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艘蜚声国际的大洋钻探船,一支122人组成的国际团队,64个日日夜夜,我们同舟共济,寻梦南海!我们完成了与南海大洋玄武岩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我们探寻了南海"母亲海"的"芳龄";我们感受到了南海深部的"动荡"和"宁静";我们为南海演化的历史画卷进行了"编年";我们解密了埋藏在南海深部的"磁性条形码";我们试图揭开南海深部微生物世界的"神秘面  相似文献   

2.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和法兰西海洋开发研究院(IFREMER)于1985年利用“让·夏尔克”号考察船,在南海中部成功地进行了一次综合性的地质、地球物理调查.本文利用实测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较详细地研究了南海古扩张脊的地貌-构造特征,从而进一步推测南海中部古扩张脊系由两条走向和成生时代均不相同的脊叠置而成.根据磁条带及两条脊的交切关系可推测,南海自中渐新世以来,可能经历了两次扩张过程,时代较早的一次发生在南北方向,而北西-南东方向的扩张时代开始得可能较晚.  相似文献   

3.
从容 《海洋世界》2007,(8):21-23
"南海Ⅰ号"巨大的科考价值、潜在的商业价值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而打捞和保护"南海Ⅰ号"的法律问题,似乎像海底幽暗冰冷的海水,没有任何  相似文献   

4.
<正>为服务于同家南海战略的重大需求,中国科学院学部于2012年12月批准设立"南海资源环境与海疆权益"项目,由王颖院士牵头,集中近30{立中科院院士、国内专家和在地球环境资源与疆域沿革的多学科优势,通过现状分析和关键问题的梳理,直接为卫护南海海疆权益提供科学咨询和建议。两年时间里,项目组召开了三次咨询工作会议和一次学术研讨会,对西沙群岛和北仑河口进行了实地考  相似文献   

5.
<正>为服务于国家南海战略的重大需求,中国科学院学部于2012年12月批准设立"南海资源环境与海疆权益"项目,由王颖院士牵头,集中近30位中科院院士、国内专家和在地球环境资源与疆域沿革的多学科优势,通过现状分析和关键问题的梳理,直接为卫护南海海疆权益提供科学咨询和建议。两年时间里,项目组召开了三次咨询工作会议和一次学术研讨会,对西沙群岛和北仑河口进行了实地考  相似文献   

6.
<正>为服务于国家南海战略的重大需求,中国科学院学部于2012年12月批准设立"南海资源环境与海疆权益"项目,由王颖院士牵头,集中近30位中科院院士、国内专家和在地球环境资源与疆域沿革的多学科优势,通过现状分析和关键问题的梳理,直接为卫护南海海疆权益提供科学咨询和建议。两年时间里,项目组召开了三次咨询工作会议和一次学术研讨会,对西沙群岛和北仑河口进行了实地考  相似文献   

7.
<正>为服务于国家南海战略的重大需求,中国科学院学部于2012年12月批准设立"南海资源环境与海疆权益"项目,由王颖院士牵头,集中近30位中科院院士、国内专家和在地球环境资源与疆域沿革的多学科优势,通过现状分析和关键问题的梳理,直接为卫护南海海疆权益提供科学咨询和建议。两年时间里,项目组召开了三次咨询工作会议和一次学术研讨会,对西沙群岛和北仑河口进行了实地考  相似文献   

8.
南海中部古扩张脊的构造特征及南海海盆的两次扩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和法兰西海洋开发研究院(IFREMER)于1985年利用“让·夏尔克”号考察船,在南海中部成功地进行了一次综合性的地质、地球物理调查.本文利用实测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较详细地研究了南海古扩张脊的地貌-构造特征,从而进一步推测南海中部古扩张脊系由两条走向和成生时代均不相同的脊叠置而成.根据磁条带及两条脊的交切关系可推测,南海自中渐新世以来,可能经历了两次扩张过程,时代较早的一次发生在南北方向,而北西—南东方向的扩张时代开始得可能较晚.  相似文献   

9.
主编手记     
"南海Ⅰ号"真正"面世"的日子不远了。从目前官方发布的信息来看,这条船出现在人们眼前的姿态会很华丽,甚至令世界称奇。很多国外的考古行家纷纷表示"南海Ⅰ号"的打捞方  相似文献   

10.
《海洋世界》2010,(12):5-5
<正>11月16日,正在南海作业区进行海试的3500米级"海龙"号ROV(无人缆控潜水器)被顺利回收至"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的甲板上,这标志着完成实用性改造后的3500米级"海龙"号ROV海试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1.
<正>为服务于国家南海战略的重大需求,中国科学院学部于2012年12月批准设立"南海资源环境与海疆权益"项目,由王颖院士牵头,集中近30位中科院院士、国内专家和在地球环境资源与疆域沿革的多学科优势,通过现状分析和关键问题的梳理,直接为卫护南海海疆权益提供科学咨询和建议。两年时间里,项目组召开了三次咨询工作会议和一次学术研讨会,对西沙群岛和北仑河口进行了实地考察。目前,项目已进入成果总结和结题工作阶段,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2.
1998年春夏南海温盐结构及其变化特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利用1998年5~8月“南海季风试验”期间“科学1”号和“实验3”号科学考察船两个航次CTD资料,分析了1998年南海夏季风暴发前后南海主要断面的温盐结构及其变化特征.观测发现,南海腹地基本被典型的南海水团所控制,但在南海东北部尤其是吕宋海峡附近,表层和次表层水明显受到西太平洋水的影响.季风暴发以后,南海北部表面温度有显著升高,升幅由西向东递减,而南海中部和南部表面温度基本没变,这使得南海北部东西向温度梯度和整个海盆南北向温度梯度均减小.北部断面表层盐度普遍由34以上降低到34以下,混合层均有所发展,是季风暴发后降水和风力加剧的结果.观测期间黑潮水跨越吕宋海峡的迹象明显但变化剧烈.4~5月,黑潮次表层水除在吕宋海峡中北部出现外,在吕宋岛以西亦有发现,表明有部分黑潮水从吕宋海峡南端沿岸向西进而向南进入南海.6~7月,次表层高盐核在吕宋海峡中北部有极大发展,但在吕宋岛以西却明显萎缩;虽然看上去黑潮水以更强的流速进、出南海,但对南海腹地动力热力结构的影响未必更大.一个超过34.55的表层高盐水体于巴拉望附近被发现,似与通过巴拉望两侧水道入侵南海的西太平洋水有关.  相似文献   

13.
朱瑾 《海洋世界》2007,(8):11-18
2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而对于"南海Ⅰ号"的打捞过程而言,却显得有些漫长。从1987年的意外发现,到2007年即将整体打捞出水面,在进行了20年的水下调查工作后,"南海Ⅰ号"这个深藏于海底800余年的谜终将被揭开。接下来最牵动人心的便是如何在妥善保护的同时进行水下考古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定中南—司令断裂带在南海海盆及其在南部陆缘的延伸位置,并探讨其与南海扩张的关系,本文利用重磁异常、地震、莫霍面深度、P波速度特征、钻井拖网资料,对中南—司令断裂带的延伸位置进行了综合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厘定了中南—司令断裂带在东部次海盆与西南、西北次海盆之间呈NS向延伸,并南延至南海南部陆缘之上,深度上切割至莫霍面。根据南海海盆中磁异常条带走向的变化,及磁异常条带、走滑/转换断裂、扩张方向的印证关系,结合前人对古南海"剪刀状"碰撞闭合、南海扩张演化、构造应力场的研究,提出在32~25 Ma,伴随着南海东部次海盆的NNW向扩张,南海海盆及南沙地块整体发生顺时针旋转,使中南—司令断裂走向由形成初期的NNW向转变为N—S向;23.5 Ma之后,顺时针旋转停止,南海东部次海盆继续NNW向扩张,西南次海盆呈NW—SE向渐进式扩张。作为一条切穿地壳的深大断裂,中南—司令断裂与红河-越东断裂、马尼拉海沟断裂三条深大断裂一起组成区域"滑线场",制约南海海盆的扩张与南沙地块的南移。  相似文献   

15.
《海洋科学》1986,10(6):54-54
根据南海西部石油公司技术发展部(以下简称“公司”)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签订的并经双方上级机关同意的科研合作协议的规定,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一号’调查船两次来南海进行区域性工程地质调查。1986年5月2日,“科学一号”调查船胜利完成全部调查任务后靠抵南油码头。 “科学一号”调查船上次作业的主要任务是土质力学调查和局部地球物理调查,本次作业的  相似文献   

16.
1998年夏、冬季南海水团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为了解南海水团的特征和分布 ,基于 1 998年夏季和冬季两个航次的实测资料 ,采用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模糊分析方法 ,对南海的水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南海外海水可划分为 6个水团 ,即南海表层水团、南海次表层水团、南海次 中层混合水团、南海中层水团、南海深层水团和南海底盆水。越南附近夏季存在一个暖涡 ;1 998年夏季还可鉴别出黑潮表层水团和黑潮次表层水团 ,但在冬季观测期间无黑潮水越过 1 1 9.5°E经线进入南海 ;这些现象可能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联。夏季有苏禄海海水在 5 0— 75m层经由民都洛海峡侵入南海  相似文献   

17.
南海海盆海山古地磁及海盆的形成演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海山磁性反演获取的古地磁成果发现,南海海盆东部和西南部的运动形式、生成时代存在很大差异,东部海盆和西南部海盆之间由一条北北西走向的岩石圈压性左旋转换(性)断层——"南海海盆中央断裂"分界.结合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成果分析和论证,确定了南海海盆在古南海和与之接壤的华南地块南部边缘形成.南海海盆的形成演化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始新世"古南海断裂"产生,古南海被一分为二;第二阶段,渐新世东部海盆开始发育——扩裂;第三阶段,中中新世西南部海盆开始发育——张裂;第四阶段,南海海盆整体旋转,古南海圈闭.  相似文献   

18.
一.概要1979年6—7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实验”号在南海北部进行了一次海洋科学考察,其中在台湾海峡南面117°30′—120°00′E、21°00′—23°00′N布设7个大面站和1个连续站(见图1)的观测。海水化学要素的调查项目包括盐度、溶解氧、PH、可溶性无机磷酸盐和活性硅酸盐等,并以现场采水测定。海水中盐度的测定采用HD_2型实验室盐度计; 海水中溶解氧(下称氧)的测定采用Winker碘量法;  相似文献   

19.
正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正在进行并顺利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航次任务。这次南海大洋钻探航次是在前两次钻探的基础上,由中国科学家提出的科学钻探建议IODP 878号建议书,并通过国际评审后开始实施的。由于这次设计的钻井更深,难度更大,需要四个月才能完成,因此安排为IODP 367和IODP 368两个航次,于2017年2月8日至6月11日在南海北部海域执行(图1)。这次钻探的科学目标将聚焦在南海扩张之前的大陆破裂,  相似文献   

20.
今年6月,随着蛟龙探海7000米的开始,深潜器这个常年被"锁定"在专业领域的名词,逐渐被大众所了解。当"蛟龙"号一次次地打破深潜纪录,并最终定格在7062.68米时,人们对深潜器的好奇也在不断加深,这个在海底遨游的"大家伙"到底有什么能耐?它和它的"近亲"潜水艇又有着怎样的不同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