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地名档案是在地名管理工作中形成的记载各个地理实体的标准名称及其相关信息的文字、图表、声像等材料,是地名管理的专业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地名管理、推行地名标准化、开展地名研究的基础。随着全国地名事业的蓬勃发展,地名档案也随之建立起来。根据当前工作的实际,本人对新时期如何做好地名档案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社会发展服务,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黄芳 《中国地名》2009,(12):51-51,53
地名档案数字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随着国家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实现地名档案数字化与政府信息化的同步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地名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是地名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及数字化的高速发展和推广应用也给地名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3.
提高地名档案管理水平,实现服务的全面提升,是新时期地名档案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全国加快地名服务工程建设,实现五年规划的大环境下,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用现代化的手段管理地名档案、保护档案原件,延长档案寿命已成为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地名档案是国家档案的组成部分,是地名工作真实记录。没有地名工作就没有地名档案,没有地名档案,地名工作就失去了信息储备,不能顺利开展,二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 《全国地名档案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十几年来,地名档案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其它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地名资料,取得了可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地名照片是地名档案馆(室)藏  相似文献   

5.
《地名档案管理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7月12日施行)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地名档案的管理,确保地名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促进地名档案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发挥地名档案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地名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地名档案是指在地名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记载各个地理实体的标准名称及其它相关信息的文字、图表、声像等材料。 第三条 地名档案是地名管理的专业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地名管理、推行地名标准化、开展地名研究的基础。 第四条 全国地名档案工作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  相似文献   

6.
在保管好地名档案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地名档案信息资源,编制成各类档案文化产品,从而使档案工作走向市场,为社会服务。在地名编研工作中,如何突破旧有模式,实现地名档案编研工作崭新突破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薄洋 《中国地名》2014,(5):72-73
“信息资源整合是指将某一范围内的,原本离散的、多元的、异构的、分布的信息资源通过逻辑的或物理的方式组织为一个整体,使之有利于管理、利用和服务。”如何将地名档案资源优化整合,提升服务功能、形成服务体系,是档案馆长期关注、努力解决的重大课题。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增长和信息技术的逐渐成熟,地名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有了新的途径,本文旨在探讨地名档案信息整合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以及实现整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乔云 《中国地名》2011,(3):56-56
地名数字化房产档案管理体系,就是以地名数据库为基础,以地名元素为第一搜索引擎,建立房产档案管理体系。其特点是:检索速度快,信息准确,实现了房产基础信息的全面整合。地名信息的真实与否,直接关系到房产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如果失去了地名,房产档案的权属登记、房产交易、房产纠纷仲裁、物业管理、房屋拆迁、保障房产产权人合法权益等都将成为空中楼阁,无本之木。要做好房地产交易中心的房屋权属登记、发证和产权产籍的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需以地名管理为先导,依法开展地名数字化房产档案管理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黄伟 《中国地名》2014,(6):35-36
地名作为信息的载体,地名信息化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自2005年民政部启动和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战略举措以来,地名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界对地名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必须加快提升我国地名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地名档案的作用,以更加宽广的视角做好地名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大数据,又称“巨量资料”、“海量资料”,  相似文献   

10.
地名档案是人们从事地名调查、地名标准化处理、地名命名、更名及管理等实践活动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是按照一定规章制度集中保管的专门档案。通过对其科学的管理,及时、准确地为社会提供标准地名及相关信息,是地名档案管理的基本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伟夫 《中国地名》2013,(11):46-48
十八大报告将信息化列为“新四化”(即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一,作为优先发展产业。指出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既为全国信息化提出了发展方向,也为地名档案信息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地名档案作为一种实用性和应用功能极强的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2.
个体地名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广大地名工作者多年辛勤耕耘的结晶,它又是搞好地名工作,进行地名管理、地名咨询、地名科研、地名书刊编纂等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蓬勃发展和现代化信息社会的到来,对个体地名档案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它将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就如何建  相似文献   

13.
随着地名工作的不断深入,地名资料越来越丰富、充实。面对数量庞大、信息浩繁的地名,如何实施方便快捷、科学卓效的管理,如何进行快速查询、调用和统计,如何做好经常性的修改、补充和完善,如何实现成果资料的及时共享,如何迅速、准确地向有关部门和社会提供“养在深闺人未识”、却又极具价值的地名信息,成为摆在地名工作者面前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一、地名信息管理自动化的必要性 地名档案从建档之初,人们就一直在孜孜以求如何提高档案的  相似文献   

14.
2001年7月11日,民政部、国家档案局联合颁布了《地名档案管理办法》,这是我国地名档案事业的一件大事。地名档案工作有了正式的部门规章,有了明确的法制政策,全国地名档案工作及其法制建设由此进入了新阶段。  相似文献   

15.
地名档案工作开展十几年来形成了一定规模。根据《全国地名档案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继国家、省(区、市)建立地名档案馆、库后,地、市和县、区两级也建立了地名档案室。目前,对地名档案室实施考核已逐步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为此试就这项工作的有关问题谈谈认识。一、地名档案室考核工作的意义中国地名委员会和国家档案局在《关于加强各级地名档案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各级地名领导机构要加强对地名档案工作的领导”。强化地名档案工作领导机制,展开高效率的业务指导,是做好地名档案工作尤其是基层地名档案工作的切实保证。地名档案…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原中国地名委员会就制定了《中国地名信息系统技术规范(试行)》,要求对地名档案进行现代化管理。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地名档案的现代化实际上就是配上一台电脑,把地名档案的目录输入进去,实现快速查找档案的目的。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光电扫描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化已经成为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因此,地名档案信息化建设实质上是地名档案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7.
在全国地名战线,有一面旗帜,这就是天津,走在这支队伍前面的则是南开区。近年来,无论在地名管理,地名档案,还是在地名图书编撰和地名宣传等方面,南开区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全国地名同行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18.
乔云 《中国地名》2011,(6):63-63,65
房产地名档案信息系统,是房产地名档案管理和使用的有效工具,也是对房产地名实施规范管理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房产地名档案信息系统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系统框架的构建,尤其是软件系统的开发,距离成熟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因此,加快系统框架的构建,开发科学、适用的系统软件,进而实现房产地名档案系统的网络化管理,是摆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和档案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阎淑华 《中国地名》2010,(10):67-68
一、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管理的区别 1.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含义。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就是在传统的档案管理的基础上,结合电子文件自身的特点,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各类地名信息的信息集成.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地名档案工作始于1982年。1983年4月在河南南阳召开了全国地名档案工作座谈会,颁发了地名档案管理的法规。之后,中国地名委员会先后在沙市、长春、西安等地召开了数次会议,各地相继建立了地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