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通过“逆向思维”,打破思维定势,寻找简便解法 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很多学生只会根据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或是隐含条件来推出结论,而不会想到根据结论向前推出需要的条件。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根据结论找需要的条件是可以找到非常简便的解题方法的。  相似文献   

2.
从地理学科出发,总结多年教学经验.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3.
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一想”。逆向思维属于发散性思维的范畴,是一种创造性的求异思维。地理教学往往对正向思维关注较多,长期正向思维形式的思维定势会影响逆向思维的建立。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科思维水平,使之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钟有长 《地理教学》2014,(17):42-44
正地理题目,尤其是高中自然地理的许多题目适合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解所催生出地理有效教学的满园春色是一题一解所无法比拟的。一、一题多解触动了思维定势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做事过程中使用某一认知方式进行思维,重复的次数越多,越容易形成思维的惯性。这种惯性(即定势思维)对于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使人们面临新问题时能够将已有的  相似文献   

5.
上完一堂课后,及时把教学中获得的信息搜集整理,把记录在“案”的信息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把成功之处总结积累,对失误之处搞清原因,及时调整和补救。如在讲我国地势阶梯分布时,不步同学在填图时易把各级阶梯的顺序弄错,分析后才知学生受楼梯、台阶顺序等定势思维所致。  相似文献   

6.
王福兴  孟勇 《地理教学》2007,(12):37-38
“文似看山不喜平”。同样,地理课堂教学也不该平铺直叙、平平淡淡、千篇一律。我们可以从有关作文的写作知识中得到启发,来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解放教学思想,防止思维定势。倒叙,即是在作文时,把后发生的事情或事情的结局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或事情的起因、经过写在后面。在地理教学中表现为,先讲教材的突出特征部分,然后再引导学生弄清形成这些突出特征的原因。这种教学方法适用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非常突出的教材内容。例如,在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美国”时,  相似文献   

7.
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必须把创新思维教育和培养贯穿于课程教学之中。本文就《城市地理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教材知识内容结构、特征,采用创新思维方法,对基地班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科研能力培养,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8.
李玉能 《福建地理》2004,19(2):52-54
本文从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状况和教育方针出发,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和新的研究方式,阐明了本学科的教学必须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论述了如何从内容、思维、形式、时空、评价等全方位地进行开放式地理教学。  相似文献   

9.
形象思维是学生思维的重要形式。电教媒体的特点是直观形象,化繁为简,化虚为实,动静变换,快慢调控以及不走样的多次重复出现。这些特点都能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发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利用投影片对地图所表现的要素进行选择、取舍,突出讲课需要选取有关部分,舍去与教学内容无关部分,简化地图,突出重点,集中学生注意力强化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在地理教学中,多制作复合投影片、抽拉投影,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分析地理成因。借助录像能突破时空限制,直观表现地理特征,揭示地理成因,帮助学生掌握教材重点,顺利地解决教材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地理课堂教案的设计为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理想化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型,但是,由于地理知识和内容的广泛性、复杂性,地理学科学习的阶段性和理论理解的有限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能力的差异性以及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发展和学生思维的空前活跃等因素,大大增加了地理课堂教学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例如: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出现多样性,学生突然发问超出所学的范畴或出现其他令教师尴尬的事情等,这些偶然性事情的发生,使教师难以按教案设计的步骤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1.
张完英 《福建地理》2004,19(4):60-63
本文从讨论式地理教学的具体实施和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等方面。阐述了在现代地理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适时采用讨论式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表达、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地理综合能力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赵军 《地理教学》2009,(4):44-44
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的、独特的、有创意的见解往往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即所谓的“顿悟”和“灵感”。倘若过早的对一个可能有着多种答案问题的回答给予终结性的评价,势必扼杀了其他学生创新和发散思维的火花。运用延时评价,能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产生更多更好的创新灵感,共同经历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13.
孙兴云 《地理教学》2005,(11):28-29
地理概念是概括说明某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属性,或根据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感性认识,经过思维、比较,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而认识其本质属性。概念教学是地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学生正确理解、掌握和使用地理概念,是地理教学的基本任务。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通过科学解释教材内容涉及到的主要地理概念,经过学生的进一步理解和内化,在此基础上构建概念网络体系,达到知识灵活运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黄文彬 《福建地理》2000,15(2):57-59
人才是我国教育的首要任务。把创新思维的教育、培养,贯穿于地理课程教学之中,仍是当前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就是地理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地理教材知识内容的结构、特征,采用适当的创新思维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对学生进行创造性发散思维、收敛思维、逆向思维和想象思想等几种主要创新思维的培养作概要阐述。着重介绍上述几种创新思维的概念、特点、思维方式方法的事件及其与教材结构的方法、手段,以期学生在学习地理知  相似文献   

15.
蒋亚琴 《地理教学》2014,(22):17-19
学生地理概念学习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前概念的干扰、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和思维定势。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如下:注重体验,纠正前概念;强化对比,削弱首因效应;系统学习,克服晕轮影响;变式学习,消除思维定势。教师只有认识并分析学生的心理障碍,才能有的放矢,提高地理概念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黄薇 《福建地理》2003,18(4):53-55
本文通过对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之处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实例,提出:通过网络教学,扩大信息来源;利用网络教学,增强互动性;发挥指导者优势,启迪学生思维潜能;应用多种交流方式,优化网络课堂教学等策略。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通过设置陷阱来考查学生的判断、辨析、迁移、综合运用等能力,已经成为地理高考试题的一种新的考查方式。一些题目表面上看似不难,但是考生得分却很低。仔细分析研究后发现,命题者故意在这类题目中布下了一个个"陷阱",考生答题时稍有不慎就会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而设置思维定势的陷阱,则是"陷阱中的陷阱",杀伤力最强。所谓思维定势,就是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8.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兴趣。先让同学们阅读教材和“图20.1不同历史时期空中交往所需的时间”。然后针对世界是否在“缩小”,谈谈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总结:说世界在缩小,不是说地球的空间缩小了,而是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运输方式和信息传递方式的不断出现,使人们互相交往所用的时间缩短了。  相似文献   

19.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我们认为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当教学高潮出现时,学生会医急于知道某种结局而凝神思考;会因解决某一个难题而释然喜悦;也会为有新的发现而拍案叫好。此时,学生整个身心处在创造的激情和成功的喜悦中,感知、想象、思维等理性活动异常活跃,教学效果也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20.
教学语言作为一种刺激信号出现于课堂,无疑要讲究形象生动和趣味性,这样的讲授有助于条件刺激的强烈,容易引起学生产生直接兴趣,使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保持良性兴奋状态,使学生听讲精神集中,思维活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