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Fermi卫星对GeV能段的河外伽马射线背景(Extragalactic Gamma-ray Background, EGB)进行了较为精确的测量, 极大提高了对高能伽马射线背景的认识, 但是在TeV能段, 使用空间探测器进行观测非常困难, 只能依赖地面伽马射线探测器, 如成像大气切伦科夫望远镜. 目前, 对于TeV能段的河外伽马射线背景的认识还不完善. 使用有低活跃状态能谱的61个TeV源(包含2个星暴星系、6个射电星系以及53个耀变体)的累计流量给出河外TeV伽马射线背景的下限. 结果显示, 低能段(0.5--4.5TeV)流量由两个临近的耀变体Mrk 421和Mrk 501主导, 贡献了大约58%的累计背景流量; 而大于4.5TeV的能段, 由3个已观测到10TeV以上能段流量的极端耀变体H 1426+428、1ES 1959+650以及1ES 0229+200主导. 最后分别探究了星暴星系、射电星系以及耀变体对河外TeV伽马射线背景的贡献, 不同耀变体子类对河外TeV伽马射线背景的贡献以及不同红移区间TeV源对河外伽马射线背景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王洪涛  潘艳平 《天文学报》2012,53(4):265-273
OJ 287是存在着剧烈活动的低峰频BL Lac天体,其低频段的能谱与另两个TeV BL Lac天体(0716+714和BL Lacertae)在低频段的能谱很相似,但是切仑科夫望远镜却没能探测到它的TeV射线.利用这3个天体的观测数据,比较它们在22 GHz、37 GHz和B波段的最小光变周期及延迟的异同,进一步寻找没有观测到OJ 287的TeV伽马射线的可能原因.分析结果显示:(1)最小光变周期方面,OJ 287在37 GHz和B波段的周期偏小,在22 GHz,OJ 287与0716+714的结果相当,但与BL Lacertae相比要小很多,OJ 287的周期更短表明其活动性更强,却没有探测到来自OJ 287的TeV伽马射线,这表明OJ 287在TeV波段的辐射与这3个低能波段最小光变周期之间可能没有联系;(2)延迟方面,OJ 287在B波段相对于37 GHz的延迟要长于0716+714,短于BL Lacertae;在37 GHz相对于22 GHz的延迟要短于0716+714,而BL Lacertae在37 GHz相对于22 GHz的时延为负值,表明22 GHz要超前于37 GHz.通过对延迟的比较分析,并没有发现OJ 287与0716+714和BL Lacertae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从能谱来看,很可能是由于OJ 287在TeV波段的能谱较陡造成切仑科夫望远镜没有探测到来自OJ 287的伽马辐射,但TeV能段较陡的能谱对低能段光变的影响目前还不是很清楚.  相似文献   

3.
《天文爱好者》2008,(4):28-29
3月6日,位于美国亚利桑那东南部格雷厄姆(Graham)山上的世界最大双简望远镜开光。这是一个新的里程碑,通过它人们可以看到比以前更远古的影像,比哈勃望远镜的图像还清晰十倍!耗资1亿2千万美元的“大双简望远镜”(Large Binocular Telescope,简写为LBT),两个镜子的主镜均为8.4米,有效口径等同于一架11.8米的望远镜,分辨率则等同于22.8米的天文望远镜。望远镜终端所使用的全景照相机的CCD像素高达3600百万像素,再加上其聚光能力远超哈勃空间望远镜、分辨率更胜于夏威夷的十米口径凯克望远镜,为目前的世界之冠。  相似文献   

4.
硬X射线能带(20KeV-1MeV)是我们了解天体物理中高能辐射过程的一个好窗口。成像硬X射线望远镜可以提供更好的分辨率和灵敏度来研究硬X射线天体物理学。本文介绍了成像硬X射线望远镜在美国和欧洲的发展,这包括:1)EXITE2,由美国哈佛-史密松林天体物理中心设计和运行的一个光电开关成像硬X射线望远镜;2)EXIST,一个成像硬X射线全天巡天望远镜,将于2010年由ULDB(EXIST-LINE)或国际空间站(EXIST-ISS)承载;3)HERO,由NASA/MSFC建造的一个新的硬X射线光学仪器。  相似文献   

5.
斯皮策空间望远镜(Spitzer Space Telescope,SST)是现役口径最大的红外望远镜之一。可能是出于担心与我们国家的空间太阳望远镜混淆(Space Solar Telescope),所以在国内一般简称其为Spitzer,我们下面也将这样称呼它。它是继红外天文卫星(IRAS)之后美国宇航局(NASA)的又一个红外线望远镜。  相似文献   

6.
宇宙信息     
深入蓝色礁湖星云 作为对银河系为期5年研究的一部分,欧洲南方天文台的可见光和红外天文巡天望远镜拍摄了礁湖星云(M8)新的红外图像。  相似文献   

7.
逐旭 《天文爱好者》2014,(11):78-80
爱好者观测 这次介绍的天体中,C41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毕星团,对它的观测不用多说了,肉眼可见,用双筒望远镜看效果更佳,而C39(NGC 2392)在双筒望远镜或者低倍镜下呈恒星状,因此很容易错过,要看清楚它的圆面大约要4英寸(116mm)望远镜加上高倍(72x)镜才行。剩下的几个天体C40(NGC 3626)、C42(NGC 7006)、C43(NGC 7814)和C44(NGC7479)都非常暗弱,要用100mm以上的望远镜才能看到。  相似文献   

8.
W Comae has significant variability in multi-wavelengthes, from radio to gamma-ray bands. A bright outburst in optical and X-ray bands was observed in 1998, and most recently, a strong TeV flare was detected by VERITAS in 2008. It is the first TeV intermediate-frequency-peaked BL Lacertae source. I find that both the broadband spectral energy distributions (SEDs) which were quasi-simultaneously obtained during the TeV flare and during the optical/X-ray outburst are well fit by using a single-zone synchrotron + synchrotron-self-Compton model. The satisfactory fitting requires a large beaming factor, i.e., δ- 25 and δ- 20 for the TeV flare and the optical/X-ray outburst, respectively, suggesting that both the optical/X-ray outburst and the TeV flare are from a relativistic jet. The size of the emission region of the TeV flare is three time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optical/X-ray outburst,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magnetic field for the TeV flare is - 14 time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X-ray/optical outburst, likely indicating that the region of the TeV flare is more distant from the core than that of the X-ray/optical outburst. The inverse Compton component of the TeV flare peaks around 1.3 GeV, but it is around 20 MeV for the X-ray/optical outburst, lower than that for the TeV flare by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The model predicts that the optical/X-ray outburst might be accompanied by a strong MeV/GeV emission, but the TeV flare may be not associated with the X-ray/optical outburst. The GeV emission is critical for characterizing the SEDs of the optical/X-ray outburst and the TeV flare. The predicted GeV flux is above the sensitivity of Fermi/LAT, and it could be verified with the observations by Fermi/LAT in the near future.  相似文献   

9.
大型光学望远镜一览(一)苏宇编译世界上大型光学望远镜的变更真快!十年前,帕洛玛的5米和前苏联的6米反射望远镜排在大望远镜的前列。现在,10米凯克大型望远镜已经建成,一系列大型望远镜也纷纷列入建造日程表。而当16米甚大型望远镜(VLT)于2000年建成...  相似文献   

10.
NASA红外望远镜 在CFHT(加拿大-法国-夏威夷望远镜)的建设获得成功之后,杰弗里斯(Jefferies),这位莫纳克亚的设计师变得愈加的雄心勃郝,尽管目前山上只有两架中等口径的望远镜,但是在这位大胆科学家的眼中,这里已经是世界天文学观测的中心了。  相似文献   

11.
爱好者观测 这次介绍的天体总体比较暗弱。C26(NGC4244)需要口径1Ocm以上的望远镜才可以观测。C27(NGC6888)目视观测通常需要口径15cm以上望远镜配合特定的滤镜才能看到。C28(NGC752)非常明亮,用7X50cm的双简望远镜就能轻易找到它。C29(NGC5005)总体亮度不高,但是其核心比较明亮,因此使用口径6cm以上的望远镜就可以找到它。  相似文献   

12.
2010年3月30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IKN)宣布,日内瓦时间3月30日13点06分(北京时间19点06分)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总能量为7万亿电子伏特(7TeV)的两个束流对撞成功2010年3月30日这次成功的、世界上能量最高的对撞,标志着大型强子对撞机拉开了粒子物理新时代的序幕。  相似文献   

13.
《天文爱好者》2012,(12):24-29
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在长城之外、燕山群峰中,坐落着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的郭守敬望远镜(LargeSkyAreaMulti-ObjectF1breSpectroscopyTelescope,简称LAMOST)。这座2011年正式投入运行的巨无霸,由我国科研人员自主研制,主要任务是对天体进行“户口普查”,一次可得多至4000个天体的光谱,将成为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而且也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大视场(野)望远镜。  相似文献   

14.
与前几期所介绍的那些大个头空间望远镜相比,今天将要出场的主人公无疑是一个小字辈,它是日本的第一个空间红外设备——空间红外望远镜(Infrared Telescope in Space,IRTS)。可能大家都注意到了,很多空间设备的名字都很相似,比如先前讲过的红外天文卫星(IRAS)、红外空间天文台(ISO)以及今天将要提到的空间红外望远镜(IRTS),它们的名字都是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15.
高能伽马射线探测是研究极端天体物理的主要途径之一.空间高能伽马射线探测具有覆盖波段宽、时间连续性好、能量分辨率高等突出优势.在成功研发并运行我国首颗天文卫星—“悟空”号(DArk Matter Particle Explorer, DAMPE)的基础上,紫金山天文台联合国内的多家单位提议研制甚大面积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Very Large Area gamma-ray Space Telescope, VLAST),该望远镜在GeV–TeV能段接受度高达10 m2·sr,并具有强的MeV–GeV波段探测能力,其综合性能预期比费米卫星的大面积伽马望远镜(Fermi-LAT (Large Area Telescope))提升10倍之上.重点介绍了VLAST的主要科学目标,探测器的初步配置及预期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6.
伽马射线作为宇宙中极端事件的独特探针,探测伽马射线是人们了解宇宙构成、星体演化和宇宙线起源等的重要途经.伽马天文涉及了宇宙中的各种前沿科学问题并且观测所需能谱跨度极宽(102 keV–102 TeV),针对不同的科学目标和细分谱段,必须利用不同的伽马望远镜探测技术.总结了空间和地面的共5大类伽马射线观测技术,分别是编码孔径望远镜、康普顿望远镜、电子对望远镜、成像大气切伦科夫望远镜和广延大气簇射阵列;回顾了70 yr来在观测设备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伽马射线天文学领域的巨大进展,其中包含高能和甚高能谱段取得的大量成就,中低能段由于已有观测任务有限以及灵敏度低,超高能和极高能段由于观测难度大、起步时间晚,数据和成果相对其他谱段产出较少;展望了未来已经规划的伽马望远镜任务、能力及预期科学产出,其中,中低能段空间望远镜增强型ASTROGAM望远镜(e-ASTROGAM)、全天区中能伽马射线观测站(AMEGO)和甚高能段地面望远镜阵列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切伦科夫望远镜阵列(CTA),由于灵敏度较同谱段已有任务灵敏度有大幅提升,极有可能在20 yr内从不同角度再度扩展人类对伽马宇宙的认知.  相似文献   

17.
《天文爱好者》2008,(4):28-28
液体望远镜(《天文爱好者》2007年第8期“宇宙信息”曾有报道)的镜面,是在一个碗形平台上注入反光性液体(通常是水银),经旋转形成的抛物线镜面。液体望远镜目前数量很少,只有加拿大的范库弗峰6米望远镜、美国宇航局的3米望远镜等。加拿大天文学家Borra及其合作者的研究目标之一是希望能在月球上安装一个巨大的液体望远镜,但是月球两极温度太低,水银将会凝固,因此他们尝试着使用不同的液体材料。最近他们成功把一种纳米银粒子(称为“液相金属膜”,Metal Liquid—Like Films)涂在乙烯、乙醇等水溶性液体的表面,既降低了凝固点又增强了反光率。  相似文献   

18.
人类最新的X射线空间望远镜是2012年6月发射的“核光谱望远镜阵”(NuclearSpectroscopicTelescopeArray,简称NuSTAR,图1),它的参与方包括美国宇航局(NASA),加州理工大学,意大利空间局(ItalianSpaceAgency),丹麦科技大学(DanlshTechnicalUniversity)等单位。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依巴谷卫星30个月观测资料的初步处理结果;(2)空间望远镜精密导星传感器的性能测试;(3)依巴谷卫星和空间望远镜近期在观测和仪器改进上的进展;(4)我们开展空间天体测量工作的概况。  相似文献   

20.
使用青海站13.7米射电望远镜对该望远镜发现的新的水脉泽源进行CO(J=1-0)的观测。本文给出了其中尚未在文献中报道过CO观测结果的8个源的CO(J=1-0)谱线,并对该观测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