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洪水灾情投影寻踪评估模型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王顺久  张欣莉  侯玉  丁晶 《水文》2002,22(4):1-4
洪水灾情评估是多因素评价问题,它是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必须对各因素进行综合评估,而不能仅依据某单项指标得出评价结论。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洪水灾情评估指标体系和各指标定量化等级标准。根据投影寻踪技术提出了洪水灾情投影寻踪评估模型,将评价样本的各因素进行线性投影,以最优投影方向所对应的投影特征量作为评价依据,该模型计算过程简单、结果直观,更重要的是评估结果无人为任意性。将这一模型用于1998年洪水的分类和我国部分省市的洪水灾情评估中。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对各种洪水灾情进行有效的评估,是一种处理多因素复杂评价问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灾情评估领域文献的阅读、总结,介绍了国内外泥石流灾情评估研究的概况。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泥石流灾情预评估研究现状,提出了泥石流灾情预评估模型:D=H.V-F(D-泥石流灾情程度,H-泥石流危险度,V-泥石流易损度,F-泥石流防治工程效益)。  相似文献   

3.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象征着全世界人类环境向更美好的阶段发展,标志着世界各国政府要积极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作出贡献.世界环境日的目的意义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要求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来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为让更多的人为保护环境,关心、爱护地球献出一片情,献出一  相似文献   

4.
我国西南地区山地灾害灾情年际综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西南地区1994—2004年山地灾害灾情统计资料为研究对象,在灾情指标数据标准化的基础上建立了西南地区山地灾害灾情年际综合评估模型,并进行了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5.
含氟地下水饮用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莉  王业耀  孟凡生 《地下水》2007,29(5):85-86,142
目前,高氟地下水和地方性氟中毒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世界各国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总结出了不少成功的处理方法.综述前人对含氟地下水的各种处理技术,包括吸附法、沉淀法、电凝聚法、电渗析、Donna渗析等,并对这些技术进行了总结和比较,以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6.
重大信息     
世界大灾害 30年增两倍联合国5月24日在日本横滨举行的世界减灾会议上发表世界灾情调查报告说,世界上发生的大灾害,在过去30年里增加了两倍.联合国对雪崩、寒流、干旱、疫病、地震、饥馑、火灾、洪水、虫害、滑坡、热浪、暴风、台风、海啸和火山爆发这15种灾害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7.
自然灾害灾情评估研究与实践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自然灾害灾情评估是科学开展灾害管理工作的基础。灾情评估以单次灾害过程的灾前预评估、灾中应急评估、灾后综合评估以及区域灾情评估为主要内容,基于历史灾情统计资料的评估方法、基于承灾体易损性的评估方法、现场抽样调查统计方法、遥感图像或航片识别法、基层统计上报方法、经济学方法等是灾情评估的主要方法。灾情评估的目标从对灾情的估算和统计扩展到对灾情大小的分级,评估内容上逐步重视灾害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估,评估方法上注重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以及建立灾情评估系统是灾情评估研究与应用的主要发展方向。国内外研究和实践成果在减灾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亟待加强,迫切需要形成包括对单次灾害过程的灾前预评估、灾中应急评估、灾后综合评估以及区域灾情综合评估在内的自然灾害灾情评估的内容体系、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标准体系和评估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8.
梅玉琳  吉中会 《水文》2022,42(1):97-102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计算全省各市2011—2017年洪涝灾情指数;运用熵权法估算洪涝风险指标权重,评估各市2005—2018年综合洪涝风险.主要结果表明:选取的灾情指标能有效地反映区域洪涝灾情,扬州是全省历史灾情较为严重的城市,全省大部分城市在2012年和2015年的灾情指数较高,2016年苏南和苏中的灾情较严重;各市在...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万县市滑坡群灾害灾情评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地质灾害的全部过程可以概括为灾前孕育阶段、灾害活动阶段和灾后恢复阶段等三个阶段。对地质灾害灾情评估应包括对灾害灾情进行系统调查、统计、分析和评价等项工作,评估的重点是整个地质灾害形成过程中的灾害活动情况。本文以四川省万县市为例,在论述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理论的基础上,对万县市的地质灾害~滑坡群进行了灾情的评估。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万州示范区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结合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的特点和发展需要,提出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先进技术进行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的框架,讨论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开发平台的区域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系统的设计。建立系统总体框架、工作流程,以及灾情评估模型的模块功能。该设计结合当前地质灾害管理、评估的需要,为区域地质灾害评估提供了一个应用例证。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 of a country’s own past disaster experiences and nearby countries’ past experiences on subsequent disaster damage. We use global disaster data from 1990 to 2010, which include disaster-related death tolls for both natural and technological disasters that are further divided into sub-categories. Overall, we find evidence of a reduction effect of past disaster damage on future disaster damage. More detailed analyses show that an adaptation effect seems to be present for certain combinations of disaster types and level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country’s own experiences reduce future damage for natural disasters but that the marginal effect is larger for lower-income countries. On the other hand, for technological disasters, a robust impact of experiences was found only in higher-income countries. In terms of the disaster experiences of nearby countries, the adaptation effect was found only for natural disasters, and the marginal impact was relatively higher for higher-income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2.
北京北山地区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春山 《城市地质》1996,8(2):11-20
本文简述了北京北地区泥石流灾害的基本情况,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对本区泥石流活动的危险性进行了定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数学模型,并据此对本区的11个小流域进行了危险性评价。  相似文献   

13.
大型崩滑堵江事件及其环境效应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外对滑坡堵江自然灾害在各方面的研究现状,包括了滑坡堵江事件的识别研究、滑坡堵江天然堆石坝和堰塞湖的研究、骨坡堵江事件的灾害研究和天然堆石坝的合理利用和治理以及中国地质人员近几年在这类灾害研究中所做的工作,提出了堵江灾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地质灾害信息系统数据规范化与标准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开发重要工作环节是进行数据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本文论述了北京市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框架结构,标准体系构造成及标准的选择与确定。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七道江镇东山村塌陷区,目前稳定性较差,严重威胁当地住户的人身与财产安全.经过野外实地调查及物探验证,综合分析该塌陷区域形成机理与原因,确定为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危害程度为中型.  相似文献   

16.
针对西气东输工程(甘肃段)管道沿线地质灾害现状,本文重点论述了影响管线施工及运营安全的崩塌(不稳定斜坡)、泥石流、洪水冲蚀、风蚀沙埋、特殊岩土灾害的分布和发育特征,并结合线状工程的特点及各种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和危害程度,提出了防治措施,为管道沿线防灾、减灾及灾害治理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7.
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2003年 7月在日本札晃举行了近 8天的学术讨论会。现将讨论会中关于我国近邻国家大地基准现代化,低轨卫星(LEO)解算地球重力场的新方法---《一步法》,及GPS数据处理方法的新进展等进行扼要介绍。《国际地面参考框架(ITRF)》一直作为全球的大地测量坐标框架,它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它的框架点是一律被假定作常速运动的,但实际情况与ITRF的这一假定是不一致的。在这次大会上我国的近邻国家如日本、蒙古、新西兰、韩国、马来西亚等报告了本国大地坐标系统、坐标框架的更新和现代化,以及地区大地水准面的精化工作。通常利用二步法从低轨卫星的轨道信息求定地球重力场及其时变,大会上报告的一步法是对这一经典方法的重大改进和突破。GPS数据处理方法的新进展中比较突出的有:顾及观测数据短暂性相关影响的GPS连续运行网坐标及其移动速度的解算方案;含有系统误差的GPS观测数据的解算等。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东南缘活动断裂地质灾害效应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青藏高原东南缘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不同特点活动断裂发育且较为活跃,自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以来,相继发生了玉树地震、庐山地震、鲁甸地震等。地震引发、触发、诱发产生了大量地质灾害,造成了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通过收集与分析相关资料,对青藏高原东南缘活动断裂地质灾害效应研究进展与取得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从活动断裂地质灾害主要控制因素,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空间分布规律、演化模式、形成机制,不同性质断裂控制效应、断裂两盘差异效应、地震动参数效应、地形地貌效应等地质环境效应和地质灾害力学效应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对活动断裂地质灾害效应研究中存在的如不同类型活动断裂和不同震级地震与地震地质灾害相关性、以及地震地质灾害监测与风险评估等问题或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其研究结果为地震地质灾害致灾机理、风险评估、防灾减灾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依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利用野外踏勘及相关资料,对“甘肃省河西走廊(疏勒河)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综合开发建设项目8个移民社区及配套工程”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结果认为:评估区发育和分布的地质灾害类型有土壤盐渍化、风蚀沙埋和洪水冲蚀。现状评估结果:土壤盐渍化和洪水冲蚀危险性均小;风蚀沙埋有1处危险性中等,其它危险性小。  相似文献   

20.
国外大地电磁研究现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外大地电磁的研究现状,重点对二维大地电磁反演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列举了当前国际流行的常用反演方法,讨论了大地电磁反演解释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