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日光温室中施用二氧化碳气肥能使棚内黄瓜、蕃茄等蔬菜增产,这已为我省许多地区的试验应用所证明.通过两年来在登封市东金店乡日光温室中的试验应用,我们发现在日光温室中使用二氧化碳应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2.
自1992年国务院作出了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以来,日光温室以神奇的速度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在温棚中栽培蔬菜,目的在于充分利用温室效应,在寒冷季节也能丰富人民的菜篮子,同时增加农民自身的收益,利国利民,一举两得。然而,在温棚生产中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在密闭条件下,蔬菜作物因二氧化碳的匾乏,严重制约了温棚中生产力的提高。为了解决这一重要的生产问题,国内外在人工增施二氧化碳技术方面,已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结果表明,在蔬菜作物二氧化碳饱和点之下,人工增施二氧化碳气肥一般都可以显著增产,并能改…  相似文献   

3.
温棚蔬菜增产与农用CO_2开发和气肥施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棚蔬菜增产与农用CO2开发和气肥施放技术汪永钦(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郑州450003)目前,国内外在人工增施CO2技术方面,已进入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阶段。试验结果表明,在蔬菜作物CO2饱和点之下,人工增施CO2气肥一般都可以显著增产,并能改善...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我省以蔬菜日光温室栽培为主的保护地生产面积逐年扩大,截至1995年底,全省保护地蔬菜栽培面积已达24666ha,据省政府有关计划,“九五”末将发展到66666ha。人工增施CO2气肥是保护地蔬菜栽培增产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国际上许多国家都在温室中人工增施CO2,例挪威75%,荷兰有65%的温室施用,丹麦、美国等也相当普遍。在我国温棚农业中实际应用的规模仍十分有限。本文收集整理了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总结了CO。气肥施用技术方法,供使用者参考。1蔬菜日光温室CO。施肥技术原理CO。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在温室蔬…  相似文献   

5.
CO2气肥固体发生剂在温棚室蔬菜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温棚室内C炒足是影响温棚蔬菜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温棚人工增施CO2的方法很多,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作者根据现在温棚室的实际情况研制出一种新型高效的CO2发生剂--固体气肥发生剂,对比试验表明,该发生剂能使蔬菜增产25%以上,投入产比在1:6以上,并且具有无公害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植物的生长是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碳水化合物并积累在植物体内。CO2是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在温室、大棚等保护地栽培中,若能使CO2的浓度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就可充分利用光能达到增产的效果,这就需要人工补充CO2的方法来完成。  相似文献   

7.
温室蔬菜人工增施CO2气肥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前人在温室蔬菜人工增施CO2气肥方面所做的工作,分析了温室增施CO2气肥后,对蔬菜光合特性、营养代谢、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列出了几种常用的CO2气肥及其使用方法,最后给出了CO2气肥的适宜施放时间和适宜施放浓度。  相似文献   

8.
温棚蔬菜栽培中不同CO2增施方式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塑膜罩内进行盆栽蔬菜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罩内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及与植株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每日一次增施和多次增施CO2气肥,对作物都有增产作用,但从经济成本,投入产出比等综合考虑,在大面积温棚蔬菜生产中,以每日一次增施CO2综合效益更好些。  相似文献   

9.
在蔬菜大棚(或日光温室)中人工增施CO2气肥是一项成熟的提高大棚(或温室)蔬菜产量和品质的新技术。此技术在国外发达国家早已普及应用,在我国北京、河南等省市也有广泛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吉林省白城市气象局科技扶贫组经过1996年一年准备,从1997年...  相似文献   

10.
塑料大棚增施CO_2气肥,既能保证棚室蔬菜光合作用对CO_2的需要和提高光合效率,又是蔬菜保护地栽培的重要丰产措施。1995年10月至1996年6月在武汉市东西湖区蔬菜技术推广站种有辣椒的大棚内进行了增施和不施CO_2气肥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1.
对生长在温室中的蔬菜进行CO_2施肥,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据吉田等人在非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的试验研究,对水稻进行CO_2施肥的增产效果也很明显。下面做一简要介绍: 一、二氧化碳对光合作用、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二氧化碳对水稻叶面光合作用的影响取决于光照和温度。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研和设点试验 ,得结论 :大棚温室增施 CO2 气肥 ,使蔬菜叶色浓绿、叶片加厚 ,生物量增加 ,产量提高 2 9.6%以上 ,增产率达 4 0 %以上 ;投入产出比达 1∶ 9.6以上 ,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3.
盐城地区大棚反季节蔬菜生产的温度条件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平行对比观测试验,分析得出了我市塑料大棚不同层次的增温效应,以及晴雨天气转换时大棚内的各项温度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大彬的几种主要蔬菜适宜生长的气象指标,对我市沿海地区大棚的反季节蔬菜生产作出各类蔬菜棚内的适宜生长期,为利用大棚进行反季节蔬菜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玉米抗低温助长剂施用方案及其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东北玉米等主要作物低温冷害的防御,研制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低温助长剂。采用不同地点、多种浓度、不同施用期的多处理联合田间试验,证明该制剂促生长、促早熟、增产效果显著,可使玉米提早成熟5-6天,正常年增产7-10%左右,低温年增产 10%以上。施用时以 1:400倍液和营养生长期间两次喷施为佳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克服因大田蔬菜生产的季节性和不利天气条件造成的蔬菜供应淡季,保证蔬菜的均衡上市、促进城郊型农业的发展,我市从门94年起大力推广蔬菜大棚保护地栽培。为了更好地发挥蔬菜大棚的作用,我局于1994年3月到1995年2月期间,对大棚的增(降)温\保温效应进行了观测和分析,为各地今后研究和制订切实的农业气象技术措施提供依据。1观测地段的设置及观测方法观测地点设在郊区乡流万村和安源镇十里村。流万村观测地段为多年蔬菜地,十里村为水稻田新改的菜地。拱棚长约40米,棚宽4.5米,棚高1.7~1.75米,均东西走向。细内开两畦,各设小…  相似文献   

16.
冬暖式塑料大棚小气候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连续三年(1993~1995年)对冬暖式塑料大棚系统观测的小气候资料及生物学资料,分析了大棚内主要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1)棚内温度日变化范围在11~30℃内,基本适合蔬菜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2)影响蔬菜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主要因子是棚内的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及CO2浓度;(3)通过改善棚内的光照条件和CO2施肥等措施,可明显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7.
温棚内增施CO_2气肥促进蔬菜早熟多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棚内增施CO2气肥促进蔬菜早熟多产蒲金氵勇姚晓英贾媛娣*(甘肃省天水农业气象试验站7410001引言在温棚内增施CO2,弥补作物光合作用旺盛期CO2不足,促进棚内作物增产,是近年来农业生产推广的新技术。天水市气象局农试站1995年进行该项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黄河上游河曲段地面点源碘化银质点的垂直扩散范围,作者引用高斯地面点源催化剂质点扩散模式,分层考虑风向、风速垂直变化和逆温层、混合层顶反射,模拟估算了多云天地面点源发生的碘化银质点在垂直方向上的扩散分布。结果表明:从地面到2km的范围内,12h以前碘化银质点基本能扩散到距地面2km的高度,但浓度极值约100L^-1。14h以后其浓度极值能达到250L^-1以上,从地面扩散到1km高度并进入低云云体的时间约25min,到达2km高度的时间约48min,其浓度能达到人工影响降水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潍坊市大棚蔬菜生产气象预报服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冬半年6个月的逐日对比气象观测实验,分析了蔬菜温室大棚内外气象要素的相互关系,并建立了潍坊市冬季蔬菜大棚气象资料和适宜气象条件数据库,采用回归分析建立温室大棚气象条件短时、短期预报模型,进而开发出潍坊市大棚蔬菜生产气象预报服务系统,利用实时气象观测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对温室大棚内气象条件进行定量自动预报,为大棚蔬菜生产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20.
C3作物对CO2最敏感。蔬菜属C3作物。由于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蔬菜生产环境基本上封闭,CO2浓度不足,远不能满足作物光合作用需要,使作物处于饥饿状态。在温棚中增施CO2,可使蔬菜长势旺盛,病害减轻,花期、结果期、采收期提前,产量大幅度提高。实验结果表明:9h30min ̄10h30min为最佳施用时间;定植活根后15 ̄20天、作物花芽分化和果实膨化时施用效果最佳;西红柿、黄瓜和西葫芦、芹菜,CO2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