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右江盆地二叠纪末腕足类和介形虫的全球古地理分布以及其他海相无脊椎动物的组合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该盆地多个门类生物和华南其他地区(尤其是扬子海盆)存在明显差异。腕足类和介形虫有一部分为凉水分子或古冷水圈分子,具有冷水与暖水分子混生的特征;放射虫具有远洋生物组合的特征;双壳类含大量土著种。这些特征表明:二叠纪末,右江盆地水体相当深,为半深海-深海环境,水温较凉,适合于凉水分子生存;右江盆地和扬子西缘的古特提斯洋连通,是古特提斯洋伸向华南盆地的边缘盆地。   相似文献   

2.
凝胶过滤(或称分子筛)层析是一种由限制分子通过多孔基质,按分子大小分离混合分子的技术。凝胶过滤方法常用于生物样品脱盐,其操作简便易行,脱盐效果可靠。由于可通过紫外和电导检测器监控整个层析过程、产品的纯度和回收率,又可连续自动进样和收集样品,自动化程度高,容易放大,所以,自上世纪60年代初始,随着层析介质技术的发展,Sephadex G-25系列凝胶过滤介质常用于实验室乃至工业规模的脱盐、小分子物质去除及缓冲液的置换。一般实验室脱盐常用透析方法,但其耗费时间长、缓冲液消耗量大,又易损失宝贵样品。笔者采用凝胶过滤法研究了YML-1(本实验室提取的一种海洋生物活性物质)脱盐的实验条件及效果。  相似文献   

3.
Sephadex G-25用于YML-1脱盐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凝胶过滤(或称分子筛)层析是一种由限制分子通过多孔基质,按分子大小分离混合分子的技术[1]。凝胶过滤方法常用于生物样品脱盐,其操作简便易行,脱盐效果可靠[2]。由于可通过紫外和电导检测器监控整个层析过程、产品的纯度和回收率,又可连续自动进样和收集样品,自动化程度高,容易放大[3],所以,自上世纪60年代初始,随着层析介质技术的发展,Sephadex G-25系列凝胶过滤介质常用于实验室乃至工业规模的脱盐、小分子物质去除及缓冲液的置换。一般实验室脱盐常用透析方法,但其耗费时间长、缓冲液消耗量大,又易损失宝贵样品。笔者采用凝胶过滤法研…  相似文献   

4.
牙形石掌鳞刺属Palmatolepis齿台结构和形态随时间演替 ,由近正三角形向长三角形、长菱形演化 ,在F/F界线附近受地质事件的影响而中断 ,使Palmatolepis齿台结构呈二段式发展 ,在Palmatolepis的分子中 ,那些演化速度快 ,结构变化大的分子首先灭绝 ,而那些演化速度慢 ,结构变化小的分子延续时间长 ,分布范围也更加广泛 ,在地质事件中被保留下来并得以延续 ,这种演化规律可能是生物有选择性灭绝与复苏的原因之一。晚泥盆世F/F之交环境的变化可能是由于海退 ,海底毒气喷发 ,超量金属元素的污染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正可燃冰学名是天然气水合物,之所以被叫做"可燃冰",一方面是因为其含水且呈固体,肉眼看来,其外观与冰无异;另一方面,它在常温常压下极不稳定,遇火容易被点燃。它是一种晶体物质,由一个个不同的笼状结构组成,这些笼状结构是由若干个水分子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起来的,模样像大小不一的足球,并且在每一个笼子里"关"着一个气体分子。最初,可燃冰是作为一种容易堵塞油气输送管道的麻烦制造者被  相似文献   

6.
《国土资源》2005,(2):49-49
中、澳、美等国科学家研究生物分子化石发现:2.5亿年前生物大灭绝与古海洋透光层的硫化氢污染有关。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笔者通过大量的腕足类化石的鉴定工作,对泥盆纪古生物、地层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现就下列问题提出来与大家共同商讨。 (一)Glyptospirifer quadriplicatus过去仅知道它产于下泥盆统郁江组和四排组两个层位。目前,从桂平马骝滩剖面资料了解到可以上延至中泥盆统应堂组。与其共生的属种有:Eospiriferina lachrymosa,Xenospirifer fongi。后两者是应堂组的标准分子。因  相似文献   

8.
据日本《化学工业时报》报道,为开发高性能的有机材料和高性能的复合材料,日本通商产业省工业技术研究院确定了8个新材料研究课题。这8个课题将于1991年开始着手研究。 据报道,这8个研究课题是:一、由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合成高性能材料。这一课题主要是研究利用多环芳香族化合物的刚硬性、高电子密度和光反应性等特点,开发具有无机材料特征的有机材料。二、由一氧化碳合成生物降解塑料。这项研究主要是为发展用于包装容器的可降解性塑料材料。三、有机超薄膜的合成研究,主要是利用含氟高分子化合物,通过铸造法、或旋转  相似文献   

9.
本溪系不是岩石地层单位,也不是年代地层单位或生物地层单位,而是历史形成的一种习惯用法。根据地层单位清理的原则,本溪系一名应废弃,置原太原群下部,一并称太原群。辽东地区太原群下部建山城子组、二里河组两个岩石地层单位;辽东半岛南部建山城子组、三棱山组两个岩石地层单位替代原本溪系。华北地台太原群下部(本溪系)海侵方向,根据地层厚度,生物繁衍、迁移路线,地层的空间展布及海相层分析,海水应由北东太子河流域向南西侵进。  相似文献   

10.
最近,日本一些著名公司推出了一系列新型生物材料以及可模仿生物体信息传递功能的生物器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神经芯片。尽管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基础阶段,但是,它预示着分子电子器件时代即将来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新疆柯坪地区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康克林组和巴立克立克组腕足动物化石的系统研究,共鉴定出46属82种,根据垂向分布将腕足动物群划分为5个组合,[JP2]其中康克林组自下而上划分为Avonia Dictyoclostus组合,Schizophoria Brachythyrina组合,Orthotetina Chonetes组合和Compressoproductus Enteletes组合;巴立克立克组划分为Plicatifera Liraplecta组合。区域对比表明,研究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腕足动物群生物古地理区属于特提斯大区,混有少量北方大区冷水型分子,早二叠世混生的冷水型分子较晚石炭世明显增加。从Orthotetina Chonetes组合开始,明显出现早二叠世分子。腕足动物的演化阶段特征表明,腕足动物群对石炭系-二叠系界线的响应明显滞后于牙形刺和[XC蜓.eps;%50%100;P]类等生物门类,即明显变化发生在康克林组的中下部。   相似文献   

12.
渔业补贴政策对海洋捕捞渔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以渔业柴油补贴政策在广东的实施为例,分析其在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对广东海洋捕捞业有着促进作用,但依然存在渔民对政策有认识误区、渔业柴油补贴资金监督制度不完善、渔业柴油补贴方式不合理、海洋捕捞作业的补贴政策不科学、渔民捕捞设备落后等问题。因此,需加强柴油补贴政策的宣传、创新渔业柴油的补贴方式、调整渔业柴油的补贴政策、健全渔民培训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
孕沙成珠     
1969年的初冬,生产队的晚季稻刚完成入库,一年的农闲也就开始了。与往年一样,农事结束,湖区唯一的交通工具——柴油挂桨机开始待业。长乐大队水管员何木根、何柏荣就开始给柴油挂桨机做维修保养。  相似文献   

14.
内生真菌(Endophytic fungi) 是存在于健康植物的茎叶中, 形成不明显浸染的一类真菌.植物与内生真菌呈互利共生的关系: 一方面, 植物为内生真菌提供光合产物和矿物质; 另一方面, 内生真菌产生的代谢物, 或能刺激植物的生长发育, 或能提高宿主植物对生物胁迫或非生物胁迫的抵抗能力.从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中,寻找抗肿瘤、抗病毒、降血糖、抗菌、杀虫、免疫抑制、酶抑制剂或激活剂等活性的分子代谢产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内生真菌已经成为寻找新药源的宝贵资源[1,2].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生物绝灭及生物新生为主线,论述了国内外晚前寒武纪的几个主要生物出现事件——宏观藻类出现事件;后生软躯体动物出现与绝灭事件;带壳动物出现事件.通过这些生物事件,讨论了震旦-寒武系界线目前存在的几种看法,指出了震旦-寒武系界线选在A点是有足够的生物学基础的,同时此界线也是一条重要的事件地层界线.  相似文献   

16.
1 微波基本特征及其作用机理 微波是一种频率在300MHz到300GHz之间的电磁波,它具有波动性、高效性、热特性和非热特性四大基本特性。它能够渗透到物料内部,使物料内部的分子相互作用而转化为热能。现有理论对微波加热机制的描述一般是从极性分子及离子在微波场中的旋转和电泳迁移这两个角度来进行的。1.1 极性分子作用机制 极性分子在无电场的作用下,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虽然整个分子不带电,但分子出现极性。由于极性的存在,整个极性分子存在偶极矩。当它们处于静电场时,极性分子将会呈现方向性排列,带正电的一端朝向负极,在负电的一端朝向正极;电磁场发生改变时,极性分  相似文献   

17.
华南晚三叠世Dictyophyllum-Clathropteris植物群可划分三个组合:1.Lepidopteris otlonis-Hubeiophyllum cuneifolium组合,时代为卡尼期的中-晚期;2.Anthrophyopsis crassinervis-Riret-icopteris microphylla组合,时代为卡尼期的晚期-诺尼期的早期;3.Goeppertella kwangyuanensis-Selaginellites yunnanensis组合,时代为诺尼期。鄂西荆当、秭归盆地的洞竹园组和香溪组(狭义).底部有一层底砾岩或含砾砂岩,层位稳定.是三叠-侏罗系分界岩性标志。同时表明该区晚三叠世末期,地壳上升,改变了原来的环境,造成晚三叠世的三个植物组合标准分子和大部分常见分子绝灭.晚三叠世双亮类标准属种也逃脱不了这次毁灭性的灾难.而代表侏罗纪的金鸡组、武昌组、桐竹园组及香溪组(狭义)含的植物、菊石及双壳类则以崭新的面貌出现。据此,笔者认为华南晚三叠世末期,发生了一次重大的生物地质事件。文中还对Dictyophyllum-Clathropteris植物群的含义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在南盘江盆地海相孤立的碳酸盐台地内部发现早三叠世生物骨架灰岩.它们发育于2个层位 : 1.三叠系最底部哥里斯巴赫阶(Griesbachian),为15 m厚的生物层;2.下三叠统上部史密斯阶-斯帕斯阶(Smithian--Spathian),为1.5 m厚孤立的穹隆形或倒置的圆锥形钙质微生物丘.这些钙质微生物丘与生物层是由坚硬的钙质微生物骨架组成, 这些骨架围限出1~3 cm大小的内部孔洞网,其间充以团粒和骨屑.而骨架则由不规则状- 丛枝状、囊状-凝块状的微晶颗粒组成.这种颗粒可称为肾形藻(Renalcis), 它是一种钙化的球状兰藻细菌.骨架因次生泥晶微生物的胶结而得到加强.其中的后生动物化石有腹足类、双壳类、介形类、旋圈虫类及腕足类.人们以前普遍认为早三叠世是全球礁与礁丘生长的间歇期.这一概念的形成是基于对二叠纪结束后礁的演化模式及礁生态的重建.由于早三叠世存在钙质微生物丘与生物层,这些认识必须作出修改.  相似文献   

19.
由秦洪宾指导,丁莲芳、张录易、李勇、董军社等著的《扬子地台北缘晚震旦世—早寒武世早期生物群研究》一书,已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16开本,共156页,240千字。 本书扼要介绍了研究区地层分布、研究意义及简史,选择了七条典型剖面作了系统的介绍,将在这些地层中新发现的生物化石综合研究,建立了三个生物群,即庙河生物群、高家山生物群和宽川铺生物群,并对震旦系的顶底界线进行了讨论。三个生物群研究表明,晚前寒武纪的生物已发展到相当高级的程度,为人们探索生命的起源、生物的发展演化历程、了解后生动物早期演化、揭示带壳动物与其它后生动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提供了极好的材料。该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供地质教学、科研人员及地层古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光周期和维生素对巴夫藻(Pavlova sp.)生长和物质产量的影响,为提高巴夫藻的培养效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维生素浓度和光周期的双因素实验,培养巴夫藻14 d,测定藻细胞中色素、脂肪、蛋白质和多糖的含量,并分析脂肪酸组成和生物柴油性能的变化。【结果】最适合巴夫藻生长的光周期是16 h∶8 h。在1V 16 h∶8 h的条件下,巴夫藻的生物量干质量和蛋白质产量最高,分别为501.50和55.54 mg·L-1。在8V 8 h∶16 h条件下,岩藻黄素含量和产量最高,分别为6.21 mg·g-1和2.60 mg·L-1。在8V 24 h∶0 h和8V 16 h∶8 h条件下,脂肪含量和产量最高,分别为30.18%和123.87 mg·L-1。最适合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生产的光周期为8 h∶16 h,在1V 8 h∶16 h的条件下,EPA占比达15.46%。在4V 24 h∶0 h条件下,生物柴油的十六烷值(CN)达到53.98,不饱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