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鲕粒,豆粒磷块岩的显微结构和生成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东旭 《岩石学报》1989,5(4):66-75
晚震旦世陡山沱组和早寒武世渔户村组、辛集组磷矿中有各种鮞粒、豆粒磷块岩。豆粒、鮞粒内核的成分和结构复杂,有来自陆地的各种岩石砂屑、细砾,也有盆内沉积物破碎成的各种内碎屑。鮞粒、豆粒的壳层是同心纹层状磷灰石,它是内核在富磷海水扰动中逐层淀积而成。大部分豆粒、鮞粒在滨海高能浅水中与陆源砂、砾和岔内碎屑沉积在一起,少量鮞粒则沉积在滨外深水低能环境巾。豆粒、鮞粒和碎屑等沉积后又被不同物质胶结。  相似文献   

2.
中国石炭纪古风化壳相铝土矿古地理及有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士范 《沉积学报》1992,10(1):1-10
中国铝土矿床主要(98%)是古风化壳相铝土矿,其中石炭纪占80%,二叠纪占19%.早石炭世古风化壳相铝土矿主要分布在上扬子古陆及兰州-西宁古陆.晚石炭世古风化壳相铝土矿主要分布在华北古陆及塔里木古陆西缘,矿石中结构、构造如碎屑、砾石、砾块及豆鲕、结石、结核均具风化作用形成特征,矿石中无水体中自生矿物,无动物化石,所以是风化壳相铝土矿.  相似文献   

3.
我国铝土矿成因及矿层沉积过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我国铝土矿床按最近作者等(1984,1985)的意见主要的是风化壳沉积型(Ⅰ型),占我国铝土矿石储量98.83%,其次是红土型(Ⅱ型),占我国矿石储量1.17%。前者又分三个亚型即Ⅰ1修文式--碳酸盐古风化壳沉积亚型,占Ⅰ型矿石储量83.2%,分布在山西、贵州、河南、四川、山东、河北、陕西、辽宁、江西、新疆等省(区);Ⅰ2苹果式--碳酸盐古风化壳沉积--近代卡斯特堆积亚型,占Ⅰ型矿石储量13.04%,分布在广西、云南等省(区);Ⅰ3乐山式--硅酸盐古风化壳沉积型,分布在四川、贵州北部、湖北、湖南等省。红土型(Ⅱ型)分布在福建、广东。是第三纪到第四纪玄武岩在近代气候条件下风化作用形成的三水铝石矿床。其成因已得到我国铝土矿床地质工作者的公认,与国外的意见也一致,本文不再讨论。但是我国对于古风化壳沉积型铝土。  相似文献   

4.
杨冠群 《沉积学报》1987,5(1):69-76
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研究了贵州修文铝土矿的物质成分及显微结构。着重讨论了铝土质粘土岩,致密状、豆鲕状、上状铝土矿及其过渡型试样。铝土质粘土岩以高岭石为主,根据其显微结构特征,确认电镜下所见高岭石为浅海相沉积自生矿物。铝土矿石以一水硬铝石为主。致密状铝土矿中含较多重金属元素,沉积吸附现象较为明显;土状铝土矿中多次生孔洞,孔洞中多填充完整的次生水铝石晶体。认为矿层的富集与淋滤次生富集有关。  相似文献   

5.
龙门山地区中泥盆统养马坝组铁质鲕粒是我国"宁乡式"鲕粒赤铁矿矿床重要铁质赋存形式。为查明龙门山地区泥盆系铁质鲕粒的沉积环境和成因机制,以甘溪石沟里剖面精细实测为基础,通过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分析,对铁质鲕粒的沉积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龙门山地区甘溪石沟里泥盆系养马坝组铁质富集于生屑灰岩、鲕粒生屑灰岩和生屑鲕粒灰岩,呈层状或透镜状夹于粉砂质泥岩和泥岩中。铁质鲕粒是重要的铁质赋存载体,类型多样,根据鲕粒成分可将其划分为灰泥鲕粒、绿泥石鲕粒、铁化鲕粒和铁质鲕粒4种类型。龙门山地区石沟里剖面养马坝组铁质鲕粒沉积于有障壁海岸的潟湖环境中,根据鲕粒的纵横向分布特征,建立了有障壁海岸铁质鲕粒的成因分布模式,从障积滩外侧、障积滩内侧到潟湖,依次发育灰泥鲕粒、铁化鲕粒、绿泥石真鲕、绿泥石薄皮鲕和铁质鲕粒。  相似文献   

6.
鲕粒的结构变化与成岩作用性质和强度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成岩作用是沉积物转化为变质岩之前的一系列重要作用的总合,成岩作用的性质和强度控制了岩石的总特征,因而研究成岩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关于成岩作用的定义和成岩阶段的划分等问题,多年来存在着很大的分歧。综合国内外常见术语和划分方案可将成岩作用划分为同生和准同生作用、成岩作用、后生作用和表生作用等五个阶段。通过岩石的组构类型和某些颗粒的结构特征及变化研究成岩作用,不失为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钟辉  郜晓勇  伍月 《地质与资源》2016,25(2):121-124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新民组出露有“豆状”凝灰岩,其中含“火山豆”(火山灰球)65%左右.“火山豆”发育同心韵律环带构造,有的发育有玻璃质边,有的可见长石晶屑嵌入其边缘,填隙物中可见有长石晶屑聚集现象.通过分析岩石结构及碎屑成分特征,认为“火山豆”凝灰岩是火山喷发过程中,由炽热的高能量高密度火山灰涌流向外迁移并伴随大气降水共同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8.
河南不同成因类型铝土矿的矿石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对铝土矿石物质组成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电子显微镜(EM)对河南两类不同类型铝土矿床的矿石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根据EM观察到的铝土矿石显微结构的不同形貌特征,划分出三种矿石结构类型:致密-隐晶结构、粒状镶嵌结构和粒屑结构。由此归结为两个成因类型:古风化壳异地堆积亚型和古风化壳原地堆积亚型的铝土矿床。  相似文献   

9.
候奎  陈延成 《岩石学报》1990,6(4):85-91,T002
叠层石有正常叠层石和骨骼叠层石之分。与葛万藻有关的骨骼叠层石分为骨骼葛万藻叠层石、骨骼葛万藻核形石、骨骼葛万藻藻鲕和骨骼葛万藻凝块石等四类。骨骼葛万藻藻鲕是由葛万藻藻球经过重结晶作用而变成的。镜下观察,这种鲕由葛万藻及其捕获粘结的碎屑颗粒、葛万藻重结晶残余结构和重结晶方解石晶体三部分构成。骨骼葛万藻藻球是潮间和潮下低能环境中形成的,它为鲕的生物成因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山西孝义铝土矿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谱仪研究了山西孝义铝土矿的微观形态和结构,并与国内其他几个铝土矿略作比较。认为孝义铝土矿可分为四个地质层位,多层微观形态和结构具有明显特征。C层是一水硬铝石最富集的一层,其晶体发育程度不及河南新安铝土矿,但比广西平果铝土矿中的一水硬铝石晶体略为完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