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林欢 《福建地理》2002,17(4):23-26
本文在分析了东山县发展生态农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基础上,提出了5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区域布局和实施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国外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对我国西部农业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铭 《世界地理研究》2003,12(4):71-77,64
本文从国外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出发,系统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和存在的优势条件以及不利因素,得出生态农业是西部农业的优势选择,并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生态农业模式设计与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农业建设是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全面推广生态农业势在必行。本文根据河南省自然资源状况和地域差异规律,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全省不同生态类型区的生态农业建设、发展模式,以及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技术环节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攀西地区高效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农业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一种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模式。攀西地区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但却有着农业效益低、农业环境破坏严重等诸多问题。本文论述了攀西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分析了攀西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探讨了几种适合本区发展的经营模式、运作模式,得出了攀西地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具有很大潜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新疆生态农业发展的原则与对策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在分析干旱区生态农业发展成就的基础上,阐述了干旱区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人口、资源与环境、能源、科技水平和社会经济基础等重大战略问题;同时,提出干旱区生态农业建设必须遵循的适宜性、整体性、高效性、稳定性和社会性五大原则;进而提出了发展干旱区生态农业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显著的区域分异、独特的生态环境、各异的自然条件使农业生产的空间差异很大.这为甘肃发展多种模式的生态农业提供了可能。在分析甘肃常规农业发展中面临的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土地植被退化、农业环境污染等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后,得出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走生态农业产业化道路才是甘肃省农业发展唯一出路的结论。根据甘肃省地域的差异性和生态类型的复杂性设计了生态农业发展的7种模式,并提出了甘肃省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措施,包括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广应用科学技术等。  相似文献   

7.
长江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该文阐述三峡库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探讨了库区生态农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原则,提出了库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六种模式即自给型粮食种植业,优势果蔬业,生态经济型(含果,茶、桑、药等)林业,效益型畜牧业,增值型绿色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型农业(生态农业旅游业)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位于三峡库区的杨家沟、戴家沟小流域为案例,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三峡库区小流域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所导致的生态环境功能降低、生态农业发展滞后等实际问题,在技术和模式层面探讨了山地小区域的生态农业发展。以水土保持为导向发展生态农业应立足资源和环境本底,在农民可以接受的农业技术层次和经济发展水平上做文章,最终走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对于在山地小区域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协调人地关系,发展生态农业以及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南阳盆地丘陵地带生态农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阳盆地丘陵地带发展生态农业条件优越,但也存在着一系列不利的因素。文章根据丘陵地带自然、生态条件,运用综合自然地理学和生态农业的理论方法,在生态农业布局上,可以把南阳盆地丘陵地带生态农业区建设划分为“三区一线”,并根据各生态农业建设区地貌类型、生态环境争件特点和技术可能性、经济合理性要求,选择不同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确立不同的主攻方向。实行“区线”结合,纵横布局。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生态农业试点县生态农业建设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是农业大省,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湖南农业可持续发展,振兴湖南农村经济的必然选择,7年来,湖南省5个生态农业试点县(市)生态农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实现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和传统农业结构的根本转变;同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即生态农业建设离不开有关部门的组织与领导、规划和评价体系的制订与实施、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科技进步的推动能及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但是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今后进一步发展应当采取一些得力的措施,如建立健全的调控体系,重视和加强绿色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业和产业化、市场化、企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