腐烂的食品,用融化的冰块水煮一杯咖啡,想一想我们家那条不知去向的忠诚的老狗是不是也已经饿了…… 无法清除的心理阴影,挥之不去的阴霾,借酒消愁吧,已经不想再面对这些痛苦;或者一颗子弹来得更加干脆些--至少有50%上天堂的机会,即使是地狱也好,只要那里没有持续不断的飓风! 但是,仍然有许多人在坚持,即便是在飓风最先袭击的地方,也不轻易撤退,因为那里有我们可爱的家园。重振我们的精神,一次次迎战疯狂的飓风:去年被吹坏的护栏,我们今年换上铝制的,暴风雨就别再垂涎我家的玻璃窗户;屋外那茁壮的大树已被我拦腰截断,即便有些影响审美,但至少比它砸在我家房子的正中央要划算一些;不起风的时候,我们就骑着单车到户外转转,路边那些志愿者在为我们做灾后的心理援助治疗,和他们聊聊,心里真的舒坦不少。 这些生活细节来自于美国飓风受灾地区志愿者的真实描述,以下文章将为您悉数介绍美国受灾民众在飓风过后由沮丧到坚强到持续抗争的艰难历程,无论怎样,我们都可以从他们的言语间听到共同的坚强之音--重建家园!  相似文献   

4.
《海洋世界》2005,(12):28-30
飓风横扫整个城市、你的房子迅速没有了屋顶;终日住在屋外的拖车房中,有一点动静就必须敏捷地举起枪——那些趁火打劫的暴徒随时随地都会出现在你的家门口,也许并非是什么暴徒,更多的时候是一些走投无路的公民,他们如飓风一样丧失理智席卷你仅存的口粮。[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10年艰苦卓绝,付出巨大代价,终于,我们在10年艰苦卓绝,付出巨大代价,终于,我们在广阔的太平洋洋底获得了一块“战略资源基地”。在那里,中国具有多金属结核专属勘探权?并享有商业开采优先权,然而,你可知,为21世纪的祖国开辟海上战路资源基地的科学工作者,是怎样拿出智慧.勇气.力量甚至生命去和恶浪狂风搏斗?他们是共和国的功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先驱者“。在此敬请你关注——  相似文献   

6.
三月的下龙湾,风和日丽,春意盎然,是它最美丽的时候,就在这个时候我们来到了那里。下龙湾被公认为“世界十大自然遗产”之一,是越南人为之骄傲和自豪的著名风景区。传说很久以前,上天派遣神龙降临北部湾,被那里的景色迷住了,但又觉得似乎少了点什么,于是从口中吐出万颗龙珠散落海中,龙珠化作玉石,耸立成山,所以下龙湾早年称为玉山。当年郭沫若到此游览,见奇峰异石矗立海上,叹为“海上桂林”,所以一般都称呼它“海上桂林”。一些地质学家则喜欢称下龙湾为“海上石林”,因为在那1000多平方千米的海面上密布着2万座石峰,…  相似文献   

7.
2003年4月10日,中国横穿太平洋的科学考察船队启航了。出发的时候,他们谁都没有想到,这将是中国科考史上历时最长的一次考察——整整254天。但出发之前,他们谁都明白,这一次,他们的目标就是要为中国在太平洋找一块新的“战略资源宝地”,  相似文献   

8.
李嫒 《海洋世界》2013,(11):38-41
“卡片的邮戳来自北欧的问候,知道你在地球的那头,心已飞向北半球,听说那里的冬天从来没白昼。”冬天没白昼,所以,夏天日不落……至今我仍清晰地记得,飞机在斯京降落的时候云蒸霞蔚,一道从天空射下的彩虹穿越云层。我们穿云而行,仿佛会融化在那道彩虹里,胜似穿越,因为每一刻都是崭新的。  相似文献   

9.
我家住在离海边只有几十米远的地方,能听见大海的浪涛声,我是闻着海潮和鱼虾的味道长大的,这种味道不在海边的人是不习惯的,他们受不了那种略带腥味的空气和海边的喧闹。而我恰恰相反,一时闻不见那种味道和渔民伯伯出海时的喧闹声,就好象少了些什么。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每年的春天,家里都要去买鱼送给爷爷和外公,因为我们老家有春天吃鱼的习惯,这时候,就比较谁最孝顺了,因为我们家住在海边,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水楼台先得月”嘛!我们总是买很大很大、很鲜很鲜的鲅鱼,那鲅鱼足有一米多长,黑亮黑亮的,可好吃啦,我最爱吃当地渔民做的一种叫作“红闷家常鱼”,做法实际也很简单,用家常面酱作佐料,用温火慢慢的炖,俗话说“千炖豆腐万炖鱼”,鱼炖的时间越长越好吃,一定不要性急。特别是用那种生铁锅做的鱼更好吃,如果再加上玉米饼子,那简直是渔家一绝。每次吃鱼,都会把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高兴得合不拢嘴。我渐渐长大了,我们仍然每年买鲅鱼到了买鲅鱼的时候了,可我纳闷,我大了鲅鱼却越来越小了呢?我不解的问爸爸:,今年又,为什么“鱼妈妈哪去啦?为什么就剩下鱼孩子了呢?吃这么小的鱼多可惜啊!”爸爸笑了笑说:“是啊孩子!我们现在吃的是子孙鱼啊!”“为什么要吃子孙鱼呢...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语     
尊敬的读者世界海洋科学研究走到今天,正好碰上了信息爆炸又泛滥的年代。各种零乱无序的信息,让我们的读者多少有点儿感到头痛。而当你是一位学者或有志于在某一个专业领域里有所发展的时候,你订阅了咱们的期刊或是阅读了咱们的期刊,不知你有没有一种感觉:这本期刊里的有些东西对你都是没用的。这就是那种“零乱无序”吧。另外,尤其对读书人来说,更确切地说,对那些从事某一领域某一专业某一方向研究的人,你读完了咱们这本期刊后,肯定会感到“不过瘾”。因为什么?因为像咱们这本期刊是一类综合性的东西。陆上有什么需要研究的海洋…  相似文献   

11.
重返中生代     
思源 《海洋世界》2009,(9):19-23
许多被我们称之为“怪兽”的物种,实际上在遥远的过去真实存在过。在某个慵懒的下午,我们神游到中生代,目睹那些重返海洋的大型爬行动物如何称霸当时的海洋。如果要给中生代的海洋怪兽进行实力排名,在这份“顶级优势掠食海怪”的名单上至少要出现鱼龙、蛇颈龙和海王龙三个名字。  相似文献   

12.
大洋狂钓曲     
赵文斌 《海洋世界》2004,(11):34-35
我们的科考船又要出航了,朋友老范第一次随船出海,他在度过了开始的新鲜劲后,无精打采地在船上转着,面对汹涌的大海感叹地问我:“难道我们不能钓鱼?”我笑了笑:“船航行的时候,用网拖还有可能,钓鱼是没有希望了。但到了锚地一定有机会,而且一定让你体会到河里完全不同的感觉。”于是老范就把眼睛瞪得圆圆的盼着船快点。  相似文献   

13.
总觉得南海之滨,有太多神秘而又颇具魅力的东西,特别是那些不为人知的小岛;那些珊瑚礁、红树林、那些不太常见的海洋动物……总使偶然“下海人”惊叹造物主的神奇。那里到处是婉约、温柔的海水;遥远.深造、古朴、自然、神秘…… 南方的海是自然的,它的每一寸岸线和每一朵浪花,无时无刻不带给人一种柔柔的轻敲心扉的冲动。不知名的小岛,被人遗忘的海角,其实都有着无限的美丽情怀。有幸一日,我走进这自然的宫殿,仿佛回归快乐的蓝色老家;全接触海洋自然保护区。在接受海水洗礼的时刻,又享受自然赋予的美景── 惠东港──一个遥远…  相似文献   

14.
西方有谚语,叫做“笨得像只鱼”。在美国,人们也常常将那些笨笨的新人菜鸟称做“fish”。在人们印象中,鱼类确实是一种傻傻的动物:你喂它多少食,它就会吃多少,甚至于会自己把自己撑死;以前的某些实验表明,它们只能记住最近3秒内发生的事。但根据最新研究结果显示,鱼类甚至比一些狗的学习能力更佳。鱼儿们可以互相学习,具有长期的记忆能力,而且能够辨识对方。他们通过水中的窃听获取各类信息,一些种类的鱼甚至会使用工具。鱼类“聪明”程度超出人们的想象。  相似文献   

15.
《海洋世界》2008,(6):7-7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联合研发了一种纳米级的“纳米蠕虫”——它可以在人体血管内“巡逻”,不会受到人体免疫系统的明显干扰;它们仿佛“微型抗癌导弹”,直接瞄准肿瘤。用这种“纳米蠕虫”,医生可以对付那些使用传统方法无法检测到的正在发育的小肿瘤。  相似文献   

16.
未来数十日,国内海洋新闻将多出自青岛。青岛市人民和他们的公仆说了,天热的时候,让大家去青岛海边“过大年”——第三届中国青岛海洋节盛邀海内外同胞和全世界宾朋。  相似文献   

17.
思源 《海洋世界》2009,(8):11-15
“在新贝德福,做父亲的都拿大鲸给他们的女儿,分几条小鲸给他们的侄女做嫁妆。你必须去看一看新贝德福的阔绰的婚礼;因为,据说,每个人家都有油池,每夜都毫不在乎地通宵点起鲸脑烛。”……  相似文献   

18.
海洋世纪是人类认识自然、认知地球的新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探求未知领域的工具与现代化手段。南极科学考察无疑是一项造福全人类的伟业。1984年11月,中国第一次派出自己的考察队踏上那冰雪大陆。自此,龙的子孙“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一次次破浪南行——  相似文献   

19.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我们到荷兰的鹿特丹港,下午,二副、水手小王和我三人一组下船游玩。夏季的欧洲昼长夜短,到下午五点钟左右太阳还老高老高地挂在天上,而我们已走得又累又渴,一时半会也回不到船上。小王说找个地方喝点东西,我和二副也没有异议。喝饮料吧,马路边上有自动售货机,但都是投币式的,我们没有硬币,二副提议那就找一家酒吧,喝一杯酸奶,荷兰的酸奶别有风味,既可休息一会儿,又可见识见识。那是一家不大的酒吧,进去后人也不多,因为还不到当地人消遣的时候。推门入内,立即就感受到空调机吹过来的冷风,迎面是巴台,左右各是一排四人位置的方桌,侍者是一位年轻的女郎,她见我们三个老外入内,很热情地过来,二副说要找卫生间,剩下我和水手小王入坐,女郎问我们要什么。我和小王你瞅瞅我,我看看你,都愣在那里了,原来是二副提议喝酸奶的,而且就属他的英语最棒,我们俩想了半天也不知酸奶怎么说。女郎刚开始是用荷兰语问我们,她见我们没有反应,又用英语问我们一遍,还递过一本菜谱。小王灵机一动,伸左手拍拍自己的胸脯,表示渴的难受,然后又伸出右手,五指合拢,做了一个握杯喝的动作。可是“酸”怎么表示呢,他想了片刻,皱起眉头,吧哒吧哒嘴,那样子和动作做得滑稽,连...  相似文献   

20.
思源 《海洋世界》2004,(9):10-11
“你真的不要幻想这些吃着肯德基、麦当劳长大的孩子会多看一眼我们的儒家经典。就连孙悟空都被他们认为是擅长搞公共关系的猴子了,你还指望他们心中会有多少中国英雄的印记呢?我们的孩子都已经曲解我们自己的文化了.你不觉得悲哀的话,说明你也赶上全球化的快车了。车里的人越来越多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不过.车窗外观望和徘徊的人还有多少选择的余地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