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提高地名档案管理水平,实现服务的全面提升,是新时期地名档案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全国加快地名服务工程建设,实现五年规划的大环境下,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用现代化的手段管理地名档案、保护档案原件,延长档案寿命已成为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地名档案是人们从事地名工作最原始最直接的真实记录,同时也是地名工作者赖以生存和提高工作效率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当前的地名档案,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而且表现形态多种多样:文、表、图、卡、袋、册、盒、卷,文字的、声像的、图表的样样俱全,这是地名档案区别于其它文书档  相似文献   

3.
地名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变革、城乡建设的不断深入,地名档案的数量与日俱增。如何加快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使之最大限度地为社会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地服务,是地名档案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建设全新的建档模式出发,对地名档案的分级管理与分级建档、个体地名档案的建档方向及其作用做了粗浅地探讨。  相似文献   

4.
地名档案是人们从事地名工作最原始、最直接的真实记录,是地名工作赖以生存和提高工作效率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当前,地名档案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而且表现形态多种多样:以文、表、图、卡、袋、册、盒、卷等形式存在,有的以文字、声像、图表的形式存在,这是地名档案区别于其他文书档案之处。20世纪90年代,原中国地名委员会制定了《中国地名信息系统技术规范(试行)》,  相似文献   

5.
在保管好地名档案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地名档案信息资源,编制成各类档案文化产品,从而使档案工作走向市场,为社会服务。在地名编研工作中,如何突破旧有模式,实现地名档案编研工作崭新突破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姜同鉴  黄霞 《中国地名》2010,(8):57-57,59
档案数字化涉及档案馆内部许多部门,加强组织管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同样适合地名档案数字化与利用服务工作。各个档案馆涉及档案数字化加工和利用的内部组织机构设置不尽相同,但应按照效率优先的原则。在计算机环境下,把数据录入、鉴定、数字化加工、整理、数字化档案利用形成一个流水线,打破内部行政分工界限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乔云 《中国地名》2011,(6):63-63,65
房产地名档案信息系统,是房产地名档案管理和使用的有效工具,也是对房产地名实施规范管理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房产地名档案信息系统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系统框架的构建,尤其是软件系统的开发,距离成熟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因此,加快系统框架的构建,开发科学、适用的系统软件,进而实现房产地名档案系统的网络化管理,是摆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和档案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区划地名档案是历史真实记录,是现在和今后依法管界、依法治界、更名命名、地名规划的重要依据,是服务社会的基础性资料,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服务于国计民生、见证历史的永久记忆。但在实际工作中,个别地区对区划地名档案的管理却相对薄弱,存在诸多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区划地名档案的管理,将其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公众产品,服务社会,是一个严峻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地名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科学性较强的工作。它涉及面较广,同城乡建设、国防建设、公安交通、军事科研、外事旅游、邮电通讯、新闻出版等社会各个领域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地名管理是依据地名法规、实现地名标准化的重要手段,地名管理法规则是通过地名管理实现地名法制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建立健全地名管理法规,才能将地名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才能保证地名管理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黄伟 《中国地名》2014,(6):35-36
地名作为信息的载体,地名信息化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自2005年民政部启动和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战略举措以来,地名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界对地名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必须加快提升我国地名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地名档案的作用,以更加宽广的视角做好地名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大数据,又称“巨量资料”、“海量资料”,  相似文献   

11.
黄芳 《中国地名》2009,(12):51-51,53
地名档案数字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随着国家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实现地名档案数字化与政府信息化的同步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地名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是地名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及数字化的高速发展和推广应用也给地名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2.
王颖 《中国地名》2011,(3):55-55
涉密档案是我国档案资源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密工作做得是否到位,是否做到与国家建设同步,直接关系国民经济是否能够得到快速发展的大事。尤其涉密程度较高的地名信息网络、大比例尺的军事地名图集等档案的保密管理更为重要。因此,如何进一步强化档案保密工作,是当前亟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翟军 《中国地名》2014,(2):71-72
地名,作为人们从事社会和经济活动而广泛使用的媒介,与各种社会活动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经济越发达,通讯、交通、科技手段越先进,交往越频繁,地名的使用率就越高。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对地名进行有效地管理,让每一条地名都有户口,有出处,使地名档案在社会活动中获得最佳的工作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地名档案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朱江领 《中国地名》2011,(11):16-17
国家地名数据库3.0版(以下简称地名数据库)已正式启用,标志着我国的地名管理进入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管理阶段,是地名管理工作的重大突破,提升了地名公共服务工作质量和效率。特别是地名数据库对地名的分类较之国家第一次地名普查时对地名的分类显得更加细致,但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段玉元 《中国地名》2009,(12):26-26,28
地名档案的整理工作就是把地名工作中形成的地名文件材料进行分类,组成保管单位以及地名档案的分类编目工作。过去,地名档案处于分散,混乱,不规范的状况,尤其是基层部门的地名档案资料不齐全、整理不科学、书写不规范,这直接影响地名档案材料的完整和为社会提供服务。本人对如何做好地名档案管理工作,有如下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翟军 《中国地名》2013,(12):54-55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也是未来档案工作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开展地名档案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档案保管利用中的功能,有效促进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全面发展,是地名档案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刘丹 《中国地名》2011,(5):73-74
随着我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的开展,地名工作已经成为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之相适应的是地名档案工作管理体制的建立和服务体系的深入发展。历经20多年的发展,地名档案工作已初步得到规范,但是一些单位地名档案资料不齐全,整理不科学的现象仍不同程度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地名档案资料的完整和地名档案社会服务功能的全面发挥  相似文献   

18.
一、地名档案数字化 (一)地名档案数字化过程。 1.准备工作。在着手档案数字化之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①制订工作计划;②整理档案原件,实现档案目录数字化,为数字化的档案检索建立必要的目录数据库。  相似文献   

19.
乔云 《中国地名》2011,(5):74-75
房产地名档案是指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在房地产发证登记、房地产交易、房屋动拆迁、建设用地审批活动中形成的,以房产地籍为中心,具有地名注记意义的文字、图表、照片、磁介质软盘等材料的总合。房产地名档案形成后,地名则成为房产交易、继承、赠与、房屋的拆迁、翻改、扩建等活动得以实现的重要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城建声像档案是在城市规划、建设和和地名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利用声像技术和设备,对城市建设设施进行的录像、拍照、录音等,形成影像资料的总称。城建声像档案以它独特的视角,真实、生动地记录了一个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进程。城建声像档案也是城建档案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非常珍贵的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城建声像档案与纸质档案共同发挥着城建档案“记录历史,反映现实”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