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ArcView是美国ESRI公司研制的基于窗口的集成GIS系统,它以其强大的功能为GIS应用提供了一个有伸缩性的软件平台和二次开发环境。Avenue正是基于这一平台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具有多种用途。文章介绍了基于ArcView平台的西双版纳纳板河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NRSDIS)的设计思想、系统结构;探讨了系统界面设计和系统功能开发的主要内容以及如何在ArcView环境下建立该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法,希望其在自然保护现代化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融合数据库技术、GIS技术和软件工程方法,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跨流域调水对陆地水循环影响与水安全研究"的核心软件平台"中国陆地水系统综合模拟与虚拟现实平台"的数据库功能进行了设计,并利用GIS软件和商业数据库建立了"区域水系统多源信息数据库".针对平台数据资料在空间分布、时间尺度和数据形式上的多样性分布格局,采用了时空同一化的集成策略和多数据库构建模式,有效消除了信息孤岛效应,实现了对跨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相关数据、信息和知识的综合利用,为平台提供一体化数据支撑服务.  相似文献   

3.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与上海恺擎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地理信息系统(GIS)教学平台”,该平台包括:“基于GIS的地理教学辅助系统”、“GIS研究性学习系统”、“遥感空间信息教学实验系统”、“GPS实验教学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教学平台”采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组件GIS底层平台为技术内核,不依赖昂贵的商业GIS软件,有利于软件的大规模推广。本文主要介绍针对教师的“基于GIS的地理教学辅助系统”及其在实际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输入文件定制的SWAT模型集成应用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WAT模型采用与特定的GIS软件集成的方式,可利用GIS软件辅助完成空间离散单元划分、数据组织及运行参数调整,使其难以有效地集成到不同应用的流域管理系统中.该文分析了SWAT模型运行的空间离散单元组织和输入文件结构,提出通用输入文件定制的模型集成方案.利用动态链接库技术在Visual Studio.NET环境下用C#语言开发了一套SWAT模型输入文件定制的类库和输入模型参数调整的功能模块,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该方法实现了将SWAT模型高效集成到不同的应用系统中而无需集成相关的GIS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5.
基于.NET反射技术的插件式GIS软件设计原理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主流的GIS软件开发方式--组件式开发已难以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GIS应用需求,尤其表现在GIS应用软件的扩展和维护方面.该文在分析当前流行的插件技术的基础上,给出在.NET 平台上开发插件式GIS应用软件的一种有效解决方案,运用该技术设计了一款插件式GIS软件:DotMap Desktop,通过整合一些开源GIS组件能够完成常见的GIS任务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采用该方案设计的插件式GIS软件能够方便地运行在各种主流的操作系统上.  相似文献   

6.
旅游信息系统建设模式探讨——以佛山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当前旅游信息系统开发的两种主要基础平台,地理信息系统和多媒体制作系统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多媒体制作系统缺乏旅游地图的有效管理,空间查询,分析和统计功能,旅游地理信息系统则缺乏旅游信息的多媒体表达能力。从实用性和普及性出发,集合二者优点开发模式具有更大的推广应用价值。因此,论文提出在同一界面下基于GIS和多媒体集成的旅游信息系统开发模式;(1)在GIS中增加多媒体信息表达能力,以关系数据库为核心,把多媒体文件名信息存储在地理信息系统属性库,依靠多媒休段实现多媒体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图形和属性的关联,实现查询的基本概念;(2)在多媒体系统中开发部分GIS空间查询功能。以此思路,佛山科技学院GIS技术实验室利用VB进行GIS和多媒体二次开发,成功地完成了佛山旅游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相似文献   

7.
佛山市旅游信息系统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平  陈同庆  黄耀丽  何素芳 《热带地理》2002,22(2):181-184,191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多媒体集成的旅游信息系统开发模式可以融合GIS软件和多媒体软件二者的优点,在实践应用中有巨大的推广应用价值。文中从理论上探讨了GIS库中多媒体信息的链接和表达问题,以关系数据库为核心,把多媒体文件名信息存储在信息系统属库,依靠多媒体字段实现多媒体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图形和属性的关联,实现查询的基本概念。以此思路,佛山科技学院GIS技术实验室利用VB进行GIS和多媒体二次开发,成功地完成了佛山旅游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相似文献   

8.
薄洋 《中国地名》2011,(9):59-59
(一)加强数据库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利用民政部研制升级的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新版软件,普遍开展软件培训,启动数据转换、集成和建库工作,利用我省现有地名档案资源,积极建好国家地名数据库,严格标准,确保建设质量。在地名数据库工作落实当中,要严格执行国家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的有关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9.
从数据库的设计、功能模块的设计等方面介绍了基于GIS的河南省县域经济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流程.系统数据库以Access2003进行管理,在VB环境下开发前端应用平台,利用ADO动态数据连接引擎实现数据通信;利用MapObjects组件技术,采用嵌入式集成方式,实现县域经济信息查询统计、县域经济评价等专业应用与基本地理信息功能的有机集成.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松材线虫病风险评估GIS平台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的"癌症"。云南省针叶树种面积大,松材线虫寄主多,地形复杂,虫病防治难度大。综合运用.NET平台、ArcEngine组件技术、Ar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技术、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在云南省气象、空间、松材线虫数据基础上,建立一个云南省松材线虫病风险评估GIS平台,主要包括图层控制、风险评估、疫点操作、地图显示、专题图输出等功能,对云南省松材线虫病疫情进行更加精细化、标准化、可视化的评估。  相似文献   

11.
在面向服务的分布计算架构中,企业服务总线(ESB)提供了服务间智能化集成、管理、中介和交互功能。在利用网格架构的面向服务体系结构中,总结如何利用ESB灵活、开放的集成异构多源的GIS平台和数据源。整体架构基于OGSA,服务集成采用ESB,网格门户和实际GIS平台通过ESB连接,形成基于总线消息驱动的智能化服务集成网格系统。该系统将在Internet平台上广泛互联现有的GIS资源,实现GIS"单系统映射"。通过细粒度服务搭建和配置,生成GIS实例,直接而简单地满足具体的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12.
青海旅游资源信息系统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系统以ArcInfo和ArcView为开发平台 ,以软件工程理论为指导依据 ,应用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和模块设计技术为基本的技术支持 ,设计了青海旅游信息系统的结构及数据库 ,使用Avenue语言进行二次开发 ,并利用VisualBasic和Flash进行了界面开发及模块实现。该系统可实现青海旅游信息专题图浏览 ,景点查询、定位 ,多媒体方式介绍 ,以及路线选择功能 ,能为游客提供图、文、声并貌的旅游向导 ,实现了青海旅游资源的计算机化宣传 ,也可为GIS技术在青海盐湖资源、水力资源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国家资源环境信息共享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家资源环境数据库与共享平台建设,包括自然要素、人口、环境可持续发展属性数据库与空间数据库实体建设和全球数据库空间集成;模型研究与模型库建设;资源环境元数据管理、数据压缩、数据安全、软件研制;建立国家资源环境数据库网站.此项研究将开发出Internet环境下高效、安全的数据集成和空间信息共享、知识传播的网络化运行系统,将为政府部门、研究机构提供资源环境领域的时空数据平台,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地球科学研究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的山地林道网优化配置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系统选择永安元沙国有林业采育场的部分林班为示范,建立森林资源空间数据库.以ARC/INFO为开发平台,以山地林道网理论为指导,应用G IS技术、DBMS技术与数学规划集成技术,使用AML语言进行二次开发设计山地林道网优化配置系统,实现计算机辅助林道网配置,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借助现代计算机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以MAPINFO为基本地理信息系统平台,MAPBASIC为模型开发工具,ACCESS为后台数据库,POWERBUILDER为综合集成工具,在对现有大量泥炭资源信息进行处理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中国泥炭资源地理信息系统(China Peat GIS)。该系统提供的泥炭资源GIS数据信息、多媒体信息、各种文本信息对于泥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相关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该文分析国内通信网络管理的现状,提出了通信本地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介绍了全组件化GIS软件在通信设备、网络数据库资源管理及各种电子地图集成中的应用,利用GIS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实现通信设备、线路、客户、网络规划、故障分析的动态管理、动态检测以及信息的及时发布,为实现通信行业的可视化、智能化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GIS与ANN整合技术在森林资源蓄积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MO和MATLAB平台,采用地理信息二次开发技术,建立了帽儿山林场老山实验站森林资源蓄积量评估和预测的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整合在GIS平台上整合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模拟计算老山实验站森林蓄积量。系统具有前后台数据传输功能,并实现了基于GIS的智能分析计算,为森林资源蓄积量的模拟和预测提供了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多源信息的集成与融合及其在遥感制图中的优化利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多源信息的集成和融合是地球信息科学领域的一大热点问题。它的意义和必要性与地球信息本身的特征、采集信息的手段特征及信息处理平台或系统的特点三方面紧密相联系。本文从不同传感器信息的集成和融合、遥感信息与非遥感地学信息的集成和融合、不同格式的 GIS数据的集成和复合三个方面研究了多源信息集成和融合的方法、前沿技术和应用领域,进而以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和制图任务为例,介绍了多源信息集成和融合技术在该项目中的优化应用实例,包括技术流程分析、信息源分析、多源信息在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和制图中的融合方法、从遥感图像解译信息到 GIS数据库的转换技术等。  相似文献   

19.
一、DM在GIS中的应用 DM(Data Mining数据挖掘)是指把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与数据库等技术结合起来,由计算机自动的从数据库或数据仓库中的大量数据中揭示出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并具有潜在价值的信息或模式,以解决数据量大而知识贫乏这一困扰专家系统(ES)的知识瓶颈问题的非平凡过程。这一概念一经提出,立即引起了学者、软件开发商和用户的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20.
杜金凤 《中国地名》2009,(12):68-69
地理信息系统(GIS)以空间数据为研究对象,在实现对空间数据的存储和操作的基础上进行空间分析和应用。当前,GIS逐渐向数据服务方向发展,数据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得到重视。本文主要介绍GIS数据库的管理模式、管理机制以及空间数据库中数据的存储模式等,目的是利用数据库技术实现地理数据的有效存储、管理和检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