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我队六月底曾试制一台自动拧管机,经在XH-69型钻机试用(所钻岩石为花岗岩砾石,孔深300公尺,孔内钻铤31公尺,上管时前三根以人力拧卸),效果良好,其优点是:每卸接一根18公尺钻桿只须5~6秒钟,比人拧50~55秒提高交率8~9倍;操作简单(只须搬动离合把手),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及减少操作人员(升降时,孔口只须1人便行);由于该拧管机系以接头活头搬手时行拧卸工作,对钻桿丝扣的磨耗较  相似文献   

2.
山地工作郑敦和小组,今年1—9月创我局坑井探进尺1999公尺的最高纪录,完成队坑井年度计划工作量259%;平巷年计划效率1.2公尺/队班,实际完成1.35公尺/队班,完成年计划195%;浅井年计划指标2.7公尺/队班,实际完成3.2公尺/队班,完成计划  相似文献   

3.
梨园工区谈甲民、白金喜首创我队槽探工班21.08立方新纪录,该纪录是在表土35%,泥灰岩65%(4~5级),槽深1~3公尺,长5~50公尺,口宽1.5公尺,底宽0.8~1公尺,探槽方向与山坡倾斜一致,坡度在20°~50°的条件下进行的。经研究他们主要有如下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4.
海省地质局海西地质队绿梁山分队,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和党的正确领导下,以冲天干劲,排除万难,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十一月份一个园班18人在4~6级岩石中掘进413.7公尺,平均队班效率4.63公尺(每班6人),工班效率0.767公尺。创我局平巷生产最高纪录,并作到了安全生产,未发生任何事故,在我局山地工作上树立了一面红旗。  相似文献   

5.
在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在整风反右斗争胜利基础上,我局1958年山地工作展开了轰轰烈烈的高产运动,各队高产新纪录不断出现,指标一个比一个高。如槽探,继佛山队干部试验槽创工班效率10.3立方公尺纪录之后,继而惠阳大队出现了511立方公尺的高产纪录;浅井由海南大队首创的队班效率30.1公尺,发展到佛山大队的83.7公尺;平巷由705队的队班效率12公尺发展到佛山大队的51.35公  相似文献   

6.
我队在井探掘进中,由于推行藥壺爆破(扩底爆破)方法,使日进尺由0.2公尺(一班作业)提高到0.5~0.6公尺,掘进效率提高2.5倍,对完成全年的井探任务起了重要作用。現將我們在推行藥壺爆破当中的具体經驗,作如下綜合介紹。  相似文献   

7.
我队所钻地质绝大部分是4—6级岩石,尤以页岩为多,故全部地层都采用硬质合金钻头钻进,钻进页岩时用一般弧形水口合金钻头钻进,糊钻情况十分严重,且钻进效率低劣(单位小时进尺最高0.92公尺,最低0.42公尺),因而阻碍我队生产向前发展。为了克服生产上这一弱点,在技术上我们也曾多次采取一系列的  相似文献   

8.
伏尔科夫压力平衡器,适于手把式KA-2 M-300型和KAM-500型钻机钻进孔深在250公尺以内的各种倾斜钻孔(45°~90°),进行加压或减压调整时使用.其优点是,使用中压力平稳,岩心不易堵塞,操作方便,能减轻体力劳动,从而提高实钻时间.伏尔科夫平衡器的装置(如图1所示),是将外圆具U形槽的绳轮(铸铁制),以键固定在给进轴右端  相似文献   

9.
叶尔兴队以敢想敢干的精神,破除了迷信思想,在手掘浅井1.2×1.5公尺断面,节理较发育的5—7级白云质灰岩中用了扩底爆破法。其结果减少了炮眼数目与总长度,提高了爆破效率,并减少了装药量,使小班进尺相继达到4.00公尺,5.15公尺,5.45公尺。叶尔兴队浅井普遍推行了此法以后,由原来平均队班效率0.73公尺提高到1.32公尺。试用扩底爆破法的条件与过程:  相似文献   

10.
在风化花岗岩中,采用班加钻钻进,是历求罕见且有单位试钻而来获成功的问题.我队曾选择班加钻与岩心钻两种钻进方法,在风化花岗岩中(由全风化到半风化,一般孔深10~30公尺),进行试钻,其结果证明班加钻不仅能钻进风化层,穿过4~5级半风化层,达到6级左右基岩,且较岩心钻效率高,成本低(岩心钻每米24元,班加钻每米只13元),质量好.为此特将试钻(10~25%)中所取得的有关经验作如下介绍,以供参考.使用班加钻钻进风化花岗岩与钻进砂矿的方法大部相同.惟风化花岗岩比砂矿致密坚硬,其中长石风化为高岭土,迂水膨胀快,易卡住接手和筒脚,挤紧套筒,使起筒困难,不能钻进.故钻进中使用班加钻的关键,在于解决套筒挤夹和穿过半风化层的问题,我们采用了放砲、翻筒等方法,以及使用了螺旋和前  相似文献   

11.
<正>“八一”斜坑手掘组是今年8月份由复员军人所组成的一支生产战线上的先锋队,自开工以来发扬了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月月超额完成队作业计划及国家计划,队班效率经常达0.7—0.9公尺。10月份全坑响应了队党委提出的向80公尺进军争取做个光荣的先进地质队的号召,全体组员劳式热情大大高涨,首创手掘单头工作面队月掘进102公尺的新纪录,完成队班效率国家指标210%,最高队班效率达2.4公尺,并创造最高日进6.6公尺的成绩,成本也大大下降,每公尺成本降低为国家计划的68%,并保证了质量,满足了地质要求,同时在安全生产上也作出了显著的成绩(工作中从未发生过一次小伤事故),实现了10月份队常委提出的开展安全运动月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我队硐探自从推行了向下崩落掘进法以后,人日效率从平均0.50公尺逐漸上昇到1.00公尺,最高达到1.60公尺,使效率平均提高了100%。这个方法首先应考虑到土質的松軟情况,如果土質較松和粘性較小时,則在工作面的底边先行拉槽(如圖1),槽的深度在0.3公尺,槽的高度为0.6公尺,槽距兩帮为0.1尺(即留0.1公尺不挖),以防洞的方向打歪时,可以有修整的余地。將槽拉好以后,用竹箕張放在工作面的下边,然后再挖槽的上  相似文献   

13.
高林植小组是在深井下面30~40公尺沿着花岗岩与泥质砂岩接触带掘进水平坑道。岩石硬度为3~4级的泥质砂岩、泥质页岩与占平巷断面20—30%的5~6能的花岗岩。坑道断面为2.34平方公尺,采用木材支柱,手工打眼,人力运搬,辘轳提升,每天一班(8小时)掘进。1958年5月份进尺31.58公尺,6月份提高为月进50.12公尺,五个月共完成生产任务211.15公尺,给国家创造了价值55250元的财富。他们的经验主要是:  相似文献   

14.
技术革命运动中山地机械化在我队迅速开展起来。东峪沟区从10月12日起,电钻掘进正式施工,中旬队班效率平均为3.2公尺,下旬平均为1.5公尺,最高为4.2公尺。目前在掘进中因合金钎头作的不合规格,工人操作不熟练,尚需改进提高,仅将初步体会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我队在浅井掘进中,由于推广扩底爆破方法,在5—6级岩石中,使队班效率由0.9公尺提高到1.41公尺,掘进效率提高了57%,对加快浅井的掘进速度起了重要作用。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大明山地质队的全体职工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和通过局三级干部会议精神的贯彻后,进一步解放了思想,破除了迷信,打破了陈规,树立了敢想、敢说、敢干的共产主义风格,从而在八月份掀起了一个新的生产高潮,手掘硐探根据矿区具体情况采用了小断面巷道掘进,粗径深眼爆破和单人凿岩等方法,生产效率大大提高。韦生瑞班创斜井队班效率15.35公尺的新纪录,黄庆贤班小时掘进5.0公尺之多,该矿  相似文献   

17.
圭山地质队坑探工程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9月份省局工作组在队上种试验田后,全体山地工程同志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更鼓足了干劲和钻劲,力争上游,坑探组12位工人同志,经过了29天紧张和愉快的劳动,在穿脉煤层坑道中掘进了311公尺,队班平均效率为3.6公尺,最高日进尺达25.1公尺,2人组的小班最高进尺达7.5公尺,每公尺成本仅10.45元。  相似文献   

18.
我队施工地区的地南地形是“山高坡陡”,浅井工程多在陡坡边缘,施工不便,为了适应地质勘探的需要,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照耀下,为了保证安全,便于施工,降低成本费用,将原设计的浅井,改为“小断面的平洞和小斜井”掘进。经过30多个井洞的实践证明,确能提高效率,最高队班效率达2.80公尺,五月份平均队班效率为1.02公尺,六月份平均队班效率为1.21公尺,同时保证了质量及安全,成本降低50%,同样达到地质要求,加速了地质勘探任务的早日完成,从而扭转了手掘落后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耿文忠小组今年3月在我队的首届职工代表会上即提出了较去年翻一番的组班率1.1公尺的跃进指标,4月分更通过学习玉溪的革命干劲并为了迎接"五一"国际劳动节,该小组苦战16小时完成组班3.5公尺的效率作为节日的献礼.之后,我队又有马石保小组最高效率突破5公尺.5、6月分整风中关于为谁劳动的辩论,进一步促进了我们社会主义革命干劲及工人阶级当家作主的光荣责任感,跃进指标不断突破,整个上半年的任务,成一直线上升,跃进再跃进.以苦干、实干的精神,胜利地、全面地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以超额138%、降低成本32.5%、工班效率平均达到0.32公尺完成国家计划.从上半年完成生产任务中生动地  相似文献   

20.
在上级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加上一年来全民整风运动的结果,我队三○二机于九月二十六日下午3点50分提前实现千米钻的光荣任务,截至九月卅日零点班止,突际进尺1150公尺,折合台月效率1163公尺,纯钻时间为60.96%,每米成本9.48元,首创我队最高台月新记录,给香花岭高峰插上了第一面钻探高产红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