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金明 《海洋科学》1993,17(4):26-31
本文阐述IGB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JGOFS(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WOCE(世界海洋环流实验)等计划中化学海洋学研究内容及当前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当今化学海洋学最新领域即海洋中溶解有机碳、新生产和化学示踪物质的研究,对化学海洋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评论。 l IGBP,JGOFS,WCOE计划中的化学海洋学  相似文献   

2.
CLIVAR/PAGES工作组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的PAGES(过去全球变化)项目和世界气候研究计划( WCRP)的气候变化和预测项目(CLIVAR)共同组建。详情见会议报告及有关出版物( www.clivar .org/organization/pages/index.ht m)。PAGES/CLIVAR将结合IGBP—WCRP有关的新项目加强合作力度,修改后的计划参考如下:①促进IGBP和WCRP相关地区内的高分辨率、钻探数据、定量的季节至年际尺度的古②促进PAGES和CLIVAR综合分析古气候数据项目的合作,进而揭示季节至千年内时间尺度上气候系统变化模…  相似文献   

3.
由我国海洋工程学会和造船工程学会参加的国际近岸力学和北极工程会议,其第十届会议定于1991年6月23至28日在挪威的斯塔凡格召开。征文截止到1990年6月1日。会议包括四个专题讨论会,近五十个技术论文会议。这四个专题讨论会分别是: 1.北极/极地专题讨论会 (1)北极开发和设想(2)极地技术(3)冰力学和冰性质(4)冰工程(5)  相似文献   

4.
叶昌臣 《海洋科学》1983,7(4):40-42
1981年11月18—25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基伟斯特(Key West,Florida)召开了对虾渔业管理科学基础专题讨论会,联合国粮农组织和15个国家45名科学家出席了会议。现根据会议的论文、报告,并考虑到我国这方面的情况,综述如下。 一、对虾渔业和资源 关于世界对虾渔业和对虾资源存在的主要  相似文献   

5.
蔡浩然 《海洋科学》1985,9(2):58-58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第200项中国工作组成立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2月14一18日在青岛召开,来自10个省市32个有关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的73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收到学术论文60余篇。会上,工作组  相似文献   

6.
莱州湾东岸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岸带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关键地区,是海、陆、气相互作用的重要界面。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3个大型计划,即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地球环境变化中的人类作用因素研究计划(HDP)中,由HDP与IGBP分别以人类活动和地球环境为中心并相互结合,从系统性变化和累积性变化的观点,通过个人、地区、国家和国际合作的共同努力而进行。物质与能量流动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点,而过渡带(即界面)是进行全球变化研究的最有效地区。海岸带是最重要的过渡带。查明海岸带各地球子系统间物质与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对各子系统的描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海岸带的新概念,以陆海相互作用为其基本特征。由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提出的关于“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LOICZ)研究计划,在近几年中成为海岸带研究的热点以及全球变化中的研究前沿。  相似文献   

7.
第 2 1届国际制图大会暨第 12届国际制图协会 (ICA)全体代表大会将于 2 0 0 3年 8月 10~ 16日在南非的德班召开 ,大会的主题是地图制图学的复兴 (CartographicRenaissance)。会议论文的征集工作已经开始。第 2 1届国际制图大会研讨专题包括 :发展中国家地理数据获取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发展中世界的空间数据共享 ;空间数据标准和空间数据基础设施 ;地图生产 ,包括启动新的国家测图计划 ;空间数据管理———空间数据仓库和大型数据库 ;有关支持发展的组织和政策 ;空间信息及法律 ;可视化和可视化环境 ,仿真 ,虚拟…  相似文献   

8.
沙田 《海洋与湖沼》1985,16(6):511-511
由国际头足类咨询委员会(Cephalopod International Advisory Council)组织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头足类工作会议和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6月17—30日在法国南部地中海畔的邦纽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十四个国家的代表46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应邀派出一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头足类与燐虾、中层鱼类并称为“世界三大潜在渔业资源”。头足类位居海洋营养级金字塔的中层,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海洋生态系统数量调节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纪明侯 《海洋科学》1981,5(3):48-51
1980年8月在瑞典举行了第10届国际海藻学术讨论会。会议目的是交流海藻学方面特别在海藻的养殖与化学利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呈奎所长、吴超元副所长和纪明侯同志代表我国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是我国首次参加海藻学方面的国际学术会议。 会议于8月11日至15日在瑞典哥德堡(G(?)teborg)市的“Svenska M(?)ssen会议中心”举  相似文献   

10.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生态专业委员会(筹)和中国动物学会甲壳学会于1985年11月14日—20日在苏州联合召开“水域生物资源增、养殖开发和管理中的生态学问题”及“虾、蟹人工养殖中的有关科学技术问题”学术讨论会。会议收到论文或摘要180多篇。来自全国16省市51个单位的13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译者序     
南极研究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引起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ICSU)的极大关注。在ICSU和世界气象组织(WMO)主持下的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是了解主宰地球整体系统相互作用过程的两项全球尺度的研究计划,是由许多区域性研究计划和核心计划组成的。南极区域性研究计划则是其中之一。南极地区在全球变化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区中的大气—冰—海洋—生物通  相似文献   

12.
许艳苹 《海洋科学》2021,45(7):127-136
基于世界大洋环流实验(World Ocean Circulation Experiment,WOCE)、全球联合海洋通量研究(Joint Global Ocean Flux Study,JGOFS)、全球海洋船基水文调查计划(Global Ocean Ship-based Hydrographic Investigations Program,GO-SHIP)和痕量元素及同位素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国际研究(An International Study of the Marine Biogeochemical Cycles of Trace Elements and Isotopes,GEOTRACES)四个国际海洋观测计划的科研数据规范化存储与共享管理经验,分析多学科综合计划如何让获得的海量观测数据进行长期、有效的存储,具有可传承性,探讨了建立数据中心和数据仓储对于数据的规范化管理和推进数据共享的重要性。总结出一套数据管理方案:在项目启动时,建立项目/数据管理办公室,推行科研数据标准化管理。针对项目研究主题形成完整的实体参数目录,统一数据名称、单位、分类及内容,制定元数据模板等,数据管理办公室要能存储和共享数据,并确保数据安全,在项目成员内部就数据质量的保证措施、数据共享与引用等管理规定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3.
李成治 《海洋与湖沼》1984,15(3):282-282
国际地理联合会(I.G.U.)河流与平原海岸地貌工作组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2月11—17日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为该工作组的会员及通讯会员共33人,分别来自11个国家。中国首次派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会上共宣读和展示论文和研究报告24篇,按专业专题分平原海岸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及海平面变化、河流地貌、遥感图象处理地质地貌应用解译及地质矿产等四方面。  相似文献   

14.
国际地质对比第200号项目中国工作组成立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2月14—18日在青岛举行.来自十个省市32个单位的代表73人,向大会提交了论文60余篇,这是我国首次举行的关于海平面变化问题的专题学术讨论会.会议宣布,国际地质对比(IGCP)第200号项目(海平面对比和应用)中国工作组正式成立.工作组成员由18人组成,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秦蕴珊副所长任组长,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谢在团任副组长,福建师范大学林观得教授、南京大学杨怀仁教授和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周慕林高级工程师任顾问,秘书由海洋研究所赵松龄副研究员担任.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八四年九月十七日至廿一日在巴黎教科文总部召开了热带海洋和全球大气(TOGA)科学计划会议.这次会议是由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世界气象组织(WMO)、海洋研究科委(SCOR)和国际科联理事会(ICSU)联合举办的.据不完全统计,来自世界各地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9个国际组织的代表,计180余人出席了会议.我国代表汪兆椿等三人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交流迄今为止的TOGA观测和模式研究的进展和现状,以便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出TOGA的实施计划.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几年里,印度尼西亚政府以“中国南海冲突对策”问题,召开了一系列技术会议。其中,四次主要会议包括在巴厘(1990年)、万隆(1991年)、日惹(1992年)和泗水(1993年)举行的有关上述问题的专题讨论会,开会  相似文献   

17.
第二届发展中国家海岸和港口工程国际会泌(简称 COPEDEC'87)于1987年9月7日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和拉丁美洲的45个国家和地区的535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外国代表有265位(其中75位为随行人员),其中发展中国家代表占45%。世界各国在海岸和港口工程方面的一些知名学者都前来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苍树溪 《海洋与湖沼》1985,16(3):252-252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200号项目中国工作组成立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2月13—18日在青岛召开。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高等院校、地质部、交通部共32个单位的73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宣布由18人组成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200号项目中国工作组正式成立。 提交会议的论文计有40余篇,其内容涉及到我国晚更新世以来、历史时期以来和近百年来的海面  相似文献   

19.
根据会议计划委员会的安排,“海洋──83”讨论会将于1983年8月29日至9月1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这是举世瞩目的一年一度的海洋盛会。这次会议的专题是“有效地利用海洋”,仍由美国海洋界两个著名的学术团体“海洋技术学会(MTS)、大洋工程理事会(IEEE-GOE)联合主持。这是一次国际性的会议,讨论的主要课题是关于有效地利用五大海洋资源所需要的科学技术。五大海洋资源是:矿物资源、能源、非矿物性资源、海上运输、海洋科学和军事海洋工程。在会议召开的同时还将举办展览会。现在正在征集论文,征文的范围包括:大洋工程,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海洋地球物理学,海洋地质学,水  相似文献   

20.
日本海和中国东海学术讨论会(即“JECSS”)是在美国和日本一些著名海洋学家的发起下组织起来的。该讨论会的主要目的是:(1)交流和讨论有关东亚边缘海域(包括黑潮和亲潮区)环流和有关水文现象的研究成果;(2)探讨上述海域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海水性质、生物和沉积物等方面与西北太平洋的相互作用。第一次“JECSS”会议是1981年6月1日至4日在日本召开的。当时出席会议的有美国、日本和南朝鲜,共41人。提交论文21篇。在那次会议上,除了进行学术交流外,还作出了以下三个决定:(1)第二届讨论会于1983年4月仍在日本举行;(2)寻求国际海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