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树安  卢洪健  孙龙 《水文》2023,43(1):1-5+23
概要介绍了国家标准《地下水监测工程技术标准》修订背景,对比分析了监测站与自动监测系统建设、信息监测与资料整编、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及监测系统运行维护等主要内容。重点对标准修订编制过程中所涉及的县级行政区地下水监测站网全覆盖、井口固定点设置、人工与自动监测比测误差精度、地下水动水位处理方法等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标准实施后,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地下水站网布设、成井、信息自动监测、资料整编、信息服务和运维技术水平,为国家地下水监测二期工程实施及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渭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渭南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对渭河流域(临渭段)排碱渠水质、水量情况进行监测,分析排碱渠水质对渭河(渭南段)水质的影响,进而为渭河流域的环境监督管理、污染源控制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17,(5)
地下水监测基础工作主要包括监测站网建设和地下水动态监测两方面。陕西省地下水监测工作起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后期,由于经费问题以及井网的长期运行,监测井淤积报废比较严重,监测站数量大幅减少,布局也难以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相适应。近年来,陕西省在监测站建设方面先后实施了"陕西省地下水监测示范井建设"、"省级监测站达标建设"等工程,地下水监测基础设施水平有所提高。2015年,陕西省"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地下水监测基础设施水平有了大幅提高,截止2016年底,全省省级地下水监测站数量636处,自动监测站119处。动态监测方面,水质监测纳入了常规监测,填补了以往该项目的空白。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地下水监测基础工作还存在着一些烝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更进一步的探索与努力。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17,(5)
根据承德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特点,利用承德地区长期监测积累的15处基本监测站和62处实用自动监测站地下水观测数据资料,对地下水位差值、水位折算系数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地下水水位数据,按差值和折算系数两种方法分别进行计算,使人工监测的历史数据能与自动监测站数据有效衔接,更好发挥承德市地下水自动监测系统对承德地区地下水的监控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会兰  李明良  王永党  王菲  白云鹏 《地下水》2009,31(6):59-60,136
通过对河北省地表水、地下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运行情况分析,研讨了当前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优缺点,结合当前水质监测科技发展提出了几点认识,供其他类似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设计与建设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魏山忠  王俊 《水文》2006,26(3):89-92
长江水文监测的水文、水质、河道信息,水文气象预报、水文水资源分析评价成果是维护河流健康的基础支撑信息。加强水文水资源监测站网的规划,加快水文测报现代化建设,提升水文水资源预报能力,大力开展长江水文水资源变化规律研究,促进水文事业发展,是长江水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21,(1)
概述了地下水监测的重要性,从三个方面简介了我国地下水监测现状;对已建的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取得主要成就与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着重对地下水站网补充完善、水位监测精度、地下水水质采样与检测、地下水水量监测、产品开发与应用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基于我国南方地区岩溶发育极不均匀、水位水质动态变化快的特点,通过对信息熵法和防污性能法所得结果的对比,分析在缺少系列监测资料条件下,利用岩溶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结果快速布设地下河系统水动态监测网的可行性及其布设原则。根据防污性能评价结果,结合水循环特征,桂林海洋-寨底地下河系统水动态监测网需由17个监测站组成;采用信息熵法对现有35个监测站进行优化后,认为只需要12个监测站就可组成最优监测网,但这12个监测站点与采用防污性能评价法得到的点位完全重合,且均位于防污性能差的地区。对比分析认为,以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结果布设地下水动态监测网是可行性的,因为岩溶发育区既是防污性能差的地区,也是地下水动态变化快的地区,能充分反映地下河系统水质水量变化。采用防污性能评价法布设地下水动态监测网时,需要充分认识和了解地下河系统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河管道结构特征,且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在岩溶发育相对较弱的系统中部(基本上不存在防污性能差的地区)不设置监测站点;(2)在距离地下河出口较近的岩溶发育区内(即防污性能差的地区)监测站点可由地下河出口替代;(3)对于多支管道系统,岩溶发育相对较弱且距离较短的小型支管道上可以不布设监测站,由支管道与主管道交汇处的监测站代替。  相似文献   

9.
关于水资源量与质相结合评价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山西省为例,阐述了我国水文水资源工作中水量、水质监测及其评价工作的现状。指出虽然我国的水量监测与评价工作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在水质监测与评价中还有很大不足,在水质采样频次、评价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同时对水质采样频次、污染物输移量的计算方法、水质与水量相结合的水质评价方法及可利用水量的分析方法等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质监测在地下水保护和质量守恒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捷克斯洛伐克开展的国家、区域和特殊场地监测项目主要涉及地下水质和区域污染扩散问题相关背景资料的收集。安装有数据自动收集系统的试验监测站,优化了监测方法、监测网的设计和采样技术。捷克斯洛伐克的地下水质监测为密集耕作区相关决策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对捷克斯洛伐克多个地区的浅层脆弱性含水层的时空变化进行了评价,从而为土地利用综合规划和地下水保护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2021,(5)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基本的自然资源,而且是战略资源,是生态和环境的控制要素。近年来,与地下水有关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多。以深圳市地下水系统为例,通过对深圳市现有的30个地下水监测站进行日常监测和维护,分析其地下水的动态特征,并对水质进行了污染评价,为深圳市的污染治理和水质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水质站网与监测技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俊杰 《水文》2006,26(3):67-68
水质监测是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为满足新形势下新要求,进一步加强水质监测的能力建设, 调整优化水质监测站网,不断提高各级水环境监测中心监测技术水平,是目前水质监测需要解决的重点工作。本文扼要介绍了我国水质站网的建设和水质监测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纪刚 《地下水》2022,(3):63-64+106
以宝鸡市地下水自动监测站运行管理工作为例,选取不同地貌单元的典型代表监测站2018-2020年的监测数据进行比测分析,对宝鸡市地下水自动监测站校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梳理分析,认为自动监测数据误差主要来自自动监测设备误差、故障和人为误差。在此基础上从增加比测频次、及时排查故障问题、规范比测环节和掌握技术要点等方面提出提升校测工作的具体对策,以期为提高地下水监测数据精度和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2016,(6)
出入境水量计算是水资源评价及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内容之一,为了加强水资源管理,对衡水市出入境水量进行统计、计算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方法分别计算各河流1980-2008年入出境水量和多年平均入出境水量。由于各种原因,入出境水量已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对入出境水量按年代不同时段分别计算,求出并分析其均值变化情况。统计计算得出历年天然出入境水量都是逐年减少趋势、出境水量平均偏小入境水量16.9%。提出坚持量水而行,以水定发展;加强出入境水质监测工作。保护好出入境水资源;在科学调度情况下较好调水工程,将出入境水量用于区域内的工农业生产,减少地下水开采量。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20,(3)
水土保持监测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基础,但就目前来看,仅存的水土保持监测水平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需求。以南京为例,分析经济较发达地区发展水土保持监测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并提出在水文自动化监测站网的基础上发展水土保持监测站网的思路,分析该模式的主要优势和可行性,并从经济投资角度重点探讨了水土保持监测站单站投资情况。以期推动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的形成和监测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长青  杨兰华  唐浩 《地下水》2003,25(1):16-17,27
本文根据聊城市水量、水质、水污染的现状及2000年的水质监测资料中,主要污染的浓度、数量进行了分析,对如何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基于自动监测的柳州鸡喇地下河水质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数据,对柳州鸡喇地下河系统水动态变化规律及地下河出口水污染特征进行了讨论与分析。结果表明,鸡喇地下河水质呈现明显的24小时周期变化,且滞后于居民生活用水时间12小时,而Cl-与氨氮浓度变化并不一致,存在6个小时的相位差,说明Cl-不仅仅来自生活污水,可能与含无机氯的工业废水间歇性排放有关。水质自动监测可为水环境管理、水资源利用等提供决策依据,且在西南岩溶区水资源评价中具有更重要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水质监测与水位、流量测验都是水文测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既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工作,也是环境保护工作中水质规划与管理的基础工作。但水质监测工作不如水位、流量测验工作那么普遍,相互之间应如何配合才能使测得的资料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这方面的问题过去不是很明确的。因此,本文从如何以最少的工作量获取最多可靠有用信息的角度出发,谈谈个人的看法。一、水质与水量要不要同步监测衡量点污染源控制效果的指标是污染负荷而不是污染浓度。污染负荷等于河水流量 Q 乘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2021,(2)
基于天津市东丽区某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水质检测数据,对该区域地下水水质自动监测方法进行研究。利用SPSS软件对污染物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筛选电导率、浊度和氨氮作为地下水自动监测指标,同时结合地下水监测井口径小,定期洗井和高浓度污染物对监测设备的腐蚀影响等因素,设计了井外自动监测采样系统来实现对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的监测。对监测结果分析可知:地下水潜水含水层最易受到垃圾填埋场的影响,而承压含水层受影响相对较小,通过水质指标的因子分析结果选择电导率、浊度和氨氮作为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自动监测指标是合适的。研究结果为垃圾填埋场自动在线监测预警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柳林泉岩溶地下水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康银昌 《地下水》2004,26(1):48-49,54
柳林泉是山西省水资办与吕梁地区水资办确定的重点监测水源.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对水量水位、水质进行监测.在多年的监测中积累了大量的水文资料,监测成果为评价柳林泉岩溶地下水、指导柳林泉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对柳林泉的监测成果进行分析,得出了结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