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中国金矿床成因分类的评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中国金矿床成因分类研究的现状和一些有代表性的分类方案进行了简要评述.其中较有影响的成因分类可归纳为以下几类:(1)以成矿作用为基础的成因分类;(2)以成矿物质为基础的分类方案;(3)以赋矿岩石组合为基础的分类方案;(4)以金矿床产出的地质构造单元为基础的分类方案.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金矿床成因分类历史的简单回顾和对国内外流行的主要金矿床成因分类方案的简要介绍认为:(1)不同历史阶段的金矿床成因分类方案集中反映人们对金矿床成因的研究和认识水平,有一个的历史发度过程;(2)由于分类的原则与依据不同导致分类的不统一;(3)变质岩区热液金矿床的成因归属问题是当前金矿床成因分类争议的焦点之一;(4)金矿床成因分类既体现成矿理论研究成果,又是勘查评价的依据,每一成因类型实质上是指导勘查评价的一个模型;(5)我国金矿床类型齐全,具有良好的资源前景和找矿远景,在加强地质类比的同时要重视起类型的预测评价;(6)要重视我国学者提出的成矿系列理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佳新  聂凤军  张雪旎 《地质通报》2015,34(6):1239-1254
基于矿床"棋盘式"分类方法,对金矿床类型进行了划分。"棋盘式"矿床分类是指,将金矿床分为岩浆型金矿床、与构造有关的金矿床、沉积型金矿床及变质型金矿床四大类,每大类又可分为若干小类。通过该方法在金矿床分类中的应用及相关典型金矿床的介绍,弥补和补充原有分类方案的不足,完善对金矿床的认识,为找矿和勘探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正> 矿床分类是矿床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就金矿而言,许多矿床地质工作者已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对金矿床分类进行了多方面的实践和探索,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方案,无疑,这些工作对金矿床进行深化研究都是有益的。一个成功的矿床分类,不仅能够正确反映成矿的客观规律,揭示各类金矿床之间的差异和内在联系,而且能够有效地指导矿床的普查、勘探及合理的评价。为此,我们在我国金属矿床传统分类的启发下,开展了金矿床普查分类的研究。这种分类是从含金岩系所反映的成矿地质背景入手,结合控矿构造样式和矿体形态特征,从已有的工业金矿床着眼,按我国矿床传统命名习惯,冠以××式金矿的名称。共分为六大类十六式,各类型金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见附表。  相似文献   

5.
金矿床和金成矿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柏林 《地质论评》2001,47(1):111-112
金矿床仍然是31届地质大会的主题之一,综观本届地质大会中有关金矿床的研究成果,对金矿床及其成矿作用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进展。1 金矿床的分类 R.Kerrich&R.Goldfarb等提出一种新的金矿床分类方案。他们依据金矿床产出的大地构造环境划分出6种主要类型,每种都有金储量达100~1000t的代表性成矿省。这6种类型是:①造山带型金矿床,②卡林型—似卡林型金矿床,③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④铜—金斑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6.
太古宙后生脉型金矿床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对太古宙后生脉型金矿床的研究又有了新进展。本文对太古宙后生脉型金矿床形成的变质环境,金矿分类,成矿模式及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在对全球沉积岩型金矿床发现、地质特征及矿床分类综述的基础上,对秦岭沉积岩区金矿床分类进行了讨论,并对各类型金矿床空间分布、地质特征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中国金矿床:基于成矿时空的分类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回顾近10年金矿床分类研究成果,总结了金矿床分类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认为金矿床分类应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理论分类,相当于过去所说的成因分类;二是应用分类,相当于矿床的工业分类.提出基于成矿时代(时间)-成矿环境(空间)为坐标系的新的理论分类方案.将内生金矿床划分为6种理论类型,即裂谷型(拉张期)、俯冲造山型(俯冲期)、碰撞造山型(碰撞期)、伸展造山型(伸展期)、板内(非造山型)("稳定"期)和过渡-叠加-复合型.将含金地质体的性质(种类)或矿床的突出产出特点作为划分金矿床应用类型的准则.对近8 000个金矿床的统计分析表明,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角砾岩型、斑岩型、微细浸染型(卡林-类卡林型)、(次)火山岩型(低硫、高硫)、夕卡岩型、(浅变质)沉积(碎屑)岩型、蛇绿岩(套)型(基性-超基性岩型)、红土(铁帽)型、(砂)砾岩型等11种金矿床类型是最常见、最重要的应用类型.讨论了新矿床分类方案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及其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金矿类型的划分原则及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详细的分析论证,重点对以“成因”作为金矿类型划分主线提出了质疑,提出了以“金矿床(体)在露头尺度上的标型特征”作为主要划分依据,摒弃成因含义以避免争议,限定划分尺度以避免逻辑错误,强调方便实际操作并服务于找矿实践和理论研究等项原则,制订了新的金矿分类方案。  相似文献   

10.
沉积岩型金矿综述:兼论秦岭沉积岩区金矿类型其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复新 《西北地质》1996,17(4):24-30
在对全球沉积岩型金矿床发现,地质特征及矿床分类综述的基,对秦岭沉积岩金矿床分类进行了讨论,并对各类型金床空间分布、地质特征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与火山—次火山—侵入—热液作用有关的金矿床分类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讨论近年来在陆相火山-次火山-侵入-热液作用有关的金矿床分类中的一些争论问题。从具体资料出发,认为扩大浅成代温热注作用的范围,摒弃中温热液和高温热液矿床,以及经它们与斑岩矿床的关系是不妥当的;认为斑岩和系列是建立成矿模式,划分有产矿床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前流行的岩金矿床分类方案是依据地表已遭受一定剥蚀的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理论而建立的 ,为了有效地开展隐伏岩金矿体定位预测工作 ,必需重新认识和划分矿床类型 ,弄清哪些特征真正具有可比性。文中分析了现有分类方案中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结合金矿的“特殊性” ,提出应简化矿床类型、将成矿区带作为分类的目标 ,将成矿系统作为分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大兴安岭北部发现近10处岩金矿床(点),大兴安岭北部金矿形成于中生代,且其成因与中生代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对本区金矿的成因类型二重限定性分类方案的原则是以Au所赋存的岩石类型(热液岩或蚀变岩)为第一依据。成矿温度作为第二依据。大兴安岭地区金矿在不同构造单元成因类型具有较大差别;在额尔古纳地块和上黑龙江盆地形成多种中温蚀变岩型金矿,在其南侧的增生带中形成了低温热液石英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14.
秦岭卡林型金矿床及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40,自引:4,他引:36  
张复新  宗静婷  马秦 《矿床地质》1998,17(2):172-184
鉴于目前对沉积岩型金矿、卡林型金矿概念和类型划分存在分岐,该文在对秦岭沉积岩区浸染状金矿研究基础上,主张将沉积岩为容矿岩石的金矿床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沉积岩型金矿床是具有广义内涵的一类金矿,包容了从沉积-轻微改造,到沉积-强烈改造的一类热液金矿;可划分四种亚类:卡林型、变质细碎屑岩型、热水沉积岩型、脉状体型。卡林型金矿床是狭义内涵的金矿类型,属于沉积岩型金矿类型中的重要亚类;在区域金成矿密集区内,可构成卡林型矿床地球化学系列。建议不要将沉积岩型金矿和卡林型金矿相互代替使用或等同起来。秦岭沉积岩区卡林型金矿与美国卡林典型矿床有较好的类比性。矿床具有沉积-轻微改造的中—低温热液成因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扼要地阐述了阿尔泰、准噶尔北缘铜、金、多金属资源现状,地质环境和矿带划分,并认为阿尔泰南缘、恰其海—喀拉通克、萨吾尔—索尔库都克、阿尔泰山区巴拉额尔齐斯复背斜倾伏端及两翼、阿克塔斯—萨尔布拉克分别是寻找块状硫化物矿床、岩浆型铜镍矿、斑岩型铜矿、“焦家式、河台式”金矿和低品位大矿量金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6.
对黑龙江省84个砂金样品及7个岩金样品,用等离子质谱仪分析了它们的稀土元素含量,岩金以稀土总量低,轻重稀土分离程度小为特征,不同类型岩金矿床的自然金,其稀土配分曲线有明显差异,砂金样品则以较富集轻稀土为特征,稀土元素含量继承了岩金的部分特点,自然金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为U,Th矿物的微细包体,其分配特点可用来讨论岩金矿床的分类以及砂金的原生来源。  相似文献   

17.
从金的地球化学性质、矿床类型、时空分布、富集规律、成矿作用、金矿勘探开发等5个方面列举了金矿床不同于其他金属矿床的特殊性,认为应建立针对金矿自身特点的成矿理论以及研究和找矿方法;指出了目前在金矿研究、勘探等方面存在的4个缺陷;提出了今后工作中亟待解决的4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李洪梁  李光明 《地学前缘》2019,26(3):202-210
黄铁矿作为成矿热液活动的产物,是热液金矿床中最为重要的载金矿物,其成分标型特征记录了大量矿床成因信息。在分类总结了各类型热液金矿床关键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比较矿床学的研究思路,较为系统地分析了不同类型热液金矿床中主成矿期或与金矿化同期的黄铁矿的主微量元素及组合特征、(Fe+S)As特征、δFeδS特征、AsCoNi特征以及热电性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热液金矿床中的黄铁矿成分特征具有显著差异,彼此显示出特征性的成因标型特征,可作为判别热液金矿床成因的依据。结合各类热液金矿床形成的构造背景,提出热液金矿床是研究大陆动力学的理想对象。通过这些研究,初步建立了不同类型热液金矿床地质与黄铁矿成分标型特征之间的耦合关系,为今后热液金矿床成因的判别和黄铁矿标型特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孙莉  楚之潮 《安徽地质》2006,16(2):94-100
安徽省铁帽型金、银矿床在全国发现比较早,分布广,并且有一定规律,工业利用程度高,效益好。铁帽型金、银矿广泛产于各类型原生含Au、Ag硫化矿床的氧化带,以产于石炭系层状含(Cu)硫化矿床的上部氧化次生富集带规模较大,品位富。本次积累完整的矿床地质特征资料,探索矿床分类、氧化分带,研究金、银的赋矿规律和成矿条件,总结找矿标志和评价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