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4 毫秒
1.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The Comprehensive Nuclear-test-ban Treaty Orginization,CTBTO)筹委会临时技术秘书处(Provisional Technical Secretariat,PTS)国际数据中心(International Data Centre,IDC)负责对来自国际监测系统(International Monitoring System,IMS)台站数据的接收、处理、分析、报告及归档.降低在全球范围内的监测阈值,提高自动处理结果的准确性,是IDC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目标.在核查地震监测方面,IDC不断改进数据处理软件以满足监测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新需求,开展了软件结构优化、精确的地球物理模型应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方法集成等工作.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IDC地震数据处理方法,然后从软件结构、信号检测与关联算法、区域走时模型等几个方面总结了目前IDC地震数据处理软件研究进展,对涉及的相关算法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国家数据中心数据处理软件的发展、以及对核查技术相关的研究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概率统计的地震事件公报评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军  王燕  王伟 《地震学报》2009,31(3):342-346
给出一种基于概率统计的地震事件公报评估算法.选择事件的发震时间、震中经纬度构造特征函数.当特征函数为正态分布时计算事件匹配概率,选择匹配概率大于90%的事件为匹配事件.将该算法应用于国际数据中心(IDC)自动处理与人工分析公报的比较分析.相对于人工分析结果,IDC数据自动处理的匹配率约为79%,误检率约为52.3%.该算法可应用于地震事件公报的日常对比分析、台网监测能力分析、数据自动处理结果评估等领域.   相似文献   

3.
禁核试北京国家数据中心(NDC)是我国与CTBTO/IDC进行数据交换的唯一节点,完成汇集、保存和处理我境内各IMS台站的监测数据,同时向国内用户提供境内IMS台站监测数据。NDC目前主要接入、处理、转发CD数据,但国内履约技术支持单位和协作单位多采用miniSEED数据,并使用JOPENS系统的流服务来交换数据,为了与其进行数据交换或向其分发监测数据,NDC需要具备分发miniSEED数据流的能力。文中设计的软件,是NDC自主开发的应用工具软件之一,可作为JOPENS系统流服务器的本地或远程仪器适配器,将CD数据流准实时转换为miniSEED流或将历史CD数据转换为miniSEED数据流,并通过JOPENS流服务器分发境内IMS台站数据,扩展了NDC的实时数据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4.
全球台网地震震相有效关联与快速精确定位是地震监测和禁核试核查的核心问题之一。禁核试条约组织(CTBTO)筹备委员会临时技术秘书处(PTS)国际数据中心(IDC)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台网震相自动关联有效率及自动处理公报质量的提高,以减轻分析员的工作量。NET-VISA作为IDC下一代全球震相自动关联和事件检测定位软件,使用概率模型和贝叶斯方法找到解释检测观测结果的最佳事件集,进而从这些观测结果中生成自动处理地震公报。测试结果表明,NET-VISA产生的公报要比IDC目前使用的全球关联方法生成的自动处理公报SEL3更加完整和精准。本文介绍了NET-VISA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测试进展,最后对CTBT北京国家数据中心参加NET-VISA测试中朝鲜6次核试验的NETVISA关联结果作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签订,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Comprehensive Nuclear-Test-Ban Treaty Organization,CTBTO)也在同一年成立。条约设立缔约国大会、执行理事会以及技术秘书处作为条约组织的机构,技术秘书处包括国际数据中心(International Data Center,IDC)。为保障条约得到有效履行,该条约规定了一套严格的核查机制,为了促进成员国与CTBTO间的技术互动,各个条约缔结国的国家数据中心(National Data Center,NDC)也同步建立,本文将对NDC的组织机构、工作思路、运行方式及和IDC的互动关系等做细致调查和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6.
采用正交回归的方法,利用中国地震台网和美国地震台网1983——2001年的观测资料, 对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IGCEA)和美国地质调查局国家地震信息中心(NEIC)测定的体波震级进行了比较. 从正交回归得到的结果看,IGCEA测定的体波震级mb与NEIC测定的体波震级mb不存在系统差. 如果以NEIC测定的体波震级为基准, 对于3.5~4.5级之间的地震,IGCEA测定的震级比NEIC测定的震级偏高0.2~0.1级;对于5.0~5.5级之间的地震,IGCEA与NEIC测定的体波震级没有偏差;对于6.0级以上的地震,IGCEA比NEIC偏低小于0.2级. 而IGCEA测定的体波震级与国际数据中心(IDC)测定的体波震级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1998年5月磁暴磁层电流体系的地磁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低纬度地区地磁场的短时变化主要由以下电流体系产生:电离层发电机电流(IDC)、对称环电流(SRC)以及由部分环电流和Ⅱ区场向电流及其电离层回路组成的内磁层三维电流体系(PRFI).此外,由Ⅰ区场向电流及其电离层回路组成的电流体系(FACI)所产生的低纬地磁场也是不可忽略的.本文针对1998年5月1-6日的大磁暴,首先利用多个同子午线台站对的数据分离并消去由IDC电流产生的Sq场.然后,通过线性建模分离其他电流体系产生的磁场成分.结果表明:(1)发生在5月1-6日的磁暴可以分为两个过程,PRFI和FACI电流体系在1-3日不明显,在4-5日伴随着亚暴强烈发生.(2)SRC的变化情况在第一阶段同Dst指数相似,在第二阶段明显滞后于Dst指数.(3)在5月4-5日,PRFI在SRC之前增强,随着PRFI和FACI的恢复,SRC开始增强.这一结果为我们了解环电流和场向电流的形成以及它们的关系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8.
苏亚军  靳平  李莎  毛颖 《地震学报》2012,34(3):323-330
通过对国际数据中心(IDC)审议地震公报(REB)与美国先进的国家地震系统(ANSS)地震目录的比较,分析了国际监测系统(IMS)对美国内华达地区地震事件的检测和定位能力,以及影响监测结果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对内华达地区的地震事件,IMS最低可检测mb为2.1的地震事件.对M>4.5的地震事件,IMS可以全部检测;对...  相似文献   

9.
利用C++与MATLAB相结合,对NOAA网站上公开可下载的数据进行与地震监测相关的气象三要素数据提取;我国境内共有1076个台站的数据可用,数据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通过本次编写的数据提取软件,可对文件中气温、气压、降雨(采样率3小时/次)进行自动提取,并对错误数据进行自动识别;为地震前兆观测中气象干扰的剔除提供了丰富的源数据。  相似文献   

10.
对目前主要的大数据技术进行探讨,并对大数据计算方法在测震数据中应用进行分析,设计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测震数据存储模型以及基于海量数据运行率管理的计算模型,编写了分别基于单机多线程和大数据环境的程序,并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分布式管理和计算架构,可以较好地解决海量测震数据的管理困难、共享服务和科研计算方面的性能瓶颈。  相似文献   

11.
地磁扰动事件的描述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影响地磁观测的因素很多,只有充分了解干扰的机制,才能对其数据进一步的处理。而在GM3,GM4提供秒采样数据后,观测数据中干扰数据的形态就可以非常清晰。本文就是利用秒采样的数据对几种常见干扰情况进行了描述,并使用软件对干扰数据进行剔除。  相似文献   

12.
对广义F检测(Selby,2008)可用于自动远震信号检测做了论述。该方法应用于为监测《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遵守情况而建立的国际监测系统(IMS)基本地震台网13个小孔径台阵10天的波形数据。结果表明广义F方法可用于小孔径台阵的信号检测,虽然相关噪声妨碍了原来的F检测在这种台阵中的有用性。通过把检测结果与《事件检查公报》(REB,由用于监测《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国际数据中心IDC提供)预测的初至P型震相到时进行比较,表明广义F检测适合与国际数据中心所用的传统信号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尽管F所做检测的总数量大概是国际数据中心所做的一半,但F做了更多的候选关联检测。增加关联检测的比例能够提高公报自动构建的效率,减少分析者工作量。比传统方法更优的是F检测方法基于噪声和信号的概率理论和物理模型而解释简单,对待每个台阵同等和客观,不需要主观调整。对关联和不关联检测的慢度矢量分布的分析表明,F和国际数据中心的关联检测有相似分布,而非关联检测分布可能不同,在一些台阵国际数据中心非关联检测明显与相关噪声源关联。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提取地震前兆数据易受到噪声干扰,且数据库中数据更新速度较慢的问题,提出基于空间相关的地震前兆数据库信息提取与数据更新方法。利用快速Myriad滤波器,引入滑动窗,选择窗口数据参与到计算中,将计算结果当作目前窗口滤波输出值,实现数据滤波,由此实现信息提取的去噪处理。依据初步滤波结果,将当前数据作为中心,并确定空间窗,在横向上进行相关数据统计。针对空间窗中各数据选取滑动时窗,并对其中的数据进行S变换,利用指数拟合的数据传输能力参数,获取缺失数据的填充修复参数。引入曲面加权函数对填充修复参数进行平滑,根据平滑之后的填充修复参数对S变换数据进行更新,实现空间相关下地震前兆数据库的数据更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数据信噪比较高,数据更新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4.
震后通信数据会发生异常变化,通过对通信数据异常进行分析,有助于提供有效的灾情数据以及更好地了解震后产生的影响,进而有效地为抗震救灾提供辅助支持。本文基于LSTM对震后的通信数据异常进行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通信数据流预处理、基于LSTM的异常检测模型以及数据分布变化检测模型。结果表明,本文模型能够对通信数据的异常变化进行识别,为后续的灾情分析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15.
对2012年和2013年的浚县地震台测震数据进行了统计。对影响数据连续性的原因以及故障进行了分类和分析,对提高测震数据连续率以及提高测震系统整体工作质量提出建议以及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利用UNAVCO Facility研制的TEQC软件,对长白山天池火山流动GPS观测的15个点3年的观测资料进行了数据预处理,并按照IGS的标准,对数据进行评定。结果表明,经过TEQC软件的预处理,有效地剔除了原始资料中的错误数据,改善观测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Java语言的测震miniSEED格式数据的解压缩方法和数据实时展示程序。程序能够通过Java的socket接口接入测震流服务器,自动接收liss数据流并解压缩测震miniSEED格式数据。使用队列与缓冲池技术将解压缩的数据分流、过滤,并以ASCII码的数据形式进行存储,最终通过web对数据进行实时发布,以提供测震波形数据实时在线服务。  相似文献   

18.
快速准确地获取倒塌建筑物信息能为震后救灾工作提供支持。采用玉树灾区LiDAR数据和高分辨率Quickbird遥感数据,通过对研究区内LiDAR数据进行预处理,使用面向对象分类与SVM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震后倒塌建筑物信息进行提取,提取总精度达到82.21%。  相似文献   

19.
系统梳理了四川姑咱海子泉1971—2023年水氡连续观测数据,通过与降雨、气压、气温等对比分析,探讨了水氡数据干扰动态变化,利用傅里叶滑动和残差法对干扰数据进行了矫正,并对矫正后的数据进行震例分析。结果显示: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姑咱海子泉水氡数据对震中距在200 km范围内MS≥6.0地震有着良好的映震效能,该分析方法可作为前兆异常识别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GRACE重力卫星和被动微波传感器TMI,AMSR-E的数据产品对青藏高原的水储量的月平均变化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对青藏高原进行水储量变化研究的意义,指出了目前研究手段的不足.然后利用GRACE重力卫星的数据计算了青藏高原的月平均水储量变化,并对计算的结果用微波数据进行解释.结果表明:利用重力数据计算的青藏高原的月平均水储量的时间分布,可以很好的用微波数据产品进行定性的解释.最后还对计算的结果进行了简单的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