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中国天文学会、中国水利学会、元史研究会、中科院自然史所、中国科学技术馆等单位和邢台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纪念郭守敬诞辰770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0月19日至22日在河北省邢台市隆重举行。 郭守敬是我国元代杰出的科学家,诞生于邢台,邢台市为了纪念先贤,启迪后人,1984年为其建造了纪念馆。郭  相似文献   

2.
简讯     
简讯第八届国际郭守敬天体物理讲习班在邢台举行今年9月10~15日第八届国际郭守敬天体物理讲习班在元代卓越科学家郭守敬的故乡一邢台举行,来自美、法、德、日本等国家的著名专家、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等回3个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  相似文献   

3.
《天文爱好者》2012,(12):24-29
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在长城之外、燕山群峰中,坐落着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的郭守敬望远镜(LargeSkyAreaMulti-ObjectF1breSpectroscopyTelescope,简称LAMOST)。这座2011年正式投入运行的巨无霸,由我国科研人员自主研制,主要任务是对天体进行“户口普查”,一次可得多至4000个天体的光谱,将成为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而且也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大视场(野)望远镜。  相似文献   

4.
郭守敬的玲珑仪 上期曾说到,在我国古代的诸多浑象中,假天仪是最近于现代天象仪概念的。那么在苏颂与韩公廉的“假天仪”之后,这种仪器还有什么发展呢?有人认为元代著名天文家郭守敬曾制造出新的假天仪——玲珑仪。  相似文献   

5.
走进乌站  1998年8月,第13届郭守敬国际天体物理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天文站举行,有许多国际著名的天文学家聚集在这里,其中有美国科学院院士、科罗拉多大学教授麦克雷,美国科学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奥斯特里克尔,俄国科学院院士、空间研究所所长萨尼耶夫,德国天体物理?..  相似文献   

6.
在著名天文学家王恂(1235~1281)和郭守敬(1231~1316)等的主持下,在今天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在的地方,建立了当日寸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机构——太史院和司天台。太史院占地面积11300多平方米,主体是一座高17米的司天台(比现在的古观象台高2米)。台分三层,最上一层放置郭守敬设计的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简仪和仰仪等,  相似文献   

7.
郭守敬望远镜每日产生海量观测数据,数据处理涉及观测计划生成、二维和一维数据分析、参数测量、质量控制和光谱释放等诸多环节。为了更高效地获取、处理、分析和发布数据以及及时解决数据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开展了郭守敬望远镜数据流与光谱质量控制研究。首先,深入研究郭守敬望远镜系统数据流和工作流程,结合关系型数据库进行数据建模,实现基于Linux的MySQL数据库系统,将数据处理和发布各个环节有机串联并融合在一起;然后,基于该数据库系统,定义光谱质量控制模型,建立光谱质量控制系统,严格控制光谱质量和光谱产出的各个环节,从而为优质的光谱资源释放提供保障。该数据流与光谱质量控制系统可以很好地满足望远镜数据处理和数据管理的需要,是可以扩展至同类望远镜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的一种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8.
贫金属星因其内在蕴涵着银河系早期化学元素形成和演化等信息,所以他们对银河系及宇宙早期形成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贫金属星的搜寻与研究已成为天文学的一大国际研究热点。随着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试运行的开展及数据的积累,我国已具备自主开展此领域研究工作的有力观测设备及数据资源。通过采用有效的的测量方法,对郭守敬望远镜试观期获得的低分辨率(R≈2 000)恒星光谱数据进行恒星大气物理参数测量,新发现了8颗[Fe/H]-1.00 dex的贫金属星候选体,其中1颗[Fe/H]=-2.73dex属于很贫的贫金属星(VMP)。工作首次显示并证明了郭守敬望远镜能够有效地开展银河系内搜寻大量贫金属星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郭守敬等人晷影测量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郭守敬等人由晷影测量结果推求冬(或夏)至时刻的方法,求出郭守敬等人影长测量值与理论值的平均偏离(单次测影的误差)在±1到±4毫米之间,冬至时刻测算的精度约达0.01日左右。本文还分析了测算结果产生误差的原因,并对授时历所用的回归年长度值的取得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元朝的纬度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郭守敬等为了修订历法,进行了许多天文实测工作并创制了多种新的天文仪器.公元1279年的大规模的纬度测量就是其中的一项工作.这次测量在27个天文台和观测站上进行,地理纬度从 15°到 65°.本文对这次测量的方法、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环境信息是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the Large Sky Area Multi-Object Fiber Spectroscopic Telescope,LAMOST,又叫郭守敬望远镜)运行状态的一部分,用于辅助望远镜的日常维护、观测以及后期数据处理.环境信息来源于多个子系统,而子系统的数据存储由不同单位设...  相似文献   

12.
“第六届郭守敬学术会议”——“天体物理中的吸积与喷流”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1月3日至7日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举行。这次会议是由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和中国科技大学联合举办的。会议得到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会、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国家教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天文学会等单位资助支持。来自美国、臼本以及国内北京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师范大学、高能物理所等10余个单位的40余名中外学者专家和青年天体物理学工  相似文献   

13.
新闻速递     
01我国天文学家发现最大恒星级黑洞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继峰、张昊彤研究团队,依托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发现了一颗迄今为止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并提供了一种利用LAMOST巡天优势寻找黑洞的新方法。这颗70f音太阳质量的黑洞远超理论预言的质量上限,颠覆了人们对恒星级黑洞形成的认知,有望推动恒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论的革新。这一研究成果由国际科学期刊《自然》于2019年11月28日发布。  相似文献   

14.
新闻速递     
《天文爱好者》2020,(2):11-16
郭守敬望远镜助力致密星系群研究根据现代标准冷暗物质宇宙学,宇宙的结构是等级成团式的。星系是恒星的集合,相邻的星系在引力作用下慢慢聚集起来,又形成了星系团、星系群等,并逐渐形成更大尺度的结构。比如,我们的银河系就位于一个被称为本星系群的星系群中。而致密星系群中星系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它们是研究星系并合和演化的理想场所。  相似文献   

15.
LAMOST绘星流     
近期,LAMOST特聘青年研究员,上海天文台博士后李静、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超等人利用郭守敬望远镜(又名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rge Sky Area Multi-Object Fiber Spectroscopic Telescope,LAMOST)数据中的M巨星与“盖亚卫星第二次数据释放”(GAIADR2)的自行结合,第一次精确地描绘了银河系外晕中人马座星流的三维空间轨道分布。该成果已经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报》上。  相似文献   

16.
恒星的观测谱一般由连续谱、谱线和噪声组成,其中连续谱是黑体辐射导致的辐射流量随波长变化的光滑连续光谱。光谱分类及恒星物理参数估计等研究依赖于连续谱及谱线信息的准确提取。因此光谱数据处理的工作主要是拟合连续谱,并通过对光谱进行归一化来提取谱线特征。连续谱拟合的方法主要有多项式拟合、中值滤波、小波滤波等。已有的方法在低信噪比、宇宙线信号干扰、存在发射线等情况下,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体现在鲁棒性和准确度上。目前,针对郭守敬望远镜的10 7条光谱没有自动化方法应用到归一化上的问题,研究并开发一种适用于不同的温度、信噪比及波长覆盖范围,并能够自动化处理的恒星光谱归一化方法,显得十分迫切。在仔细分析不同类型光谱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固定窗口划分的连续谱拟合方法。该方法对光谱中能够体现连续谱特征的数据点进行筛选提取,通过细微地控制样条函数平滑度产生更加准确的连续谱。使用郭守敬望远镜中不同光谱型、温度范围、波长覆盖范围的光谱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度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17.
简讯     
简讯叶叔华当选中国十大杰出女性由全国妇联组织的中国十大杰出女性评选活动最近揭晓,著名天文学家、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叶叔华荣登榜上。叶叔华194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四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天体测量研究工作。她主持我国的世界时工作,长期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8.
《大统通占》是明初钦天监编纂的占书,其中保存了一些明初恒星观测数据.试图以此重新考察明初的恒星观测情况.首先,分析了该书的成书年代,指出其应完成于永乐四年至二十三年之间.然后,以依巴谷星表(2007)为标准,对该书记载恒星数据的赤纬误差进行傅里叶分析,发现这些数据应观测于洪武年间,且其精度达到明末以前星表的最高水平.另外,梳理了明初钦天监观测恒星的条件,认为其观测水平的提高与郭守敬对仪器的改进措施密切相关.最后,对这份精密星表的研究也进一步揭示了古代星官发生的历史变化.  相似文献   

19.
当游人游览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时候,有两件中国古代的天文仪器是不能不看的,那就是元代郭守敬创制,在正统年间仿其旧制而建造的明浑仪和简仪。虽然它们只是两件复制品,且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可是当走近它们的时候,人们似乎还能感到支架上那叱咤风云的雕龙随时都可能腾空而去,似乎还能看到钦天监的官员们在晴朗的夜晚把仪器转向苍穹的情景。  相似文献   

20.
锂(Li)元素最初诞生于大爆炸核合成,是最重要的轻元素之一.但锂元素丰度在很多类天体中均表现出观测与理论不符的现象,这一问题困扰了天体物理学家数十年.富锂巨星就是这样的一类天体,它们大气中的Li丰度超过了标准恒星演化模型的理论值.虽然富锂巨星早在约四十年前就被发现,但其起源依然是未解之谜.随着以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巡天等为代表的大型光谱巡天项目的开展、以开普勒(Kepler)卫星为代表的星震学观测数据的产出以及数据驱动类方法和技术的飞速发展,针对富锂巨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突破.在此将回顾富锂巨星近四十年来的研究进展,并总结对于富锂巨星最新的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