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饱和轻亚粘土地基液化可能性判别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首先评述了已有的预测现场饱和轻亚粘土液化可能性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经过筛选的室内外试验资料,建立了几个可供选用的饱和轻亚粘土液化判别式。  相似文献   

2.
鉴于场地砂土地震液化的概念以及某些主要影响因子都是不确切的,具有中间过渡性质,无明确的内涵和外延。故文中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析途径,即模糊聚类分圻的方法,来预测现场砂层的液化。根据地震的基本数据和土层的性状,应用模糊聚类的分析方法将50个场地砂层地震液化的历史资料划分为5类,作为预测场地砂层液化的模糊模式。这种分析方法除具有研究模糊问题的功用外,还县有在分析时既不需要任何假定,也不引入任何试验误差等优点。 文中最后基于所建立的模糊模式,预测了90个场地液化的历史资料,表明所建议的方法是有效而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模糊模式识别方法提出了地震短临预报的决策方法,借助于震害数据库及震害预测方法的完善和灾度划分标准的科学化,我们可以通过该方法对是否作地震短临预报进行合理化的决策  相似文献   

4.
砂土地震液化问题是岩土地震工程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在分析模糊神经网络原理的基础上,利用减法聚类算法对自适应模糊推理系统进行优化,并建立了砂土地震液化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然后,将该模型用于实际工程的砂土液化判别中,并与传统砂土液化判别方法结果进行对比。判别结果表明:文中建立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强的学习功能,用于砂土地震液化判别中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1976年唐山地震期间,附近一些地区出现了砂土液化现象。本文根据工程勘探中的实例及实验数据,进行了砂土液化作用的统计和综合预测。文章中采用贝叶斯准则下的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对唐山地区已知液化地点和非液化地点,作了五种检验计算,挑选出准确度及可靠性最高的变量模式。从而,对于当地震为Ⅷ度烈度时的砂土液化进行了预测。五种预测结果相同,互相印证,可靠性高,分组最大后验概率大多在0.99以上。在此条件下,外推预测结果可信。工程实践中,迫切需要对砂土液化进行综合性预测,而一般采用地质学或试验方法,仅能对砂土液化作单因素或少量因素下的预测,本文提出了综合性的通用预测方法,为砂土液化统计预测提供了新途径。砂土液化是平原地区的一种重要地震灾害。国内外多次大地震中,都曾因饱水砂土受到地震作用,引起孔隙水压增高及砂粒间的结合力和摩擦力降低,而使砂层发生液化状态的流动,并伴随有地基承载能力降低或失效。1964年以来,新潟地震及阿拉斯加地震时,由砂土液化造成了罕见的灾害。激发了各国、尤其是美国和日本对砂土液化预测的研究。但还多是单因素或少量因素影响下的分析方法。未能进行综合分析及推断。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可以综合分  相似文献   

6.
粉土液化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粉土的液化问题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本文试将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方法应用到预测粉土场地地震液化的研究中。文中构造了与各不同因素对应的不同等级的隶属函数,建立了评判矩阵,并概据不同因素在评判中所起的作用,拟定了相应的权重,运用M(·,+)算子,进行模糊矩阵运算。最后,基于评语等级的内涵,在评判结果中考虑了液化与非液化的总偏重,将前后两部分的隶属度总和起来,进行最终评判。通过对唐山地震(124个)、海域地震(4个)液化资料进行的验证综合评判,获得液化判别成功率为86%、非液化判别成功率为78%的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砂土地震液化的神经网络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BP网络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映射和自适应学习功能 ,可用于模式识别和预测评估等领域 .在简要分析BP算法的基础上 ,选取砂土的平均粒径 (d5 0 /mm)、相对密度(Dr/% )、标准贯入击数 (N63 .5 /击 )、上覆有效压力 (σv/kPa)、地震烈度 (I0 )作为指标 ,应用BP神经网络的理论与方法 ,预测砂土在地震作用下液化的可能性 ,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 .说明将BP网络用于沙土液化预测是可行的 .  相似文献   

8.
饱和黄土液化判别方法的两点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土液化实例多与现有可液化土地质年代规定不符。采用动三轴弯曲元试验设备对原状黄土饱和过程进行剪切波速跟踪测试,发现黄土浸水、结构先破坏再固结形成新的稳定结构的特点,证明经历过饱和的黄土已不能再视其为饱和前的地质年代。兰州马兰黄土中的黏粒有些是以黏土团块的形式存在,而黏土团块并不影响其他部分粉质土的液化,因此对于此类土应用黏粒含量进行液化判别时,应考虑将黏土团块不计入黏粒含量。  相似文献   

9.
震害预防是目前减轻地震灾害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液化震害预防的第一步就是对工程场地进行液化预测和判别。液化判别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对工程震害防御和工程造价影响很大,是土动力学和地震工程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历来受到国内外学者和工程界的高度重视。2003年2月24日我国新疆巴楚-伽师地区发生了MS6.8地震,是新疆自建国以来人员和财产损失最严重的一次地震。灾区属新疆喀什地区,位于叶尔羌河流域,场地土主要为全新世-晚更新世晚期厚度较大的粉砂、细砂、粉土和粉质黏土,地下水埋深浅,在烈度为Ⅶ、Ⅷ、Ⅸ度区产生了大面积的砂土液化、地裂缝、河流陡岸滑塌等地震地质灾害,液化规模与1975年海城地震相当,是继1976年唐山地震后近30多年来中国大陆出现砂土液化现象最显著的  相似文献   

10.
砂土震动液化势评定中的模糊数学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二维信息分配概念及模糊近似推论公式对砂土震动液化势进行了定量研究。文中利用日本学者时松孝次收集的世界各地100个地点的砂土震动液化势资料建立了应力比(τd/σ_0~1)、修正标准贯入击数(N_1)和砂土震动液化势之间的模糊关系(R),并结合作者收集的45个地点的砂土震动液化势资料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其成功率达82%达到了今人满意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图象识别方法在工程地震学中应用的现状及前景。首先简略介绍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对算法的改进,然后作为新研究成果的介绍论述了图象识别方法在确定潜在震源区、砂土液化势方面的应用以及用C-拓扑模糊决策分类系统——一种新的动态分类系统去估计潜在震源区随时间变化发震能力——地震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刘颖  李大华 《华南地震》1992,12(2):15-22
本文对我国TJ11—74规范的液化判别方法进行了讨论,指出它在很多情况下,判别结果偏于保守。根据唐山地震饱和土液化现场勘察资料,对上述液化判别方法进行了修正,给出了基准N值与地震烈度及震级的关系,确定了地下水位及饱和土埋深的影响系数,探讨了土中粘粒的影响。修正后的液化判别式,在一般情况下,都可以给出符合实际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前,砂土液化问题仍是岩土工程界重要的研究方向.鉴于砂土液化评价的复杂性及其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将熵值理论与模糊集和贴近度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熵权与专家打分法所获权重的组合权重的模糊物元模型,有效地避免了权重分配困难的问题.该模型以一种新的方法进行砂土液化势的评价,并且结合实例应用,通过与现场标贯试验对比,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简便和实用.  相似文献   

14.
以剪切波速为宗量的一种砂土地震液化的不确定性判别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基于剪切波速的砂土液化判别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可考虑剪切波速的随机性和液化及液化危害等级的模糊性的液化和液化危害等级的判别法。作者首先讨论了当剪切波速具有随机性时液化的发生概率,进而给出了确定场地液化和危害程度的发生概率。在此基础上,结合液化和液化危害程度(等级)的模糊性,利用模糊事件的概率分析方法,提出了可同时考虑随机性和模糊性的场地液化和液化危害性的发生概率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砂土液化判别是地震地质灾害判定和预测的一项重要工作,判别方法以规范为主,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规范的判别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本文在查阅大量唐山地震震害资料的基础上,选择3个典型工程场地,根据实际钻孔现场标贯原位测试数据,采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方法进行液化判别,发现规范判别结果与实际震害现象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分析认为,抗震设防烈度与实际地震动不同、地下水位变化、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局部场地效应、地震动持时以及实验造成的人为误差等,均是造成差异的原因。分析结果也表明,规范中的判别方法具有较普遍的适用性和较强的实用性,但由于基础数据的局限性及判别公式本身存在的定性异常,其判别结果的合理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论证,这也是造成判别结果与实际震害现象存在差异的原因之一。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地震液化的机理认识、判别方法的完善,均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的基础上,把模糊数学的表达方式用于灰色灾变预测中,建立了地震预测的灰色模糊模型。用此模型对我国川滇、甘宁青、新疆及华北等地区大地震时间序列进行预测检验,结果表明:灰色模糊预测模型比纯灰色系统理论模型要好,因而可在实际地震预测中试用。最后对所得结果及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A pattern recognition approach to liquefacation evaluation is propoesed. The state of any soil layer at a level ground site subject to seismic loads is represented by a pattern in a seven-dimensional feature space and can be classified into one of three classes: liquefiable cohesive soil, and non-liquefiable cohesionless soil. The liquefaction potential of the soil layer can be assessed according to the probabilities of the pattern belonging to the three classes. Training patterns derived from field data (piezocone (CPTU) data and maximum ground acceleration) from sites which liquefied or did not liquefy during earthquakes in New Zealand are randomly chosen to design a pattern recognition system to provide an optimal estimation of the liquefaction potential of any soil stratum of interest. Two recognition systems have been set up to estimate the state-conditional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One is based on a Parzen window approach in which no knowledge of the probabilistic structure of the training patterns is assumed; the other is based on a parameter estimation approach assuming a multivariate normal distribution. The error rate of recognition by the Parzen window approach is 6·9% when taking the window size as 1·5, and the error rate by the parameter estimation approach, which can be easily, is 7·7%. implemented without reference to our training patterns  相似文献   

18.
在泥质砂岩的岩石物理建模中,明确泥质砂岩中泥质胶结物的接触类型及其含量对正确认识泥质的胶结作用对泥质砂岩声速的影响以及合理地建立岩石物理模型至关重要.现阶段,尚未有实验室定量估算胶结泥质的方法,导致应用胶结砂岩理论模型预测胶结砂岩地层的声速时往往由于胶结物含量被高估从而导致预测声速结果偏高.本文通过观察铸体薄片中泥质与颗粒之间的接触关系和相对分布提出了一种区分胶结泥质和分散泥质的方法:与两个或两个以上颗粒接触的连续分布的泥质为胶结泥质;与一个颗粒接触或者不与颗粒接触的泥质为分散泥质.基于这一准则,本文基于像素拾取法估算了人造泥质砂岩的胶结泥质含量,并将胶结泥质含量作为胶结砂岩模型的输入参数优化CCT模型.对比原始模型,本文方法声速误差下降了20%,预测准确度显著提高.本文方法适用于弱胶结地层的岩石物理建模,能够准确的预测声速以结合地震和测井资料识别有利储层,定量评价储层参数.  相似文献   

19.
姚大全 《地震地质》1993,15(2):186-192
从简单场地条件下砂土液化的判别入手,系统介绍一般场地液化判别的基本步骤,重点分析在复杂工程场地条件下,如何全面考虑各种因素以合理选取地震液化判据。文中结合某大桥地基土液化判别实例,多方位探讨判别特殊重大工程地基土液化的有效方法,讨论了液化深度问题,与此同时,尚考虑到液化和滑塌等地质灾害的相关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