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10年我国天体测量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天体测量学研究的内各以及与各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描述近10年来国际天体测量研究的进展和前沿课题;叙述我国天体测量研究的历史背景和研究基础,以及近10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其他科学组织支持下取得的成果,并对今后10~20年我国天体测量的发展提出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2.
"十五"期间天体测量优先发展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明了现代天体测量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前沿课题。回顾了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下“八五”、“九五”期间我国天体测量学的发展和取得的成果,并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十五”期间继续支持我国天体测量优先发展领域和前沿课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天文学研究天体的位置、分布、运动、形态、结构、化学组成、物理状态和演化的学科。一般分为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天体物理学等。天体测量学主要包括基本天体测量、照相天体测量、时间服务、纬度服务,以及射电天体测量学和空间天体测量学等;天体力学主要研究天体摄动理论、天体形状和自转理论,以及天文动力学等;天体物理学主要包括太阳物理学、太阳系物理学、恒星物理学、星系物理学、宇宙学、光学天文学、射电天文学、红外天文学、紫外天文学、×射线天文学、γ射线天文学、中微子天文学、等离子体天体物理学、相对论天体物理学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天文学的研究范畴和天文的概念在不断扩大和发展。自古以来天文学和人类生产和生活就有着密切的关系。编历、授时、测定地理坐标、天文导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授时工作作为天体测量学的一个分支.几乎和天体测量学所有其它领域一样,近年来在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上没有什么重大的变革,但是在测量的精确度方面,由于较多地应用了物理学、电子学等最新技术成就,从而有了很大的提高.现代存在着三种时间系统:1.世界时系(UT)这就是传统上应用的平太阳时系统,  相似文献   

5.
现代天文学,按研究方法分类,可以分为四个分支学科:天文学史、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和天体物理学。天文学起始于天体的观测和测量,如太阳的周日视运动、月相的变化、行星的运动和星空的四季变化等。总结出天体运行规律,建立时间规律和历法,服务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相似文献   

6.
天体测量学是天文学的一个分枝.天体测量学是研究测量天体在天空的方向的方法,是研究测定天体的位置和运动的方法.目视天体测量的主要困难是如何将所有的量度测定到尽可能的精确,这些量度都是对起始方向和起始平面而言的.起始方向和起始平面就是地轴和二分点平面,因此,我们所采用的方向和平面就得彼此完全平行.这样我们才能进行绝对坐标和恒星自行的测量.  相似文献   

7.
征稿简则     
一、《陕西天文台台刊》是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主办的学术性刊物。主要任务是反映我国天体测量和时间频率等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和进展,为加强学术交流,开展学术讨论,促进我国天文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本刊主要刊载天体测量、时间频率、电波传播和日地关系等有关学科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观  相似文献   

8.
天体测量学是天文学中的基本研究领域之一,可以定义为空间和时间的测量科学。这门分支学科发展到现在的水平,特别在新的测量技术不断出现,测量精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把它和地球运动的深入研究分割开来是不可能的,因为测量精度已提高到与地  相似文献   

9.
新参考系的引入对天体测量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观测、参考架、模型、时间尺度精度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国际天球参考系(ICRS)被引入使用,IAU2000年大会决定从2003年起采用新的天球中介极(CIP)、新的天球中介原点(CIO)、新的岁差一章动模型和新的UTI定义等,并定义了新的中介的运动参考架,由此给天体测量学带来很大的影响,天体测量学的内容和实践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据此,对天体测量学的术语、概念和定义的变化作了描述,并讨论了变化的原因和对天体测量学的影响。新的一套天体测量理论和方法正在变更之中,我们应及时跟上这个领域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1.关于地球自转参数的测定;2.关于参考坐标系的建立;3.关于某些地球物理问题;4.关于太阳系天体的定位观测等方面论述了天体测量经典仪器的当前任务与展望。认为观测精度比较好的仪器,例如PZT,子午环,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天体测量学以及地球物理学领域内,空间技术并不能完全取代经典手段。  相似文献   

11.
六十年代以来,国际上相继出现了一些先进的天文观测技术,使天体测量学、空间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物理学等几门学科密切地联系起来,确定地球运动及其变化,进而探索地球运动及其变化的力学机制。天文学不仅拥有近百年地面经典观测的资料,而且随着甚长基线干涉仪、激光月球和人卫测距仪、人卫多普勒技术、空间地球动力学卫星、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法国P.Lacroute教授首次提出在空间人造卫星上进行基本天体测量观测的建议,最近已由ESA(欧洲空间局)专家小组做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其结果构成A阶段的研究报告,即《空间天体测量》一文。在空间进行观测具有深远的意义,预期其所得结果不但会影响基本天体测量将来的发展方向,也将大大推动整个天文学的进程。然而,在天体测量学这种革命性变革的前夜,地面基本天体测量是否还应该继续发展、前进?本文最后三节将试图讨论这个问题。二、空间天体测量的前景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主持召开的天文学名词审定会议于1984年7月22日至27日在昆明云南天文台召开。中国天文学会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接受委托承担审定工作。 会议根据我国历年出版的各种天文学辞书,选取一批现代中国天文文献中经常出现的天文学基本名词,编成了一份《中国天文学基本名词》(初稿)。此稿将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给有关单位和专家广泛征求意见,然后再召开会议审定,并报请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 《中国天文学基本名词》(初稿)共分为正编和副编两部分。正编共收汉语天文学基本名词1600个,并附有其对应的英名或国际通用的其它文种词名.为了便于审阅,把名词按学科分支或天体层次共分为天文学,天体力学,天体测量学,天体物理学,天文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基本天体测量的主要任务和目前发展趋势的要求 ,以及低纬子午环配备CCD后的观测精度、效率和极限星等 ,提出了该仪器长期观测的课题目标 ,包括建立实用的准惯性天球参考架和动力学参考架 ,为太阳系动力学研究 ,为银河系结构和运动学研究 ,为某些天体物理课题研究的需要 ,提供有用的观测数据 ,为本地的地震预报和天文地震研究提供参考数据。在甚长基线射电干涉测量技术和空间测量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 ,地面光学天体测量仍具有其不可取代的优势 ,只要能高精度地测定仪器的各种误差 ,消除仪器重力变形和热变形的影响 ,并尽可能消除由地球大气因素引起的系统误差影响 ,取得与空间测量平均而言可比的观测精度 ,两者相互配合 ,取长补短 ,就能更好地为上述诸多课题目标开展观测和研究 ,促进天体测量学和有关学科的发展 ,文中对这些要求的实现作了必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天文观测技术取得了“从可见光到全波段”观测和“从地面到空间”观测这两个方面的重大突破,不仅极大地开拓了天文学研究的新视野,也使整个天体物理学的研究方向发生了重大转变。从对稳恒天体及其天体系统的稳态平衡结构及其长期宇宙学演化规律的研究转向了对宇宙弥散介质的动力学过程的研究和活动天体的爆发现象、正常天体上的活动现象等高能爆发活动及其瞬变动力学演化过程的研究。宇宙各类天体的能量驱动来源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天体物质坍缩过程中释放的引力势能、恒星内部核燃烧释放出的核能和各种磁天体环境中等离子体-磁场相互作用释放的磁能。  相似文献   

16.
天体物理学的一次盛会──我国“天体剧烈活动的多波段观测与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今年3月26日~29日,我国四十余位天体物理学家和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有关领导齐集汕头大学,举行“天体剧烈活动的多波段观测与研究”学术讨论会。汕头市政府和汕头大学的领导人出席会...  相似文献   

17.
天文学是人类认识宇宙的一门自然科学,其内容是观测研究各种天体和天体系统的位置、运动、分布、结构、物理状态、化学组成及起源演化规律等。中国古代人们就对天文和宇宙有了一定的认识,从古人对字宣的定义“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可以看出字宙包含了所有的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而现代天文学的主要分支包括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天体物理学、天文学史。  相似文献   

18.
田丰 《天文学进展》2011,29(1):97-104
目前很多学者希望从"X射线脉冲星自主导航"的导航算法研究入手,利用数据分析或仿真进行验证.其中关于航天器自主定位的误差估计方法、误差量级和各种影响因素的讨论,并没有在给定详细初始条件的基础上系统性地说明问题.为了分析上述问题,需从天体测量学的角度出发,对自主定位的各种误差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和误差量级的估计.首先,由...  相似文献   

19.
欧洲空间局正在考虑的空间天体测量卫星计划(GAIA计划)将对目视星等V亮于15.5mag的5千万颗目标进行位置、自行和视差的测定,其精度为10μas,同时还对这些目标进行多色多历元光度测定.该计划可对星系距离尺度、恒星演化、银河系运动学和动力学以及参考架联结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其开创的微角秒天体测量学亦将会对天体物理学、太阳系天体和参考架联结等方面的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该文简述近三年(2005年7月1日~2008年6月30日)我国天体测量研究工作的情况,其中包括我国天体测量工作者在仪器和归算方法、河外参考架、特别的天文研究项目,如位置、自行、三角视差和近距小质量星、太阳系、疏散星团和银河系,以及天体测量教育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特别描述了2007年10月在上海天文台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48次讨论会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