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通过库鲁克塔格地区基性-超基性杂岩带的综合研究,在奥尔塘地区发现了磁铁矿-磷灰石矿床,该矿床产于隐伏的辉长岩杂岩体中。对该含矿岩体特征、岩矿石化学组成、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组成与矿床地质特征的调查研究,表明库鲁克塔格地区基性-超基性杂岩带铁磷矿成矿条件好,找矿前景可观。  相似文献   

2.
内生磷矿(主要是岩浆岩型矿床)在世界磷矿资源中占据重要地位。世界三大内生磷矿中,最佳成矿模式为在古老地台边缘或地台活化带,受深大断裂控制的超基性 碱性 碳酸岩杂岩体型磷矿。我国已发现40多处碱性杂岩,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台和塔里木地台,展望北方找磷前景乐观。对岩浆岩型磷矿的预测应按其成矿规律、杂岩体分布规律及矿床特征加以把握。  相似文献   

3.
中国硫化镍矿床类型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中国硫化镍矿床主要产于地台边缘及其外侧活动带。含矿基性-超基性岩体的形成时代主要是元古代和华力西期。成矿岩体类型有:与优地槽火山作用有关的超基性-基性杂岩体:与深断裂有关的超基性岩体、超基性-基性杂岩体、基性岩体。根据成矿作用和成矿方式,硫化镍矿床可分为:岩浆原地熔离矿床(Ⅰ);岩浆深部熔离-贯入矿床:单式贯入矿床(Ⅱ)、复式贯入矿床(Ⅲ)、脉冲式贯入矿床(Ⅳ);晚期贯入矿床:岩内贯入矿床(Ⅴ)、岩外贯入矿床(Ⅵ)。本文还提出了硫化镍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4.
碱性-超基性杂岩体主要分布于俄罗斯东部稳定地质构造中,并经历了中生代-新生代的构造-岩浆作用.这些杂岩体局限于长期活动的深断裂带中.一些岩体由多期岩浆岩组成,并逐渐形成岩浆源构造(为1500~1000Ma).在该构造中,于前寒武纪或古生代形成的超镁铁质核被新生代或中生代碱性岩、花岗岩类和二长岩所穿切.碱性-超镁铁质岩体具有完好的同心带状构造,由不含黄长石的钙-碱性至碱性岩组成(作为一种规律).碱性-超镁铁质火山岩和侵入岩由碱性苦橄岩、黄橄玄霞岩、金伯利岩和超基性似长岩、玄武角闪岩及霞岩组成.  相似文献   

5.
西天山阿吾拉勒火山岩带与伊什基里克-那拉提北缘火山岩带间的巩乃斯河谷中发育一条规模大、幅值高的航磁异常带。2011年布设ZK001深孔对吐尔根一带的C-2009-2402高磁异常进行查证,在地表952.9 m以下,揭露出一个由辉长岩、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组成的中基性侵入杂岩体,规模较大。其中辉长岩具较强磁铁矿化和磁黄铁化,伴随Au,Cu,Zn矿化,是引起磁异常的主要原因。深孔中侵入杂岩体与两侧火山岩带中铁矿床含矿岩石具明显的相似性和亲缘性,是一个同时、同源、同系列岩浆演化系统的产物,具海相中基性火山岩Fe、CuPb-Zn、Au成矿系列的矿化特征,构成了西天山石炭纪岩浆侵入-喷发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6.
通过40年前验证马伸桥航磁异常获得的隐伏超基性碱性岩体钻孔原始编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发现了岩体深部为火成碳酸岩体,从而确立为我国首例典型超基性岩-碱性岩-碳酸岩三位一体的杂岩;发现超基性岩为一多韵律的层状岩系;发现9个磷矿层,累积厚度68.25m,P2O5含量6%12.6%,已构成大型中品位磷灰石矿床。马伸桥杂岩体与矾山杂岩体具有诸多相同或相似性特点,有极大可比性:都是航磁发现的隐伏岩体、围岩为中元古代蓟县系白云岩、产出的地质构造为燕山台褶带、成矿时代为印支期、多韵律的层状岩系、产大型到超大型磷灰石矿……。这才是"矾山式"磷矿的独特特点。  相似文献   

7.
对分布在攀西古裂谷带内的禄丰县鸡街和大向坪超基性碱性环状杂岩体中霞辉岩,以及西昌太和层状辉长岩等两类岩石进行全岩^40Ar-^39Ar坪年龄测定,结果表明鸡街岩体和大向坪岩体中霞辉岩年龄范围在214~193Ma,相当于晚三叠世,属于印支期。总体上,超基性碱性环状杂岩的侵位时间略晚于含矿辉长岩;太和层状辉长岩^40Ar-^39Ar坪年龄,由于过剩Ar等原因的扰动,使其年龄值远远高于成岩年龄。暗示全岩或辉石单矿物等不适合作为攀西地区层状辉长岩定年的对象。  相似文献   

8.
新疆若羌县长沙沟一带的基性-超基性岩位于阿尔金陆缘地块和祁漫塔格早古生代岛弧带结合部位,沿阿尔金断裂带状展布,为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带。岩石主要由橄榄岩、辉橄岩和辉石岩和辉长岩等组成;上部镁铁质岩主要由辉长岩(部分为橄榄辉长岩和辉石岩)组成,下部辉橄岩、橄榄岩、辉石岩相互过渡(且成堆晶结构)。1∶20万、1∶5万化探资料显示,沿基性-超基性杂岩带有Cu、N i、Co、C r、W等异常,异常重现性较好,特别是Cu、N i、Co、C r元素套合较好,极值较大,浓集中心显著;1∶5万地面高精度磁测显示区内有较好的磁异常8处,异常规模较大,并与基性-超基性岩体吻合。对部分高磁异常区激电中梯剖面扫面,发现高激电异常,极化率在3%左右,最高达17.8%。经野外初步检查,发现了大量的铜镍矿化和磁铁矿化体,并圈出了阿克萨依镍矿和长清磁铁矿,表明长沙沟基性-超基性杂岩带具有较好的铜、镍、铁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9.
红格地区钒钛磁铁矿地质特征及 地球物理找矿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武斌 《地质与勘探》2012,48(1):140-147
[摘 要]攀西红格钒钛磁铁矿是我国大型的钢铁生产基地。攀西红格钒钛磁铁矿床赋存于层状基性和超基性的辉石岩和辉长岩岩体中,仅限于攀西裂谷的古隆起带分布,含矿岩体沿安宁河深断裂、昔格达-元谋断裂、攀枝花大断裂侵入。含矿岩体在时间上仅限于华里西期时段的基性-超基性岩。“三位一体冶(基性-超基性岩、灯影组白云质灰岩、峨眉山玄武岩)的岩性组合,是形成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必要条件。攀枝花含矿岩体的一级韵律层由岩体上部的辉长岩、中部暗色层状辉长岩、下部中粗粒暗色辉长岩夹橄辉岩和橄榄型矿层组成。准确把握攀西钒钛磁铁的矿床特征,是寻找该矿床的有效途径,目前已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在红格钒钛磁铁矿及外围发现了多处矿点,为这次整装勘查提出了进一步找矿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韦文彪  肖元元  沈良 《云南地质》2011,30(3):285-288
矿床与华力西期超基性一基性一中性岩浆杂岩关系密切,成矿专属性明显。先期矿浆在杂岩体中初步熔离富集,后期矿浆在压力作用下沿断裂贯入,经期后热液改造再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1.
MAGMATISM AND TECTONO-MAGMATIC EVOLUTION OF JINNING CYCLE OF EASTERN KUNLUN OROGENIC BELT1 JiangChunfa ,YangJingshui,FenBinggui,etal.OpeningclosingtectonicsofKunlunmountains[M] .Beijing:GeologicalPublishingHouse ,1992 .12 5~ 14 3(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 . 2 GuFengbao,WuXianglong,JiangChangyi.Hercynian—Indo SiniancycleGraniteassociationandtheirtectonicsettinginEastKunlun[J] .QinghaiGeology ,1996 ( 1) :18~ 30 .…  相似文献   

12.
矾山磷铁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春 《化工矿产地质》2001,23(2):104-108
矾山磷铁矿床赋存于矾山杂岩体内 ,呈层状产出 ,是由深源富钾铁镁质岩浆演化而形成的晚期矿床。矾山杂岩体由三期侵入岩和脉岩组成 ,矿床产于第一期侵入岩中。第一期侵入岩较其它期次侵入岩REE含量高 ,按辉石岩—黑云母辉石岩—磷灰石岩的顺序增加。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主要元素含量表明 :在岩桨演化晚期 ,在贫硅和缺少足够“Ca2 +”的条件下 ,稀土元素极易代替“Ca2 +”而进入磷灰石晶格形成补尝类质同象。这对于研究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环境和岩桨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辽宁是国内萤石重要产地之一,分布着阜新哈尔套-义县地藏寺、辽阳隆昌—金州杏树屯两个萤石成矿带,带内已发现大中型矿床7处、中小型矿床和矿(化)点60余处。通过对辽宁萤石成矿特征和地层、侵入岩、构造等控矿条件与成矿关系的分析,认为萤石成矿类型为中低温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交代型,围岩类型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萤石成矿时期为燕山期、印支期和华力西期,且以燕山期为主;萤石矿体多赋存在花岗岩岩体内部断裂带或与围岩外接触带的断裂带位置。依据萤石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结合构造、岩石与围岩、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等找矿标志,圈定出6个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4.
尹家坪金矿位于西秦岭褶皱系南秦岭印支褶皱带北缘,矿体赋存于海西—印支期侵入的闪长岩岩体及围岩接触部位。文章分析了尹家坪金矿体产出的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认为地层岩性及火山喷发、断裂构造、岩浆岩作用三位一体控制着尹家坪金矿金的富集与成矿,特别是F2断裂破碎带是成矿的关键构造条件;金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海西中-晚期闪长岩,源自地壳深部,热液来源有岩浆热液、大气降水。尹家坪金矿为浅层中低温热液活动形成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5.
矾山岩浆岩型磷(铁)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矾山磷(铁)矿床生成的海西─印支期,各方向深大断裂同时活动,为岩体和矿床源源不断地提供物源;张宣幔枝构造外围拆离滑脱带为其提供容岩空间;岩体在复盖层下的巨厚沉积盖层中分异、演化,同时伴随着印支期开阔宽缓的褶皱。它充分反映了矿床生成于准地台活化初期的大地构造背景环境。  相似文献   

16.
墨西哥纳亚里特州La Yesca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墨西哥马德里造山带东南端,是近年来发现的大型银锰多金属矿床.矿床产出于新生代中-中酸性火山碎屑岩组中,矿体形态、规模、产状严格受新生代岩浆活动和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出3个综合异常,经地表探槽和钻探验证,在其中2个异常区内均发现工业矿体.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的分析研究,认为该矿床为与新生代火山活动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银锰多金属矿床,且矿床深部及外围仍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具有发现特大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银多金属矿床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怀来县晚三叠世冲积扇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省怀来地区发育一套由角砾岩组成的类磨拉石建造。角砾岩的角砾成分可分为三层,它们分别来自于新元古代长龙山组,古生代馒头组与张夏组,它们的堆积顺序与本区地层顺序完全一致,这种与“重矿物反剖面”原理相违背的地层序列反映了它形成于特殊的构造背景,根据岩层上下的接触关系,植物饱粉及上覆地层的同位素年龄等特征,可确定为晚三叠世杏石口组,研究表明,这套沉积是在印支运动背景下,受北东上黄旗-乌龙沟深大断裂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中朝板块元古宙板内地震带与盆地格局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4  
乔秀夫 《地学前缘》2002,9(3):141-149
地史中发生的强地震事件在地层中留下固定的记录 (图 1~ 3) ,这些记录在区域上呈带状分布 ,代表地史中的地震带。中朝板块元古宙目前可识别出两个板内地震带 (图 5 )。中元古代板内地震带 (170 0~ 12 0 0Ma)西起太行山北段 ,经燕山山脉、辽宁西部、穿越辽河平原至辽宁北部的泛河流域分布 ,即燕山—泛河地震带 ,现今呈NEE向延伸。新元古代震旦纪地震带沿吉林南部、辽东半岛、山东中部及苏皖北部现今呈NNE走向分布 ,即古郯庐地震带 (6 5 0~ 6 0 0Ma)。上述两个板内地震带是元古宙不同时期超大陆裂解的响应。中元古代与新元古代两个不同方向的地震断裂带分别控制着两个时期的盆地边界。燕山泛河地震断裂带构成中元古代海盆南界 (指现在的位置 ) ,形成向北开放的海域。古郯庐地震断裂带将中朝板块裂解为华北块体与胶辽朝块体。古郯庐地震断裂带构成震旦纪海域的边界 ,震旦纪海盆通过朝鲜半岛与当时的外海相连接 ,华北块体则为陆源剥蚀区。文内四幅古地理图 (图 6~ 9)是以地震灾变思想为指导 ,以新的地层研究、对比为基础编制的 ,侧重反映了盆地的格局及其变化。根据地震、同沉积断裂新的思路 ,可提供地质学家重新认识与解释某些沉积矿床的成因 ,它们的成矿元素均来自地球深部而非地表风化作用。文中编制  相似文献   

19.
赵胜金 《地质与勘探》2016,52(6):1076-1086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蛤蟆石铅银钼多金属矿地处内蒙古大兴安岭成矿带中南段,西拉木伦河断裂以北,工作和研究程度低,通过普-详查工作首次对该矿床有了较为正确、系统的认识。对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矿石地质特征及成矿要素进行了初步分析总结,认为EW向断裂构造为成岩成矿断裂,矿体与EW向展布的沿断裂充填的晚侏罗世次流纹岩时空、成因关系密切,矿体赋存于次火山岩侵入接触构造-硅化蚀变带(次生石英岩化带)中,矿体呈脉状、透镜状EW向分布。通过分析认为矿床成因为次火山热液矿床,与次火山有关的硅化带、次生石英岩化带是该区寻找相似成因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