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新研究表明,在海洋中生活的鲸鱼与陆地上的牛是“血亲”。世界上现存的鲸类可以分作两大类,一类是包括抹香鲸、逆戟鲸、鼠海豚在内的有牙齿的鲸鱼,它们利用声波来寻找海中的食物;另一类则是象蓝鲸那样没有牙齿的鲸鱼,它有独特的鲸须,并以此在海水中捕捉食物,而不是利用声波。  相似文献   

2.
生物学家们不久前认为,对于大多教业余潜水员来说,深潜的最大限度不会超过15米;即便是印度支那沿岸马凯恩(Moken)部族专门采集珍珠和海绵门动物的优秀潜水员,最深也不会超过40米。但是,学者们的这种看法,在1981年却再次被推翻了。在这一年里,曾经创造了不带氧  相似文献   

3.
正抹香鲸是世界上最大的齿鲸。它们在所有鲸类中潜得最深、最久,因此号称为动物王国中的"潜水冠军"。可能只有喙鲸科的两种瓶鼻鲸在潜水方面能与之相比。除了过去被视为头号目标的捕鲸时期以外,抹香鲸可能是大型鲸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美国作家梅尔维尔的经典名著《白鲸记》,书中那头神勇的大鲸莫比·敌克就是一头抹香鲸。抹香鲸隶属齿鲸亚目抹香鲸科,是齿鲸亚目中体型最大的一种,雄性最大体长达23米,雌性17米,体呈圆锥形,上颌齐钝,远远超过下颌。由  相似文献   

4.
1977年3月24日,在我国胶州湾内首次获得成体抹香鲸(Physeter Catodon Linnaeus1758)已在本期发表(1977第l期)。但遗憾的是未留下完整的标本。今年,又在我国黄海沿岸胶南县沿海,获一更大的抹香鲸雄体。这不仅弥补了去年的不足,而且对科研和生产都有很重要的价值。一方面,它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抹香鲸的生物学和形态学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另一方面,也为我们研究抹香鲸的季节分布和洄游路线积累了宝贵的资料;这次抹香鲸的获得和研究还将为我国“动物志”的编写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一个风平浪今浪静的日子,在丹麦的卡特加海峡,3名德国快艇运动员正驾驶一条小船在海中游玩,他们是马特尔、佛里曼和斯伟。3名运动员正玩借兴敏勃勃,没想到一条巨大的鲸鱼正在悄悄地窥视着他们。大鲸鱼忽然从水下钻了出来,紧紧地倚靠着运动员们的小船。小船在大鲸鱼掀起的巨浪中剧烈摇摆,运动员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意外吓得目瞪口呆,尽管他们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济于  相似文献   

6.
抹香鲸是鲸的有齿的一类,背色红黑,长约15-20米,头占体长的1/4;额骨中有半液体,名鲸头油,可供工业用;肠消化道中的分泌物,为灰褐色的蜡状物质,谓之龙涎香,具有令人喜爱的麝香气味,是一种极好的固香剂,几乎与黄金等价,很久以前就被作为高级香料,用于高档香水制造业。抹香鲸消化道所分泌的龙涎香,早在11世纪,就从海洋中由海水冲到了岸边,被人们发现,并引  相似文献   

7.
《海洋世界》2011,(8):F0003-F0003
在墨西哥女人岛海域,摄影师马利希奥·汉德勒拍摄了一组令人惊异的照片,展现潜水员与鲸鲨共游海下的精彩瞬间。当时,鲸鲨正在享用浮游生物,几乎要将潜水员吞入口中。鲸鲨是海洋中最大的鱼类,性格非常温顺。在鲸鲨逐渐靠近时,潜水员迅速离开。毫发无损,而后继续与这种非凡的动物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有关鲸鱼、海豚冲上海滩自杀的事件不断见诸于新闻媒体的报道中。它们为何会神秘地死亡?各国科学家通过大量考察和研究,提出了种种推断和解释。各种说法虽都有一定道理,但孰是孰非尚无定论。鲨鱼围剿说几年前一条鲸鱼冲上澳大利亚海滩丧命。该国学者推断,利用近海礁石丛生的地形躲避鲨鱼群围剿的鲸鱼,慌不择路之际冲上沙滩,从而搁浅身亡。  相似文献   

9.
谁是海洋中的潜水冠军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抹香鲸不仅是鲸类中的潜水冠军,而且也是海兽中的潜水冠军。可是,最近由加州大学(在圣克鲁斯)生物学教授伯尼·利贝夫组织,在美国召开的一次象海豹研究学术讨论会上,于会科学家一致认为:过去报道抹香鲸的潜水深度能超过2000米,纯属推  相似文献   

10.
《海洋世界》2013,(2):32-39
1长不大的海笔"闪亮"拜年幽静的海底,几个潜水员正在潜水。忽然,一个潜水员看到几根"羽毛"直直地插在海底。"快看,这是什么?""一株植物?""一种动物?""也许只是一根普通的羽  相似文献   

11.
深蓝 《海洋世界》2004,(7):24-25
荷兰人Gregor Theelen现场录制了鲸鱼的歌声,跟随着鲸鱼的旅程,按照不同场景创作了风格不同,旋律优美的交响曲,组成了这张专辑“Ocean Symphony”(海之交响曲)。专辑中的14首音乐,在我听来,就是一幅幅大海和鲸鱼的画卷,画卷中展现提鲸鱼的爱情、忧思和欢乐……对于生活在水泥丛林里的都市人来说,这张专辑不仅仅向我们展现了神秘奇幻的海洋世界,营造了一片轻灵高远的精神空间,更重要的,它体现一种对于自然的热爱,深邃而悠远,清冽而厚重,人与自然,本来就应该是这样曼妙和谐的啊。  相似文献   

12.
可靠的水下通讯对于潜水员来说是一个生命攸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轻便的自容式无线电话机,它不仅可用于潜水员的水下通话,而且可用于潜水员与其工作母船或潜器之间的通讯联络。该装置由一个发射机,一个接收机,一个声控开关和一个球型换能器(既可作为发射器又可作为水听器)组成。其工作频率为50KH_2,声发射功率分别为200mw(用于潜水员)和1w(用于船上)。试验表明:该装置的最大通讯距离大于200米,最大使用深度限制到60米。  相似文献   

13.
水下用电安全是潜水员在施工作业中经常遇到的一个实际,且竦手的问题。本文概要分析了潜水员水下用电安全的技术范畴,遭受电击时的主要特征、水下电气设备的故障漏电电流、防电击的基本方法、水中作业的安全距离,以及水中含盐量对用电安全的影响等在潜水员水用电安全密切相关的若干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4.
鲸鱼虽然名之曰“鱼”,而且“鲸”字也从“鱼”旁,但实际上却不是鱼类,而是用肺呼吸、胎生的哺乳动物。鲸鱼的种类颇多,分为齿鲸和须鲸两大类。鲸鱼一般以体型巨大者居多,“鲸”字从“京”,京为“大”意。《尔雅·释丘》说:“绝高为之京。”体型最大的要属须鲸中的蓝鳁鲸了,最大体长可达35米,体重可达190吨。鲸鱼体型如此巨大,古人航海时若遇到它的话,随时可能发生危险,让人不寒而栗。古人称雄鲸为鲸、雌鲸为鲵。又称鲸鱼为海鳅。因其体型巨大,可吞下古代的木船,故又称为吞舟之鱼。《太平御览》卷九三八引梁简文帝《金楼子》说:“鲸鲵一名海鳅。”《文选·左思·吴都  相似文献   

15.
陈国根  朱文祥 《海洋学报》1985,7(5):621-627
本文对103例潜水员肺通气功能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潜水员通气功能的大多数参数大于常人值,而且随潜水年数和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反映小气道功能的流量-容量曲线各参数与潜水年数和深度无明显关系,从而提示,潜水员在高气压环境下,经常呼吸高密度气体,不但不会影响潜水员的通气功能,而且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北京太平洋海底世界,每天最吸引游客的要算是“人鲨共舞”表演了。潜水员潜入7.5米深的主池中,亲手把食物送到大鲨鱼的口中。“惊险!”“刺激!”,游客不时地发出阵阵惊叹声。但在水里的潜水员又是什么感觉呢?让我们来听一听潜水员的真实感受吧!  相似文献   

17.
对采自新疆鲸鱼湖卤虫 (Artemia sp.)、新疆艾比湖和青海尕海卤虫 (Artemiaparthenogenetica)的 3个品系的生物学进行了测定。研究了温度与孵化率之间的关系 ,以及盐度对鲸鱼湖卤虫孵化率的影响。观察了鲸鱼湖卤虫的染色体倍性组成。除壳厚外 ,鲸鱼湖卤虫卵的生物学测定值均大于另外 2品系卤虫 ;最佳孵化温度范围 :鲸鱼湖、艾比湖卤虫为 2 0℃ ,尕海卤虫为 2 5℃。鲸鱼湖卤虫卵的最佳孵化盐度范围是 2 8。鲸鱼湖卤虫为两性生殖 ,与孤雌生殖的艾比湖和尕海卤虫一样 ,染色体倍性组成为 2 n,染色体数为 2 n=4 2  相似文献   

18.
<正>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一种与鲸鱼一起共同进化的食骨蠕虫,物种追溯到史前时期,俗称僵尸蠕虫,起源于至少1亿年前。它主要以巨大的海洋爬行动物的尸体为食,如蛇颈龙和海龟的骨头。长度只有手指大小的僵尸蠕虫被发现存在于全球各地深度达4000米的海洋,它属于西伯加虫科,这种蠕虫的成年个体缺少嘴巴和消化系统。它们会使用类似根的卷须渗透骨  相似文献   

19.
1.通过对440名潜水员的调查,发现饮酒的潜水员急性减压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不饮酒者。 2.通过对127名潜水员的调查发现,饮酒的潜水员减压性骨坏死的发病率明显低于不饮酒者。 3.在49名减压性骨坏死患者中,不饮酒者的发病率是饮酒者的3倍。 4.18名潜水员在9~29年来饮酒与非饮酒期间减压病的发病情况作自身对照,他们共患急性减压病31次,减压性骨坏死5人。均发生于非饮酒期。 5.乙醇治疗家兔急性减压病的实验指出,乙醇对家兔急性减压病的治疗是有效的。治疗组与对照组家兔死亡差别极显著。 6.乙醇治疗减压病的机理是降低气泡的表面张力;影响血小板的分泌、粘附、聚集和促凝功能;促进体内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排出,增加血输出量,改善微循环等。  相似文献   

20.
在模拟302米氦氧饱和潜水时,我们观察了潜水员的某些生理功能,其结果如下:1.到达最大深度时,脑电图有二种类型的变化:在脑的各叶,θ活动甚至δ活动增加;α节律减少,其振幅下降。在302米时可见θ波指数的增加和α指数的减少。2.从海平加压到150 m 时,受测者 A 没有出现明显的震颤,而受测者 B 和 C 即有明显的震颤振幅的增加。受测者 B 和 C 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出现最大的震颤振幅的变化。3.从加压开始到饱和深度时观察到潜水员心率下降,未见有明显的 ST 段和 T 波的改变,三名潜水员心电图都没有出现明显的 ST 段下降。在以 R 波为主的标准导联和胸导联的心电图上,既没有 T 波的倒置和双相,也没有 T 波的平坦,甚至在302米体力负荷时,也没有 ST 段和 T 波的不正常表现。4.肺通气量各参数的测量结果如下:当受测者从海平加压到302米后,肺容量几乎没有变化,但时间肺活量、最大肺通气量和最大呼吸流量随气道阻力的增加而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