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文爱好者》2009,(5):65-67
欧洲航天局于2009年3月17日用俄罗斯火箭轰鸣号发射了“地球重力场和静态洋流探测”(Gravity field and steady-state Ocean Explorer——简称GOCE)卫星。GOCE——也译为重力场和稳恒态海洋环流探索者,属于“地球探索者”系列卫星的首颗,可对地球的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冰冻圈和地球内部进行最前沿研究。  相似文献   

2.
2012年1月27日,一颗公共汽车大小的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距离地球最近时只有6万千米。这颗名为“2012BX34”的小行星位列20颗最接近地球的小行星之首。尽管它没有对地球造成威胁。但再次向地球人敲响了警钟,要加速研究如何防止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方法和技术了,因为小行星撞击地球是世界上四大突发巨大灾难之一,早晚有一天会撞击地球。  相似文献   

3.
世界标准时间2012年10月12日18:15,第二批两颗欧洲“伽利略-在轨验证”(Galileo—IOV)主星在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顺利升空,进入距地23222千米高的中地球轨道,此举是欧洲导航系统向前迈进的重要一步。这两颗名为“大卫”和“斯福”的卫星与2011年10月21日发射的第一批两颗“伽利略-在轨验证”几乎一模一样,它们组成一个迷你的卫星星座,可对全系统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4.
章动与极移 地球的自转实质上是地球作为一个天体绕质心作“定点转动”,地球又与它的卫星月球一起绕太阳公转,绕地月的共同质心作旋转运动。因为地一月系统的质心在地球本体内,故使地球自转轴的方向既在空间变化,又在地球的本体内变化;空间变化表现为“章动”和“岁差”;本体变化表现为地极的迁移(如周年极移、钱德勒摆动等)。举例来说,  相似文献   

5.
美国科学家警告2012年地球可能遭遇百年未遇的“超级太阳风暴” 据新闻媒体最近报道,格林尼治时间2011年3月9日23点23分(北京时间3月10日7点23分),太阳表面再次发生一次强耀斑爆发。在地球轨道运行的卫星测量结果显示,这是一次X1.5级的爆发事件。爆发位置位于太阳黑子1166群。  相似文献   

6.
王青 《天文爱好者》2010,(11):51-53
1957年11月3日太空犬“莱卡”搭乘前苏联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2号进入太空,成为第一只进入地球轨道的狗。 1915年11月6日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最后建成广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的引力论在本质上完全不同于牛顿的引力论,但人们根据日常的生活经验却分辨不出它们的差异。为了判别这种差异,爱因斯坦于1915年11月提出三个可供实验验证的推论。  相似文献   

7.
针对近来外国和俄罗斯一些媒体称中国卫星碎片会撞到“国际空间站”的言论,俄罗斯航天局新闻中心主任亚历山大·沃洛皮耶夫2008年2月2日称,这是夸张说法,以匿名方式向媒体散布“国际空间站”会受到中国卫星碎片威胁的言论是有特别企图的,这是为了转移公众对美国侦察卫星不久将会坠落这一事实的注意力,俄飞行管理中心不准备因此对“国际空间站”轨道进行矫正,该空间站处于俄飞行管理中心弹道专家严密监控当中,目前没必要进行任何规模调整。  相似文献   

8.
中高轨卫星广播星历精度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GPS广播星历参数具有物理意义明确、参数少、精度高等优点,可以考虑将它应用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但是GPS系统的卫星构成比较单一,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可能包含中地球轨道 (MEO)、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和地球静止轨道(GEO)等多种不同类型的中高轨卫星。分析了采用GPS广播星历参数时,MEO、IGSO和GEO卫星的广播星历拟合精度,特别讨论了轨道倾角接近于0的GEO卫星的广播星历拟合精度,并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计算表明,对于 MEO卫星,2 h的广播星历拟合精度(三维位置)可达厘米级;对于IGSO卫星和轨道倾角较大的GEO卫星,4 h的广播星历拟合精度约为0.1 m,径向位置误差在厘米量级;而对于轨道倾角接近于0的GEO卫星,若不采取特殊措施,由于轨道倾角和升交点经度统计相关,其广播星历拟合精度很差,为此提出了一种坐标转换方法。采用此方法后的广播星历拟合精度可达0.1 m,径向位置误差为厘米量级。  相似文献   

9.
用中国卫星激光测距资料解算地球定向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我国SLR网卫星Lageosl的激光测距资料独立测定地球定向参数EOP的可能性和可达到的精度,选取了2001年4月19日—5月30日,2001年9月1日—10月30日这两时段国内SLR网对Lageosl卫星激光测距资料,用SHORDE软件估算地球定向参数,并在同样的时间段内用全球的Lageosl卫星的激光测距资料也测定地球定向参数,分别将两序列的地球定向参数与IERS的EOPc04序列进行比较,其外符精度分别为:X_p、Y_p4—5mas、D_r-0.32ms(用目内资料解算的),X_p、Y_p1—0.35mas、D_(r1)-0.03ms(用全球的激光资料解算的).  相似文献   

10.
GPS应用于地球动力学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GPS卫星系统的现代化以及IGS(International GPS Service)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GPS技术在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包括国际地球参考架的建立与维护,固体地球形变和海平面变化的监测,科学卫星轨道的确定以及全球和中国地壳运动、地球定向参数的监测,GPS在大气研究和气象预报中的最新进展;评述了GPS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与SLR测量之间存在的系统偏差、GPS技术本身可能存在的周年变化和GPS卫星天线相位中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介绍了陆地系列地球资源卫星的轨道特征,并以陆地—5号资源卫星为例,根据南山站的座标计算出该站对陆地—5号资源卫星的可观测范围及以该站为中心的卫星的覆盖区域。  相似文献   

12.
随着地球卫星在资源、导航定位、授时、跟踪以及数据中继等经济和军事领域的作用不断增强,传统的测距测速技术已无法满足对卫星定位精度的实际需求。由于VLBI技术具有高精度角分辨率的特点,人们尝试将其应用于人造地球卫星的观测。针对卫星VLBI观测方面,首先介绍了卫星VLBI观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与传统河外射电源VLBI观测的差异,然后介绍了中外学者应用VLBI技术进行地球卫星观测的研究进展及相关成果,最后对以往近地卫星VLBI观测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讨论了目前以及将来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周旭华  吴斌 《天文学报》2002,43(3):327-332
大气、固体地球及海洋组成了一个复杂、变化的地球动力学系统,这一系统中的任一质量分布变化都将产生地球引力场变化。采用全球7000多个地面气象台站的月平均降水及温度资料、NCEP提供气压月均值、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资料和WOA98海水温度及盐度模型计算了大气、陆地水储量和海水质量分布变化引起地球低阶引力场系数变化。比较综合大气、陆地水储量和海水质量分布变化对带谐项J2,J3,J4影响的计算结果和人卫激光卫星的测定结果,可以看出,大气、陆地水储量和海水质量分布变化是引起地球低阶引力场系数周年变化的重要激发源。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介绍了陆地系列地球资源卫星的轨道特征,并以陆地-5号资源卫星为例,根据地南山站的座标计算出该站对陆地-5号资源卫星的可观测范围及以该站为中心的卫星的覆盖区域。  相似文献   

15.
康普顿γ射线天文台(Compton Gama Ray Observatory缩写CGRO)1991年4月5日由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2000年6月4日经人工诱导,安全地坠入地球大气层,前后在太空服役9年,为γ射线天文学立下了丰功伟绩。值此“康普顿”发射10周年之际,谨写此文,以为纪念。  相似文献   

16.
《天文爱好者》2012,(7):19-23
美国宇航局大视场红外巡天探测器的观测对太阳系中的潜在:威胁小行星进行了迄今最好的评估,其结果给出了有关它们总数、起源和可能危险性的新信息。潜在威胁小行星是近地小行星中的一类。它们到地球轨道的距离非常小,不足800万千米;同时它们还足够大,可以穿过地球大气,引发区域性甚至更大范围的破坏。这些新的结果来自红外巡天探测器的小行星观测项目,它采样了107颗潜在威胁小行星,并由此对其整个族群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7.
海洋浮标是一种现代化的海洋观测设施,它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稳定可靠地收集海洋环境资料的能力,并利用通信卫星把采集的数据发送到陆地上的数据中心.卫星通信主要是通过地球静止卫星来实现.在洋流、大气环流等外力作用下,浮标会发生一定角度的摆动,本文重点考察了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在浮标摆动坐标系中的运动,给出了卫星运动轨迹的计算方法,以指导浮标通信天线的赋性波束设计.  相似文献   

18.
黄文耿  古士芬  沈华 《天文学报》2007,48(3):311-317
2004年12月27日世界时21时30分,一个非常强的γ射线暴扫过地球,它使得暴露在这次事件中的地球高层大气产生额外电离.在爆发期间,地球上多个甚低频(VLF)电波台站都同时观测到了电离层突然骚扰(SID)事件.对GOES卫星的X射线数据、ACE卫星的太阳风和行星际数据以及理论分析表明,地球上观测到的SID事件是由GRB041227引起的.另外,利用国际GPS服务网(IGS)提供的观测数据,采用相干求和的数据处理方法研究了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对这次γ射线暴的响应.结果表明,SGR1806-20产生的GRB041227对地球电离层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在爆发期间,平均电离层TEC有一定的增加,其最大增加值约0.04TECU(1TECU=10~(16)el/m~2),产生效果与一个C级或者低于C级的太阳耀斑相当.计算结果还表明了遥远的天体也能对地球的近地空间环境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之前的系列文章中我们简要概述了紫外波段的天文卫星。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介绍可见光波段的空间天文设备。可见光波段也就是人眼看到的电磁波谱范围,由于地球大气在这一波段的透明度很高。所以从天文学诞生开始,人类都是通过眼睛、或是地面上的可见光天文设备直接进行星空观测的,这也是可见光波段天文卫p星的发展滞后于其他波段卫星的原因。人类在可见光波段的第一个天文卫星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才上天,这就是欧洲的“依巴谷”卫星。  相似文献   

20.
刘林 《天文学报》1997,38(2):191-203
为了对卫星轨道径向位置误差进行分析,本文将给出由地球北球形引力位引起的卫星径向摄动表达式。它将同时包含完整的卫星轨道道偏心率的0阶和1阶项,并给出径向位置摄动空间分布的一种简单计算方法,它可明显地节省计算机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