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赞廷  可素娟 《冰川冻土》1994,16(3):211-217
本论述了黄河下游冰情特征、凌汛灾害、防凌措施及应用冰精数学模型优化三门峡水库防凌调度的研究。黄河下游属于不稳定封冻河段,有的年份,三封三开,约有十分之一的年份不封河,冰情变化非常复杂。本根据热量平衡原理及水力学理论,结合实际经验,建立了一个冰情数学模型,用来进行冰情预报和优化三门峡水库防凌调度。经实测资料检验,结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2.
根据水动力学、河流动力学、热力学、河冰水力学及固体力学等原理,针对松花江上游白山河段具体特征,建立了河冰数学模型,并应用有限差分计算方法,对白山河段冬季冰情演变进行了精确模拟。应用该河段1958-1973年共15年完整的地形、气象、水文、热力、冰情等原型观测资料,分别进行了模型参数率定及冰情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白山河段的封冻首先开始于白山坝址下游4 km的大崴子河段,然后封冻边缘逐渐上溯,最终到达松14断面;计算的白山河段冰花堆积体外形与河床纵剖面呈相似趋势;各种水力及冰情要素的数值计算结果和实测值吻合较好,所建立的数值模型能较好地模拟该河道的冰情。研究结果对东北地区河流冬季冰情研究及冰害防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鹏  李志军 《冰川冻土》2003,25(Z2):334-337
根据对冰区溢油的行为与归宿的研究, 参照渤海的冰情建立了冰区溢油预报数值模型, 可预报冰区的溢油行为与归宿, 包括溢油的扩散、漂移等过程.采用跟踪"粒子流"法进行了数值计算, 验证了风、流、冰等环境因素对冰区溢油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与海洋环境变化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如何更加准确地模拟和预测海洋气候变化成为各国科学研究的焦点之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海洋环境科学和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主任乔方利研究员,在大连召开的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第十七届年会上,作了《海浪-环流耦合理论和数值模式发展》的主题报告,引起了400余名国内外与会科学家的巨大反响。乔方利博士带领研究组率先打破常规思维,首次将海浪这一物理过程纳入海洋动力学研究中,进而率先在国际上建立了海浪与环流耦合理论和浪潮流耦合预报模式。该理论和模式是我国近期取得的原始自主创新,处于该领域世界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5.
消息报道     
《水文》1987,(2)
第八届国际冰情学术讨论会在美国召开国际水力学研究协会(LAHR)第八届国际冰情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8月18~22日在美国爱阿华大学召开,我国首次派出以陈赞廷为团长的3人代表团出席了会议。与会的151名代表来自16个国家。会议收到交流论文81篇和特邀报告5篇,我国代表陈赞廷应邀作了题为“黄河冰情问题”的专题报告。 (陈希媛)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2000年1月16~17日,水利部国科司委托水文局召开了《水文情报预报规范》审查会。出席会议的有国科司有关负责人、水文局主管领导、审查专家组和规范修订编写组成员.共34人。与会专家在听取了规范修订编写组所作的修订编制说明后,不但充分肯定了规范修订编写组近4年来的辛勤工作,而且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审查意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修订后的规范符合水利部1997年7月发布的《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of-97,既保留了原规范中行之有效的内容,又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加了现代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7.
根据渤海港口建设、冬季航海运输、石油勘探开发以及冰情监测研究预报的需要,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于1987年10月在渤海辽东湾东北部的鲅鱼圈近岸,建成了我国第一座岸基测冰雷达站。本雷达站的主要设备(测冰雷达、自动跟踪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等等)系从日本及美国引进,雷达天线海拔高度120m,在冬季可对海面20海里范围内的流冰移动的方向、速度、流冰运动轨迹,冰间水区,流冰冰量、密集度以及海面冰的大面积分布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可随时提供连续可靠的冰情资料,为生产建设部门提供设计参数和依据,为冰情预报部门提供实时冰情资料。本雷达站为国家“七五”计划重点工程项目——交通部营口鲅鱼圈港区一期工程总体平面布置、设计施工以及冰区中船舶进出港、航道冰情监测等做了大量的工作。近二年来在航天部二院207所的密切配合下,在雷达测冰海冰回波  相似文献   

8.
全国冰情研究协调小组于一九八三年六月二日至八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工业大学召开《中国江河冰图》(暂名)初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黄委水文局,水电部东北勘测设计院,黑龙江、内蒙水文总站以及所属冰情研究实验站等冰情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的代表。合肥工业大学水利系,中科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和交通部一航局科研所的代表应邀到会指导。水电部水文局、水电总局也派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着重对近几年来各单位有关同志历尽艰险拍摄的一千九百多张冰情照片,根据“主题突出、准确,图片清晰、美观”的原则,对照水电部1962年颁发的《水文测验暂行规范》冰凌观测附录中的冰凌  相似文献   

9.
海拉尔盆地伊敏组自下而上可以划分出三个孢粉组合:Impardecispora-Aequitritadites-Clavatipollenites组合,Triporoletes-Pilosisporites-Asteropollis组合,Appendicisporites-Asteropollis-Tricolpites组合。分别分布于伊敏组一段、二段和三段。其组合特征明显,是研究区内划分伊敏组与大磨拐河组的重要生物组合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0.
黄河流域实用水文预报方案汇编总结会议于1987年12月21~25日在烟台市召开。会议总结交流了二年来黄河流域各单位编制预报方案工作的经验。两年来,共编制了黄河干支流195个水文预报方案(其中洪水方案140个,冰情方案55个)。应用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区特点编制的这些方案,方法合理、数据准确,大多达到了规范规定的甲级标准,基本上能满足黄河流域水情、冰情预报的要求。会议认为,黄河流域预报方案的汇编工作经验,对其他流域开展此项工作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日前 ,由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承担完成的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预警预报工作研究项目顺利完成 ,并在南京通过专家鉴定。该项成果包括《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建设工程报告》、《地面沉降与地裂缝调查研究报告》、《基于GMS平台的苏锡常地区地下水流模型研究报告》、《地面沉降预警预报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弯道段冰塞壅水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寒冷地区河流冬季常形成凌洪灾害,冰情的预报和预测大致可分为冰塞出现的位置、上游水位升高和开河冰塞的预报.依据实验资料,分析了弯槽段冰塞壅高上游水位和佛汝得数以及冰流量之间的变化关系,采用BP网络对水位壅高及弯槽断面水位进行了模拟预测并和回归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可以提高对水位的模拟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3.
江河冰情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重大的影响,冬季流凌直接中断航运和堵塞引水渠口而影响用水等。因此,流凌日期的预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站从1957年起,就开始编制经验相关法预报方案以发布流凌日期预报。由于影响冰情的因素很多,且各年的主导因素也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14.
受水利电力部水文局委托,由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主持的全国冰情研究技术经验交流会议于1982年6月4日至10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有关省(区)的水文总站,设计、科研、管理部门,各重点冰情实验站、水库、河段以及大专院校等46个单位的59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在会议期间,黄委水文局代表全国冰情研究协调小组对以往的工作做了总结。代表们交流了冰情研究技术经验成果,讨论修订了原冰情研究规划(草案),落实了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并对《中国江河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凌汛期槽蓄水增量来源,在分析实测冰情资料基础上,把槽蓄水增量分为水位壅高主河道蓄水量增大、主河道内河水转化为固体冰盖和上滩水形成冰盖及在冰下聚集等3部分,建立河冰动力学模型,模拟河冰生消及槽蓄水增量过程,利用2008/2009年度三湖河口—头道拐河段实测冰情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表明滩地冰盖及冰盖下滞洪是内蒙古河段槽蓄水增量的主要来源,占最大槽蓄水增量的63.44%,主河道水位壅高引起的槽蓄水增量占26.56%,主槽冰盖蓄水占10.0%。  相似文献   

16.
无定河流域下游段河冰形成演变的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冰凌是北方河流冬春季常见的现象, 由于环境因素的变化, 河道冰情也在不断的变化, 甚至在一些地区出现凌汛灾害. 根据冰塞形成发展的机理, 利用水力学模型和热力学模型模拟研究了无定河流域下游段丁家沟至白家川的每年春季河流水位、封河日期和开河日期. 模拟结果较为理想, 并分析了形成凌汛的原因, 旨在给该区域水循环研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土保持等工作提供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刘启元  吴建春 《地学前缘》2003,10(Z1):217-224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中国城市化进程必将进一步加速。如何减轻地震灾害的问题正变得日益严峻。尽管地震预测是一个举世公认的国际性科学难题 ,但在强化各种减轻地震灾害措施的同时 ,仍须大力推进地震预测研究。为此 ,需要打破长期徘徊在以地震前兆异常监测为基础的经验性预测局面 ,把注意力尽快转向研究以动力学为基础的数值预报。以GPS为代表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 ,岩石圈巨型高分辨率宽频带流动地震台阵观测技术以及数值模拟技术已经为地震数值预报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基础。以地震数值预报为目标的GPS阵列地壳形变连续观测 ,高分辨率地壳上地幔结构探测 ,地壳动力学 ,地震孕育和破裂过程的理论、模拟试验和实际观测 ,数据同化和计算软件的开发应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现在的问题是 ,需要积极借助数值天气预报的经验 ,强化多学科 ,多部门的组织协调 ,尽早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地震动力学数值预报的科学试验。地震数值预报研究必将极大地促进中国地震科学基础研究和地震预报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河流冰塞数值模拟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军  赵慧敏 《水科学进展》2008,19(4):597-604
冰塞是高纬度地区河流凌汛的主要诱因.为防凌减灾,围绕着河冰问题的试验研究、原型观测和数值模拟,国内外学者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就数值模拟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在河冰一维、二维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成果;重点描述了Shen的一维模型和模拟冰塞体溃决的二维模型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在评述和分析各模型特点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河控三角洲是一类对油气勘探有重要意义的沉积体系,采用三维水动力数值模拟的方法正演模拟了河控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并精确分析了其分支河道的演化规律。利用Delft3D建立了河控三角洲的三维水动力数值模型,根据现代河流与三角洲的水动力特征,设计了其沉积过程的模拟条件。计算域长20.5km,宽10km,在地貌演化系数(Mor-Factor)为60倍的情况下模拟时长4个月,约120d。通过对河控三角洲的模拟分析了河口砂坝的形成与冲蚀,分支河道的延伸、迁移和分叉,通过垂向剖面观察到分支河道的多期次充填。用定量的手段结合分支河道演化特征表明河控三角洲在没有波浪和潮汐作用的静水体中分支河道极其发育,只要空间足够大即可发育无数条的分支河道。研究表明在河控三角洲发育的后期分支河道的交叉切割与改造可形成连片的沉积体,这与在波浪和潮汐改造作用下所形成的连片朵状三角洲在成因机理上不同。该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水动力数值模拟的方法可以较好地揭示河控三角洲分支河道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水电部水文水利调度中心于今年4月15日至20日在安徽省梅山水库召开了《水文情报预报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定稿会议。会议中心议题除审定《规定》外,还讨论“水文预报的检验和误差评定标准”。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水文预报的检验和误差评定标准”研究协调小组各专题组成员,部分省、流域机构、工程局的水情人员和一些高等院校教师以及有关专家共30余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