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省北部一次大雾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面观测和探空资料以及NCEP1°×1°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7年12A25-27日河南省北部大雾的成因,结果表明:由于降水后低层相对湿度较大,大气层结稳定,地面处在均压场里,风速较小,且大气低层为弱的上升运动、中高层为强的下沉运动,有利于低层水汽聚集,使湿层达到一定的厚度,从而使垂直能见度变差,雾的浓度变大。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北部一次大雾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地面观测和探空资料以及NCEP1°×1°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7年12A25-27日河南省北部大雾的成因,结果表明:由于降水后低层相对湿度较大,大气层结稳定,地面处在均压场里,风速较小,且大气低层为弱的上升运动、中高层为强的下沉运动,有利于低层水汽聚集,使湿层达到一定的厚度,从而使垂直能见度变差,雾的浓度变大。  相似文献   

3.
利用常规天气图、物理量诊断分析、逐时红外云图、单站资料等,对2003年4月12日影响鹰潭市的强对流、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认为该过程是在一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由不同层次的天气系统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其触发机制是冷空气从近地层楔入暖空气中,在高、低空急流、层结不稳定等诸多有利条件下,由几个小尺度对流云团合并发展成1个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  相似文献   

4.
王锡东 《广西气象》2000,21(4):18-20,23
分析了产生海口机场一次强大雷雨的环流背景特征和水汽场、能量场、散度场等物理场的特征。指出副高断成两环,昆明高压的建立,中南半岛低压东伸是触发此次雷雨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沃尔什变换及其在降水场展开和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二维沃尔什变换应用于长江中下游地区6、7两个月的月降水场的展开和分析,给出了沃尔什变换的典型场及其对应系数的天气学意义,导出了度量展开质量的相对指标R~2及拟合均方差SD的公式,讨论了沃尔什变换的收敛性及与时间无关的性质,并与车贝雪夫多项式展开作了比较,然后根据几个主要的沃尔什变换系数分析降水场,最后选用16个系数对降水场进行拟合。  相似文献   

6.
汕头市两次龙卷风背景场和能量场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结合等压面上高度场及其气象要素矢量场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设计了一种能客观反映大气在等压面上的运行规律的可视化方法-表面场线映射,它在气象上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杨利群 《贵州气象》2001,25(4):28-30
通过在MICAPS系统上的二次开发,借助MICAPS的数据接口功能,介绍各种等值线图形(如:环流场,海温场,长波辐射场和各种区域场)的制作及使用。  相似文献   

9.
冬春500hPa高度场与中国夏季降雨场的场相关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利用场相关理论,分析了中国大陆6-8月降水场与前期1-5月各月北半球500hPa高度切之间的关系,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并提出一种研究场与杨之间相关关系的长期天气预报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 ,地温场规格为 2× 4平方米。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经常松土及除草 ,导致地温场面积不断变化。为了改变这种情况 ,我局在绿化观测场时 ,给地温场装上了稀疏围栏 ,围栏高约2 5厘米 ,在北边开口 ,口宽约 70厘米 ,材料使用的是白色镀塑钢筋 ,与观测场围栏颜色一致。地温场装上围栏后 ,一是控制住了地温场面积大小 ,二是有效地防止了刺猬等小动物进入地温场 ,三是使地温场与观测场边界分明。大观测场中镶嵌着小地温场 ,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给地温场装上围栏@李振刚$济源市气象局!河南济源454652 @王双霞$济源市气象局!…  相似文献   

11.
王建新 《气象科学》1989,9(3):311-321
本文将自然正交函数直接应用于梅雨期雨量场与北半球500百帕月平均高度场的交叉相关系数场的分析,找出了雨量场与高度场的高相关区域,并将其用于梅雨期雨量的长期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自然正交展开和典型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恢复亚欧大气环流场的统计模式,通过对权重系数场的恢复进而达到恢复大气环流场的目的。并用1951—1980年的实测资料对所恢复的1月、4月、7月、10月同期500hPa月平均高度距平场的效果进行了考察,为恢复历史时期的亚欧大气环流场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3.
14.
王谦谦 《气象科学》1991,11(1):77-87
  相似文献   

15.
16.
原观测场时间序列两个统计场的相似性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些研究认为,原观测场时间序列的第一特征向量场与时间平均场表现出强相似。经研究得出,原观测场时间序列的这两个统计场间存在本质差异。它们的相似性依赖于原观测场时间序列在相空间中的结构。时间平均场(气候场)与时间偏差(异常)场集的相对强弱在二者相似与否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钟山  李芳  舒传强 《山东气象》2010,30(2):69-70
利用2006年1,4,7月邹城市东关气象局抬高观测场与邹城市市区体育公园观测场3个月的对比观测资料,对温度、湿度、风速和风向4种气象要素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并探讨了两者数据差异的诸多原因。结果表明:抬高观测场与地面观测场的气象要素数据均有一定差异,特别是气温差异较大,湿度、风速、风向的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8.
曹杰  张万诚 《气象科学》1996,16(3):272-276
本文根据对数据总体非线性特征可用逐段线性化来逼近的原理,同时在考虑预报系统中预报对旬场和预报因子场的整体性和突跳性的基础上,获得一种场对场的复全门限统计预报模型。应用该模型对具有明显突跳性的云南五月雨量场进行必预报,结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9.
岩石圈强迫对气候变化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总结了本专题自1991年来所进行的工作,主要研究了多年平均地表层热流场的基本特征,季地温距平场与降水量的相关。“地热涡”,西太平洋强震与地转减慢及El Nino的联系,我国地震与旱涝关系,高原季风与高原的隆起等问题,提出一些新结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