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室外科普宣教是国家湿地公园的重要职能之一。以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室外宣教体系的设计为例,分析了该湿地公园室外科普宣教展牌设计、地域文化彰显、湿地知识普及内容,展示了科普宣教布展内容、形式与场地的有机结合,总结了国家湿地公园室外科普宣教展牌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2.
国家湿地公园的科普宣教体系是向大众展现湿地自然魅力、湿地文化底蕴、湿地人工生态修复技术的重要手段。天津州河国家湿地公园,秉承“因地制宜,彰显特色,互动探索”的原则,在“四线、多点、一心”的规划结构基础上,从湿地公园特色科普宣教路线、室内外科普宣教结合和宣教活动入手,建立州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科普宣教体系,以期达到公众环境保护意识提升、文化展示与传承、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利用问卷调查、随机采访及专人访谈等方法,对四川邛海和北京野鸭湖二个湿地公园展开了实地调研。结果表明:游客生态意识较薄弱,同时公园管理方未能较好开展生态知识宣传,湿地公园科普宣教设施和能力与游客生态旅游需求存在"断层"现象,生态科普宣教效果不佳。建议应强化针对不同年龄群体的宣教系统设计,完善解说体系和宣传体系,设立生态体验设施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游憩机会谱(ROS)是一种有效规划和管理游憩资源的方法,它以游憩需求为导向,依据不同的环境因素对游憩区域进行分类管理。基于游憩机会谱理论,以野鸭湖湿地公园为例,从等相环境质量、游憩活动质量、科普宣教功能和管理质量4个方面构建城市湿地公园游憩机会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环境因子进行重要性分析。建立城市湿地公园游憩机会谱,划分为4种不同类型的游憩机会谱系,以期为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分区的科学规划提供参考,为发挥城市湿地公园的综合效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宣教中心是集主体化、系统化和集中化为一体的综合型宣教场所,是国家湿地公园宣教工作的亮点。阐述了四川邛海国家湿地公园宣教中心的布展设计原则、设计内容与表现形式。围绕“湖的自白”“水之密语”“鸟儿的鸣响”“鱼的呢喃”“植物悄悄话”“外来的‘朋友’不友善”“人类有话说”和“保护邛海,我们在行动”8个主题,以32个故事单元为节点,采取动静结合、互动体验的表现形式开展宣教布展,系统完整地展现邛海国家湿地公园的特色,以期为同类湿地公园的科普宣教布展设计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
苏州湿地公园自然教育发展实践和探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12年苏州启动了湿地自然学校项目,旨在推进湿地科普宣教工作。以苏州市10家湿地自然学校筹建实践为例,提出了湿地自然学校的相关定义、硬件解说系统和软件解说系统的设计内容,为我国湿地公园的科普宣教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苏州市湿地公园的建设现状,指出了苏州市湿地公园发展中出现的总体规划执行不严格、主体特征不鲜明、重建设轻管护、科普宣教能力有待提高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严把总体规划执行关、打造湿地公园的苏州特色、加大宣教力度,推进湿地宣教基地建设、积极开展湿地科研监测工作,继续开展湿地公园星级评定工作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湿地公园的主导功能与建设要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我国湿地公园发展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梳理了湿地公园的主导功能,主要包括生态保护功能、合理利用功能和科普宣教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湿地公园建设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9.
湿地公园几个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湿地公园的几个关系,主要包括湿地公园与城市湿地公园之间的关系,湿地公园与风景名胜区、湿地自然保护区之间的关系,湿地公园三大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湿地公园和城市湿地公园在主管部门、管理主体、客体、主导功能、保护程度和资金来源等方面都有较大不同,而且作为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主管的城市湿地公园缺乏行政合法性;②保护强度上,湿地公园大于风景名胜区小于湿地自然保护区;利用强度上,湿地公园大于湿地自然保护区小于风景名胜区;③湿地公园主要包括系统保护功能、科普宣教功能和资源合理利用功能,三大功能以系统保护功能为主导,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0.
宣教中心是国家湿地公园宣教工作的亮点,是一个集中化、系统化、主体化展示公园资源特色的综合型宣教场所。阐述了沾益西河国家湿地公园宣教中心的布展设计思路和布展空间设计。围绕"一河清水纳珠江"和"万般湿地育生灵"主题,以37个故事单元为节点,采取动静结合、融合互动展示的表现形式开展宣教布展,以期突出西河湿地特色,彰显湿地文化魅力,加强对以青少年为主体的来访者的宣教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结合山西云竹湖湿地公园案例,在对山地型湿地公园特征和云竹湖湿地公园景观资源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山地型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理念,从保护利用、科普教育、生态观光、休闲娱乐4大功能入手,系统探析了山地型湿地公园景观营造方法及内容,以期对我国山地型湿地公园景观营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研究,采用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环境质量、湿地景观、基础设施、管理5类项目22个因子作为指标体系,评估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水府庙公园湿地生态系统评价总得分为81.4分,湿地生态系统总体评价结果为"优秀",说明湿地公园通过湿地恢复工程的实施效果明显。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湿地保护与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现有湿地公园仅对湿地公园个案进行研究,研究结果难以上升到理论高度,探索了利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研究湿地公园。通过对杭州西溪、黄山太平湖和淮北南湖3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情况和生态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与比较研究,指出了湿地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生态旅游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长春北湖国家湿地公园作为功能复合的城市湿地公园,是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注重生态修复、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为基石。阐述了湿地公园概况,分析了湿地资源类型、面积及其成因和演替过程,以及湿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湿地的修复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在观鸟旅游的迅速发展下,湿地观鸟园建设已成为湿地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丹东市鸭绿江口湿地观鸟园实际情况,对设计原则和园区规划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采用综合比较的方法总结湿地观鸟园的设计思路,并对湿地观鸟园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湿地观鸟园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龙源国家湿地公园合理利用区规划,分析了规划建设的成效,探索了国家湿地公园合理利用规划区的最佳尺度及生态休闲模式。以实例印证国家湿地公园合理利用区的规划主旨在于重自然、少人工,重保护、轻改造,尊重场地、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7.
利用ArcGIS和Fragstats景观格局的方法,分析了海口市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和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景观格局。结果表明:美舍河和五源河2个国家湿地公园的景观类型均以湿地为优势景观,湿地分别占公园总面积的47.63%和62.72%;聚集度指数分别为95.02和98.35,五源河湿地斑块聚集度更高。五源河的乔木林地、灌木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所占百分比低于美舍河,但斑块聚集度明显高于美舍河。在景观多样性上,美舍河的香农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为1.36和0.76,均要高于五源河的1.11和0.62,表明美舍河优势景观不够突出,斑块破碎化严重。美舍河和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景观格局的差异与其所处的区域位置、经济发展水平与人为干扰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湿地生态旅游深度开发研究——以溱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问卷调查统计,对溱湖国家湿地公园进行实证研究,归纳总结出溱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亟需解决的问题。结合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旅游资源的特色,对其生态旅游开发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湿地公园为例,对湿地公园规划理念、功能区划、景区布局、资源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实现公园保护与开发利用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