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邯邢式铁矿是典型的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铁矿床,矿体大部分产于碳酸盐岩与燕山期岩浆岩的接触带内,并受其控制。邯邢地区广泛出露的中奥陶统碳酸岩盐地层,强烈的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以及优越的构造环境,为邯邢式铁矿的形成创造了十分理想的成矿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2.
邯邢式铁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邯邢式铁矿为我国一大类型铁矿床,它有一定的赋存条件,有一定的地层位置,因此也有较适合其成矿规律的找矿方向,本文对邯邢式铁矿的地质特征、成矿规律有一定认识,指出邯邢式铁矿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华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矽卡岩型富铁矿床集中区,但目前对区域铁矿床的成矿年代学研究尚不系统和全面,从而制约了对其成矿构造背景的理解。山东莱芜张家洼矽卡岩型铁矿床是华北克拉通东部最重要平炉富铁矿产地之一,铁矿体主要赋存于早白垩世矿山岩体与中奥陶统碳酸盐岩的接触带、石炭系本溪组与奥陶系间不整合面的层间构造破碎带。金云母是张家洼铁矿床最主要的含水矽卡岩矿物,且与磁铁矿密切共生,对其进行40Ar/39Ar定年可为张家洼铁矿床的成矿时代提供约束。本文对张家洼铁矿床I号矿区和港里矿区的两件金云母单矿物样品进行了激光阶段加热40Ar/39Ar同位素分析,获得很好的坪年龄,分别为129. 7±0. 8 Ma和131. 5±1. 2 Ma (2σ)。上述年龄数据与矿山岩体的锆石和矽卡岩中热液榍石的U- Pb年龄一致,证实张家洼铁矿床的成矿时代为130 Ma左右。对张家洼及华北克拉通其他矽卡岩型铁矿床现有同位素年龄数据的综合分析表明,整个华北克拉通内的矽卡岩型铁矿成矿作用具有同时性和爆发性,绝多大数矿床均形成于130 Ma左右,指示华北地区大规模矽卡岩型铁成矿作用是对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和破坏的响应。  相似文献   

4.
中奥陶统蒸发岩对邯邢式铁(硫)矿床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邯邢式铁矿床具有一般所谓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矿床的特点;矿化受岩浆岩,地层和构造的控制,有强烈的热液蚀变,以磁铁矿矿石为主,伴有硫(钴、铜)等有用组分,可综合利用。对这类矿床成因的认识,在七十年代之前以“接触交代—矽卡岩成矿说”占统治地位;1975年王曰伦等主张“火山岩成矿说”。近年来邯邢地区铁  相似文献   

5.
<正>矽卡岩铁矿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富铁矿类型,探明的富铁矿储量全国富铁矿储量的60%左右(赵一鸣,2013)。邯邢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矽卡岩型铁矿床集中区,迄今已发现大、中、小型矿床100多个,已探明储量约10亿吨(郑建明,2007)。西石门铁矿是邯邢地区典型的大型的矽卡岩型铁矿床(储量约1.1亿吨),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成矿年代学、矽卡岩矿物学、磁铁矿矿物学  相似文献   

6.
论邯邢式铁矿成矿构造控制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邯邢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铁矿产地之一。长期以来,该区的接触交代型铁矿床被认为是“大冶式铁矿床。”七十年代以来,由于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该类型矿床具有其不同于“大冶式”的特点,故被前华北地质研究所的研究者划为接触交代型铁矿床的一个亚类,命名曰“邯邢式”铁矿床。邯邢地区处于华北大陆裂谷带之西侧,属板内太行断块的范畴。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涉县符山铁矿石榴子石特征及其形成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符山铁矿是所谓“邯邢式”铁矿中较典型的中等矿床,石榴子石作为主要的矽卡岩矿物,其成分变化较大,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反映了形成时物理、化学条件的不同。本文对石榴子石进行了矿床矿物学研究,总结了该矿区石榴子石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并讨论了不同石榴子石的形成条件以及和成矿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冀南邯邢式铁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阐明冀南邯邢地区接触交代型邯邢式铁矿的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从构造、成矿母岩、矿化围岩等三个方面来分析邯邢式铁矿的成矿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9.
邯邢式铁矿是河北省重要的铁矿成因类型,已经探明资源储量达到8.7亿吨。以往在该地区经过了由高磁异常验证-复杂异常查证-低缓异常查证的过程,实践证明磁法找矿为邯邢式铁矿找矿的基本方法。随着找矿难度的逐步加大,对地质控矿条件的分析越来越重要。目前,该地区浅部铁矿资源基本探明,正在该地区开展邯邢式铁矿的深部找矿工作。回顾原来的找矿方法,对今后开展工作是十分有益的。本文以邯邢式铁矿的岩矿石物性(磁化率、密度、电阻率等)特点为主要依据,在前人实验的基础上,提出重磁电综合物探方法是今后邯邢式铁矿的找矿方法的发展方向,加强物探数据的综合处理和地质成矿条件相结合是该地区进行深部找矿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0.
大王庄铁矿床为华北克拉通南缘永城—淮北矽卡岩型铁(铜金)矿集区最近取得重要勘查进展的中型铁矿床,累计探明资源储量1445.29万t,但迄今尚无对该矿床的任何研究报导。以河南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成果为依托,对大王庄矿床的成矿规律和地质特征作一初步总结,研究认为,大王庄铁矿床产生于中奥陶统碳酸盐岩和燕山期花岗岩的外接触带,属于邯邢式矽卡岩型铁矿床。永城复式背斜控制了该区矿体的分布,背斜轴部是成矿的主要场所,层间薄弱带、裂隙等构造为含矿流体的汇聚提供了赋矿空间。磁铁矿石和围岩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磁性差异,对于被新生界沉积物(平均厚140余米)全覆盖的大王庄铁矿区,可利用地磁异常作为主要的找矿手段。  相似文献   

11.
邯邢地区京广铁路以东隐伏富铁矿资源潜力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柳生 《矿产与地质》2008,22(4):314-318
“邯邢式”铁矿是产于以奥陶系为主的灰岩和中性偏碱性为主的岩体形成的接触交代型富铁矿。通过深入研究,认为京广铁路以东获得的6个航磁异常,具有寻找隐伏的“邯邢式”富铁矿的潜力,应加大对该区寻找隐伏磁铁矿资源的力度。  相似文献   

12.
崇义东铁矿三矿体赋存于闪长岩与石灰岩的接触带中。闪长岩体呈岩株状侵入于奥陶系中统石灰岩中,形成邯邢式铁矿床。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控矿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邯邢地区以往找铁矿的物探方法。在总结分析邯邢式铁矿岩(矿)石的物性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在该区所做的一些探索性工作和目前隐伏矿勘探技术发展大趋势,提出在邯邢地区邯邢式铁矿今后找矿中运用综合性物探方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同时分析了有利条件与不足,并提出了今后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用五位一体找矿模式实现白涧铁矿深部找矿新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综合分析邯邢地区铁矿有利条件,提出了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物探异常“五位一体”的找矿模式,确立了深部找矿新原则,利用这个原则对白涧铁矿进行重新认识,综合分析预测白涧矿区为一埋藏较深、规模较大、品位较高的隐伏产出的邯邢式铁矿床.2006~2010年对白涧铁矿进行了工作,得到了验证,实现了深部找矿新突破,使白涧铁矿成为邯邢地区最大的接触交代式铁矿,是用五位一体找矿模式深部找矿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15.
华北陆块铁矿床地质特征和资源潜力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华北陆块是我国重要铁矿资源的分布区,铁矿石主要开采区,也是我国钢铁工业的重要分布区。区内保有铁矿资源储量299.48亿吨,占全国总资源储量51.94%。区内各省市的铁矿资源分布极不均匀,以辽宁、河北、山西三省铁矿资源最为集中,其资源储量达220.26亿吨,占全区总铁矿资源储量75.55%。区内矿床类型较为齐全,主要的有(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接触交代型铁矿床、岩浆型铁矿床、复合成矿作用型铁矿床、沉积型铁矿床、热液型铁矿床、海相火山岩型铁矿床等,其中以(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最为重要,其资源储量占全区总资源储量84.02%;其次为邯邢式接触交代型铁矿床,资源储量占全区总资源储量6.19%。该区铁矿床从太古宙到新生代都有产出,但不同地质时期产出铁矿床类型和规模不尽相同,并与区内地壳演化的特征紧密相关。太古宙是区内最重要的地质时期,该时期形成铁矿资源储量占总资源储量79.87%,广泛分布在各古老结晶基底的变质岩系内。其次为元古宙和中生代,它们资源储量分别占总资源储量的12.6%和7.06%。该区铁矿资源寻找的主要类型是条带状铁建造型铁矿床,其次是邯邢式。除上述两个主要类型外,各省根据各自地质特征,对河北岩浆型大庙式,山东热液型朱崖式等其它铁矿类型,也需要进行地质找矿。该区资源潜力还是较大的。  相似文献   

16.
河南安林地区铁矿床控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地区接触交代型磁铁矿床是我国重要的富铁矿,其因品位高,埋藏浅,矿石简单易加工而受到高度的重视,该矿床类型广泛分布于河北邯邢地区,山东莱芜、淄博、济南地区,河南安林地区,山西临汾、狐偃山和西安里地区等地,累计探明资源储量达17.97亿t(沈保丰等,2006),该矿床类型以河北邯郸、邢台一带最发育,研究较详细,人们又称之为邯邢式铁矿。经过上世纪  相似文献   

17.
膏盐层在矽卡岩型铁矿成矿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延河  谢桂青  段超  韩丹  王成玉 《地质学报》2013,87(9):1324-1334
矽卡岩型铁矿是我国富铁矿的重要类型,约占全国富铁矿总储量的60%。虽然膏盐层与矽卡岩型铁矿的关系已引起部分矿床学家的关注,但膏盐层的控矿机制尚不清楚。本文以我国最重要的大冶式和邯邢式矽卡岩型铁矿为例,探讨了膏盐层在矽卡岩型铁矿成矿中的作用。膏盐层富含碳酸盐、石膏和石盐等,不仅可以为成矿提供大量Na+、Cl-、CO32+等矿化剂,使围岩发生钠长石化、方柱石化(氯化)和矽卡岩化等蚀变,使Fe2+以NaFe-Cl等络合物形式搬运,膏盐层还是地壳深处最重要的氧化障,能够将硅酸盐熔体和成矿溶液中的Fe2+氧化成Fe3+,富集形成铁矿床,是矽卡岩型铁矿成矿的关键因素。大冶地区的膏盐层属于中三叠统下部的嘉陵江组,邯邢地区的膏盐层属于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峰峰组。大冶和邯邢式矽卡岩型铁矿中硫化物的δ34SV-CDT值异常高,计算结果表明矿床中约80%的硫来自膏盐层硫酸盐的还原,还原温度多在500℃以上,但硫化物的沉淀温度相对较低,就位时间稍晚;硫酸盐的δ34SV-CDT值和还原温度越高,硫化物的δ34SV-CDT值越高,原始岩浆硫所占比例越高,硫化物的δ34SV-CDT值越低。当炽热的岩浆与膏盐层(CaSO4)发生同化混染时,SO42-将硅酸盐熔体中的Fe2+氧化成Fe3+,Fe3+无法进入硅酸盐矿物晶格,而形成Fe3O4/Fe2O3进入熔体,铁氧化物在磷、氯化钠、水等挥发分和盐类物质的作用下在岩浆房中与硅酸盐熔体发生不混熔,形成铁矿浆,沿构造有利部位贯入,形成矿浆型铁矿床。在矽卡岩型铁矿床中,矿浆充填型和热液交代型矿体同时存在,二者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分带性,有时渐变过渡,矿浆充填型铁矿体通常位于深部靠近成矿岩体的部位,而热液交代型铁矿体位于成矿流体运移的前方。在SO42-氧化Fe2+的同时自身被还原为S2-,与Fe2+结合形成硫铁矿,分布在铁矿的上部或边部。  相似文献   

18.
张岱岳 《地质与勘探》2024,60(2):244-264
河北中关铁矿是“邯邢式”矽卡岩铁矿的代表矿床,本文将中关铁矿床成矿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干矽卡岩阶段、湿矽卡岩阶段、氧化物阶段、铁铜硫化物阶段和铅锌硫化物阶段。对湿矽卡岩阶段、氧化物阶段和铁铜硫化物阶段的金属矿物(包括黄铁矿、磁铁矿、赤铁矿等)开展电子探针测试,并且对这三个成矿阶段的代表性磁铁矿进行LA-ICP-MS微量元素测试,旨在查明中关铁矿床中Co的赋存状态以及在矿床不同成矿阶段的分布规律,探讨Co元素迁移演化-沉淀机制。研究结果表明,Co主要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于黄铁矿中。不同成矿阶段的Co元素分布不均匀,氧化物阶段黄铁矿和磁铁矿中的Co含量最高,分别为0.12%~1.39%、41×10-6~76×10-6;铁铜硫化物阶段黄铁矿大量出现,且Co含量相对较高,为BDL~0.45%,同时期条带状磁铁矿为32×10-6~71×10-6,故此阶段为Co元素最主要的富集阶段。湿矽卡岩阶段为较高温、弱氧化条件,氧化物阶段温度逐渐降低,氧逸度增加,Co可能主要以CoCl42?形式络合迁移;铁铜硫化物阶段温度进一步降低,但还原性增加,Co可能主要以CoCl42?和Co(HS)+形式络合迁移。温度降低以及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可能是控制Co沉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邯邢式铁矿是中国著名的铁矿类型之一.近年来,在邯邢地区采用深钻对白涧铁矿低缓磁异常区进行了验证,在孔深592.74~1 040.52 m处发现了厚度大、埋藏深、规模大、品位高的隐伏邯邢式铁矿,表明该区具有深部找矿的巨大潜力.通过对白涧矿区的综合找矿探测方法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对白涧铁矿深部隐伏铁矿的预测分析,证实了高精度重、磁方法相结合是寻找该类铁矿最有效的方法.EH-4电磁测深方法通过探测深部隐伏岩体的起伏变化,进而预测和发现盲矿体,是一种间接预测隐伏矿分布的有效方法.针对邯邢地区地表及地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重、磁、电干扰,该研究加强了实地干扰源的详细调查和室内资料的相关滤波、圆滑处理、位场的转换、异常正反演解释的研究工作,认为加强赋矿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和重、磁综合异常"五位一体"的深部综合找矿模式,是寻找邯邢式铁矿深部矿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从邯邢式铁矿某些蚀变矿物学特征探讨矿床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晓峰 《矿床地质》1987,6(3):57-67
燕山中期岩浆同化混染中奥陶统含蒸发岩层的碳酸盐岩形成富钠和挥发组分的岩浆,为岩浆后期及期后钠化、矽卡岩化及热液蚀变提供了主要物源。钠化过程中萃取了铝硅酸盐岩中的铁、钾、钙及镁等,之后,含矿气液沿减压释放带迁移,并聚集交代成矿。对某些蚀变矿物特征的研究表明,钠化、矽卡岩化和热液蚀变是交代成矿作用的统一过程.蚀变矿物学特征,不仅揭示了该矿床形成时的地质环境、物理化学条件及其演化过程的规律,并且对邯邢式铁矿床的找矿评价具有标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