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煤矿区矿井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与矿区生态文明建设双重目标的重要推力。在全球水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约束下,矿井水作为一种非常规水资源,其大规模处理与高效利用是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文中从煤矿区矿井水水质特征出发,全面论述了矿井水水质形成机制与水质评价方法,并将矿井水水质形成划分为含水层水–岩作用和采空区水–岩作用2个阶段。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含悬浮物矿井水、高矿化度矿井水、酸性矿井水及含特殊组分矿井水处理技术优缺点,重点阐述了含悬浮物矿井水高效旋流净化、高矿化度矿井水双极膜和膜蒸馏处理、酸性矿井水人工湿地处理的新技术。在总结国内外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阐明了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的途径主要包括工业生产用水、生态用水、生活用水及热能利用4种。最后,提出了目前我国煤矿区矿井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及科学思考,建立了矿井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概念模型,通过不断推进矿井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提高矿井水资源综合利用率,解决煤矿区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煤炭资源开发与矿区生态文明建设三者之间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兖济滕矿区年矿井涌水量近6000万m3,矿井水资源可利用潜力巨大。该文以矿井水资源化综合利用为目的,依据相关标准,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矿井水质量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矿井水资源化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枣泉煤矿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矿井充水因素、矿井涌水量、矿井受水害影响程度及防治水难易程度等方面分析,以实际资料为依据,结合对《煤矿防治水规定》的理解,提出枣泉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复杂型的结论,从而分析和评价矿井水害危害程度,经济合理地搞好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陈萍 《贵州地质》2015,32(1):53-58
贵州省岩溶山区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常规的经验公式对矿井顶板冒落导水裂隙带高度估算结果常常小于矿井实际开采形成的高度,简单、机械地采用常规的经验公式估算矿井顶板冒落导水裂隙带高度并以此确定顶板充水水源的来源,可能导致矿井水防治设计的失误,并影响到了矿井防治水工作。本文以青龙煤矿为例,阐述了该矿矿床水文地质结构特征、勘探阶段估算和矿山开采中实际产生的矿坑顶板冒落导水裂隙带高度差异,分析了造成估算误差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岩溶山区矿井顶板冒落裂隙带高度经验公式修正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矿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以冯家塔煤矿1201工作面为例,论述了府谷矿区矿井突水因素,认为大气降水、岩溶水和地表水是矿井充水的主要水源,断层、采煤形成的裂隙带是矿井充水的通道,小煤矿采空区是未来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运用突水系数和水文地质实验法,对矿区的突水危险区域进行了评价,指出井田西北部突水系数大于0.6,可能存在突水危险;清水川地堑断裂带内富水性及导水性弱,对煤层开采不会造成威胁。最后提出了加强矿井水文地质勘查、做好矿井涌水量观测等矿井防治水建议。  相似文献   

6.
贵州地区岩溶普遍发育,岩溶区矿产资源丰富。由于含矿层及上下部地层含水性强至极强,矿产开采过程中水害问题突出。大型地下堰塞水体是形成矿井突水的主要水体之一,因其隐蔽性高,防范难度极大。阐明大型地下堰塞水体成因及其形成矿井突水的特点,对矿山生产防水治水有重要意义。以赫章县珠市铁矿山2015年“11·22”突水事故为例,在对突水矿井开展技术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矿山水文地质条件,通过对断层构造部位的岩溶发育特点、地下水径流、赋存状态以及形成矿井突水的水源类型、各类水体形成突水特征等分析,揭示了岩溶区大型地下堰塞水体的形成机制; 阐明了该类水体形成矿井突水的一般特征及突水征兆; 明确了造成赫章县珠市铁矿山矿井突水的水源为大型地下堰塞水体,事故系矿井爆破掘进过程中揭穿大型地下堰塞水体下部岩溶管道所致。大型地下堰塞水体形成矿井突水有其独特性,针对性地开展矿井防治水工作,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治水措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矿区及邻矿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所施工的8个水文地质钻孔的单孔抽水和群孔抽水试验,对矿区含(隔)水层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井田边界的进行了研究,认为当矿井开采1煤组时,顶板砂岩水和底板岩溶水为其直接充水含水层,砂岩水以静储量为主,它不会对矿井开采1煤组造成大的危害;底板奥灰岩溶水与太灰水之间联系较紧密,前者补给后者,是矿井突水是防治水研究的重点。得出了本矿1煤组的水文地质条件是岩溶裂隙水以底板突水的形式向矿床充水为主,水文地质复杂程度为中等类型的结论,从而为矿井水害的防治与矿井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榆神府区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矿突水灾害是仅次于顶板、瓦斯的第三大灾害,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分类是科学确定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突水危险性的手段,以大量的勘查、矿井开采实际资料为基础,从受采掘影响的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矿井涌水量、矿井突水、老窑积水及其危害性、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等5个方面,分析了榆神府矿区矿井水文地质分类的主要指标,提出了新民区主要为简单类型,神木北部矿区以中等类型为主,榆神矿区以复杂类型为主的科学分类,为榆神府矿区煤矿防治水、保水开采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对贵州省凯里市鱼洞河流域矿区地下水质监测表明该区地下水污染严重。以该区矿井水为研究对象,根据采集的14件矿井水样品试验数据,采用Piper三线图,对矿井水基本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对典型矿山矿井水补、径、排位置取样试验研究分析矿井水污染地下水途径。结果表明:研究区矿井水pH值变化范围为2.65~6.74,其中KJ02、KJ04为中性水,KJ13为弱酸性水,其余均为强酸性水;阳离子主要为钙离子,阴离子主要为硫酸根,水化学类型主要为SO_(4)-Ca型水;采空区内水解、溶解矿层中的Fe^(2+)、Fe^(3+)、Al^(3+)、SO_(4)^(2-)等离子,致使地下水体污染;污染地下水途径有采空区水体自身受污染、矿井水污染顶板含水层水体、矿井水污染底板含水层水体。  相似文献   

10.
有关矿井突水水源判别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判别矿井突水来源是矿井防治水工作中的关键环节,选择合适的判别方法是快速高效判别突水水源的关键。本文对近些年来判别矿井突水水源的各种方法进行深入探讨,指出在水源判别时注意的问题,为矿井防治水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矿区现有地质—水文地质资料为基础,通过分析矿区水文地质特征,结合煤田开发利用方案,初步论证了正南煤田煤矿矿井充水条件和因素,并采用"大井"法预测了矿井用水量,提出了正南煤田开发利用过程中煤田水害的防治措施,以期为该煤矿建设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从用顶板充水、底板突水两个角度对矿坑充水强度进行了分析,为小纪汗井田及周边开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攸县矿山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怡湘  周新良 《湖南地质》2001,20(3):199-202,216
攸县有各类煤矿320多家,废石乱堆乱放,引起泥石流;不规落开采,造成植被破坏,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地面沉隆,塌陷和矿井冒顶,突水、瓦斯爆炸等矿山地质灾害;这就是煤矿布局不合理,未对采矿活动全程监管所致,为使矿山地质灾害降到最低程度,必须加强领导,加大地质调查力度,多方筹集资金,编制全县矿山地质灾害防治规则,实行谁破坏,谁治理,以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煤矿水害防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河南省煤矿系我国大水矿区,水害问题严重制约着全省煤炭工业的发展。本文根据大量原始水文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和研究了煤矿突水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对矿井水害的治理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太原市东山矿区岩溶地下水排供结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原市为华北地区严重缺水城市之一,而与此紧紧相连的太原市东山煤矿,丰富的岩溶地下水造成750下山煤层无法开采。为了解决东山煤矿12873万t煤炭资源带压开采问题及缓解太原市供水紧张的局面。笔者从分析东山岩溶水系统水文地质条件入手,对井田内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定量研究,认为将东山煤矿的疏干降压与太原市的供水结合起来其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16.
邢台煤矿下组煤开采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及突水危险性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安全开采下组煤,详细分析了矿区奥灰水文地质条件,以研究煤层底板突水因素、突不机理为切入点,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下组煤开采之前奥灰突水的危险性进行了预测,即可分为3个区(安全区、可能突水区、突水区),同时提出下组煤先期开采的范围为-210m水平以上范围。  相似文献   

17.
东欢坨矿顶板涌水条件与工作面水量动态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开滦东欢坨矿开采煤8诱发的顶板涌(突)水问题,首先采用五个物理场的多源地学信息复合研究方法对煤8顶板充水含水层进行了富水性综合分区。此外,在充分分析煤8至顶板充水含水层间岩段的岩性特征基础上,将据《煤矿安全规程》计算出的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进行了全方位的岩性场定性校正,并编制了煤8回采冒落安全性分区图。在此基础上,耦合叠加分析煤8回采冒落安全性分区和其顶板充水含水层的富水性分区结果,对东欢坨矿煤8回采顶板涌(突)水条件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了A、B、C、D、E5个不同涌(突)水特征的分区划分方案。最后运用目前国际上先进的地下水流水质模拟评价的Visual Modflow专业软件系统,建立了三维可视化渗流模型,并对待采的2086、2188B回采工作面涌水量进行了动态实时预测。   相似文献   

18.
李燚  韦正彬  施洪明 《云南地质》2011,30(3):362-365
石槽河煤矿位于断陷盆地中,可采煤层M3位于最低排泄基准面之下,无法自流排水,矿坑水主要来自煤层顶板、河水渗流及降水渗入。计算获得矿井漏水量为4472m3/d(正常)和6411m3/d雨季。  相似文献   

19.
叶伟鸿  沈军 《地质科学》1989,(2):201-208
通过范各庄老矿区地下水的氢氧同位素和δ18O值与Ca2+的活度积关系的研究,以及Na+、Ca2+和Mg2+浓度与其离子势关系的研究,可以判识各层地下水及其混合作用、地下水的补给和水力联系。  相似文献   

20.
峰局五矿是多年开采的老矿。近些年,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和开采层次的逐渐下移,来自底部岩溶高承压水的威胁日趋严重,实际生产能力逐年下降。下组煤能否开采是关系到矿井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作者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工作实践,就下组煤带压开采的可行性,谈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