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先进单位(14个)一等:省气象台、安康地区气象局预报科、汉中地区气象局预报科二等:宝鸡市气象局预报科、留坝县气象站、略阳县气象站、白水县气象站、咸阳市农业气象试验站三等:渭南地区气象局预报服务科、延安地区气象台、宁强县气象站、镇安县气象站、镇坪县气象站、户县气象站先进个人(23人)  相似文献   

2.
年度 获奖项目名称 获奖等级 获奖单位 项目负责人 1994 广西人工降雨业务试验研究 一等奖 广西区人降办 广西区气象台 杨振球 1994 广西天气分析及预报技术方法研究 一等奖 广西区气科所 蒙远文 1994 北部湾北部海面强风预报专家系统 二等奖 广西区气象台 黄香杏 1994 钦州沿海台风路径客观预报研究 二等奖 钦州地区气象局 卢保祥 1994 广西天气与低纬环流研究 二等奖 广西区气象台 吕兆BA33 1994 广西原料蔗产量、蔗糖分及最佳榨期预报研究 二等奖 广西区气象台 吴全衍 1994 桂林地区寒露风中期天气预报系统 三等奖 桂林地区气象局 唐宜科 1994 红水河流域致洪暴雨成因分析和预报方法研究 三等奖 河池地区气象局 班荣球 1995 广西减灾防灾天气预警系统 特等奖 区气象局 林少雄 1995 广西重大旱涝冷害等气象灾害预报系统及防御对策研究 一等奖 区气科所 王根富 1995 冬半年中期(3~5天)北部湾海面强风预报业务系统 一等奖 区气象台 高安宁 1995 广西通志*气象志 一等奖 区气象学会 张玉坤 1995 广西台风致灾的防御对策研究 二等奖 区气象台 吴兴国 1996-1997 GX-1型电解水制氢设备技改成果\+* 一等奖 气象装备中心 殷怀友 1996-1997 华南登陆台风暴雨增幅(特大~暴雨)诊断预报方法研究 二等奖 区气象台 吴兴国 1996-1997 广西减灾防灾天气预警计算机网络监控系统 二等奖 区气象台 粟华林 1996-1997 小区域农业气候区划微机动态模拟及引种布局决策系统 二等奖 区气科所 易燕明 1996-1997 全区气象中心网络信息自动交换系统 二等奖 区气象台 那基坤 1996-1997 《广西春播期低温阴雨和前汛期5~6月大暴雨过程》3~5天MOS预报业务系统 三等奖 区气象台 吴仁才 1996-1997 《春季南支槽活动及其暴雨天气的研究》 三等奖 区气象台 梁志和 1996-1997 广西重大天气过程短期预报警戒系统 三等奖 区气象台 黄海洪 1996-1997 中尺度套网格滤波分析物理量诊断业务系统 三等奖 区气象台 林开平 1996-1997 玉林地区名特优水果农业气象计算机服务系统 三等奖 玉林地区局 刘 流 1996-1997 XW-1型相位均衡器 三等奖 区气象台 唐少华 1996-1997 天气预报稿编辑系统 三等奖 区气象台 周 飞 1996-1997 石山区春玉米套种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开发与推广 四等奖 百色地区局 黄海平 年度 获奖项目名称 获奖等级 获奖单位 项目负责人 1996-1997 五倍子综合技术开发 四等奖 百色地区局 陆家春 1996-1997 苍梧荔枝生长的气候条件分析及发展规划研究 四等奖 梧州地区局 麻振吉 1996-1997 近四十年广西气温变化诊断分析 四等奖 区气候中心 苏 志 1996-1997 近四十年广西降水变化气候诊断分析 四等奖 区气候中心 李英梅 1996-1997 长年代历史资料序列审查订正软件 四等奖 区气候中心 王 红 1996-1997 温州蜜柑花果期主要气象灾害预报及防御对策研究 四等奖 桂林地区局 唐宜科 1998-1999 广西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及合理利用 一等奖 区气象局 广西区划办 百色气象局 庞庭颐 1998-1999 广西汛期大范围持续性暴雨过程中期预报研究 二等奖 区气象台 梁志和 1998-1999 人工智能气象业务系统在广西天气预报业务中的应用 二等奖 区气象台 杨望月 1998-1999 早稻旱育稀植育秧田间小气候效 应研究 二等奖 玉林气象局 匡昭敏 1998-1999 121天气预报自动答询系统 二等奖 区气候中心 罗荣能 1998-1999 713雷达加装智能发射装置 二等奖 梧州气象局 黎 植 1998-1999 广西长期低温阴雨过程中期预报业务系统 三等奖 区气象台 林开平 1998-1999 广西气候综合服务系统 三等奖 区气候中心 况雪源 1998-1999 广西甘蔗合理施肥专家系统 三等奖 气科所 区糖业公司 广西甘蔗研究所 秦江林 1998-1999 广西早稻播种育秧农业气象条件预报研究 三等奖 区气象台 谭宗琨 1998-1999 地县网络终端业务操作中文平台 三等奖 玉林气象局 黄永森 1998-1999 饲养“七彩”山鸡推广 四等奖 柳城气象局 陈旭初 1998-1999 果子狸繁殖与推广 四等奖 柳城气象局 陈旭初 吕 平 (科教处供稿)  相似文献   

3.
年份 获奖项目名称 授奖单位 获奖等级 完成单位 项目负责人 1995 桂西北汛期暴雨客观分析和预报方法 广西区政府 三等 河池气象局 黄玉俊 1995 钦州沿海台风路径预报研究 广西区政府 三等 钦州气象局 卢保祥 1995 广西原料蔗产量蔗糖份及最佳榨期预报研究 广西区政府 三等 区气象台 吴全衍 1996 中国热带亚热带西部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及其合理利用 中国气象局 二等 区气象局 (主要完成单位) 庞庭颐 (主要完成人) 1997 广西减灾防灾天气预警系统 广西区政府 二等 区气象局 林少雄 1997 广西重大旱涝冷害等气象灾害预报系统及防御对策研究 中国气象局 三等 区气科所 王根富 1998 广西冬玉米低温冷害指标及气候区划研究 广西区政府 三等 区气象台 陈靖 1999 广西丘陵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及其合理利用 广西区政府 三等 区气象局 庞庭颐 (科教处供稿)  相似文献   

4.
优胜集体:秦安县气象站会宁县气象站东乡族自治县气象站山丹县气象站阿拉善右旗中泉子气象站兰州中心气象台预报科一长期组定西地区气象局预报组平凉地区气象局气象台预报组优胜个人:杨善恭李伯文武威地区气象局预报组长永昌县气象站气象员林日暖民乐县气象站气象员 赵思超民乐县气象站气象员 高前吉文县气象站气象员天气预报业务服务优异工作者 蔡浩金塔县气象站气象员 许亦彭山丹县气象站气象员 陈镜海宕昌县气象站气象员 王启炳清水县气象事业管理局气象员 李升元灵台县气象站气象员 郭启民会宁县气象站副站长 杨雁鸣央阳地区气象局预报…  相似文献   

5.
年度获奖项目名称获奖等级获奖单位项目负责人1 994广西人工降雨业务试验研究一等奖 广西区人降办广西区气象台 杨振球1 994广西天气分析及预报技术方法研究一等奖广西区气科所蒙远文1 994北部湾北部海面强风预报专家系统二等奖广西区气象台黄香杏1 994钦州沿海台风路径客观预报研究二等奖钦州地区气象局卢保祥1 994广西天气与低纬环流研究二等奖广西区气象台吕兆1 994广西原料蔗产量、蔗糖分及最佳榨期预报研究二等奖广西区气象台吴全衍1 994桂林地区寒露风中期天气预报系统三等奖桂林地区气象局唐宜科1 994红水河流域致洪暴雨成因分析和…  相似文献   

6.
先进集体周全瑞:省气象台郭可义:省气象台安康地区气象台等奖 省气象台等奖 石泉县气象站二等奖安康地区气象局商洛地区气象台咸阳地区气象台镇巴县气象站山阳县气象站等奖 宝鸡市气象台预报组西乡县气象站先进个人(36人)一等奖李烽:安康地区气象局胡中联:安康地区气象台李义法:安康地区气象台吴永征:省气象台许世明:省气象台司义民:省气象台王淑静(女):省气象台候万林:省气象台赵改英(女):省气象台刘雅芝(女):省气象台王明华(女):省气科所刘天适:省气科所李德湘:安康地区气象台罗大丁:安康地区气象台宋长安:安康地区气象台张卫华(女)安康地…  相似文献   

7.
我区对天气预报专家系统的研制,首先由区气象台自1985年开始研制,紧接着区气科所、河池、柳州、钦州、北海、南宁、玉林、桂林等地区气象台以及个别县站也都进行了研制,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有力地推动了预报业务工作的现代化建设,同时,启迪并激发了我区气象科技工作者开发、应用微机的信心。 目前我区天气预报专家系统以地区性灾害性天气为主,如春播期低温阴雨及倒春寒、汛期暴雨、台风、冰雹等,至今建成或初步建成了14项,有的已达到相当先进的水  相似文献   

8.
1989年咸阳市气象局警报有偿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较之于1988年,用户骤增,收入颇丰,服务质量也有了较大幅度地提高。过去,签订服务合同仅由服务科的几位同志承担,虽然用户逐年增加,收入逐年递增,但年增值不明显,收入总额还不高。为了增加有偿服务收入,弥补事业费之不足,局领导对有偿服务工作进行了大胆改革。其方法是:全局出动,指标到人。下达指标不搞一刀切,而是根据各科工作性质予以区别:服务科每人5000元;业务科、行管科、政办科每人1500元;气象台每人1000元。局  相似文献   

9.
《气象科技》1977,(5):31-32
南方14个省、市、自治区气象通信经验交流座谈会于3月22—31日在武汉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省(市、区)气象局、各中心气象台和部分地区台的通信人员以及各省局预报管理人员共90人。  相似文献   

10.
河池、百色两地区粮食大面积综合技术开发项目实施以来,气象部门积极承担任务,履行合同。从自治区气象局到区、地、县气象台站都认真开展了气象调研、气象服务和示范推广农业气象试验成果,协助当地作好生产决策,受到各级领导和农民群众的好评,为今年粮食增产贡献了一份力量。 准确及时地做好气象预测预报是气象为农业服务的主要方面。两地区十二个县气象局对今春播种期间天气形势能较早作出预报,并及时分析气温、旱情对玉米和水稻生产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生产建议。根据百色地区气象局今年属偏暖年份,无明显倒春寒的预报,地区要求春播种突出一个“早”  相似文献   

11.
由吐鲁番地区气象处慕福智、气象台肖文全、魏荣庆等同志承担的《吐鲁番灾害性大风预报方法研究》课题,经自治区气象局、自治区气象台、哈密地区气象处和吐鲁番地区科委等有关专家评审,于1989年12月8日通过技术鉴定.专家们评价该成果已达到自治区同类项目的先进水平,具有较大的潜在效益和预报业务应用价值. 专家们认为,该课题选题恰当,方法、思路有较强的科学性.设计合理,检验严格,是一套较好的完全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2.
《气象科技》1978,(2):29-29
1977年9—10月山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与晋东南地区气象局共同组织了一次关于研究晋东南地区冰雹预报方法的会战,参加会战的还有驻晋38654部队、阳泉市气象台、阳城县气象站等单位的同志。  相似文献   

13.
均生函数模型是由时间序列按不同的时间间隔计算均值,生成一组周期函数,然后用原序列与这组函数建立预报方程.本文应用均生函数对广西春播期低温阴雨结束期建立了预报模型,并进行试报与预报检验.根据广西低温阴雨结束期气候分布特点,以桂林站代表桂北地区,柳州、河池、梧州站代表桂中地区,南宁、玉林、钦州站代表桂南地区,百色站代表右江河谷及沿海地区.结果表明,以各代表站低温阴雨结束期为原序列,建立均生函数模型,其趋势预报效果较好.(1)均生函数模型对广西低温阴雨结束期有较强的预报能力,尤其对低温阴雨结束期极值年有较好的拟合和预报能力.(2)预报误差小,结果稳定、客观定量.  相似文献   

14.
1.新气成90001 成果名称:新疆伊犁地区冰雹天气预报方法的研究完成单位:伊犁州气象局、新疆气象科研所主要完成人员:栗平分、郑国光内容简介:利用现有资料和条件,设计并建立了用于冰雹及强对流天气预报的一维定常积云模式及其计算程序,并初步提出了适合地州气象台适时实用的冰雹及强对流天气预报方法.该成果在伊犁州气象台试用表明对冰雹及强对流天气具有较强的预报能力,可逐步推广在地州气象台站预报中试  相似文献   

15.
临汾地区气象台物理量诊断分析系统及其应用戴有学谢双青张临平(临汾地区气象局041000)郭玉喜(山西省气象局业务处030002)1物理量诊断分析系统简介本系统是一套集分析和预报为一体的诊断分析软件。该软件有“时钟校对”、“实时资料处理”、“实时资料显...  相似文献   

16.
1需求与现状分析为了提高上级气象台对下级气象局站的预报指导能力,满足各级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需要,充分发挥指导预报的功能和气象服务的效益,在分析现行的预报逐级指导和省地县各级气象台(站)的优势与薄弱环节基础上,为提高预报指导能力和解  相似文献   

17.
1.各单位要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李鹏副总理、邹竞蒙局长、章基嘉副局长的讲话,认真学习区局刘局长、胡副局长在这次业务会议上的讲话,落实本单位贯彻措施。 2.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高度警惕洪涝、干旱等异常天气的发生、发展。 3.全区主要江河及大型水库的防汛气象情报、预报服务,主要由区气象台负责,各有关地区气象台要主动配合,积极支持。主要江河流经各地区的部分以及其他江河和中型水库的防汛气象服务,由各有关地区气象局负责,区台要作技术指导。小型水库及山塘水库的汛期气象服务由所在县局负责,地区局加强指导。  相似文献   

18.
湘、鄂、川、黔四省边界协作区第11届气象学术交流会于1994年9月24日至27日在贵州省铜仁地区江口县召开。出席学术交流会代表有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宜昌地区、四川省黔江地区、湖南省怀化地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铜住地区等六个协作区的科协、气象局、气象学会的代表以及80305部队司令部李贞堂高级工程师,还有贵州省气象局副局长、省气象学会理事长许炳南高级工程师与省局科教处、业务处、气科所、气候中心、省气象台、《贵州气象》编辑部、遵义地区气象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气象局、省气象学会等单位的领导、专家…  相似文献   

19.
<正>4月6-7日,黑龙江省气象部门第六届天气预报技能竞赛在哈尔滨市举行。省气象台和全省13个市(地)气象局共14个单位54名预报员参加了本次竞赛。竞赛设"历史个例天气预报"、"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理论知识和业务规范"三个单项内容。最终,省气象台谢玉静、徐玥、任丽分获个人全能一、二、三名,哈尔滨市气象局、大兴安岭地区气象局、黑龙江省气象台分获团体综合一、二、三名,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玉中为获奖选手和单位颁奖.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 由辽宁省气象台、辽宁省气象学会举办的2004年度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于2005年3月18日在辽宁省气象台举行。来自辽宁省气象台、辽宁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民航东北空管局气象中心、辽宁省专业气象台以及9个市地气象局30多名技术人员参加了交流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