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赵希  朱大明  李严 《测绘科学》2012,37(3):150-151,180
古代山水画与古地图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宋代在宫廷的推动下,山水画与古地图共同繁盛,可以说宋代的山水画对古地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美学的角度出发,按山水画绘制技法和人文思想两个方面,对古地图绘制与装饰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为研究古地图提出了新的视角;并对现代地图设计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主要通过对古地图在保存质量、历史属性和数字化过程三方面的特性进行阐述,论述了修复古地图的必要性,提出了"修旧如旧"的基本修复原则,并简要介绍了《重庆历史地图集·第一卷古地图》中对古地图的修复流程,描述了变形矫正、颜色调整、脏面去除、折痕消除和图面补缺等五个具体的操作方法,总结了在古地图修复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认识中国古地图的文化价值及其对中华古文明的贡献,该文对照中华古文化划分的7个历史时期,解读了不同时期代表性古地图的文化特色与成就,初步发现"原始聚落图"与"狩猎路线图"记录了"夏商周"古文化雏形时期人类活动状态;"疆域图"与"墓穴图"表达了"春秋战国"文化奠基时期统治者关注重点;"驻军图""三维地形图"与"商业图"等,象征着"秦汉"中央集权文化时期频繁战事需求;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细腻文化时期,土地管理精准化开创了古地图科学,并完成了"地形方长图"等科学古地图;域外地图(西域与亚洲)与疆域政区图,标志着"隋唐"鼎盛时期中外文化交往成就,以及强化领土与政区管理需求;基于"制图七法"守令图,以及石刻图、印刷图的出现,标志了"宋元"灿烂文化时期古地图创新成就;享誉世界古代航海图、海防图,以及经纬度世界地图与内府舆图等,标志着"明清"多元文化推动的中国古地图走向近代地图之进步。总之,中国古地图属于古文化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则相互促进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4.
孙果清 《地图》2000,(2):31-3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发展 ,国内外的文化信息交流日益增强 ,近几年 ,国内外一些拍卖行的拍卖活动中 ,均或多或少地涉及中国古籍类中的古地图这一特殊的藏品。尽管这类拍品数量有限 ,然而由于拍卖活动的公开性、公正性和合理性 ,使古地图的价格信息迅速传播 ,促使古地图这种特藏品的市场价位不断上扬 ,并引起了一些精明的、有眼光的收藏家、投资者的关注和追逐。因此 ,了解出现在拍卖市场上的中国古地图的特色以及发展走势 ,对今后私人或有关单位收藏古地图 ,应该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一、中国古地图现存状况中国自古以…  相似文献   

5.
地图内容是通过地图符号来表达的,随着地图所承载的内容不断丰富以及对地图精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地图符号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基于此,通过研究从战国到清朝的有代表性的中国古地图,围绕中国古地图符号象形这一最大的特点,总结了中国古地图符号的山水画法、抽象画法和符号化3种表示方法,阐述了中国古地图符号表达方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孙靖国 《地图》2014,(1):128-129
我们常常混淆“古地图”与“历史地图”这两个概念,不能准确把握它们的含义。简而言之,“古地图”是古代人绘制的地图;“历史地图”则是现代人绘制的表现历史时期地理状况的地图,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就属于此类。这两类地图并非截然不同,也有交集。古人绘制的前代地图,相对于今天来说,属于古地图,但对于绘制者的时代而言,也可以划到历史地图的范畴。  相似文献   

7.
我国历史悠久,长期以来在地图测绘方面也有杰出成就。本文介绍汇集古地图珍品的《中华古地图珍品选集》的编纂概况。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部分古地图和文字记载分析了各个时期地图的基本特点,并以图表的形式把古地图的发展过程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9.
正地图是人类表达世界认知和反映客观世界的工具,是人类的第三语言。无论西方,还是东亚文化圈,都产生了悠久而且自成体系的地图文化。我们一般将历史时期产生的地图叫做古地图。古地图作为人类的一项重要文化遗产,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和自然地理信息,也承载了不同文明的世界观,其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逐渐被认识。本文通过对古地图价值的梳理,试图多角度、系统地阐述古地图资源的挖掘和利用。  相似文献   

10.
1973年12月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三幅古地图,轰动了国内外。这三幅古地图于汉文帝初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以前绘制,距今已有二千一百多年。其中,一幅是地形图,一幅是驻军图,一幅是城邑图(城邑图因破损严重,修复困难,尚未公开发表)。它们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最早的具有一定科学水平的地图。三幅古地图中,以地形图最为出色。图长宽各96厘米,上南下北。制图区域大致为:东经111°-112°30′,北纬23°-  相似文献   

11.
安敏 《测绘科学》2012,37(5):53-54,102
本文从古代地图的收集整理方面论述了古地图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古代地图起源及古代地图制图理论的萌芽期;从绘图方法、地图质基、地图图例符号的使用、地图方向和维度等4个方面探讨了古代地图制图技术的发展;并指出虽然我国古地图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主要还是集中在对已有的文本记载和现存地图的研究,对史前地图即岩画的研究还很少,这是以后要加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古地图与文字史料,均是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字史料以书写语言的方式叙述历史事件和描绘历史情景,而古地图则以地图语言的形式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13.
作为知识表征手段和思维工具,古地图反映了人类认知、表征和实践的历史。但目前古地图的知识组织方法尚无法结构化记录其图面的表征信息同背后的概念、实践、物质之间的复杂关系,桎梏了地图学史知识形成、流通和转译方面的深入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引入新的本体框架用以描述古代地图知识,为此提出了实践、物质、认知、表征、逻辑5个世界的古地图认知-实践模型,并复用文化遗产通用本体国际文献工作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Documentation,CIDOC)概念参考模型(conceptual reference model,CRM),以此为基础,新的模型可记录“地图载体”“地图信息”“认知概念”“事件”“实物”“数字图像”之间的语义关系。选取清代建筑工程图纸样式雷图档进行案例实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描述选取的4张地图载体涉及的各类复杂语义关系。该本体促进了对样式雷图涉及的概念流转和其作为表征性实践的理解,并将有助于古地图的关联管理、标准化共享和知识挖掘,推进古地图的知识史和数字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地图画法的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春敏 《地图》2004,(6):44-47
2003年10月到12日,应匈牙利国家图书馆的邀请,中国古代雕版印刷珍品展在布达佩斯展出,展览内容包括古藉善本,古地图及金石拓片,几件中国古地图藏品受到了极大的欢迎。的确,中国古代以传统方法绘制的地图与西方地图的画风是迥然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世纪期盼台湾回归--古地图诉说的台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大川 《地图》2000,(1):42-45
作为台联成员的地图收藏爱好者,更多一份对祖国宝岛的眷恋.利用各种机会,有意识地在全国各地收藏到不少与台湾有关的古地图.地图,顾名思义是地理图本,但中国、台湾数百年的古地图串连在一起又成为述说几个世纪来我国不断受到列强鲸吞、不断抗争的民族斗争史.  相似文献   

16.
孙果消 《地图》2005,(3):107-110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是世界上文化典籍极为丰富的国家.无论文学、艺术、哲学、医学、测绘学、地图学等无一不深受海外学者的重视,对其研究可以说是成绩斐然。然而与海外相比.国内的中国古地图文化.尤其在古地图的收藏方面.却长久以来受到忽视,这是一个很不正常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李占荣 《地图》2011,(5):130-131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科学的决策往往需要参考历史资料,古地图因为同时承载了历史和地理信息,是当之无愧的历史见证物。  相似文献   

18.
《地图》1992,(2)
根据读者建议,自1992年起每期《地图》杂志封面刊载一幅我国古地图的片段。我国古代地图学具有光辉的历史和丰硕的成果,选载一些古地图拓片或像片作为封面,不仅是历史文物的欣赏,也可以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并使本刊丰富多彩而具有文献保存价值。但本刊编辑部力量有限,希望广大读者和地图爱好者提供复制图拓片,或提供有关信息,以使本刊封面得以每期更换。  相似文献   

19.
“这是什么地方?” “这里是加拿大.” 这是16世纪法国探险家雅克·卡蒂埃与印第安向导的对话.正是由于这段对话,“加拿大”这个地名才流传下来.但是,一幅古地图却告诉我们,今天冠名近千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加拿大”曾经只是一座村庄的名字,而它作为村名也只是一个误会.这幅古地图就是1 547年出版的《瓦拉尔地图集》(Vallard Atlas)中的“北美洲东海岸地图”.  相似文献   

20.
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将帛书古地图分别定名为《地形图》和《驻军图》,其绘制年代当在文帝初期以前。谭其骧先生则提出把《驻军图》定名为《西汉初期长沙国深平防区图》。其年代问题也属“汉初说”。另一种意见,以吴承国同志为代表,他认为“马王堆地形图系秦代江图”。我同意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的看法,将古地图分别定名为《地形图》和《驻军图》,地图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