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天文爱好者》2012,(4):58-59
爱好者观测: 这两个星系都属于比较容易观测的类型,用一架小望远镜就可以看到。M81据说有经验的爱好者可以用肉眼看见,用望远镜能看得比较清楚。M82离M81十分近,亮度也不算低,观测也较为容易。是M81和M82周围没有什么显著的亮,因此对于新手来说要找到它们可能还有一点困难的。  相似文献   

2.
逐旭 《天文爱好者》2011,(11):60-61
爱好者观测:M33的一大特点是弥散,表面亮度低,因此使用较小的放大倍率反而能取得非常好的观测效果,而若使用较大的放大倍率则难以看到它,即便你可以确定它就在你的视场内。在天气极好的情况下,M33可以用肉眼看见,若有~个小的双筒望远镜则可以看得更清楚;但如果使用中等口径以上的望远镜又不幸地用了一个高倍目镜,要看到它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3.
逐旭 《天文爱好者》2011,(10):58-59
爱好者观测: 在没有光害、天气情况足够好的情况下,M31肉眼隐约可见。在条件略差的情况下,用一架小望远镜也很容易找到。但一般目视观测到的只是M31的中央核球区域,周围部分利用照相机比较容易拍得清楚。M31的两个伴星系M32与H110用中小口径的望远镜也能找到,但直接目视观测对新手来说比较困难,相比较而言照相观测就要容易得多。  相似文献   

4.
这几个天体中,C14就是著名的英仙座双星团,在天气睛好的情况下用肉眼就可以观测到。C15用7×50的双筒望远镜观测起来略有些困难,使用口径在70mm以上的望远镜可以获得较好的观测效果。C16可以用7×50的双筒望远镜进行观测。C17和C18十分暗弱,  相似文献   

5.
爱好者观测: 这几个天体中,M97因为在绿光波段有非常强的辐射,所以其视星等(9.9)比照相星等(12.0)高许多,因而它的目视观测并不是非常困难。用10×50mm的双筒望远镜就能找到它,而用一个10cm左右口径的望远镜就能比较容易地看到它的圆面。但是若要看到那双猫头鹰的眼睛,就需要再大一点的望远镜了。  相似文献   

6.
爱好者观测 这几个天体中,观测M101较为容易。M101在梅西叶星表中算是角直径比较大的星系,一般情况下用7×50的双简望远镜就能观测到,呈现暗淡的星云状,但要看见旋臂比较困难。而M95、M96和M105都属于梅西叶星表中比较难观测的天体,用7×50双筒望远镜勉强可见,要用口径10cm以上乃至15cm的望远镜才能看得比较好,在小望远镜中它们可以被收进同一个视场中。  相似文献   

7.
逐旭 《天文爱好者》2014,(11):78-80
爱好者观测 这次介绍的天体中,C41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毕星团,对它的观测不用多说了,肉眼可见,用双筒望远镜看效果更佳,而C39(NGC 2392)在双筒望远镜或者低倍镜下呈恒星状,因此很容易错过,要看清楚它的圆面大约要4英寸(116mm)望远镜加上高倍(72x)镜才行。剩下的几个天体C40(NGC 3626)、C42(NGC 7006)、C43(NGC 7814)和C44(NGC7479)都非常暗弱,要用100mm以上的望远镜才能看到。  相似文献   

8.
秋高气爽的九月,天象剧场也逐渐热闹起来。秋分前后的夜晚,是一年中偶发流星出现最为频繁的时段。尤其是到了后半夜,如果赶上晴天,每小时看到二三十颗偶发流星都不成问题。与此同时,秋夜星空也不乏看点,美丽的仙女座星系M31肉眼可见,三角座星系M33等深空天体也是天文爱好者热哀的观测目标。除此之外,天王星将于本月迎来冲日,观测条件较好。  相似文献   

9.
2008年是北半球彗星观测相对平淡的一年,除了三颗(8P/塔特尔彗星、C/2007W1博阿蒂尼彗星和C/2008A1麦克诺特彗星)勉强达到肉眼可见的彗星以外并没有太多亮点。倒是年初新疆星明天文台利用CCD巡天发现的陈-高彗星(C/2008C1)给国人带来了意外的·凉喜,这也是继2002年河南张大庆先生发现池谷-张彗星后国内爱好者独立发现的第二颗彗星。  相似文献   

10.
M51系统包含巨旋涡星系M51和相对较大且较近的伴星系NGC 5195。M51离银河系较近,由尘埃消光带来的观测不确定性也就不十分显著,从而可以得到较详细的星系结构。自M51被发现至今,从射电波段到X射线波段都已获得了丰富的观测资料。主要介绍了M51的多波段观测成果和数值模拟研究,并概述了对其伴星系NGC 5195的观测。  相似文献   

11.
逐旭 《天文爱好者》2012,(12):58-59
爱好者观测这几个星系都属于梅西叶天体中亮度偏暗的,加上混杂在星系团中,对于新手来说难度不小。罗纳德·斯托扬(RonaldStoyan)等人所编著的《ATLASoftheMESSIEROBJECTSHIGHLIGHTSOFTHEDEEPSKY》记载M89和H90都接近10×50mm望远镜观测的极限,而H91用这个级别的望远镜根本无法观测到。  相似文献   

12.
利用基于自校正和CLEAN算法的现代VLBI混合成图技术,对Pearson等人于1976年观测得到的类星体3C286在18cm波段上的VLBI数据重新作了自理。由此得到的图像要大大好于最初的自理结果,也获得了更多的有用信息。用几个Gauss模型去拟合校正后的UV数据,发现中央亮区可以被分解为两个致密结构,这与后来的高辨率观测相一致。与不同历元的VLBI观测结果相比较,发现这两个致密结构间的距离不但  相似文献   

13.
爱好者观测 H65和M66在天球上的距离十分接近,若使用10X50的双筒望远镜观测,可以看到一对星云状的小点,使用1喱米的望远镜可以看出大致的外形。而M98、M99和H100的观测就要难一些。这其中M100和DM99观测相对容易,通过10X50的双筒望远镜还是可以看到—个模糊的星云状天体,但M98就要暗淡许多,10X50的双简望远镜只能隐约看到。  相似文献   

14.
这三个星系都位于猎犬座。虽然猎犬座本身是一个非常暗淡的星座,但这三个星系在所有梅西叶天体中还是比较明亮的。用7×50mm的双筒望远镜可以找到它们,而再大一些口径的望远镜就能看出一些细节。在这三个星系中,H51是最为容易观测的,用一架100mm左右的望远镜就能看清它和它的伴星系NGC5195。M63整体看起来就是一团云雾状,而M94的核心非常明亮,  相似文献   

15.
进入六月,除水星外肉眼可见的几颗大行星观测条件都还不错。前半夜的主要观测目标是金星、火星和土星,它们之间的角距离也在逐渐缩小。后半夜木星升起,我们又有机会一睹这颗太阳系内最大行星的风采了。6月21日是夏至节气,当天北半球白昼是一年中最长的,而夜晚最短,且越往北越短。在北极圈以内地区当天太阳将不会落到地平线下,这就是所谓的极昼现象。  相似文献   

16.
入秋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晴天的概率明显增大,天气更加有利于天文观测,而9月的夜空也不会让大家失望。首先是接近秋分,偶发流星明显增多,而同期活跃的流星群也不少。其次是木星升起时间逐渐提前到前半夜,观测条件越来越好,借助望远镜我们可以看到它表面的云带和四个较亮的卫星。最后,秋夜星空中的仙女座星系M31、三角座星系M33以及很多星云、星团等深空天体非常适合目视和照相观测。看来在9月中旬的几个无月夜里,大家又要熬上几个通宵了。  相似文献   

17.
逐旭 《天文爱好者》2013,(10):66-67
M27应该是梅西叶天体中最容易寻找的一个行星状星云,用7×50mm的双筒望远镜就能找到它。剩下的几个球状星团中只有M55观测较为容易,使用7×50mm的双筒望远镜可以看清它的外形。  相似文献   

18.
利用基于自校正和CLEAN算法的现代VLBI混合成图技术,对Pearson等人于1976年观测得到的类星体 3C 286在 18 cm波段上的 VLBI数据重新作了处理.由此得到的图像要大大好于最初的处理结果,也获得了更多的有用信息.用几个Gauss模型去拟合校正后的UV数据,发现中央亮区可以被分解为两个致密结构,这与后来的高分辨率观测相一致.与不同历元的VLBI观测结果相比较,发现这两个致密结构间的距离不但在同一时间随观测频率变化,而且很有可能在同一观测频率上随时间变化.  相似文献   

19.
追星一族     
M42,猎户座大星云,肉眼依稀可见,形状如鸟儿展翅。在7×50双筒望远镜中观测,非常抢眼。用20×50的双筒望远镜观测,可以看见大星云内部的四边形聚星。在8cm望远镜中,非常美丽。M42在照片中略  相似文献   

20.
这次介绍的几个天体总体观测难度都比较大。C20(NGC7000)离著名的天津四非常接近,只有大约3。,相信不少爱好者都用手里的相机拍到过它。至于肉眼观测,有些人坚持认为在天气条件非常好的情况下可以用裸眼看到它,不过一般至少需要用一台双筒望远镜才能看到。与其他单位面积亮度偏低的天体类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